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的改变

富兰克林年轻时,是个冒冒失失、爱辩驳、好批评的年轻人。一天,教友会一位老教友教育他道:“你可真是无药可救。你嘲笑、攻击每一位和你意见不同的人。你的意见太不实际了,没人接受得了。你的朋友甚至会觉得,如果你不在场的话,他们会更加自在。你的确知道很多,现在没有人愿意费力不讨好地教导你,这样你再也学不到新知识了。这就是你行为的后果。”

富兰克林本身很聪明,很快领悟到老教友说的是事实,意识到如果自己再这样随意批评他人,很有可能会给自己的社交和前途带来极大危险。于是,他决心改掉自己的陋习。

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呢?他定下一条规矩——绝对不许武断,不允许伤害别人的感情,甚至不准说“绝对”之类肯定的话。他说:“我不再说‘当然’‘无疑’等,而代以‘我想’‘揣度’‘我想象一件事可能是这样或那样’或‘目前在我看来是这样’。当别人肯定说了些我明知其错误的话,我也不再冒冒失失地反驳他,不再立即指出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时,先说‘在某种情况下,你的意见不错;但在现在的条件之下,我认为事情或许会……’等话语。”

富兰克林很快发现自己这种沟通方式所带来的收获。他所参加的谈话气氛融洽,他所提出的意见人们更容易接受。当他自己犯错误的时候,人们不会为难他,当他观点正确的时候,别人也不会太过固执己见。

后来,富兰克林坦言:“我最初采用这种方法时,的确与我的本性相冲突,但是后来时间一长也就越来越习惯了……我提议新法案或修改旧条文的时候,之所以能得到民众的重视,并且当我成为议员后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大都要归功于这一改变。”

沟通秘诀

没有人喜欢被指使,没有人愿意受指责。俗话说“恶言半声三春寒”,之所以批评者好心没有得到好报,是因为那个被批评的人没有真正意识到其中的“好”,反而认为是有害的。而如何让对方意识到这其中的“好”,重点是要改变我们批评时所持的态度和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