- 比较研究:当代俄罗斯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 郑忆石
- 2611字
- 2020-08-29 22:08:45
第一章 当代俄罗斯哲学:生成之源
在讨论当代俄罗斯哲学“从何而来”之前,我们首先面临的是“有无俄罗斯哲学”的问题。对此,19世纪的俄国哲学家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并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有论”[1]中,一些人认为,由于俄罗斯的民族特性和文化特性,任何西方哲学都不可能在俄罗斯生根、开花、结果。[2]因此,在俄罗斯存在着一种具有独特性的、被置于西方哲学对立面并具有俄罗斯民族特性的哲学[3],虽然它在18世纪因受西方的影响而对教会的态度出现了共济主义,但其系统发展仍然是在19世纪,“独立的哲学思想在19世纪的俄罗斯开始形成,其起点是与斯拉夫主义者伊万·基列耶夫斯基、霍米亚科夫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的哲学试图在对基督教进行俄国式的解释的基础上推翻德国式的哲学思维方式,这种俄国式的解释是以东正教父的著作为依据的,是作为俄罗斯精神生活的民族特性之结果而产生的”[4]。另一些人[5]则在强调,俄罗斯哲学与西方哲学具有诸如理性思维与直觉思维、理性人与神性人、智慧反思与自由人格的区别,这直接表明了俄罗斯哲学的存在。
“无论”[6]认为,俄罗斯历史上并不存在一种打上民族标签的所谓“俄罗斯哲学”,必须警惕极端民族主义的危害。在反驳将孤立的民族文化视为人类社会统一性的最高形式的“文化历史类型论”时,В.С.索洛维约夫强调,人类是“一个整体,一个大的集合体或社会机体,各个民族就是它的有生命的诸部分。从这个角度看,任何一个民族显然都不可能自在地、自助地和自为地生存;而每个民族的生活都不过是对人类共同生活的某种参与”[7]。因此,那种将俄罗斯文化视为完全不同于欧洲的、最高的、最完善的文化历史类型的观点,不过是试图以文化历史类型的多样性取代人类的统一性,是以这些类型的孤立发展取代世界历史的普遍性。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哲学。哲学不过是“完整知识”,其内在本质是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统一,其外在延伸是科学、哲学和神学的统一,因而其也是真、善、美的统一[8],因此,任何可以被称作哲学的东西都不受民族性的束缚,是具有普遍性和自由性的科学。俄罗斯因其民族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在文化的纯人类领域(包括科学、艺术、文学作品和哲学)没有“伟大的未来”[9],若有什么能够表明“俄罗斯性”的“哲学”,那将不是哲学。
19世纪俄国哲学家关于“有无俄罗斯哲学”的争论,随着20世纪俄国宗教哲学的成熟,随着苏联哲学的产生,似乎画上了句号。如今的俄罗斯学者,无论研究何种哲学,都承认19世纪的俄国宗教哲学和20世纪的苏联哲学属于俄罗斯哲学。
在我国,研究者们在诸如“什么是俄罗斯哲学?”“是否存在独创性的俄罗斯哲学?”“是‘俄罗斯哲学’还是‘哲学在俄罗斯’?”等问题上,同样存在着争论。对此,有学者从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角度提出,从文化学与一般哲学的两个维度考察是否存在俄罗斯哲学以及它属于何种哲学的问题。该观点认为,一种理论当存在某种统一的哲学本质,即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时代都具有学科划分、生命体验、抽象思维这三种共同性意义时,就可以称为“哲学”。俄罗斯历史上无疑存在着这种理论,因此存在着“俄罗斯哲学”。从哲学维度考察俄罗斯哲学,必须看到它虽然产生较晚且体系不发达,但却表达了具有人类普遍性的生命理念,因而它是一般哲学;从文化维度考察俄罗斯哲学,必须承认它具有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因而它是一种特定的哲学形态。[10]学界对于苏联解体后的当代俄罗斯哲学,则有“后苏联哲学”“后俄罗斯哲学”“苏俄哲学”“俄苏哲学”等不同称谓。对此,有学者强调应当尊重当代俄罗斯哲学家的意见,因为他们[11]一致将此总称为“俄罗斯哲学”或“俄国哲学”,而对不同时期的俄罗斯哲学,则在其前面冠以“时期”,如“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12]
[1]以И.В.基列耶夫斯基(Киреевский,И.В.,俄国早期宗教哲学家,斯拉夫主义奠基者)、А.С.霍米亚科夫(Хомяков,А.С.,俄国早期宗教哲学家、作家、诗人、政论家,斯拉夫主义奠基者)、К.С.阿克萨科夫(Аксаков,К.С.,俄国早期黑格尔主义者、历史和语言研究者,斯拉夫主义奠基者)、Н.О.洛斯基(Лосский,Н.О.,俄国哲学史家、宗教哲学家)、С.Л.弗兰克(Франк,С.Л.,俄国宗教哲学家、伦理学家、社会哲学家)、А.Ф.洛谢夫(Лосеф,А.Ф.,俄苏美学家、逻辑学家、语言学家)等为代表。
[2]对此,И.В.基列耶夫斯基在谈到俄罗斯哲学时就坚持认为,“德国哲学不可能在我们这里扎根。我们的哲学应当从我们的生活中发展起来,应当从当前的问题中,从我们人民和个人生活的主导利益中创造出来”(转引自徐凤林:《俄罗斯宗教哲学》,1页)。
[3]И.В.基列耶夫斯基的《论哲学中新原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Н.О.洛斯基的《俄罗斯哲学的特点》、С.Л.弗兰克的《俄罗斯哲学的本质和主题》、А.Ф.洛谢夫的《俄罗斯哲学》、Б.П.维舍斯拉夫采夫的《俄罗斯哲学中永恒的东西》等,无不强调俄罗斯哲学的特殊性。[参见马寅卯:《何为俄罗斯哲学?》,载《哲学动态》,2006(9)]
[4][俄]Н.О.洛斯基:《俄国哲学史》,贾泽林等译,6~7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5]如Н.А.别尔嘉耶夫(Бердяев,Н.А.,俄国著名思想家、宗教哲学家)、Л.舍斯托夫(Щестов,Л.,俄国著名思想家、宗教哲学家)等。
[6]以В.С.索洛维约夫(Соловьев,В.С.,俄国著名思想家、宗教哲学家、诗人、政论作家)为代表。
[7][俄]Вл.索洛维约夫等:《俄罗斯思想》,贾泽林、李树柏译,160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8]参见徐凤林:《俄罗斯宗教哲学》,112页。
[9][俄]Н.О.洛斯基:《俄国哲学史》,贾泽林等译,165页。
[10]参见徐凤林:《俄罗斯哲学研究的两个维度》,载《浙江学刊》,2007(5)。
[11]如В.С.斯焦宾、В.А.列克托尔斯基(Лекторский,В.А.,苏联和当代俄罗斯哲学家,曾是苏联科学院院士;1958年任《哲学问题》杂志编委,1969年任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认识论研究部主任,1988—2010年任《哲学问题》杂志主编;主要研究认识论和系统理论)、В.В.米洛诺夫(Мирóнов,В.В.,国立莫斯科大学第一副校长、哲学系主任)、М.А.马斯林(Маслин,М.А.,国立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教授,国立莫斯科大学哲学系俄罗斯哲学史教研室主任)等。
[12]参见李尚德:《俄罗斯哲学研究之管见》,载《社会科学辑刊》,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