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2012)
- 魏建 李少星等
- 1540字
- 2020-08-30 01:12:19
序言
当前,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继续加深,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经济、贸易、投资等保持较低增长水平,国际整体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复苏也将呈现缓慢、曲折的过程。金融危机迫使许多国家进行经济结构、体制和政策的深入调整,将给全球产业分工格局、贸易格局、经济力量对比和全球治理结构等带来重大调整和变化。这既会增加我国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蕴含着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
首先,虽然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以及贸易保护措施可能还会出现,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必然并且已经在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全球贸易和投资还会继续增长。其次,为应对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处于启动期,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信息技术(比如传感网、物联网、智慧地球、云计算)等若干重要领域也正在酝酿新的突破。再次,为履行我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承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将不断增大。此外,为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和经济增长的低迷状态,各发达国家对制造业产业发展的态度在近期发生改变,原本可以转移的产业可能会选择继续留在国内,对我国承接产业转移产生不利影响。
在转方式、调结构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必然选择的形势下,国务院先后批复数十个国家级新区、国家级区域规划、国家级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通过国家战略的实施,这些地区基本按照国家所设定的方向和目标在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战略在刺激区域发展积极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一个新的国家与地方的互动平台,开辟了一条中央政府干预和调控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渠道,使地方发展能够有效落实中央意图,实现中央与地方的双赢。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情况就是如此。
在我国沿海的三大三角洲中,黄河三角洲开发最晚。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和20世纪60年代初,它还是一片寥无人烟的盐碱荒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依托石油工业的发展,黄河三角洲才开始迅速发展。但因其成陆时间晚、生态环境脆弱,加之黄河尾闾曾长期无法稳定,使其发展受到影响,到现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较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我国东部沿海的发展仍然要落后。
2009年12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该地区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各级政府的共同推动下,规划目标正在逐步实现,高效、生态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正在形成过程中,但依然面临重大挑战。“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黄河三角洲作为生态意义独特、战略意义突出的后发地区,如何增加地区人民福祉、保育我国最年轻的生态环境系统、真正实现高效生态发展值得所有专家、学者和地方官员思考。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2012)》是以山东大学魏建教授和李少星博士为首的研究团队,联合黄河三角洲各地市数十家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经过长达数月的实地考察,在对大量数据、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首次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全景式分析的研究报告。报告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各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做了很多有益的探讨。
这份报告的成功出版,不仅标志着山东发展研究院在服务地方上又取得了一项标志性成果,也将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提供战略思考,为生态和经济兼容发展道路的探索贡献力量。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培育)项目,今后将每年出版一部。希望山东发展研究院的研究团队,继续深入跟踪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进展,细致分析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特点、亮点、问题和趋势,不仅在理论上总结提炼形成“高效生态发展理论”,而且为黄河三角洲的建设提供战略总结和指导。
韩寓群
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