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A

爱屋及乌

【释义】

因为喜欢一个人而连带着喜欢他屋顶的乌鸦。形容因为喜爱一个人而连带着喜欢、关心和他有关的每个人、每件事。

【出处】

战国·《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西汉·刘向《说苑·贵法》:“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典故】

西伯侯姬昌从商纣王的囚禁中出来后,开始联络各个诸侯,立志推翻商纣王的无道统治。姬昌去世后,小儿子姬发即位,是为周武王。姜太公为军师,周公和召公为辅政大臣。在各诸侯和各将领的大力拥护下,周武王带兵攻入商王朝的都城朝歌,商纣王兵败自杀,商朝灭亡。

灭掉商朝后,周武王问姜太公:“该如何安置商朝的那些文武百官呢?”太公回答说:“我听说,真正爱一个人,连带着会爱他屋顶上的乌鸦;真正憎恶一个人,也会连带着憎恨他的奴仆。把敌人全部杀掉,一个不留,您看这样如何呢?”

武王认为不妥,召公上前说:“有罪的就杀,无罪的就让他们活。我们应该杀掉有罪的。这样如何呢?”

武王还是认为不妥。周公上前说:“可以让他们各自回家,耕种自己的田地。君主应该用仁政来感化天下人。”

武王认同周公的话,把商纣王的旧臣全部放回家,天下归心,周朝也逐渐强大起来。

爱鹤失众

【释义】

贬义词,原意指卫懿公因为宠爱鹤而失了民心。现在指看重事物却不看重人,致使因小失大。有时也指不务正业之人必将会失去众人的拥护。

【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闵公二年》:“狄人伐卫,卫懿(yì)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有禄位,余焉能战?’”

【典故】

春秋时期,卫懿公在宫中养了很多鹤,有的鹤甚至还有爵位和俸禄。朝中大臣除了处理政事外,还要去照顾这些鹤。位于北边的燕国,得知卫懿公好鹤的事情,还专门让人送来了几十只比较稀有的鹤。卫懿公很高兴,还四处吹嘘说这些鹤彰显了卫国强大的国力。

这时,狄国突然派兵侵犯卫国,卫懿公下令征召全国的壮年参军。百姓们都在私底下议论:大王应该派遣那些鹤去打仗啊。鹤有爵位和俸禄,而我们这些百姓都穷得吃不上饭,又有什么力气打仗呢?

后来,卫懿公带兵抵抗狄军时,因军中将士无心恋战,最终导致卫军大败,卫懿公战死,卫国灭亡。

哀鸿遍野

【释义】

哀鸿:大雁的悲鸣声。原意指鸿雁因为没有栖息之处,悲哀地叫着。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哀嚎、流离失所的难民。

【出处】

春秋·《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典故】

《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鸿雁》的诗,其中两句写道: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意思是说:鸿雁因为找不到栖息的地方,一直没有目的地盘旋,叫声悲哀。后来人们把那些不能安居乐业的百姓,称之为“哀鸿”。形容难民比较多,就用“哀鸿遍野”或者是“遍地哀鸿”来形容。

哀梨蒸食

【释义】

哀梨:古时比较好吃的一种梨。原意是把哀梨蒸着吃(梨子生吃,味道才会甘甜脆嫩)。形容一个人不识货,稀里糊涂地糟蹋了好东西。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dǐ)》:“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chēn)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典故】

晋朝的桓温(桓南郡)遇到什么让他生气的人时,往往会说:“你得到了哀家梨,难道还要再把它拿来蒸着吃吗!”以此来讥讽一个人不知好歹,不懂得珍惜好东西。犹如得到了比较有名的哀家梨,原本生吃才甘甜,不识货的人却拿来蒸着吃。

安居乐业

【释义】

生活安定,快乐劳动。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工作。

【出处】

春秋·老聃(dān)《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典故】

老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姓李名耳,字聃。老子对于当时的社会现状很不满意,认为人们应该维持原始社会的生活,不要让经济文化的发展破坏了百姓的淳朴本性,提倡“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比较小的国家,比较少的百姓。不去使用过多的器具,不冒着生命危险去夺取,不要总是向远处迁移。即便有车马船只,也没有人乘坐它们;即便有武器装备,也没有人使用它们。应该让百姓重新拿起古时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香,穿得舒服,住得安逸。邻国之间相互可以看见,鸡鸣狗叫声相互可以听见。但直到人们老去、死去,也不相见。

安如泰山

【释义】

如同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典故】

枚乘为汉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汉景帝时期,他在吴王刘濞(bì)的府中担任郎中一职。

吴王刘濞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觊觎(jì yú)王位,想要暗中谋反。当时,晁错为御史大夫,他向汉景帝提议,削弱各个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刘濞见状,立即联络楚、赵等地的诸侯起兵叛乱。

枚乘心知刘濞的打算,便写书劝谏刘濞,并说:“……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意思是说,您如果可以听取忠臣的劝告,就可以避免祸患。如果一定要依照自己所想的去做,就会比叠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不过,如果可以改变之前的主意,就比翻手掌还容易,而且还能够让自己的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刘濞不听,为了避祸,只好离开了吴国,前去梁孝王的府中当了宾客。公元前154年,刘濞起兵叛乱,这便是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不久后,汉景帝派遣大将周亚夫带兵平叛,楚王刘戊兵败自杀,刘濞被杀,其他的五个诸侯也都自杀身亡。这场叛乱维持了三个月的时间便失败了。枚乘也因为给吴王写的那封劝谏书而闻名,后被汉武帝征召回京做官。只可惜,还没到京城,他便因病去世了。

安然无恙

【释义】

泛指平安无事,没有受到什么损害。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典故】

公元前266年,赵国君主赵惠文王去世,太子丹即位,是为赵孝成王。当时赵孝成王还很年幼,一切政事皆由他的母亲赵威后处理。赵威后这个人比较贤明,见识长远。赵孝成王刚刚登基时,秦国带兵攻打赵国,赵国无奈之下只能派人向齐国求救。齐国则以让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做人质为出兵条件,为了国家生计,赵威后只能忍痛将小儿子送到了齐国。随后,齐国出兵打退了秦军。

有一回,齐王派遣使者前来拜见赵威后,赵威后问使者的第一句话就是:“齐国今年的收成还好吗?老百姓都平安吗?齐王的身体还健康吗?”

齐国的使者很不高兴,他说:“齐王让我前来拜见您,您却先问及收成和百姓,而后才问到齐王,怎可以把尊贵的放在后面而将低贱的放在前面呢?”

赵威后笑了笑,解释说:“当然不是这样。如若没有收成,怎么会有老百姓呢?如果没有老百姓,又哪来的君主呢?难道问候的时候就可以只在乎枝节而忽略掉根本吗?”

齐国使者听后,连连点头称是。后来,人们从这则故事中演化出了“安然无恙”这一成语。

安于故俗

【释义】

拘泥于老习惯,形容思想比较守旧,喜欢依照老一套办事。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典故】

商鞅主张变法时,遭到了朝中一些大臣的反对,并由此引发了一场辩论赛,大臣甘龙说:“古时候的圣贤都不用改变民俗的方式来教化百姓,贤明的君主也不会用更改法令的方式来治理国家。这样不需花费太大的力气就可以走向成功。依照旧时的法律做事情,官员熟悉百姓习惯,哪有变法的需要呢?”

商鞅反驳他:“你这就是安于旧俗。一般的人安于旧时的习俗,沉溺于老一套的见闻,和这样的人谈论守法还可以,但却无法同他们谈论变革的道理,因为他们的思想太保守了。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从古至今又哪有亘古不变的道理呢?贤人、智者变法是更有理智,而愚笨的人不懂得变通,所以才会受困于现实。”

还有的大臣说:“效仿古人肯定是没有什么罪过的,遵循古礼也肯定不会出现什么错误。”

商鞅随即回答:“商汤和周武都没有遵循古时候的法制,但是却赢得了天下;夏桀和殷纣都没有更改古时候的法制,最后却都灭亡了。由此可见,变更旧例并不一定有错,遵循古法也并不一定正确!”

秦孝公认为商鞅的说法很有道理,便坚决支持商鞅变法。

安步当车

【释义】

以从容安闲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人安于现状,不求富贵。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典故】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隐士,名字叫颜斶(chù),在当地很有名气。齐宣王听说了他,便派人召他入宫。

颜斶入宫后,齐宣王非常傲慢地说:“颜斶,你过来这里。”颜斶不卑不亢地说:“大王,你过来这里!”这让齐宣王非常不悦,周围的大臣也都责备颜斶。颜斶又说:“如果我主动走到大王的身边,表明我是一个爱慕权势的人;如果大王主动走到我这里,表明大王是一个礼贤下士的人。与其让我爱慕权势,倒不如表现大王礼贤下士。”

齐宣王生气地说:“是大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斶回答说:“自然是士人尊贵。之前秦国攻打齐国的时候,曾经下令:谁要是在柳下惠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格杀勿论!此外还下令悬赏: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能够得封万户侯,得黄金万两。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活着的齐王,抵不过一个死去的士人坟墓呢!”

齐宣王无言以对,周围的大臣说:“颜斶,你只不过是一个乡村野夫,竟然这样神气,真是无礼呀……”

颜斶反驳说:“之前的大禹不也是出自村野吗?可他后来成了天子。他尊重有才之人,所以得到了天下。凡是贤明的君主,没有自以为是的。”

齐宣王自认理亏,便想让颜斶做自己的老师,说:“您在我的身边,可以吃美味,乘专车,妻儿也都能够穿上华贵的衣服。”颜斶对此一点也不心动,并再三推辞说:“还请大王让我回去。每天即便是晚些吃饭,也可以像吃肉那般甘甜;即便是步行行路,也如同坐车一般悠闲;不犯下过错,就是维持自己的尊贵。清静无为,乐在其中!”说完,颜斶便转身离去了。

按兵不动

【释义】

让军队暂且停止一切行动,等待时机。现在指暂时不开展工作。

【出处】

秦·吕不韦《吕氏春秋·恃君览》:“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典故】

春秋末期,诸侯国争霸。

卫国是晋国东边的一个小国家,军力薄弱,长期受晋国的压迫。后来,卫国为了自保,投靠了齐国,这让晋国当时的执政大臣赵简子非常恼怒,准备带军攻打卫国。出发之前,赵简子让史默利用出使卫国的机会,悄悄打探卫国内部情况,并让他一个月之后将情况汇报回来。

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史默那边却毫无动静,赵简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朝中有人猜测史默已经被卫国人杀害,建议赵简子立即出兵卫国。不过在赵简子看来,卫国既然投奔了齐国,那么肯定做好了一定的准备,如果贸然出兵,可能会让晋国遭受损失,所以在史默回来之前,最好还是不要轻举妄动。

半年后,史默终于回来了。赵简子问:“怎么耽搁这么久呢?”史默回答:“经过这半年的观察,卫灵公是一个比较有才的君主,辅佐他的贤臣也很多,百姓都很拥护他。现在卫国上下齐心协力,如若我们这个时候攻打卫国,恐怕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我在那里的半年时间,竟然没有找到他们的一点弱点,所以只能回来了。”

赵简子听了之后,也认同史默的看法,便暂时打消了出兵卫国的想法,选择按兵不动,等待最佳的时机。

按图索骥

【释义】

根据画像寻找好马。形容做事情拘泥于成法,不懂得灵活变通。现在也指根据线索去寻找某个人或物。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变已明矣。”

【典故】

春秋时期,有一个擅长相马的专家,名孙阳,人们称他为“伯乐”。

后来,伯乐根据自己的相马经验写了一本书——《相马经》。书中,他将千里马的各种特征描述得非常清楚,还画了比较详细的插图,供人们参考。

伯乐的儿子也学相马,但他的智力并不高,没有学到父亲的精髓。有一次,他看到《相马经》中描述千里马的特征: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luò)在一起的酒曲块。于是他拿着这本书去郊外寻马。

没多久,他看到路上有一只癞蛤蟆,符合书中所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他急忙将癞蛤蟆抓回去,对父亲说:“我寻到了一匹千里马,和你书中写得差不多,就是蹄子并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

伯乐看到儿子手中的癞蛤蟆,哭笑不得地说:“把它放了吧,你的马只会跳,不能骑。”

暗度陈仓

【释义】

从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面发动突然袭击。形容暗中进行其他的活动。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汉王之国……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zhì),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

【典故】

项羽是中国有名的军事家,为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项羽早年跟着自己的叔父项梁在吴中地区起兵反秦。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依仗自己势力强盛想要称霸天下,而刘邦成了项羽最为忌讳的对手。早先时候,各路将领曾经商议,谁首先攻打下咸阳(今陕西西安附近),谁就称王关中,结果第一个进入咸阳的正是刘邦。要知道,关中地区物产富饶,军事牢固,项羽自然不能让刘邦在此地驻扎,于是便将巴蜀地区(今四川境内)和汉中(今陕西西南地区)分给刘邦,称他为汉王。项羽自称为西楚霸王,封地有九个郡。

刘邦虽然心有不服,却又慑于项羽的势力,只能听从分封。回到封地之后,他接受了张良的建议,将前去巴蜀地区时路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烧毁。一是为了防御项羽的进攻,二是迷惑项羽,让项羽认为自己接受了封地并且打算不再离开,进而放松了对自己的戒备。

后来,韩信投入刘邦的帐下。韩信是一个军事奇才,他建议刘邦先带兵攻打关中,以此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在韩信的策划下,刘邦佯装派遣几百名官兵去修理之前烧毁的栈道。这个时候,在关中西部镇守的章邯听说了这个消息,嘲笑地说:“他们自己烧毁了栈道,断了后路。如今只派几百名官兵修复长达几百里的栈道,不知道要修到哪年哪月了。”自此便不再理会刘邦的这一行为。

没多久,章邯便收到了紧急军情,说刘邦大军已经攻入关中,占领了陈仓,陈仓守将被杀。刚开始章邯不信,认为是谣言,几番证实之后,才慌忙起兵抵抗,最后兵败被杀,关中东部和北部的守将见此情况也纷纷缴械投降。最后,整个关中地区被刘邦全部占领。

原来,韩信的计策是:明面上假装派遣几百个人去修复栈道,实际上却带着主力部队,暗地里抄小路去攻打陈仓,给了章邯一个出其不意,最后取得了成功。这便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

暗箭伤人

【释义】

形容背地里使用某种卑劣手段来伤害他人。

【出处】

宋·刘炎《迩(ěr)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子都自下射之,颠。”

【典故】

春秋时期,在鲁国和齐国的支持下,郑庄公准备出兵讨伐许国。

于是,郑庄公开始检阅部队,召集兵车。这时,军中老将颍考叔和一个年轻的小将公孙子都因为争夺兵车而争吵起来。颍考叔拉起兵车就跑,公孙子都拿着长戟在后面追,但最后并没有追上。为此,公孙子都很是嫉恨颍考叔。

郑庄公正式下令攻打许国,郑国大军逼近许国都城。颍考叔一马当先,率先爬上城墙。公孙子都见功劳就要被颍考叔抢去,内心更加愤懑起来。于是,他将手中的箭对准了颍考叔,这位老将军就这样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同行的将领都以为颍考叔是被许国士兵杀死的,于是急忙扛起大旗,号令士兵攻破城墙,为颍考叔报仇。最后,郑国军队进入许国都城,许庄公逃亡到卫国,许国的土地归入郑国的版图。

后来人们便将公孙子都趁人不备暗放冷箭的行为,称为“暗箭伤人”。

暗中摸索

【释义】

原意是在黑暗中摸索。现指在没有他人指导的前提下,独自钻研。

【出处】

唐·刘饣束(sù)《隋唐嘉话》:“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何逊)、刘(刘孝标)、沈(沈约)、谢(谢朓),暗中摸索者亦可识之。’”

【典故】

唐朝时期,宰相许敬宗是个性情傲慢之人,大多记不住新结交人的名字。有些人说他的记性很差,他辩解说:“像你这样的人,我自然是记不住的。如果遇到的人是何逊(南朝梁诗人)、刘孝标(南朝梁文学家)、沈约(南朝史学家、文学家)、谢脁(南朝齐诗人)这样的,即便是在暗中摸索,我也能很容易地辨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