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小结

本章以扎实的文献梳理作为基础,以一般舆论与微博舆论之间的差别作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微博和微博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重点讨论了微博舆论的内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微博舆论的形成过程和模式,提出以节点作为研究微博舆论的观察点,并从舆论生成语境、社会利益诉求的反馈机制以及舆论的质量三个方面讨论微博舆论的结构性影响,具有一定的新意。课题组认为,微博舆论这一概念突出的是微博作为意见表达和舆论形成的平台,与一般舆论相比,它具有去空间化和虚拟化、非人际化、形成与消退的迅捷化、呈现的去中心化、情绪化和主观化等特征。从微博舆论的形成过程来看,微博舆论总体上经历形成期、爆发期、缓解期和平复期四个阶段。从对现有社会结构的影响来看,微博舆论的出现改变了舆论生成语境,促使社会利益诉求反馈机制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非理性化和情绪化的问题。对于微博引发的网络舆情事件的治理,我们需要抓住微博信息传播的关键节点。尽管近年来微博用户规模和使用率有所减小,但这并没有导致微博在意见表达和舆论形成过程中重要性的下降。微博舆论仍须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为国家的舆论引导和舆情治理提供参考性建议。


[1]宋晨宇.微博的传播特征与舆论引导策略[J].今传媒,2011,(12):86-87.

[2]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51-52.

[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4]喻国明.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5]刘宏毅,何芳.微博舆论的传播特征及面临的困境[J].新闻爱好者,2012,(8):25-26.

[6]林簇.从微博舆论的特征看网络传播的新变化[D].暨南大学,2012.

[7]陈伟宏,马育秀.突发事件微博舆论传播的特征及道德调控探析[J].求索,2012,(8):216-217.

[8]张媛.微博舆论的基本特征及问题对策[J].新闻世界,2013,(5):171-172.

[9]〔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珏,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0]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11.

[11]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11.

[12]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11.

[13]刘建明.基础舆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14]刘建明.基础舆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15]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13.

[16]田羽.微博舆论的生成演变及引导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

[17]谢耘耕,荣婷.微博舆论生成演变机制和舆论引导策略[J].现代传播,2011,(5):70-74.

[18]夏雨禾.突发事件中的微博舆论:基于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5):43-51,110-111.

[19]田羽.微博舆论的生成演变及引导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

[20]夏雨禾.突发事件中的微博舆论:基于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5):43-51.

[21]韩运荣,高顺杰.微博舆论传播模式探究[J].现代传播,2012,(7):35-39.

[22]赵伟.悲喜交加的微博舆论场——一种综述的视角[C].中国传媒大学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2012.

[23]刘海龙.对微博舆论场的四个误读[J].人民论坛,2012,(4):22-23.

[24]刘建明.“两个舆论场”若干歧义的破解[J].中国记者,2013,(1):51-52.

[25]刘建明.“两个舆论场”若干歧义的破解[J].中国记者,2013,(1):51-52.

[26]赵伟.悲喜交加的微博舆论场——一种综述的视角[C].中国传媒大学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2012.

[27]〔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0.

[28]Zhou X.The political blogosphere in China: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blogs regarding the dismissal of Shanghai leader Chen Liangyu[J].New Media & Society.2009,11(6): 1003-1022.

[29]夏雨禾.突发事件中的微博舆论:基于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5):43-51.

[30]涂光晋,陈敏.突发性事件中的微博舆论场分析——以北京“7·21”暴雨事件为例[J].当代传播,2012(6):8-11.

[3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33-134.

[32]郭凯.文化资本与教育场域——布尔迪厄教育思想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5,(16).

[33]〔德〕刘易斯·科塞.理念人[M].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68.

[34]〔巴勒斯坦〕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47-53 .

[35]P.Bourdieu,L.D.Wacquant.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96.

[36]〔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33-134.

[37]〔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33-134.

[38]〔法〕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许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44.

[39]张志安.新闻场域的历史建构及其生产惯习——以《南方都市报》为个案的研究[J].新闻大学,2010,(4):48-55.

[40]费爱华.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及其社会管理功能研究——基于国家与社会的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11,(5):99-105.

[41]卜宇.新闻场与政治场的互动与博弈——以区域性主流媒体为例[J].学海,2012,(5):103-109.

[42]卜宇.新闻场与政治场的互动与博弈——以区域性主流媒体为例[J].学海,2012,(5):103-109.

[43]费爱华.新媒介背景下的政府舆论引导——基于政府再造的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1):62-65.

[44]卜宇.新闻场与政治场的互动与博弈——以区域性主流媒体为例[J].学海,2012,(5):103-109.

[45]刘九洲,付金华.以媒体为支点的三个舆论场整合探讨[J].新闻界,2007,(1):36-37.

[46]刘九洲,付金华.以媒体为支点的三个舆论场整合探讨[J].新闻界,2007,(1):36-37.

[47]刘建明:“舆论场、宣传场与舆论机构”的种种悖论[J].新闻爱好者.2014,(10):42-45.

[48]杨国斌.悲情与戏谑:网络事件中的情感动员[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9).

[49]冯强.“失衡的舆论场”:微博场域中的政府、民众与媒体的角色路演及话语表达——以“7·23甬温动车事故”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2013,(8):219-224.

[50]〔美〕沃尔-乔根森.当代新闻学核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51]Gillmor D.We the media:Technology empowers a new grassroots journalism[C].Proceedings of the fifteenth ACM conference on Hypertext and hypermedia.ACM,2004:270-271.

[52]〔美〕沃尔-乔根森.当代新闻学核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53]Steven H.Chaffee,Miriam J.Metzger.The end of mass communication?[J].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2001,4(4):365-379.

[54]骆正林.舆论环境的变迁与政治传播观念的变革[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22(6):39-43.

[55]匡文波.论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J].国际新闻界,2009,(8):72-75.

[56]孙立平.转型与断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7]林昱炜.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诉求困境及其分析[D].复旦大学,2007.

[58]关学增,李东法.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的建构[J].南都学坛,2008,28(2):127-130.

[59]蔡禾.利益诉求与社会管理[J].广东社会科学,2012,(1):209-216.

[60]殷俊,孟育耀.微博的传播特性与发展趋势[J].今传媒:学术版,2010,(4):85-88.

[61]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3,(5):188-190.

[62]袁光锋.同情与怨恨——从“夏案”、“李案”报道反思“情感”与公共性[J].新闻记者,2014,(6):11-16.

[63]焦德武.微博舆论负面效应及其治理研究[J].新闻界,2014,(17):53-58.

[64]新浪微博称平均每人每日微博使用时间达1小时[EB/OL].飞象网.(2011-12-16).http://www.cctime.com/html/2011-12-16/201112151958201176.htm.

[65]姜方炳.污名化:“网络暴力”的风险效应及其现实隐喻——以“李刚门”事件为分析个案[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28(5):50-57.

[66]赵文河.微博时代“舆论审判”的防止[J].视听纵横,2013,(1):26-27.

[67]项亮.对“舆论审判”之说的深思考:谁在审判?谁能审判?[J].新闻爱好者:大众版,2014.

[68]贺敬杰.网络舆论审判的合理性探析[J].新闻界,2014,(23):9-12.

[69]季卫东.“舆论审判”的陷阱[J].浙江人大,2011,(12).

[70]李彪,郑满宁.微博时代网络水军在网络舆情传播中的影响效力研究——以近年来26个网络水军参与的网络事件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2,(10):30-36.

[71]楼旭东,刘萍.“网络水军”的传播学分析[J].当代传播,2011,(4):76-77.

[72]罗兵,杨衡.网络民族志视角下的“网络水军”[J].新闻爱好者月刊,2012,(7):48-49.

[73]邓涛.谁是新媒体的“把关人”[N].光明日报,2013-04-13.

[7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7-01-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P020170123364672657408.pdf.

[7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7-01-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P02017012336467265740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