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要知分寸,点到为止

中国有句古话为“过犹不及”,意思是说,超过一件事所要求的范围,与没有达到它的要求一样,都是不对的。这话用在人际沟通中,亦是同样的道理。

卡耐基先生鼓励人们要鼓起勇气自信地说话,但同时要注意自信不是盲目的,必须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他鼓励人们表达自己,但要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不要使自己说得过多。不说话和说得太多,说话声音太小和嗓门太大,在卡耐基看来,都是要避免的。这就是卡耐基所讲的“过犹不及”。

交流时要掌握分寸,具体应注意这几个方面:说话的程度、说话的场合、顾及说话对象的禁忌。

1.把握说话的程度,不能太过。

当别人称赞你时,你可以表示谦虚,但是,不应该过于谦虚,否则对方会认为你很虚伪。从另一个角度看,过分谦虚反而是一种骄傲。另外,当你赞美他人的时候,一定要适度。比如,你赞美一个人有学问,应该把握这样一个度,即既要让对方知道你是真心敬佩对方,又不要过分,使对方误解你有什么不良企图,从而怀疑你的真诚。

当你指出别人错误的时候,既要让对方知道他的不足或不当,又不能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当你和一个陌生人刚结识时,若过多地开对方的玩笑,他嘴上不说,但心里肯定对你不满。当你与老朋友们相处时,能开这个好友的玩笑,却不代表你能开另外一个人的玩笑。如果你的好友平时就喜欢跟你开玩笑,那么你的玩笑有点过分他可能也不会生气;但是,有些朋友却是一本正经的人,最受不得别人取笑。他会觉得伤了自尊心,很难堪,可能会立刻还击。

2.在不同的场合说话也要注意分寸。

卡耐基认为,说话还要考虑不同的场合。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你的话语应该是庄重、礼貌的,这样能使你得到别人的好感,更便于沟通。但是,在私人的或随意的场合里,庄重严肃则会显得你格格不入,当然也不能过于狎昵。

在与人交谈时,卡耐基建议我们与人分享自己特殊的经验,并认为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谈话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向所有人公开自己的全部秘密。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听众,难道你真的希望听你的朋友没完没了地谈论他在丈母娘家度过的周末吗?你根本不会感兴趣的。

3.顾及说话对象的忌讳。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意让人知道或不愿谈论的事情。有些隐私一旦被提及,总会让人觉得被冒犯了。因此,当与人沟通时,下面的这几个话题还是少谈为妙,避开最佳。

女人的年龄、男人的薪酬、夫妻的婚姻状况、个人的健康或疾病、政治立场、宗教信仰,还有个人的不幸经历,都是对方可能不愿意提及的。比如,只有和亲友长辈在一起时,我们才多番询问健康问题,以示关心。相反,如果问初次见面的人这一问题,必然显得唐突。再比如,离婚、家人去世这些伤痛,一般人都不愿意提及,不要为了满足好奇心而反复追问。

简单来说,我们与人交流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懂得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不要说你不应该说的话。相信,只要你拿出真诚,把你的意思表达清楚,那就一定能获得对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