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2012)
- 魏建 李少星等
- 4332字
- 2020-08-30 01:12:19
第三节 规划实施以来的整体发展状况
2009年《规划》实施以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在既有基础上呈现出“增长趋向稳定、增速快、不均衡”的总体特征。“增长趋向稳定”主要体现为人均GDP增长稳步提高,“增速快”主要体现为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和民生改善速度加快,“不均衡”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长的支撑不均衡、产业结构的不均衡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一、人均主要综合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人均GDP高于全省,但是总量占比出现下滑
表1—1显示相对于《规划》实施前人均GDP指标增长波动大的特点,《规划》实施后人均GDP增长较快,并且比较平稳,2010年与2011年分别增长13.5%与14.6%。受石油资源丰富及人口密度较低等因素的影响,黄河三角洲的人均GDP指标一直以来大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指标,一般年份相当于全省的1.4倍。
表1—1 2007—2011年黄河三角洲GDP情况
资料来源:《山东区域统计摘要2011》;《蓝黄监测统计月报》。
但是《规划》实施后黄河三角洲GDP占全省的比重却呈下降状态。2007年黄河三角洲经济地区生产总值为3824.4亿元,占全省比重14.8%,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55.8亿元,占全省比重达到15.4%,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此后从2009年到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比分别为14.8%、14.5%、14.4%,一直呈下降趋势。
上述变化表明:一方面《规划》实施后黄河三角洲的发展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投入,人均GDP增速呈现出稳定上升态势,发展的基础在夯实;另一方面也说明尽管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是由于该地区的基础过于薄弱在短期内还难以形成强大的高速发展能力,还需要更多的外部支持。因此,不能因为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就形成该区域发展能够一劳永逸的观念,至少在《规划》建设期之内还要高度重视,加快落实《规划》设计的各项投资,尽快建成完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使该区域形成可持续、稳定坚实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迅速
表1—2显示,黄河三角洲地方财政收入由2007年的16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66.1亿元,年均增长29.1%,实现了快速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比重由2007年的10.1%增加到10.6%,期间虽有波动,但是稳步提高。人均财政收入由2007年的1721元,提高到2011年的3668.3元,已经超过全省人均财政收入水平。特别是《规划》实施以后的黄河三角洲的人均财政收入由原来一直低于全省水平一举转变为高于全省水平。
表1—2 2007—2011年黄河三角洲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情况
资料来源:《山东区域统计摘要2011》;《蓝黄监测统计月报》。
每万元GDP的财政贡献水平也在上升,《规划》实施后的2011年上升到历史最高点的561.3元。不过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黄河三角洲财政汲取能力不高。2011年地方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14.4%,财政收入占比则为10.6%,前者比后者高3.8个百分点。每万元GDP地方财政贡献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7年为441.9元,增加到2011年的561.3元。虽然增加较快,但是整体水平和全省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2011年每万元GDP地方财政贡献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0.74,见表1—3。
表1—3 黄河三角洲每万元GDP的地方财政贡献水平 单位:元
资料来源:《山东区域统计摘要2011》;《蓝黄监测统计月报》。
二、民生状况持续改善
2011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9637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95元,并且从2008年到2011年,这一领先优势在逐渐增大,见表1—4。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第一产业附加值较高,高效生态畜牧、果蔬种植发达。以寿光蔬菜、莱州玉米种业、沾化冬枣、阳信鸭梨、无棣小枣、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蜜桃等为代表的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典型众多,以渤海黑牛、绵羊、鸡鸭为代表的养殖业发达,龙头企业众多。同时,也得益于该地区工业快速发展,农民从非农活动中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也逐渐增加。
表1—4 2008—2011年黄河三角洲农民人均纯收入 单位:元
资料来源:《山东区域统计摘要2011》;《蓝黄监测统计月报》。
在县市区的比较中,东营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到27495元,东营市另外几个区县也达到较高水平,主要是得益于胜利油田及附属企业对该地区的带动。另外寿光、博兴也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22792元,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是该地区城镇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见图1—1。
图1—1 2011年黄河三角洲各县市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
资料来源:各县市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莱州、昌邑、寒亭、乐陵、阳信缺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
城乡差距拉大。该区域两个主要城市东营和滨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在不断扩大。2011年东营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27,比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了1949元,滨州市这一比例为2.578,差距也扩大了1304元。尽管城乡收入比略低于全省的2.732,但收入差距仍属过大。
三、经济增长的支撑不均衡
(一)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
黄河三角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高。黄河三角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近几年有较大幅度提高,由2007年的1762.7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3910亿元。和全省总量的比值,中间虽有波动,但总体上由14.1%提高到14.6%,见表1—5。因为黄河三角洲人口占全省的10.4%,所以人均指标也大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2007—2010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比重一直低于GDP在全省中的比重,随着对黄河三角洲重视程度的加大,2011年该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山东省比重达到14.6%,超过了GDP占山东省比重的14.4%,为今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表1—5 2007—2011黄河三角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山东区域统计摘要2011》;《蓝黄监测统计月报》。
存贷款结构向有利于本区域发展的方向改变。黄河三角洲存款余额从2008年的269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558亿元,三年增加了69.2%,但贷款余额增加更为迅猛,从2008年的1259亿元增加到3601亿元,两年增加186.1%,占全省的比重也由6.3%增加到9.6%。存贷比由2.1下降到1.3,和全省的水平持平,资金从本区域流出量减少,见表1—6。主要原因是区域内金融机构近年来大力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对工业及城市重点项目建设贷款增加幅度较大。
表1—6 2008—2011年黄河三角洲存贷款情况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山东区域统计摘要2011》;《蓝黄监测统计月报》。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偏低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消费品市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由2007年773.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601.4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9.0%提升到9.6%,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见表1—7。但是与全省相比,商业发展仍显滞后,远远落后于GDP占全省比重。总体上看,城镇化率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中心城市缺乏优势,对消费市场辐射作用不强;城市服务功能落后,大部分居民收入低,对市场消费的支撑力不强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表1—7 2007—2011黄河三角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山东区域统计摘要2011》;《蓝黄监测统计月报》。
(三)经济外向度不高
2011年,黄河三角洲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2.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910亿元,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1.4亿元,进出口总额233.2亿美元,其中出口119.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约占全省进出口额的9.9%,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的4.5个百分点。2008年经济外向度为18.0%,2011年提高到22.7%,有所增加,但是与全省大约33.0%经济外向度水平有明显的差距,见表1—8。在全国范围内,广东省经济外向度为110%,江苏为75%,浙江为61%,全国平均为50.1%,黄河三角洲经济外向度处于一个极低的水平,发展外向型经济仍有很大空间。
表1—8 2008—2011年黄河三角洲对外贸易情况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山东区域统计摘要2011》;《蓝黄监测统计月报》。
总体看,黄河三角洲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外向度不高,消费拉动力不足。随着黄河三角洲开发力度加大,一段时间内,推动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动力仍然将会是投资,作为根本动力的消费有待提高。
四、产业结构不均衡
黄河三角洲三次产业比例由2008年的7.59∶66.79∶25.62调整为2011年的7.7∶62.12∶30.18,其中第一、三产业低于全省水平,见图1—2。第一产业中特色发展初现,但传统农业占比依然较高,以品牌畜牧业、有机果品蔬菜等为先导,正在逐渐摸索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途径。
第二产业仍在整个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多数县域经济仍然强调“工业立县”的理念,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更为迅速,并且工业化进程中重工业主导模式的影响较大,发展较快的第二产业压低了第三产业份额,第三产业比例提高的难度要高于全省。
但是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随着诸如物流等服务行业逐渐从第二产业中剥离,以及其他各种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第三产业将会迅猛发展。特别是四大港口吞吐能力逐渐加大,将极大地带动物流产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加快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黄河三角洲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之后,快速的城市化也会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更大动力,使其具备更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条件。
图1—2 黄河三角洲三次产业比例情况
资料来源:《山东区域统计摘要2011》;《蓝黄监测统计月报》。
五、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县域经济是黄河三角洲整体发展的基石,没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黄河三角洲的大发展。邹平、寿光、广饶、莱州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属于第一阵营,见图1—3。其中邹平实现财政总收入86.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4.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高居全省第二位,寿光地方财政收入以41.6亿元,居全省第三位。但从产业层次、经济外向度、财政收入、城镇化率等指标来看,黄河三角洲县域经济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县域经济之间差异较大。滨城区、东营区、昌邑、博兴、垦利为第二阵营。19个县市区中第三阵营的10个县全部是欠发达县。
县域差距较大是黄河三角洲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这种差距不仅体现为经济发展总量的差异,在财政收入和对外贸易方面也有显著体现。
从图1—3中可以看出,第一阵营中地区生产总值相当的广饶、莱州、寿光,地方财政收入却差别很大,具有不同的财政汲取能力。第二阵营也有类似的差别。
图1—3 2011年黄河三角洲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与地方财政收入散点图
资料来源:《蓝黄监测统计月报》。
图1—4说明在黄河三角洲各县市区中,2011年出口额居前三位的是广饶、寒亭和寿光,分别为28.3亿美元、14.5亿美元和14.4亿美元,其中广饶占到各县市区总值的24.0%;后十位县市区出口额之和仅为10.3亿美元,占比8.8%。在实际到账外资方面,邹平、滨城、寿光等居前,其中邹平实际到账外资8.7亿美元,占比达到55.6%,后十位县市区实际到账外资仅0.6亿美元。县域之间的差异显著。
县域之间的不均衡明显,欠发达县市区有发展开放型经济起步晚、基础薄弱的客观原因,但主要还在于思想上、工作上的差距。创新精神不强,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会诚信状况差,利用国际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所需的大环境、大氛围还没有最终形成。从长远看,一方面要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融入开放型经济循环之中;另一面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要通过努力,实现强县率先发展,中间县加速崛起,欠发达县跨越发展。
图1—4 2011年黄河三角洲各县市区出口总额与实际到账外资情况
资料来源:《蓝黄监测统计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