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现在,文库不少,社会学文库也有几个。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委托,主持一套社会学文库,就不得不追问自己:这套文库只是单纯在数量上增加一个文库而已,还是应该在质量上力求有自己的某些特点?这就是本套文库不可避免要面对的定位问题。经过考虑,本套文库的定位至少涉及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它是一套研究性的文库。就是说进入本套文库的著作,必须是研究性、探索性的。研究性、探索性的必备要素是与某种新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即有某种创新性,因此,它们不同于一般资料性的、介绍性的、编译性的作品。这并不是说后者不重要,而是说,因为类别不同,后者应该有自己的出版渠道。

社会学研究无疑涉及诸多方面,有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对现实社会现象的研究,又有对社会学本身的研究,等等。本文库欢迎一切真正有研究的著作;同时,根据社会学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要求,根据本国的国情,把重点放在如下几个方面:

———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的认识有所深化的研究著作。

———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有所贡献的研究著作。

———对世界社会学的新发展和走向有所把握的研究著作。

第二,它是一套精品性的文库。就是说,在研究性的著作中,我们更看重精品之作。所谓精品,在内容上至少要符合下述几条中的一条或同时具有:一是能够从社会学的视角对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分析,公认有真知灼见,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二是能够对实现“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社会学深层理念有所贡献。三是对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有所推动。四是对中国社会学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有所促进。而在形式上,要有与内容相匹配的叙述形式,要有较好的可读性,力求深入浅出,尽可能雅俗共赏,为大家所喜闻乐见。

第三,它是一套使社会学界新生力量脱颖而出的文库。就是说,通过研究性的精品之作,使那些在社会学界没有什么知名度,或知名度不高的“无名小卒”、新生力量、后起之秀程度不同地提高知名度,把他们实实在在地介绍给学界和社会,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界名人,在这个意义上,本文库也许能够成为培养社会学人才的有效渠道之一。众所周知,没有或缺少新生力量的学科和学界,是没有什么希望的。这当然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说可以忽视现在的学界名人,他们是我们最重要的依靠力量,他们负有提携后进的重任。我们真诚希望现有的学界名人和即将脱颖而出的学界名人,共同使本文库成为名副其实的名人文库,在学界和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它是一套供不同学派观点争鸣的文库。一个没有不同学派争鸣的学界,不能说是成熟的。我在社会学界多次强调“要多一点学派,少一点宗派”。因为学派之争是学术问题、学术观点的争论,用的是学术标准,可以争得面红耳赤,但过后仍然是朋友;宗派之争则用非学术标准,党同伐异,大有“谁不和我们歌唱,谁就是我们的敌人”的“气概”。因此,学派之争,与人为善,相互切磋,推进学术;宗派之争,与人为恶,相互攻击,阻碍学术。如果本文库在促成不同观点的社会学学派形成方面、在促成不同学派展开富有成果的争鸣方面,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我们将会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本文库将对各种不同观点的学派一视同仁。

总之,我们真诚希望本文库能够出研究成果、出精品、出名人、出学派。简言之,我们把“四出”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会学文库的定位。

古人曾说过这样的意思,定位于“上”,可能得乎“中”,定位于“中”,可能得乎“下”。本文库这种“四出”的定位,从目标上说应该属于“上”,但结果仍有两种可能:或“上”或“中”。我们希望能够争取前一种可能,避免后一种。最后究竟如何,当由读者和时间来鉴定。

应当指出,本文库是在一个不平常的时候出版的。

首先,无论是就政策环境和体制条件来说,还是就国内氛围和国际环境而论,中国社会学正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大有可为的发展时期。现在,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即作为要加强的哲学社会科学基本学科之一,得到了确认。人们越来越体会到社会因素即非经济因素对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性,从而也认识到以非经济因素为切入点的社会学,也和以经济因素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一样,是一门与每个人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问,是一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科学,感受到有许多问题需要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待和解读,并领悟到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是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社会政策的基础环节。人们对社会学从不了解、不甚了解甚至误解到逐步了解;一些社会学的用语(如社区、社会化、弱势群体、社会转型、良性运行等)日益普及化、大众化,其中一些还被政府部门所采纳和使用。这使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不仅有了自上而下的体制条件,而且有了自下而上的社会氛围。经过激烈竞争,中国社会学界获得了第三十六届世界社会学大会的主办权,该届会议的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将于2004年7月在北京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承办。现在欧美社会学界都十分关注中国社会的变化、中国社会学的研究。无疑,在世界社会学的格局中,与欧美强势社会学相比,无论从规模、投入,还是从成果、影响等方面说,中国社会学仍然是弱势社会学。强势社会学界如此关注中国社会的研究,对植根于本土社会的中国社会学界来说,既是一种沉重的压力,同时又是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版本文库,应当说是正当其时。我们希望不要辜负这样好的条件。

其次,这种不平常性还表现在世界社会学正处在自我反思和重建的过程之中。这种自我反思和重建的趋势并不是凭空而生,而是有现实根据的。这就是旧式现代性的衰落、新型现代性的兴起。我认为,这种旧式现代性的衰落、新型现代性的兴起,既影响着中国社会学的国际化,又影响着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关于这一点我想多说几句。

所谓旧式现代性就是那种以征服自然、控制资源为中心,社会与自然不协调、社会与个人不和谐,社会和自然付出双重代价的现代性。20世纪向21世纪的过渡时期,全球社会生活景观呈现出重大转折的种种迹象,人们看到:人类对自然的倒行逆施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绿色惩罚”,导致了天人关系的紧张,甚至“人类对自然的战争,变成了人类自我毁灭的战争”;人欲的激发和资源的匮乏所引发的对资源控制权力的争夺,又不能不导致价值尺度的扭曲、伦理准则的变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恶化。旧式现代性已经进入明显的危机时期。这样,在世界、在中国,探索新型现代性便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潮流和趋向。

所谓新型现代性,是指那种以人为本,人和自然双赢、人和社会双赢,两者关系协调和谐,并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现代性。从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期取得的巨大社会进步和付出的种种社会代价中,我们都能从正反两方面,亲身体会到新型现代性的深刻意涵。

就两种类型的现代性与社会学的关系而言,过往的旧式现代性锻造了以往的社会学———它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设问和眼界,甚至它的理论抱负和期望所能达到的限度。当现代性面临重大转折之时,必定也是社会重构、个人重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重建之日。社会学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经历预设的根本变化、视野的重大调整、理论的重铸和再生过程。

对旧式现代性作出反应的,不仅有新型现代性,而且还有后现代性。如果说,新型现代性是对旧式现代性的一种积极、正面意义的反思,那么,主张后现代性的后现代主义则一般是对旧式现代性的一种消极、否定意义的反应。后现代主义批评旧式现代性的弊病是对的,但它的解决方法不是革除弊病,而是连现代性也加以抛弃,从而走向了极端。它对社会和知识基础的所谓“解构”,无助于增进社会的和谐。

因此,处在这样一个旧式现代性步入没落、新型现代性勃然兴起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学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跟上世界社会学重建的步伐,结合中国的实际,在理论研究上开拓出新的学理空间。而经过我国快速转型期独特经验的熏陶,中国社会学界的主体性、自觉性和敏锐性已经大为提高,将有助于达到这一目标。

我们也真诚希望,本套文库能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

以上权且作为本文库的序言,与大家共勉。

郑杭生

2003年8月于气和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