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琼籍华侨华人的教育情怀

海南被誉为侨乡,目前在海外的琼籍华人大约达300万人,相当于海南全省人口的1/3,主要集中在东南亚,这些华人对家乡的教育十分重视,几乎将八九成的捐款都投入发展海南的教育事业中,海南历史上一些重大的教育项目,都跟海外华人密切相关。比如1947年创立的私立海南大学,学校创办的资金来源不是政府,而是琼籍华侨加上内地各个领域的海南精英的捐款,1983年创立海大,第一批800多万元的建校资金,也是来源于海外华侨捐款。

李昌邦说:“我回海南之后有个强烈的感受,就是散布在海南以外的海南人对家乡的教育事业情有独钟,海大的创立和建设离不开华侨。”

泰坚楼之所以能建成,源于在1983年海大开学典礼上,来自香港的三位企业家——黄坚、吴多泰、周成泰,在大会上当场宣布捐献300万港币给海南大学,学校就用这300万港币建立了党政办公室,并根据捐助者的名字命名为“泰坚楼”。

现在的行政楼后面的阶梯教室,是泰国著名的华人企业家——吴多禄、吴多祯两兄弟出资盖的。

东门是台胞企业家吴乾华捐60万元建的,这是海大的第一个校门。吴乾华还捐了一部《四库全书》,在当时那个年代是很珍贵的,因为当时没有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有这样的《四库全书》。

用于理工科学习研究的理工实验大楼则是香港海南商会会长李运强出资2000万元建成的。

邵逸夫学术交流中心作为海大接待外客的场所,是邵逸夫先后两次捐款共400万港币建成的。

还有学生享受的一大批奖学金也是由华侨资助,其中最大的一个资助企业是印度尼西亚华人创办的金光纸浆厂,连续五年每年100万元,五年之后又继续出资。

我们现在看到的图书馆,建旧馆的时候是国家财政支撑的,当时的预算是3000万元,结果工程只进行了一半。建筑搞好了却没钱购置设备。所以图书馆里的电子设备都是海外华侨出钱购置的,由主要侨领带头,首先在泰国打开口子,主要侨领每人50万元,其他的10万元、20万元不等,捐款的总额达到700多万元。每一个阅览室的名字,都是以那些主要侨领的名字命名的,后面有一些小厅是香港同胞建的。从那之后,海大和海外华侨的关系就很密切。

因为捐款,海大和海外华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李昌邦等领导班子就向海南政府提议,建立一个理事会,它不隶属海大,不是海大的机构,是海南省政府直接批准成立的,它的主要领导是由省里头直接聘请的,所有理事的证书是由政府直接下发的,规格高,组成的人也很多,有海南商会的也有港澳台的等,海外著名的教育家也可成为理事。这个理事会后来成为海大团结海外侨领、社会力量来支持海大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第一届理事会换届,成立第二届理事会时,请了龙永图当理事长,当时他是博鳌论坛秘书长,因为他的影响很大,请他的过程是很不容易的,当时海大的校长亲自到北京他的家里请他,非请到他不可。后来证明请他请对了,从第二届理事会开始,每次开会他都来,理事会成立的时候因为有他,省委书记和省长都来参加。龙永图的贡献除了已捐的3000万元(3000万元是已经兑现了的,还专门为这3000万元注册了一个海大教育基金会,把钱都存在里面)之外,最大的贡献是让海南有一所高校进入“211工程”。

当时海南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时值“211”最后一批名额审批,弄不好海南高校就被边缘化,与“211”不沾边了,当时教育部的个别领导给李昌邦他们一个提示,说走并校的道路,所以就有了并校的方案。其中一个方案就是两校或三校合并,合并的过程中,特别涉及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当时海大跟热农大意见分歧很大,首先农业部不愿意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并过来,因为它也是个名牌,并校之后它就不存在了,农业部的领导都不愿并,海南省部分高层领导也不同意合并,最后路怎么走呢?龙永图就想了个办法,由理事会出面,请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民营智库,它的研究报告可以送到中央)这个权威的智库机构组建一个课题组,提出一个权威的研究报告,而且由中改院的院长当组长,理事会之前的理事长符厅长当顾问,组成人员就是李昌邦等人与海大的教授、教育厅的领导、“热作两院”的教授。理事会拨课题费12万元,支持撰写关于在海南建立一个国家级高水平大学的研究报告。这个研究报告出来以后,理事会为了讨论这个报告专门开了3天会,龙永图主持,当时讨论了两个话题:一是要不要并校,二是并校之后校名叫什么。当时的侨人一致表示校名必须是海南大学,讨论完后以理事会的名义给省政府写报告,提出建议。因为这是一个权威的、有影响的、可以上会的研究报告,而且方案很具体,这样才促使省政府做出采取两校合并的方案的决定,合并了之后,教育部审批后同意海南大学进入“211工程”。

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有一届是在海大召开的,现在的思源学堂以及联谊馆和海外华侨是有一定关系的。联谊馆建立起来后开的第一个会就是第三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所以它就叫联谊馆,2000多人参加会议。

当时确定要在海南开会的时候,海南海口市没有一个可以容纳2000人开会的地方,所以必须建一个可以开会的地方。当时海南省只能找一块地来建,但那样开支太大,于是李昌邦他们就和海外侨领商量,说不要在外面找了,海大有地,可以在海大建一个馆,什么费用都不要,整个会议的主持、承办、接待由海南大学的学生承担。海外侨领支持这个方案,而且以后不开会场馆还可以用作海大的体育馆,这个馆花了4000万元。开完会后,侨领们在学校食堂吃了一顿饭,现在的第一第二学生食堂全部改装,弄自助餐。这顿自助餐包含诸多海南的名菜,由各个市县供应。海外侨人对海大做了很重要的贡献,很多海大开展的对外交流活动都是由理事会牵线,当时海大年轻,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著名大学实力不对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有一批海南籍的教授,甚至其校长都是海南人,这些合作、赞助都是由他们牵线,泰国的华侨就捐了500多万元。

思源学堂的建成,来源于在海大举办的第二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当时定了两个目标,其中之一是帮助海大进入“211工程”,为海大筹资3000万元资金;为了帮助海大解决没有博士点的问题,筹资1000万元设立五个重点学科,一个学科给200万元,使之能申报博士点。理事会筹备钱时,在一次机会下,李昌邦向邢李说了这件事,他一听,觉得建立博士点是一件好事,就决定1000万元他一个人出了,理事会制定了严格的用钱方案,钱不能乱花,重点要引进学科代表。当时理事会想出了一个办法,将筹到的钱买了几套房子给教授,但是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有教授将学科带进博士点,才能把所有权给他。而结果1000万元只花了300万元,这300万元实质上用于开会、出书等日常开支。因为海南没有一所高校有资格进入“211”,当时面临最后一批“211”入选,所以想出了并校的主意,理事会怕并校之后海大没有钱,会把700万元乱花掉,于是便冻结了700万元。那怎样才能使用这700万元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邢李提了四个方案。其中一个方案就是建思源学堂,当时建的是海南大学生课外活动中心,4000多平方米,为各种活动提供场地,之前的理事长教育厅符厅长和李昌邦两个人在文华酒店中餐厅和邢李一起见面议论这个方案,结果不到半个小时,邢李便问要多少钱,那时候李昌邦不好意思开口,说1500万元,不够的话学校配套,现在已有700万元,再捐800万元。邢李马上说没问题,答应做这个项目,当场交代符厅长作为他的代表,监督这个项目的实施,邢李只管捐钱,其他方面不管。学校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成立了个项目领导小组,由当时的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副校长负责具体实施,设计招标搞施工都由学校全部负责,最后完成项目总共花了将近4000万元,不够的钱都由学校配套。这个思源学堂现对校内校外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所以海大的发展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海外华侨等社会力量对海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海大的发展证明特区大学不能忽视华侨的力量,海大人当年建设海大的初心和历史使命对海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