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特里芬难题”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 王芳
- 1071字
- 2020-08-30 02:24:56
第1章 货币危机的逻辑:国际经验和中国假说
作者的话:
2007—2008年次贷危机逐渐扩大化,最终演变成为全球性金融海啸。同一时间段,笔者正在美国西海岸的伯克利大学做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那时候除了在校听课和参加讨论,就是高度关注着美国和全球金融市场每天的起伏变化,以及为陈雨露、郭庆旺两位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攻关项目“中国财政金融安全:预警机制与风险控制体系”撰写子课题报告。
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运行至今不足40年,爆发了大大小小百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相关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学术界对此始终高度关注,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成为了国际金融危机理论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一些学者尝试摆脱针对单个危机“就事论事”的研究模式,一些学者将研究对象从危机发生国扩展到整个国际货币体系。
笔者当时主要研究货币危机的形成逻辑。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兴趣点逐渐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新兴市场国家是货币危机的重灾区,危机发生频率和经济受损程度都相对更高,但在形式各异的危机表现背后是否存在着某种共性规律?第二,为什么经常账户逆差、外债负担等指标可以用来预警新兴市场危机,但是在研究美国问题时就会失效?美国和新兴市场国家是否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危机形成逻辑?
以下这篇文字的工作底稿最早形成于2008年秋季,对前述第一个问题做出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其中主要观点曾在“全球经济失衡:危机时期国际金融体系所面临的挑战”国际研讨会上进行宣讲,得到积极响应。但是对第二个问题来说,囿于当时对美国次贷危机扩大化等问题的认识还很有限,事实上只是隐约感觉是这么一回事,至于“为什么如此”以及“有怎样影响”等还没有什么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答案。
看起来货币危机形成逻辑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之间似乎没什么联系。然而,正是这时期产生的兴趣与疑问,为几年以后“特里芬难题”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启发,促使我将国际金融危机理论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制度缺陷联系在了一起,进而提出了以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破解“新特里芬难题”的核心观点。
自从主要国家相继实行信用货币制度以来,货币危机就成为了国际金融史上经常发生的事情。虽然一直没有普遍可接受的规范定义,却丝毫也不影响人们对于是否发生了货币危机形成及时、准确的判断。事实上,无论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货币危机,经济生活总在演绎着相似的逻辑:因为担心贬值,持有者争相抛售某种货币,而正是这种资本外逃在很大程度上(尽管未必完全如此)造成了贬值的压力(Krugman,2000);当压力或迅速或缓慢地不断积累,终于使得深度贬值从一种可能变成为现实的时候,货币危机便已经呈现在人们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