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之立 旬月踟蹰:严复译词研究
- 沈国威
- 531字
- 2020-08-29 05:36:49
第一章 译词,译事之权舆
小引
影响翻译的有诸种因素。首先是译者,其次是社会整体的知识水平和读者的阅读情趣,而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则来自语言本身。当一种语言试图从无到有地接受外域的概念,尤其是异质文化的体系性知识时,必须跨越种种语言上的障碍。翻译的文本由词汇(译词)、语言形式(句型)、文章体裁(文体)三种语言要素构成,其中,译词是最重要的成分。严复说:
今夫名词者,译事之权舆也,而亦为之归宿。言之必有物也,术之必有涂也,非是且靡所托始焉,故曰权舆。识之其必有兆也,指之其必有橥也,否则随以亡焉,故曰归宿。[1]
“名词”即用于翻译的词语,现在称为“译词”。严复所要表达的大意是:译词必须能表达、传递外域的概念,是翻译的前提。此处“术”通“述”;对于译者而言,没有译词也就没有翻译,因为译文是由译词构成的,所以称之为“权舆”;[2]同时,译词(即命名一个新概念)又必须有理据,能“望文生义”,为此必须抓住事物的表征,这样才能便于记忆,意义明白,一目了然。[3]对于读者而言,译词是译文的落脚之处,是归宿。不懂译词就读不懂译文。严复的这段话写于其翻译活动基本结束之后的1911年,可以看作严复对自身翻译实践及译词创造的总结。在对严复的译词做深入讨论之前,本章先从理论与实际两个层面对译词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加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