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

要弄清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就必须既把握好与道德教育相关的概念,同时也应该对道德、德育和道德教育的相互关系有准确的理解。

(一)道德

1.“道德”词源

“道”和“德”原本是不在一起连用的,最初见于原始的宗教祭祀。“道”本来指的是道路,见“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荀子·劝学》),后引申为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则和规律,它在文献中最早见于道家的经典;“德”字原指献身牺牲以祭祀祖先的巫师所具有的神奇品质,后转化为“各氏族的习惯法规”,逐渐转化成君王行为、品格的含义,最终才变为个体心性道德的含义。确切地说,“道”“德”二字连用是在“德”字指个人心性道德之后,“道”和“德”的意义趋向相近,如“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荀子·修身》)。“道德”二字连用最先见于荀子的“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荀子·劝学》)。由此可见,“道德”一词是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内化于人的个体的品德修养,在外表现为行为、音乐、诗书等多个方面。

2.道德的含义

从不同的角度看,道德有着不同的含义。总体上来说,当代学术界对道德有以下几种解释。①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讲,道德是在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中一定的阶级或阶层为了巩固其现有的统治秩序,对所管辖的人们的基本权利义务的一种上升为系统理论并且靠内心信念维持的思想和行为的准则。②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道德就是脱离人的自然属性而适应人的社会属性(这里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属性,是与社会性相区别的)。③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道德是衡量行为是否正当的标准。此定义下的道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公德和私德。公德是被社会所认同的道德规范,私德是指“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无论是社会的公德还是私德,最终要在现实中起作用都必须为社会所认可并且以社会风俗等形式固定下来,而且要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来维持。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和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荣辱、美丑作为评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们规范的总和。归根结底,道德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之中,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范畴,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如善恶、荣辱、美丑),通过内化而非强制所形成的一种社会规范。确切地说,道德一开始就注定是与政治相关的,是一种内化于人的社会价值尺度。

笔者认为,道德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它是基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依靠人的社会信念和特殊的社会手段来维持,用以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行为和思想方面的准则与规范,“有时也指个人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善恶评价,甚至用来泛指风尚习俗”[1]。首先,道德产生的一个条件就是人们之间存在利益差别,且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利益上的需要调解的分歧与矛盾,这才有道德或者法律产生的必要。其次,道德是一种行为和思想方面的准则规范,它在直接或间接地告诉人们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做了之后会有什么后果。再次,道德的维持必须得依靠人的内在信念,它必须被当时的大多数人认可。法律的维持除了靠人们的自觉遵守之外,主要是靠强制力来执行。道德和法律最大的不同点在于道德的维持没有强制力作保障,只有在取得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可之后才会被内化为信念乃至被维持。最后,道德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范畴。道德是与私有制联系在一起的,原始社会没有私人利益,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自然而然的,任何强制的或非强制的准则或规范没有存在的必要。只有到了私有制产生,并且有必要把这种私有的状况以某种合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才产生了道德。当然,道德的最终消亡也需要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所以,笔者认为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有着自己独立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二)德育

在学术界,“对德育范畴理解的角度和价值取向不同”[2]。目前,学术界对德育的含义主要是从广义的德育和狭义的德育两个方面来进行界定的。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总体来说,当代中国学术界对德育概念的广义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思想品德就其内容来说,包括人们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以及道德品质等方面。因而,我们所说的德育,包括对学生共产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第二种观点认为,所谓德育就是为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而进行的教育。由于思想政治品德结构的内容不是单一的,而主要是由思想观念、政治态度和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组成的,因而为培养和提高思想政治品德素质而进行的教育,也就相应地主要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第三种观点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个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3]第四种观点认为,“德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以正确的思想道德为指导,在促进社会和学校智育、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坚持全面发展的过程。”[4]狭义的德育是从西方教育理论中的英文单词“moral education”翻译过来的,即道德教育。中国的学术界把德育等同于道德教育的并不多,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一是把德育理解为就是道德教育,这种解释的根据是道德概念的缩略语;二是把所有的德育内容都归结为道德教育,这种解释把德育的所有内容都归结为道德的内容。”[5]

笔者比较认同德育概念的广义界定,因为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而现实生活中德育的涵盖面是很广的。所以,笔者认为德育的含义应该界定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其达到社会和受教育者需要的水平的教育活动过程。

(三)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属于教育的一类,其教育内容就是道德,主要包括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利益主体的矛盾普遍存在,道德正是为了解决社会成员间的利益冲突,即利益主体间博弈并且妥协而产生的;虽然现实世界中矛盾普遍存在,但是人类为了不因利益矛盾冲突而使自身灭亡,个体都愿意交出一部分权利形成一种能约束众人的权力,换句话说道德也是人类社会非零和博弈的结果。现实中的道德分为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两种。虽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说,在只有单个个体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产生道德的,也即道德是社会的产物。但是,个体却是道德的载体,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存在离开了个体的抽象的社会道德,任何社会道德又是作为具体的个体的个人道德;社会道德必须被一个个组成社会的个体所认知、选择、接受,然后才会与单个个体自身所本来就具有的知识、观念、思想、情感、意识相结合,最后以语言和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形成现实中的道德,所以我们说道德也包括个人道德。但是在现实世界里,个人是生活在一定的国家、民族、地区和群体中的,个人道德往往因为这种多样性而出现了多重标准,这就需要对组成社会的单个个体进行社会道德的教育,这种教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一种包括其自身的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结果等的完整的教育体系。[6]

笔者认为,道德教育是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指一定社会或集团为使人们自觉遵循其道德行为准则,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相应义务,而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是一定社会或集团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人们内在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

(四)道德、德育和道德教育的相互关系

道德、德育和道德教育三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道德是德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和道德教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意识教育、政治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道德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

总之,道德是为调节社会利益关系而产生的;道德和思想、政治、法制几个方面素质的培养解决的是德育具体怎么做的问题;而道德教育就是狭义上的德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都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调节利益关系,教育人们自觉遵守彼此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产生的,它带有一定的阶级性,是为全社会也更为一定的社会集团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