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业废弃地地表空间生态开发及关键技术
- 宋梅
- 13408字
- 2020-08-29 04:26:13
二 资源型地区矿业废弃地产业转型相关理论及生态开发定位
(一)资源型地区矿业废弃地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
1.狭义的矿业废弃地可持续发展概念
狭义的矿业废弃地可持续发展,强调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指资源型地区的矿业废弃地在土地复垦、生态修复的基础上,通过对矿业废弃地可利用资源进行识别,科学谋划,合理布局,营造出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进而培育或引进接续替代产业,延长原有产业链,摆脱当地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实现矿区经济转型持续发展。
2.广义的矿业废弃地可持续发展概念
广义的矿业废弃地可持续发展,强调的则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要突出矿业废弃地经济转型持续发展的主题,还应充分考虑矿区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社会发展的公平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性,在保证矿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上,最终实现资源型地区矿业废弃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型地区矿业废弃地产业转型理论基础
资源型地区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资源型城市源起于所具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无论是因资源的被发现而建城,还是建城后探明有资源存在,其核心都是围绕“资源”二字。随着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城市逐步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城市人口增加、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等。但是,由于开采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随着资源的不断被开采,许多资源型地区陷入资源枯竭、矿区土地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窘境。目前,除了资源枯竭产生的矿业废弃地外,中国“去产能”政策的实施使得大量规模小、安全生产条件差、煤质不好的煤矿关闭,新增了大量的矿业废弃地。如何恢复被破坏矿区的生态环境,将矿业废弃地科学合理地利用进而带动地区产业升级,实现经济转型,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将以生命周期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转型理论等理论为基础,系统探索我国资源型地区矿业废弃地的产业转型问题。
1.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1)发展历程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Industry Life Cycle Theory)起源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57年,波兹(Booz)和阿伦(Allen)在《新产品管理》中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根据产品的销售情况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13]戈波兹等人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生物进化理论相结合,提出了戈波兹曲线数学模型,产品生命周期的研究由定性分析深入到定量研究。1966年,弗农(Vernon)从国际化的视角,根据产业从发达国家到欠发达国家依次转移现象,将产品生产分为导入期、成熟期和标准化期。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的阿伯纳西(Abernathy)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厄特巴克(Utterback)将产品生命周期和创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共同提出了A-U模型。[14]在此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高特(Gort)和克莱珀(Klepper)提出了G-K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再到90年代,克莱珀(Klepper)和格雷迪(Graddy)提出的K-G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使该理论在各个分支的纷争和融合中逐步走向成熟。[15]
(2)基本概念
产业生命周期是指每个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是指从产业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一般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3)基本特征
在导入期,厂商数量很少,总体规模偏小,规模经济尚未形成,不仅产量低,而且产品成本无法压低;消费者还没接受该产品,致使产品销量无法上升,整个行业的利润增长点还没有出现,甚至出现亏损现象;产品多样化程度不足;整个行业还没有形成很强的进入壁垒。[16]
进入成长期以后,市场接受程度提高,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认同感逐步增加,大量生产商进入该行业;由于厂商规模的扩大,规模经济效应开始显现,产品成本开始降低,由于产量和销售量迅速增加,行业利润点开始显现;生产技术趋于成熟,产品质量稳定,产品开始呈现多样化;需求上升,伴随着低进入壁垒,竞争变得越发激烈,而且一般都是以价格竞争为主的价格战。
进入成熟期后,经过成长期的竞争淘汰,竞争能力不足的企业被市场淘汰,剩下少数规模大的企业将市场垄断,进一步提高了行业集中度;产品销售量增速有所下降,没有成长期增长得明显,利润率平稳下降;由于生产技术趋于成熟,产品标准化程度变得极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在这一阶段,进入壁垒主要表现为规模壁垒高,小规模很难进入该行业;竞争手段开始转向非价格竞争。
在衰退期,退出该行业的厂商数目开始不断增加,产量下降,产品销售额和利润率大幅度下降;产业退出壁垒高。产业生命周期曲线与产品生命周期曲线不同的是,在衰退期,市场上往往出现新产品替代老产品的情况,所以产业生命曲线在进入衰退期后又会因新产品的出现而向上弯折,进入一个新的生命周期。
2.生态经济学理论
(1)发展历程
二战以后,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充分显示了人类干预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在逐渐增强。然而,与此同时出现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其严重程度人们始料未及。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和资源问题从局部向全局、从区域向全球扩展,世界范围内的人口骤增、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资源不足和能源危机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状态,而且制约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家们在探索以上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发展趋势、预防措施和解决途径时发现:单纯从生态学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和研究这些问题是难以找到答案的,只有将生态学和经济学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从中寻求到既能发展社会经济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解决之策。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发表了一篇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文章,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美国另一经济学家列昂捷夫则是第一个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科学家,他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将处理工业污染物单独列为一个生产部门,除了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消耗外,把处理污染物的费用也包括在产品成本之中,他在污染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从此,不少经济学家开始从理论上深入探讨环境污染产生的经济根源。他们认识到: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因为它不考虑“外部不经济性”,在生产成本中不计入废料处理和污染损失的费用,其结果就是生产厂家在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将大量隐蔽的污染问题转嫁给了社会,加重了社会公共费用的负担,牺牲了公共生活的环境质量。况且,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都没有设立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环境资源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召开了以“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为主题的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上述四者之间是密切相关、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并指出各国在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时对此要切实重视和正确对待。同时,环境规划署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各种变化进行观察分析之后,确定将“环境经济”(即生态经济)作为1981年《环境状况报告》的第一项主题。由此表明,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应用性的新兴的科学,开始为世人所瞩目。
(2)基本内容
生态经济学(Ecological Economics)最早曾被称为污染经济学或公害经济学,是生态学和经济学融合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从自然和社会的双重角度来观察和研究客观世界,从本质上来说,它应当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它从经济学和生态学结合的角度出发,围绕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研究生态经济结构、功能、规律、平衡、生产力及生态经济效益等内容。
(3)主要特征
1)综合性
生态经济学是将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相结合来研究经济问题的,从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上研究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
2)层次性
从纵向上来说,包括全社会生态经济问题的研究,以及各专业类型生态经济问题的研究,如农田生态经济、森林生态经济、草原生态经济、水域生态经济和城市生态经济等。其下还可以再加以划分,如农田生态经济,又包括水田生态经济、旱田生态经济,并可再按主要作物分别研究其生态经济问题。从横向上来说,包括各种层次的区域生态经济问题的研究。
3)地域性
生态经济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殊性,生态经济学研究通常以一个国家的国情或一个地区的情况为依据。
4)战略性
社会经济发展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且要保护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不仅要追求局部和近期的经济效益,而且要保持全局和长远的经济效益,永久保持人类生存、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研究的目标是使生态经济系统整体效益优化,从宏观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指明方向,因此具有战略意义。
3.可持续发展理论
(1)发展历程
在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来已久。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事件并导致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在经历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痛苦之后,人类在深刻的反思过程中逐渐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升为一种理论和战略。可持续发展由思想上升为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萌芽阶段。在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规划(1960~1970年)开始时,时任秘书长吴丹提出“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同时又包括社会发展,是当时人民关于发展认识的高度概括。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出版,书中列举了大量农药污染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的事实,描绘了一幅由污染所带来的可怕场景,将环境保护这一严肃问题摆在世人面前,从而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轰动,人类就发展观念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十年之后,随着两位著名学者巴巴拉·沃德(Barbara Ward)和雷内·杜博斯(Rene Dubos)的著作《只有一个地球》的诞生,人类对生存与环境的认识也因此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人们对这个问题思考的不断深入,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终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1992年,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探索时期。这一阶段正处于第二次环境革命时期,可持续发展是当时大家关注的焦点。1980年3月,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1987年,以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系统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原则和实践问题。
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时期。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确定了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最终形成并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
(2)主要内容
可持续发展理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虽然缘起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一个指导人类走向21世纪的发展理论,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它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一个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
(3)基本思想
1)可持续发展并不否定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是人类生存和进步所必需的,也是社会发展和保持、环境改善的物质保障。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尤为重要。目前发展中国家正经受贫困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困是导致环境恶化的根源,生态恶化更加剧了贫困。尤其是在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必须正确选择使用能源和原料的方式,力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减少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从而达到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既然环境恶化的原因存在于经济过程之中,其解决办法也只能从经济过程中去寻找。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是研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扭曲和误区,并站在保护环境,特别是保护全部资本存量的立场上去纠正它们,使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
2)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持续性可以通过适当的经济手段、技术措施和政府干预得以实现,目的是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使之低于再生速度。如形成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引导企业采用清洁工艺和生产非污染物品,引导消费者采用可持续消费方式,并推动生产方式的改革。经济活动总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和废物,但每单位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物数量是可以减少的。如果经济决策中能够将环境影响全面、系统地考虑进去,那么可持续发展是可以实现的。“一流的环境政策就是一流的经济政策”的主张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这是可持续发展区别于传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相反,如果处理不当,环境退化的成本将是巨大的,甚至会抵消经济增长的成果。
3)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
单纯追求产值的增长不能体现发展的内涵。学术界多年来关于“增长”和“发展”的辩论已达成共识。“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的概念更广泛,意义更深远。若不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不能使一系列社会发展目标得以实现,就不能承认其为“发展”,就是所谓“没有发展的增长”。
4)可持续发展承认自然环境的价值
自然环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环境对经济系统的支撑和服务上,也体现在环境对生命系统的支持上,应当在生产中引入“绿色GDP”概念,将环境资源的投入计入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之中。为了全面反映自然资源的价值,产品价格应当完整地反映三部分成本:一是资源开采或资源获取成本;二是与开采、获取、使用有关的环境成本;三是由于当代人使用了某项资源而不可能为后代人使用的效益损失,即用户成本。
5)可持续发展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利因素
表面上看,可持续发展要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节约资源,对经济发展是一种限制。而实际上,可持续发展所限制的是那些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业。对那些清洁高效的绿色产业、环保产业、保健产业、节能产业等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良机,培育了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4)基本原则
1)共同发展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是巨系统中不可分割的子系统。系统最根本的特征是其整体性,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并发生作用,一个系统出现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系统,甚至会使整个巨系统出现问题,地球生态系统中这一现象表现最为突出。因此,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整体发展和协调发展,即共同发展。
2)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既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整体协调,也包括全球、国家和地区三个空间层面的协调,还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以及内部各个元素的协调。
3)公平发展
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因水平差异而表现出来的层次性,这是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问题。但是这种发展水平的层次性若因不公平、不平等而引发或加剧,就会从局部上升到整体,并最终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公平发展包含两个维度:一是时间维度上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二是空间维度上的公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
4)高效发展
公平和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轮子。可持续发展的效率不同于经济学的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效率既包括经济意义上的效率,也包含自然资源和环境损益的成分。因此,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高效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等协调下的高效率发展。
5)多维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为全球化的趋势,但是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国家与地区又有着异质性的文化、体制、地理环境、国际环境等发展背景。此外,因为可持续发展又是一个综合性、全球性的概念,要考虑到不同地域实体的可接受性,可持续发展本身包含了多样性、多模式的多维度选择的内涵。因此,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全球性目标的约束和制导下,各国与各地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应该从国情或区情出发,走符合本国或本区实际的、多样性、多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循环经济理论
(1)发展历程
循环经济的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循环经济”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其主要观点为: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飞船,要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来生存发展,如果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破坏生态环境,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因此,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一种新的发展观。第一,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增长型”经济为“储备型”经济;第二,要改变传统的“消耗型经济”,而代之以休养生息的经济;第三,实行福利量的经济,摒弃只看重生产量的经济;第四,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资的“循环式”经济,以代替过去的“单程式”经济。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理的中心地位;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2002年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年,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基本内容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即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环境和谐型经济发展模式,而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性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并保护生态环境。[17]
(3)基本原则
“3R原则”是循环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所谓“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原则、再使用(Reuse)原则和再循环(Recycle)原则。
1)减量化原则
要求用尽可能少的原料和能源来完成既定的生产目标和消费目的。这就能在源头上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大大改善环境污染状况。例如,我们使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避免产品过度包装等,使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资源消耗尽可能少,废弃物排放量尽可能少。
2)再使用原则
要求生产的产品和包装物能够被反复使用。生产者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中,应摒弃一次性使用而追求利润的思维,尽可能使产品经久耐用和反复使用,如购物袋的反复使用。
3)再循环原则
要求产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同时也要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边角料、中间物料和其他一些物料也能返回到生产过程中或是另外加以利用,变废为宝。
5.生态修复理论
(1)发展历程
早在20世纪初,美国和德国这样的工业发达国家已经自发地在矿区进行种植试验,开始了矿区生态环境修复。英国、澳大利亚等采矿历史悠久的国家也很早就开始恢复生态学相关研究,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态修复成为采矿后续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也十分重视矿区废弃地土地复垦工作,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国在矿区生态修复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18]另外,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通过制定矿山环境保护法规理顺矿山环境管理体制,建立矿山环境评价制度,实施矿山许可证制度、保证金制度,严格执行矿山监督检查制度等措施来保证矿山生态修复的成效。[19]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发达国家土地复垦率达70%~80%,在矿区生态修复中形成了理论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涌现出一大批经典的、成熟的生态修复案例,如美国的麦克劳林金矿、德国的鲁尔区、加拿大多伦多市的汤米逊公园。[20]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废弃矿山的治理工作,但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矿区的生态恢复工作还处于分散、小范围、不成熟的阶段。尽管我国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相当缓慢,但其比例在逐年提高。特别是1988年我国颁布《土地复垦规定》后,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工作开始步入法制化轨道,生态修复速度和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大型煤矿区生态重建、金属尾矿区的植被恢复等。[21]
(2)基本概念
对于生态修复的定义目前还存在诸多争论,而且很容易与生态恢复、土地复垦等概念混淆。不同的学者由于研究目的、方向等的不同,赋予了生态修复不同的含义,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生态修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张新时、焦居仁、周启星等对生态修复概念进行了大量研究。[22]吴鹏综合分析前人对生态修复的定义,并结合研究实践中生态修复的具体模式和内容指出,生态修复是在人工条件下对原有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重建和修整,使其更符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23]因此,矿区生态修复不仅简单地对原生态环境进行人为地恢复、复垦,还要进行修整、重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主要内容
修复和改善矿山废弃地生态经济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五方面:受损农地再利用、废弃矿业资源再开发、合理开发和保护未利用的废弃地、地质灾害防治、生态景观建设。
1)受损农地再利用
山区农业用地非常宝贵,受采煤影响损毁和破坏的农业用地重新利用有明显的必要性。采煤后形成的塌陷坑和裂缝给山区梯田地和坡耕地的耕作带来严重不便,存在漏水、漏肥问题。对其修复和改造主要是采取工程措施辅以生物措施和农耕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保存土壤养分。受损农地的生态修复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有条件的地区要实施耕作便道和蓄、引、排、灌等配套工程,坚持山上山下综合治理,治好山上,保护山下;全程规划,分步实施。同时通过施肥改良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多施农家肥、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2)废弃矿业资源再开发
煤矿关闭后留存的废弃矿井、矸石堆、机械设备和采矿典型迹地,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废弃资源。这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具有极高的市场、历史、社会、建筑、科技和审美价值,因此要对这类具有采矿工业历史记录作用的矿山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废弃矿业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内容包括:矿井水净化作灌溉和景观用水、矸石堆充填塌陷坑和矿业遗迹旅游资源开发等。
3)合理开发和保护未利用的废弃地
从土地生态学和生态景观理论的角度分析,还未利用的矿山废弃地土地资源并不完全处于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保护土地资源不是简单地等同于不开发土地资源,关键在于开发的形式是否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有利于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主要措施包括对矿山废弃地天然林地区的封山育林,对荒地的植树造林,对部分适宜开发农业、旅游的荒地进行适度开发。如结合优越自然、社会和文化资源的缓坡荒地,开发具有特色或主题的生态旅游。
4)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是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主要针对泥石流、滑坡等。多年采煤产出的矸石堆积在沟谷内,极易诱发泥石流等。泥石流等防治工程的主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边坡治理、植被再造等。工程措施是一种直接防御泥石流发生的治理手段,采取排导沟、护坡和挡墙等相结合的治理方案可以稳定沟床和坡面物质,控制泥石流的发生;生物措施是一种有助于减缓泥石流形成的治理手段,采用科学的方法植树种草。植被覆盖可以有效减少地表径流、保持水土,对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具有显著的效果,从而对缓和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减轻危害,具有工程治理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时生态林建设,可以营造良好的山谷景观,极大地改善生态环境。
5)生态景观建设
生态修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生态景观的重建。生态景观重建是山区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之一,即生态景观建设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景观建设着眼于长远的自然景观保护和生态平衡,引入生态观,包括有关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的一切措施和手段,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客观的动态过程。矿区废弃地生态景观建设在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追求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相统一的整体效益。矿山废弃地生态景观建设有以下基本内容和措施:塌陷坑的充填平整、裂缝的修补、矸石堆污染治理及其整形和绿化、人文景观的挖掘与修缮、陡坡荒地绿化、坡耕地平整、梯田水利建设等措施。从而营造新型农村田园景观,为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假日农业奠定基础;为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人民利用休闲活动享受大自然的田野风光提供场所。
6.产业转型理论
(1)发展历程
与产业经济学的其他理论只关注经济增长的视角不同,产业转型理论的产生是从关注全球环境问题开始的,它不仅关注经济发展问题,还更多地关注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环境问题。因此,具有经济、社会、环境三维视角。这种处理问题的视角,从以下反映人类社会解决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见表1-2)。
表1-2 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演化过程
(2)基本内容
产业转型可以定义为产业代谢过程的转型,即反映经济活动全过程的转型,而不仅仅是产业部门的转型。这里的产业概念用来描述为社会提供专门需要而进行的经济活动的整个行为过程链。[24]因此,产业转型有时候也叫作社会转型。
产业转型可以进一步解释为基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与消费过程转型。因此,产业转型研究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产品和服务是如何被生产和消费的;与这些活动相联系的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转换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是什么;这些影响在生活质量方面的结果是什么。总之,产业转型研究的总目标是探索实现产业系统可持续性的途径,或者说是探索减少产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途径。
(3)理论框架
产业转型理论基于以下假设:为了满足全球人口增长的需要,环境资源若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消耗,生产和消费系统必将产生重要的变革。[25]因此,其理论研究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理清社会与环境复杂的相互影响;识别变革的驱动力;探索能够有效地减轻环境负担的发展轨迹。
由此可见,产业转型研究必然具有多学科特征。从社会科学学科上看,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人类生态学、人类学、政治学、地理学和历史学;从自然科学角度看,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工程技术学科。结合人类的各种活动,形成如下分析框架(见图1-5)。图中行表示学科研究领域,列表示一系列满足特定需要的生产与消费活动。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多种学科领域、多种研究活动的框架体系,全球的各类科学家通过IT科学计划,进行资源共享和交叉研究。
图1-5 产业转型理论框架
资料来源:郭丕斌:《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产业转型理论与方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4,第42页。
(4)系统方法
人类尝试找寻一种新的出路来解决环境问题,其中一种途径就是发展绿色产品,比如零排放电厂、零排放小车、生态农业等。但是,这种途径难以在市场上得到普遍推广,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目前的能源、运输、食物的生产与消费等系统与这些产品可能不匹配;二是分享公共与私人成本的系统更适合现行的激励结构。
产业转型的过程,不是部分产品的改变,而是一种系统的转换途径。通常,这种转换起源于微观层次,随着创新的不断适应和扩散,创新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当全球社会文化发生改变时,这种系统创新会随着人们对新生产和消费模式的适应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
所以,只有当资源枯竭型地区矿业废弃地从微观到中观,最后再到宏观层面上全面实现产业转型,而不是部分产品或者行业改变时,只有整个社会文化和产业系统改变同时在这三种层次上相互促进时,整个矿区的经济转型才能得以实现,才能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转型之路。
(三)资源型地区矿业废弃地生态开发定位
1.矿业废弃地转型发展原则
(1)生态修复是前提
资源型地区矿业废弃地普遍存在地表景观破坏、大量固体废弃物被占用、环境污染严重等的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矿区居民的生存环境和企业的营商环境,致使大量人才流失、招商引资困难,制约矿区转型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矿区经济转型的基础,加大土地平整、植被修复以及污染物治理的力度不仅能够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吸引人才,还能够改善矿区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落户矿区。
(2)资源识别是基础
查明可利用的资源情况是资源型地区矿业废弃地转型开发的基础,在对煤矿废弃地进行开发利用之前,应当对场地的可利用资源情况进行识别与评价。从资源的赋存、生态、安全及需求条件等方面对废弃矿业资源潜力进行评价,重点识别空间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剩余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在对矿业废弃地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后,才能结合景观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因地制宜地选择矿业废弃地开发的模式和方法。
(3)产业选择是关键
选择适当的接续替代产业是资源型地区矿业废弃地转型发展的关键。矿业废弃地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除了要考虑空间资源、旅游资源、土地资源等有形资源外,还应当将矿区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无形资源考虑在内,并结合矿地所处城市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生态农业、旅游业、新能源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等接续替代产业,避免矿业废弃地转型发展模式千城一面。
(4)配套政策是保障
加快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出台相关政策是保障。对接替产业制定差别化支持政策,包括供地方式的差别化和地价、税费政策的差别化。对转型改造项目或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要优先办理各项手续,在各项审批上实行差别化对待。加快工业、农业现代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形成良性的资源型城市三元经济结构。同时,通过一次性资助或配套补助等措施,加强人才引进、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研究院建设。[26]
2.矿业废弃地转型定位
综合本章提出的矿业废弃地转型发展的四项基本原则,本研究认为资源型地区矿业废弃地的转型定位应以矿区生态修复、环境改善为基础,在识别和评价矿业废弃地可利用的有形与无形资源的基础上,结合矿业废弃地周边城市发展规划、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区域优势等,因地制宜地选择接续替代产业,并制定一系列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人才引进等政策,确保资源型地区矿业废弃地走出困境,成功转型。
[1] 国务院:《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
[2] 宋书巧、周永章:《矿业废弃地及其生态恢复与重建》,《矿产保护与利用》2001年第5期,第43~49页。
[3] 李晓丹、杨灏、陈智婷、王晶:《矿业废弃地再生利用综合研究进展》,《施工技术》2018年第10期,第146~152页。
[4] Laurence D.,“Optimisation of the Mine Closure Proces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3(2006):285-298.
[5] 贾培煜:《失速与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的战略对策研究》,《生态经济》2017年第11期,第88~91、101页。
[6] 《2016年各省GDP排名》,新浪博客,2017年1月23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fe65c30102xpk4.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7月20日。
[7] 宋梅、郝旭光等:《我国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分析》,《中国煤炭》2018年第5期,第5~8、14页。
[8] 常前发:《谈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矿业》2000年第6期,第15~19页。
[9] 马彦卿:《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有色金属》1999年第3期,第23~25、29页。
[10] 张锦瑞、王伟之等:《尾矿库土地复垦的研究现状与方向》,《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0年第3期,第42~45页。
[11] 金鹏:《旧工业遗址环境改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17,第11页。
[12] 赵海娟:《借鉴德国鲁尔经验破解老工业基地转型困境》,《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6月27日,第1版。
[13] 李玲玉:《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中国市场》2016年第50期,第64~65页。
[14] 姚建华、陈莉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评述》,《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56~58页。
[15] 刘婷、平瑛:《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进展》,《湖南农业科学》2009年第8期,第93~96、99页。
[16] 盖翊中:《产业生命周期中产业发展阶段的变量特征》,《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12期,第54~55页。
[17] 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8] 高国雄、高保山等:《国外工矿区土地复垦动态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1年第1期,第98~103页。
[19] 王雪峰、邓锋:《国外矿山环境治理的启示》,《山东国土资源》2007年第4期,第11~13页。
[20] 刘伟:《美国土地复垦工程范例及其启示》,《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年第4期,第17~21页。
[21] 邓小芳:《中国典型矿区生态修复研究综述》,《林业经济》2015年第7期,第14~19页。
[22] 参见张新时《关于生态重建和生态恢复的思辨及其科学涵义与发展途径》,《植物生态学报》2010年第1期,第112~118页;周启星、魏树和等《生态修复》,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焦居仁《生态修复的要点与思考》,《中国水土保持》2003年第2期,第5~6页。
[23] 吴鹏:《浅析生态修复的法律定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年第3期,第63~66页。
[24] 郭丕斌:《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产业转型理论与方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4,第41页。
[25] 邱松:《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1,第16页。
[26] 徐卓顺、张家瑞:《基于精明增长的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经济纵横》2018年第5期,第68~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