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罗末丽初传奇小说的体裁地位

小说这一体裁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一体裁首次在文学史上出现以来,不断地自我壮大发展至今。从这一点来看,小说是一种任何体裁都无法相比的独特体裁,它目前仍在形成之中,并且为了使自己能够持续存在下去而不断努力。成立期的小说,即对于罗末丽初的传奇小说必须要联系小说体裁这种特殊的性质来理解。

罗末丽初传奇小说成立之前的叙事文学史堪称“说话的海洋”。罗末丽初时期虽然开始了传奇小说的创作,但是说话体裁的优势应该并没有改变。之前阶段所有的叙事文学全部都是说话,而这一时期应该有所不同,一种新型文学形态——小说开始崭露头角。因此,不得不承认叙事文学史的新阶段正在拉开序幕。成立期的传奇小说基本只能以说话为母胎成立,也就是说,成立期的传奇小说具有很多说话本质性转变的面貌,正因为这一点才出现了诸多困难,并引发了前面提出的作品是否属于小说的争议。

罗末丽初的传奇小说是以说话为基础形成的,由于这种性质,它一方面与说话之间体现出一定的联系,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不同于说话的面貌。正是因为这一点,试图将罗末丽初传奇小说视为说话的观点和视为小说的观点才会彼此对立。前者是重视罗末丽初传奇小说表现出来的与说话之间关联的结果,后者则是重视罗末丽初传奇小说表现出来的与说话不同面貌的结果。

两种立场似乎都有合理的一面,但这两种立场都只有某一方面是合理的。因为前者忽视了罗末丽初的传奇小说已经脱离说话,正在转变为一种新型叙事文学的面貌。后者则忽视了与说话的关联对小说体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与制约。因此,为了正确地理解这一时期传奇小说的真实情况与地位,必须摆脱这两种立场,寻求第三种立场。

那么这第三种立场是什么呢?就是从“体裁运动”的观点来解读传奇小说从说话上升为小说的过程。站在这种立场上,不仅可以恰当地理解传奇小说的说话基础,同时又能够动态地捕捉区别于说话的“小说”这一体裁脱离说话成立的过程。从这一点上来说,这种立场与前面两种表现出对体裁静态认识观点的认识论前提不同。

但是采取第三种立场的认识论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要结合前面提过的小说独特的体裁特征来考虑。小说这种体裁是在历史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出现在文学史上以来,它一直不断地进行自我革新,扩大并发展了其体裁功能和本质。因此,在起源期无法期待它能够完美地体现出自己的本质。小说的本质在达到高水平,也就是实现成熟的形态之前,必须要经过多个阶段。因此,试图在最初的小说中寻找在后期小说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充分体现小说本质的面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历史上都是不正当的。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成立期小说罗末丽初的传奇小说虽然处于“不成熟”阶段,但有着在本质上不同于说话的契机和面貌。笔者认为这正是需要我们正视的一点。

成立期小说罗末丽初的传奇在作为小说的体裁性质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也就是说,既有说话体裁的制约更加突出的情形,也有相对不太突出的情形。后者作为小说的面貌更加清晰,前者则相反。这种差异反映了从说话上升为小说的体裁运动的多种情况。比如,《崔致远》是罗末丽初传奇小说中小说面貌最为清晰的作品,这一点无论是从人物的内心描写还是“时间”的性质上都可以得到直接证实。不仅如此,通过主题意识、生平传记的构成、人物个性的刻画、诗歌的插入等可以看出强烈的目的意识,从中也可以发现其在本质上区别于说话的面貌。相比之下,《虎愿》则属于母胎说话面貌残留较多的情形。尽管如此,主人公金现所说的“人交人,彝伦之道,异类而交,盖非常也”中体现出来的反省意识,以及通过作品结尾“现临卒,深感前事之异,乃笔成传,俗始闻之”的叙述所感受到的构成策略乃至目的意识,都证实了该作品已经脱离说话,正在进入小说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