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篇 一世修身

同治十年辛未岁

十月二十三日(1871)

原文

澄、沅两弟左右:

屡接弟信,并阅弟给纪泽等谕帖,具悉一切。兄以八月十三出省,十月十五日归署。在外匆匆,未得常寄函与弟,深以为歉。小澄生子,岳松入学,是家中近日可庆之事。沅弟夫妇病而速痊,亦属可慰。

吾见家中后辈体皆虚弱,读书不甚长进,曾以养生六事勖[1]儿辈: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时(射足以习威仪强筋力,子弟宜多习),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此皆闻诸老人,累试毫无流弊者,今亦望家中诸侄试行之。又曾以为学四事勖儿辈: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阅则太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盖阅历一生,而深知之深悔之者,今亦望家中诸侄力行之。养生与力学,二者兼营并进,则志强而身亦不弱,或是家中振兴之象。两弟如以为然,望常以此教诫子侄为要。

兄在外两月有余,应酬极繁,眩晕、疝气等症幸未复发,脚肿亦愈。惟目蒙日甚,小便太数,衰老相逼,时势当然,无足异也。

解读

曾国藩少年时以大学之道要求自己,自开始修身、读书,便一世以此为志业,日日精进,不曾间断,直至生命的尽头。几十年来,他南征北战,叱咤官场,享受过举世赞誉,亦遭受过世态炎凉;他中年时官运亨通,一路高升,却在人生最得意处遭遇家中长辈的相继辞世;他以文官身份,主政湘军,诸弟皆与他并肩作战,风雨无阻,湘军成为晚清军事史上的劲旅,却无奈六弟曾国华战死三河镇,季弟曾国葆病逝湘军军营。人生的起伏跌宕,令曾国藩在晚年更加感觉到修身与学习对于一个人、一个家族的重要意义。透过这封曾国藩去世前最后一次提到修身的绝笔信,我们似乎可以从他风云诡谲的一生,感受到修身与力学在曾国藩生命中的意义。

这封信,内容浅白,却用意深厚。首先是养生,养生实属修身之根基,如无强健的体魄,哪怕有再高的修为,也难以实现济世抚众的抱负。所以,曾国藩列举家中长辈曾说过的六大养生秘诀,以示子孙。而在力学上,曾国藩则以四种读书之法,告诫后辈。这些方法,看似简单,却难在坚持。例如习字,本不是难事,但只有坚持,才可有成。曾国藩认为不善写的人,就好像人的身上没有衣服,山上没有树木一般。而对于作文,则需要苦思。如果一个人有一肚子墨水,却文思枯竭,那便如哑人不能言,跛马不能行。实在是人生之遗憾。

在曾国藩这封生命的绝笔信中,我们看不到他对于生命已经衰老的悲怜。他说“衰老相逼,时势当然,无足异也”,言辞间透露着一股大丈夫的坦然与豪气。这种对于人生的参悟,正是来自于他一生的修炼。数月后,曾国藩午后散步,突发脚疾。曾纪泽搀扶父亲回房休息后,曾国藩端坐三刻,安然离世。清廷为哀悼曾国藩的离世,辍朝三日。曾国藩去世后,被追赠太傅,谥号文正。他的家族子弟,也谨遵他的遗言,一世累行善事,皆以修身、力学为本,将他的志向继承下来。


注释

[1]勖:音xù,指勉励、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