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民间艺术的未来与发展

自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非遗的概念为人们所熟知。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建设进入正轨,从法律意义上明确了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民间技艺等项目保护的工作机制,民间艺术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得到相关政策、法律的支持。

这些年来,由于工作关系,笔者有机会接触到很多来自基层的普通干部和传承人,还有常年在第一线参与民间艺术保护工作的人员,听到很多来自边远地区工作者的心声,感触颇深,许多人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现状以及发展与推广有着自己的观点,也有很多困惑与无奈。特别是当我们看到那些工作在最基层的干部们对于自己家乡的传统手工艺、传统习俗被逐渐替代甚至消失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份焦虑和担心,非常令人感动。一些传承人生存状况的无奈与困窘以及一些民间艺术项目的存在形式与现状也引发了我的很多思考。

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形式多是靠前辈口传心授完成的,世代相传,所有的技艺、审美、韵律都是历经岁月变迁逐渐形成的,这些质朴的艺术已幻化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已形成社区生活的一种沟通方式,也是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民众的参与及主动保护意识,是社会的文明特征的显示,同时也是对民族自豪感的集体认同行为。应该鼓励民间社团的参与,鼓励民众的自发保护意识,尤其是发挥社区、学校和各类文化与民间协会的力量。

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民间艺术发展不仅需要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同样需要保护策略与发展模式的转变。创意思维的介入、文化精英的聚集、传承人的培养需要兼顾市场与文化的需求,形成艺术与体验相融的经济形态。淳朴、善良、美好的品质是民间艺术现代衍生的伦理至善,是建立在文化反思基础上的价值取舍,避免模式转变中的短视行为和短期效益。市场有着自身的运行规律,民间艺术的“生产性保护”也应当遵循一般的商业机制,实现创新与保护两种发展路径的自觉区分。

创意思维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以及民间艺术的资源化、产业化,不仅是对艺术本身的人文关照,也同时与社会变迁所引发的价值转化愿景相匹配。与市场链接的民间艺术产业化是收益与风险并存的发展思路,正如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所描述的那双“看不见的手”不仅会通过市场化激发劳动群体更大的生产热情,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生产、经营中潜在的风险。产业化的发展思路需要文化精英及运营人才的介入,民间艺术的“生产性保护”不仅需要“合理利用”,同时也需要供需和谐、营销通畅的运营生命力。

面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最先开始反思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问题。自20世纪中叶以来,从日本的“造乡运动”“一村一品”,到英国的“创意产业”、澳大利亚的“智慧之州”,民间艺术作为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其多样性与互动性得到重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结合,形成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创意经济模式。在无形文化被重视与保护的社会背景下,以创意为核心的传统艺术转化不仅是对民间文化的善待,同时也意味着新型产业的形成。

民间艺术活态的科学性的保护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其自身能力的建设,对于民俗、歌舞、戏曲、信俗等活动,应该注重原生态的整体保护,而手工艺技艺则需要分等级,分类别地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是人们千百年来与大自然相处,经过千锤百炼总结出来的智慧与经验,是我们人类的灵魂所在,是未来的发展根基,我们需要慢慢地挖掘整理,慢慢品味欣赏这些作品,而不是急功近利地盲目开发甚至破坏。如何造福千秋万代,如何让后人看到祖先的遗迹和文明,是我们今天这些人承上启下的一种责任。面对这些遗产,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思考与保护。即使有的民间文化只残留一点痕迹,我们也依然能够感受祖先的伟大与勤劳,仍然能够从中窥探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每一次进步与成长,从中感受力量,感受温暖,吸取教训,获得新知与启迪。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存在,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的发展速度、制度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的集体响应是分不开的。今天,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出台,到各国政府的积极响应,制定保护政策,都给予民间艺术的复苏一个新契机。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以及对于非电子时代所拥有的那种自然充满眷恋和怀念,又给民间艺术提供了一些机会。而近几十年,高科技迅猛发展,虽然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人们内心所向往的却是田园式的生活,因此,承载着地方人文风俗、历史记忆的民间艺术就有了新的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遗产在管理尤其是产业开发之时都面临着几大问题,一是与生俱来的非营利机构(文化事业)性质与市场经济的矛盾;二是资金问题在国家财政支持紧缩情况下越发突出;三是在多元文化、新媒体、娱乐消费潮流下,传统文化遗产的营销策略如何得到民众(消费者)认同。面对这些矛盾,只有在保护前提下,将文化遗产的公益性和产业功能充分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它的“永续利用”。世界各国在这个基本理念确立前提下,开创了各种经营模式。

人类进入了高科技时代,也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科技发明,无不挑战着人类的传统生活方式,那种鸡犬相闻、阡陌交通、鸿雁传书、围炉夜话的传统生活方式离我们越来越遥远。雍正皇帝曾经编过一本《悦心集》,其中所提到的他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方式“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蹰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讽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弹《南风》之雅操,发清商之妙曲”。这大概也是当代人所向往的理想式的生活方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也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生活形态。但是,理想与今天的现实还是有巨大差异的,留住传统中的精华元素,将其融入现代生活,人类将会变得更加富有智慧和创新精神。

传承,是整个社会的集体行为,需要有序、积极主动地持续推进。民间艺术的复兴需要注入新的时代的力量和内容,活在当下,延续给后人。为了融入现代社会,为之发展而服务,就必须全方位大力开展各项商业广告宣传和公关活动,以便让受众了解和接受,同时争取社会资源。

对于政府而言,需要坚持不懈地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方向上给予指引,在经济上也要给予必要的支持,设立相关的发展基金,同时要调动整个社会的积极性,发动群团组织,特别是民间自发的行业协会或非政府组织,这些社会力量可以分担很多政府层面无法触及的工作。政府需要在管理层面和政策制定层面发挥其作用,放手让民间去做更加细致更加务实的工作,比如,在很多国家都有不同的民间手工艺组织和协会,很多爱好者基于对于一个手工艺或者民间艺术的热爱,自发地组织起来,进行传承、保护、培训并组织各种集市、交流、买卖活动,人们通过这些活动,刺激、保护、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

除了政府和民间的各自努力以外,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保护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旅游业、销售业、商店、媒体、企业等都可以起到推动作用。让节日融入生活,让传统民俗与当代的文化形式相结合,借助现代媒体与推广平台、推广形式,对传统节日、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包装,进行新的应用与解读,有很多好的案例。比如说西方宗教节日圣诞节、复活节的延续,对圣诞老人的包装,与商店、商业的结合,都达到较好的效果。每到节日到来的时候,整个社会都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商家拼命推广宣传与之相关的信息、装饰、形态,媒体努力营造着节日的气氛,这样,就给传统节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享誉全球的中国人的春节(阴历年)可谓独特而富有民族特色,这是一个举国上下全民庆祝的重大节日,春节期间的各种礼节、各种讲究、各种形式都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亲情团聚的象征,承载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很多传统的内容由于时代的发展有了限制和改变(比如放鞭炮),但是人们对于春节的情感和热情不会改变,它已经成为中国人团圆、幸福、喜庆以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生活内容。

意大利的乡村生态旅游、美食文化旅游很发达,尤其是意大利的西西里傀儡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意大利政府积极抢救和保护这一古老剧场木偶艺术。木偶艺人们根据一些古代诗歌、浪漫传奇或流行的歌剧情节,用精雕细刻的木偶和道具进行即席创作,吸引众多国际游客。这里的商店和地摊到处可以买到制作精美、造型各异的木偶——它已经成为西西里岛的著名纪念品。政府还计划为青年木偶艺人开办培训机构,举办西西里木偶节,在国内外举办展览,兴建木偶戏学校等。这是一种可取的传承方式。

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民俗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间艺术都承载着人类的一种情感、哲学思想以及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文化元素。节日的存在,让很多文化符号保留下去,让很多传统习俗传承发扬下去。传统的文化习俗,节庆都会延续下来,但是需要社会的力量,需要每一个公民的自觉意识与参与精神。民间艺术的保护,传统节庆的延续,靠的不仅仅是政府和专家,而是全民,只有民众真正关心、关注,一种文化才能有滋生土壤,有基础,才能得以延续。与其对着即将逝去的文明唱着挽歌,何不一起携手将它们拾起来,重新塑造?文化的价值在于对于历史的推进,对于文明的借鉴,没有了民众的基础,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除了少数节日与民间艺术还健康存活,有序传承以外,就像文中前面所谈,总体的情况不够乐观,所以,我们在本书中探讨当代的民间艺术应该如何保护、如何传承,以什么样的方式尽可能地保护并使其活在当下、惠及后人。综合各位作者的文章,我们提出以下思考:第一,以民间艺术为代表的各国各民族的文化遗产共同存在着濒危性和脆弱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抢救、保护、整理、传承放在第一位;第二,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本文所强调的民间艺术的活态流变性,决定了我们要尽可能避免以静止、凝固的方式去保护,在不改变其按内在规律自然演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寻找生产性保护的方式与旅游开发等的良性互动结合;第三,坚持“创意产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自主创新不仅体现在对历史文化的选择上,更体现在文化素材的整合运用上,并使之转化为有形的、具体的消费体验方式,与市场和受众接轨,最终实现产业链的完善和规模经济。再精美的艺术形式,假如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失去了作用,无论怎样抢救与保护,总有一天,还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但如果这种形式,在当代仍然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共同认同的价值,就一定会有积极而良好的发展前景。

历史的发展总是新生事物兴起与旧事物消亡的循环往复、交错替代的过程,但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就是要留住那些辉煌而灿烂的文化,把它们保存好,完整地交给后人,让它们继续散发原有的光芒。

让我用最喜欢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历史就像是一堆灰烬、虽然火焰已经熄灭,但余温尚存,当我们将双手深入其中,并非要点燃火焰,而是希望重温历史!

正像我们所说的民间艺术那样,即便消失,也曾经美好过,况且余温尚在。

再次感谢所有学界同人的积极努力与通力合作,感谢所有本书参与者的辛苦工作。

代为序。

2019年3月


[1] 陈平,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5)》主编、国声智库高级研究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海外列席代表、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国务院侨办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政协海外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