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百科全书
- 陈力丹
- 2311字
- 2020-08-29 22:56:38
舆论纸币(Paper Money of Public Opinion)
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报刊和舆论关系的一种喻证,完整的表述是“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7卷117页或523页),德文原文为die Zeitungen als das Papiergeld deröffentlichen Meinung zirkuliert (德文版7卷100-101页).这一论断概括了报刊和舆论关系的特点,是他们舆论思想的经典阐述。
“舆论纸币”的概念出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国际述评(三)》一文。这篇国际时评写于1850年11月1日,刊载于当年马克思主编的杂志《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第5~6期合刊。这篇述评针对1850年6个月来欧洲大陆各国所发生的政治事件进行了点评。其中,在谈到法国的诸项事件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证了“舆论纸币”的观点。 1895年,恩格斯在出版马克思的论著《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单行本时,将《国际述评(三)》的相关部分收入该书作为第四章。所以后来有的文章谈到这个喻证时只说是马克思论证的,实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论证的。
从字面意思来看,“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社会舆论的传播需要依附一定的介质,而报纸正充当了这样的载体,人们通过阅读报纸就能知晓舆论的状况。另一方面,舆论也是报纸生存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即报纸的流通离不开其对舆论的反映、呈现,只有反映了真实的社会舆论,报纸才会在市场上得到流通,公众不会花钱购买扭逆舆论的报纸。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后,在各个党派纷争的背景下,1850年4月,法国政府开始制定新的出版法。马克思和恩格斯注意到提案规定中的不合理之处,包括增加保证金、收取邮戳费及要求报刊每篇文章都署名。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给予批判,指出:“当报刊是匿名的时候,它是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的工具;它是国家中的第三种权力。每篇文章都署名,就使报纸纯粹成了或多或少知名的人士的作品文集。每一篇文章都降到了报纸广告的水平。在这之前,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现在报纸却变成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单户期票,它的可靠程度和流通情况不仅取决于开支票者的信用,而且还取决于背书人的信用。”(7卷117页)
在这段论述中,他们提到的报纸主要是革命时期各党派创办的报纸。那时的报刊文章大都不署名。当时有一种认识,即不署名的报刊文章,带有将个人意见转变为理智力量的可能性,而使报刊对社会产生影响。马克思1843年1月主持《莱茵报》工作的时候对这种情形做过论证,他说:“我确信不署名是由报纸的实质所决定的,因为不署名可以使报纸由许多个别意见的集合点转变为一个精神的机关。作者的名字可以使一篇文章和另一篇文章明显地区别开来,正如身体使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区别开来一样,可是他的名字也会使每篇文章的作用——仅仅作为构成整体的一部分——化为乌有。最后,不署名不仅可以使作者,而且还可以使广大读者更为自由和公正,因为这样一来,读者在自己面前看到的就不是说话的人,而只是所说的事;那时读者就摆脱了作为经验的人而存在的作者的影响,而仅以作者的精神人格作为自己判断的尺度。”(1卷212页,译文有改动)
显然,在报纸文章不署名的情形下,人们可以把报刊看作“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的载体,就像是一种社会舆论的纸币,如同纸币是商品的等价符号一般。新出版法要求每篇文章署名,即意味着作者的身份将被完全披露,进一步则可能造成一些支持革命的文化人不再向报纸投稿;即使投稿,作者也很可能迫于署名的风险而不能畅所欲言。如此一来,报纸呈现的要么是与政府立场相一致的言论,要么是虚假的舆论。法案的这一规定带来的结果只能是报纸公信力的损害,由信用度高的纸币转变为“令人难以相信的单户期票”。
马克思和恩格斯这里论述的虽然是法国新出版法规定文章署名带来的问题,但他们关于报刊和舆论应然关系状态的论述——报刊“是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的工具……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精辟地表达了他们关于报刊和舆论关系的认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何使用“舆论纸币”的比喻来指代报纸呢?这里还需明确一下马克思关于纸币流通的观点。他有两段论述:“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23卷147页);“金因为有价值才流通,而纸票却因为流通才有价值”(13 卷111页)。纸币能够在市场流通,是因为它代表了一定数量的金或银,而金银是相对固定的等价实物货币。同样的道理推及报纸:报纸在市场上流通与否(即销量如何),则有赖于它所反映的舆论是否真实可信。报纸只有全面呈现社会的意见,才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更广范围的流通,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可。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舆论纸币”的喻证揭示了报纸应有的两个重要特性,一是报纸和纸币一样需要流通,需要面对市场,引申开来就是塑造媒体的公信力,赢得读者信赖;二是报纸类似于纸币,是一种商品,这在于它承载舆论、反映舆论、代表舆论,而不能随意地歪曲舆论。对此,马克思曾提问道:“哪一种报刊代表着社会舆论,哪一种报刊在歪曲社会舆论!”(2版1卷398页)在这段话中,马克思将报刊反映还是歪曲舆论,看作一种评判报刊的标准。
此外,与“舆论纸币”相近的是马克思的关于“驴子和它背上的麻袋”的喻证。德国有一句谚语“打麻袋,吓驴子”。马克思在说明德国当权者通过镇压报刊而压制舆论时,反其意而用之,说这是在“打驴子,吓麻袋”。(参见12卷658页)马克思把报刊比作驴子,把舆论比作驴子身上驮的麻袋。这又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这个比喻针对的是德国的民营报刊,跟“舆论纸币”观点中所针对的革命报刊略有不同。但两个比喻都在强调:报刊是对社会舆论的反映,表达舆论是报刊所应有的职能,只有做到基本的客观公正,保持和纸币一样的信用,才能如纸币一样流通。(毛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