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脑电图

【脑电生理检测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是将大脑神经元的自发性生物电活动经脑电描记器与电子放大器放大约100万倍以后所描记出来的曲线图。在大脑的成熟过程中,反映脑功能状态的脑电图和脑功能一样,经历着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因此,在不同年龄组的个体,脑电图存在着差异;同一年龄的不同个体之间也可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正常脑电表现。清醒状态下所描记的脑电图与睡眠状态截然不同,就清醒状态脑电图本身而言也存在诸多个体间差异。从未成熟期至19岁的不同发育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电图逐步向更成熟的类型转变。20~60岁的正常脑电图变异不大,而异常脑电的类型多与脑病的基本类型具有一致性。

脑电图是一种检查大脑功能状态的电生理技术,大多数的异常脑电图提示脑功能存在异常,但正常脑电图并不都意味着正常的脑功能,这是因为脑电图的改变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形式、严重性、病变部位、大小以及病程相关。在病程呈急性、较为严重的较大的脑部病变,脑电图通常多是异常的,但在慢性、轻度且较小的脑部病变,脑电图检查结果有可能是正常的。例如,一个距离记录电极较远的内囊区小梗死灶,尽管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明显偏瘫,在脑电图上则可能无异常改变;而一个距离记录电极较近的大梗死灶可能导致脑电图发生改变。其他一些缓慢进展、广泛性的脑部疾病,如老年性痴呆,脑电图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正常的。在癫痫患者、如果癫痫源性病灶距离记录电极过远,或者在脑电描记期间没有异常放电,脑电图检查结果就有可能检测不到痫样放电或致痫病灶的存在。脑电图检查一般可应用于以下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导。

1.癫痫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抗癫痫药物治疗的选择与监测

脑电图检查的最大价值用于诊断癫痫及研究癫痫发作的特征,是确诊癫痫疾病和明确发作类型的主要方法,其所反映的信息是其他生理学方法所不能提供的。癫痫患者出现的EEG异常表现通常有棘波、尖波、多棘波、暴发性快节律、每秒3次的棘慢复合波、高度节律失常等;上述波形的出现统称为痫样放电。

2.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

颅内占位病变可根据EEG的异常来定位病变部位,但不能为病变性质(如确定是肿瘤或脓肿)提供依据,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有时也可出现痫样放电,患者不一定伴有临床癫痫发作,但往往提示有较高的潜在发作风险。

3.脑血管疾病的定位及预后判定

如脑出血患者可出现颅内占位样脑电改变,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如伴有血肿形成,在EEG可出现脑电局灶性改变,如δ波等,经过治疗随着血肿的吸收和病情的改善、患者脑电的局灶性改变亦可逐步改善。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者,微小脑梗死患者的脑电多正常或仅仅有些θ波;大面积脑梗死者可出现局灶性EEG改变,通过治疗以后随着脑血流的改善,其脑电的慢波节律也将有所改善。

4.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疗效预期

包括各种病毒、细菌、真菌、朊蛋白等引起的颅内感染,都可引起相应的脑电变化。脑膜炎与脑炎患者均以弥漫性脑电改变为主,主要表现为广泛性慢波化,如患者出现昏迷时两侧大脑半球可出现弥漫性θ波和δ波,EEG慢波化的程度多与脑功能异常程度相关。如为局灶性颅内感染者可出现局灶性θ波和δ波。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同时多伴随脑电活动的改善,α节律的脑电基本活动逐渐得以恢复。朊蛋白引起的如克雅病,在疾病晚期脑电图检查常出现三相波的特异性改变,为一种周期性同步放电。

5.其他常见内科疾病引起神经系统改变的诊断与预后判定

如垂体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血糖等可出现较多θ波和δ波;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Wernicke脑病者可表现为α节律的减少,双侧出现弥漫性同步或不同步的慢波节律;肝功能损害、血氨升高者,特别是肝性脑病患者,程度较轻时有较多θ波(每秒4~7次),中度时可出现弥漫性同步三相波,深昏迷时转为不同步的δ波;心脏停搏后脑缺氧者,多有弥漫性θ波和δ波,慢性肺功能衰竭者,可有θ波和少量δ波,严重缺氧者出现较多δ波;肾衰竭者α节律消失,两侧大脑半球尤其是额部出现弥漫性尖波或慢波。上述脑电改变随着基础疾病的好转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于临床预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目前在癫痫监护病房经常用到的V-EEG(video EEG)又称视频脑电图监测,属于长程脑电监测的一种,在脑电图监测的基础上增加了1~2个摄像镜头,同步拍摄患者的临床情况。监测时间根据设备条件和病情需要灵活掌握,可从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VEEG最大的优点是可通过录像观察患者出现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并与同步脑电图记录进行对照分析,能明确诊断发作性质和发作类型,同时可以准确地掌握患者在各时间段的活动状态及相应的脑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并排除各种干扰伪差与电极故障,由此大大降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

VEEG监测适用于各种发作性症状的诊断,鉴别癫痫及非癫痫性发作,确定发作性事件的类型,判断发作起源部位,特别适用于发作频繁的患者。监测时间可根据患者情况、监测目的灵活掌握。Chayasorsobhon等对频繁发作的癫痫患者进行1~2小时VEEG监测,其中66%的患者能够监测到至少1次发作;Connolly等对频繁发作的癫痫患儿进行2~3小时监测,83%有各种类型发作。短程日间VEEG监测如适应证选择得当,对患者更为方便和经济。如为癫痫术前监测则需较长的监测时间,可以连续监测数天,以捕捉到多次典型的发作。

【脑电生理检测在癫痫疾病治疗中的价值】

癫痫疾病的本质是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分型、鉴别诊断、治疗预后评价等相关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癫痫的辅助诊断方法中,脑电图是最重要、最有价值也是最方便的手段,通过脑电检查能够在发作期与发作间期捕获异常的脑生物电现象。

各类型癫痫的脑电图波形与临床发作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各型癫痫的脑电表现都有其相对应的特征性,例如脑电图出现高峰失律,临床多考虑为婴儿痉挛,脑电图提示为3次/秒的棘慢综合波发放,临床上多为失神发作,根据痫样放电的形态与起始特点一般都能获得正确的临床分型。

1.脑电图检测有助于临床抗癫痫药物(AEDs)的选择

不同的癫痫发作类型应当选择相应的AEDs,这在癫痫治疗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脑电图在癫痫分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常具有阵发性的特点,多能清楚地从背景活动中区分出来,根据放电的时间空间分布、脑电波形特点及生物周期等全面分析,特别是痫样放电的空间分布特点、对鉴别全面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很有帮助。局灶性放电多累及1个或相邻的几个记录电极,形成不同范围的电场分布,放电多起源于一侧半球或一侧半球的局部区域;多灶性发放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棘波出现在一侧或两侧半球的不同部位;局灶性或多灶性发放可以通过丘脑皮质环路或胼胝体扩散形成继发双侧同步化发放;局灶性痫样放电通常是由于大脑皮质的局灶性刺激性病变所致,这在临床上多提示为部分性发作或部分继发全面性发作。而原发双侧同步化全面性放电则起源于丘脑核团,通过丘脑皮质投射系统引起双侧半球广泛同步化发放,与局灶性放电不同、全面性放电多在两侧半球的相应部位或全部区域呈双侧对称同步的形式出现,但在同一半球的不同部位可存在轻度差异,临床上常常提示为全面性癫痫。

在全面性放电中,很多特征性异常脑电波形常可提示与某种癫痫综合征相关,例如Lennox-Gastaut综合征、失神性癫痫、青少年肌阵挛等。通过脑电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症状明确患者的临床发作是局灶性发作或全面性发作,将是选择AEDs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癫痫患者的选药原则之一即按照发作类型正确选择AEDs药物;了解患者的异常放电是局灶性还是全面性、并根据临床-脑电图特征初步判断是局灶性发作还是全面性发作,进一步明确属于哪种癫痫综合征类型以后建议其选择并接受合适的抗癫痫药物治疗,有70%~80%的患者发作能够得到控制,应当指出的是,AEDs对脑电图的改善大多要晚于临床。

2.脑电图检测在癫痫持续状态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价值

癫痫持续状态(SE)是一种以持续的癫痫发作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科急症,发病率约20/100000人,死亡率因病因、年龄、状态类型和持续时间而异。SE是一种急症,如果认识不足、处理不及时,死亡率相当高,一旦发生应紧急处理、需要即刻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终止发作。癫痫持续状态既往沿用的传统定义为出现两次以上的癫痫发作,而在发作间期意识未完全恢复;或者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者。但为实用起见,对于SE,特别是对惊厥性SE的定义已被修订为:凡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者,就应当视为癫痫持续状态,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SE可分为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CSE)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on-convulsive status epileticus,NCSE)两大类。其中,CSE尤其需要即刻、积极、有效地治疗,以控制发作,预防神经元损伤、全身并发症的出现和死亡的发生。

经典的全面性惊厥癫痫持续状态(generalized convulsions status epilepticus,GCSE)定义如上所述。GCSE是目前为止最常见的一种SE类型,抗癫痫药物的突然撤停是慢性癫痫出现持续状态的最常见原因,其他如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出血等都是出现GCSE的常见原因,这部分患者的预后不佳,死亡风险较高。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自然转归,一般来说大多从显著性惊厥发作期(overt CSE)逐渐演变为CSE亚临床期(subtle SE,即患者表现为昏迷、意识障碍,此期仅在脑电图上表现为痫样放电而临床并未出现明显惊厥发作的时期),最终进入单纯的电持续状态期(electrical SE)。显著性惊厥发作期脑电图开始与自限性的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相似,然后逐渐在弥漫性慢波或抑制背景上出现不规则或间断的棘慢复合波,而后两期(亚临床期与电持续状态期)临床表现可以无惊厥症状或仅有局部肢体的微小抽动,部位多不固定,其诊断往往需要有脑电图依据证实,EEG仍具有持续或间断性发作期放电、广泛或游走性出现,处于这一期的患者仍然需要维持充分的抗癫痫治疗、以预防惊厥复发和惊厥性脑损伤的产生。

而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表现千差万别,既往诊断为NCSE的患者中多表现为长时间的人格改变、意识模糊或者长时间的癫痫后发作状态(超过30分钟)。NCSE作为SE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大致可分为:典型失神持续状态(absence status epilepticus,ASE),非典型失神持续状态(atypical absence status epilepticus,AASE),无惊厥表现的单纯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simple partial status epilepticus,SPSE),复杂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complex partial status epilepticus,CPSE),电持续状态(electrographic status in coma)以及轻微发作的癫痫持续状态(subtle status epilepticus,SSE)等,其中失神发作持续状态和复杂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是最为常见的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类型。

在NCSE中,ASE主要表现为意识状态的改变,但也有报道可见到轻微的运动症状,典型的ASE持续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天、数周不等,脑电图表现为3Hz的全面性棘慢波发放,到发作后期,脑电图表现可以变得不规律、频率逐渐变慢,非典型ASE的临床症状与典型ASE有时较难鉴别,但非典型ASE意识改变的程度较典型ASE更加严重,如可出现眼睑肌阵挛样抽动或口周自动症等、则加强了诊断为非典型ASE的依据。与典型ASE相比,非典型ASE发作期脑电图不规律,多为2.5~4.0Hz的棘慢波发放。SPSE的临床症状主要为患者的主观感觉,且通常无特异性,如听觉异常、失语、感觉异常、味觉或嗅觉改变、精神症状、自主神经症状及行为改变等,同步脑电图表现为不同频率的局灶性棘波或棘慢复合波,但因其放电较为局限,头皮脑电图优势未能检测出上述异常。CPSE多出现意识的改变,通常表现为与周围环境接触能力的改变,患者可出现意识模糊及行为异常,如出现口部或手部的自动症等。与SPSE相比,CPSE的痫样放电更加广泛,通常为双侧性,这也能够解释CPSE临床症状的多样性。而电持续状态及SSE多由GCSE发展而来,系GCSE治疗不充分或未治疗所引起,多表现为脑电图上持续存在痫样放电,但临床上无运动性发作或仅有间断的运动性发作,以脑电图明显痫样放电与临床无明显运动性发作的不一致性作为其特征。脑电图表现为全面性或单侧性棘波或棘慢波发放。尽管SSE属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范畴,但预后多不佳,甚至被认为是GCSE最严重的临床阶段。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其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同步脑电图检测发现痫样放电,如果没有脑电图证据的支持、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会将许多其他伴有行为学与认知改变的情况误诊为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例如一过性全面性遗忘、神游症以及精神行为异常等。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发生时可伴随出现各种EEG变化,有时患者可能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但脑电图变化并不明确,如仅出现周期性痫样放电或是三相尖波,其意义往往难以解释。部分患者由于仅用表面电极不能记录到痫样放电,甚至需要植入电极来进一步捕捉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发生时存在痫样放电的证据。对于临床上出现相关症状的患者,要考虑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可能性,但只有在脑电图出现异常时才更加支持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

除轻微发作的癫痫持续状态SSE外,由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与GCSE相比较少造成急性与慢性的全身系统性并发症,故可采取较GCSE相对保守的治疗(仅对麻醉药物的应用而言),但并不意味着延迟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初始治疗。如果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成立,应当尽快给予AEDs,并应静脉给予地西泮、劳拉西泮等苯二氮类药物。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转归通常较好,关于药物治疗调整的终点,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有关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专家共识中,约有33.3%的专家仅依据临床症状的好转来考虑是否停药,而有约64.1%的专家更加关注脑电图上痫样放电的终止,约69.2%的专家甚至会考虑增加麻醉药物的剂量以达到脑电图上爆发性放电的抑制。由此可见,脑电图的转归对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预后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3.脑电图检测对于开始AEDs治疗及药物撤停的指导意义

首次出现癫痫发作以后再次复发的可能性是决定开始AEDs治疗与否的关键因素,某些脑电图异常放电预示着患者可能具有较强的癫痫复发倾向,其中EEG监测到痫样放电者比出现非特异性异常者复发的风险更高。但复发风险高低也与患者的发作类型和综合征类型有很大关系,如额叶发作伴有额区放电者复发的可能性很大,而Rolandic区出现棘慢复合波发放者则较少复发。因此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脑电图解释具有预测复发的作用。有报道认为儿童首次发作后,EEG检测到痫样放电者,其复发概率是脑电图正常者的2倍,EEG出现非特异性异常者的复发率则是脑电图正常者的1.3倍。故在首次发作的患者如果存在脑电图异常,则应当建议其开始AEDs治疗。对于症状性或者隐源性局灶性癫痫者,无论脑电图检测是否存在异常,都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均应予以积极的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已经获得长期发作控制的患者,何时停用AEDs也是癫痫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脑电图检测有助于预测停药后是否再次复发的可能性。一般认为患者的临床发作控制、脑电图上的异常放电消失,提示AEDs治疗有效。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维持治疗,一般为距离末次发作两年以上、脑电图在治疗过程中多次描记均显示为正常者,可以考虑逐渐减少AEDs的用量或者逐步停用AEDs。某些发作类型或癫痫综合征在停药以前、临床发作虽已控制、但脑电图检测如果仍发现有癫痫样异常放电者(即EEG异常放电尚未恢复或未有改善),停药后复发风险增加,故应当慎重减停药物或者考虑继续让患者服用AEDs,例如:青少年肌阵挛癫痫等青少年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综合征、Lennox-Gastaut综合征、额叶癫痫、颞叶癫痫等,如果EEG仍有发作间期放电,停药后很容易导致复发,减停药物应当慎重。但是在儿童良性Rolandic癫痫和儿童良性枕叶癫痫,虽然脑电图可能在很长时间内存在有棘慢复合波发放,但停药以后复发的风险较小,临床发作控制数年后即可以考虑逐渐减少AEDs用量。此外另有一些学者认为,在脑电图正常的基础上如果患者在停药过程中重新出现异常放电、多提示复发的风险增高,应当警惕但并不一定立即需要重新开始治疗。

4.脑电图在癫痫治疗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通常认为,背景脑电图正常者较背景活动异常者的预后良好;在异常背景活动中如伴有癫痫样放电者则预后更差。脑电图检测偶尔出现痫样放电者较频繁出现痫样放电者预后要好;出现弥漫性双侧对称同步发放的棘慢复合波,尤其是出现所谓的大脑中心性发作的每秒3次棘慢复合波者以及在中央-颞区出现棘波者预后较为良好;而检测出高峰失律、弥漫性尖慢复合波、前额颞区棘波、多灶性棘波等,预后通常较差。EEG检测到的高峰失律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转变为弥漫性尖慢复合波时预后最差;经过药物治疗以后临床发作逐渐停止、脑电图上的癫痫波也随之消失者较治疗前后癫痫波持续存在者预后要好;出现单一痫样放电波者较多种类型癫痫波混杂且同时出现者预后好;久治不愈、脑电图提示痫样放电发生变异者预后大多不良;局灶性放电不扩散者较癫痫波扩散并影响附近脑区者预后要好。

5.脑电图在癫痫外科治疗中的价值

在癫痫患者中,有20%~30%通过合理的AEDs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发作,称为难治性癫痫,其中有部分可以通过颅内电极记录或者颅外多导联脑电图记录确定发作起源部位,并通过外科手术切除或阻断致痫区,以达到控制发作的目的。而癫痫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即在于术前及术中对发作起源部位的准确定位,癫痫灶的定位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中脑电生理技术在癫痫外科定位中发挥着十分重要、不可取代的作用。

脑电图检测对癫痫外科治疗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术前脑电图定位:

癫痫外科手术治疗成败的关键在于适应证的选择和准确的致痫灶定位。脑电图检测不仅对癫痫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而且能对癫痫放电的原发起源灶进行定位,这是CT和MRI等影像检测所不能替代的。有些癫痫的致痫病灶多不伴有明显的结构改变,CT或是MRI都不能发现明确的病灶,因此、术前的脑电图检查往往具有决定性意义。凡拟定手术的患者,在术前都必须进行反复多次的脑电图检查,必要时需要加以诱发试验和视频脑电监测,确定癫痫源的起始放电部位,为手术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这也是手术治疗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难治性部分性癫痫中多数为颞叶内侧面癫痫。以颞叶内侧面癫痫为例,其在术前需要进行综合性无创定位评估、包括多导联头皮脑电图和蝶骨电极或卵圆孔电极记录等,MRI检查发现与脑电图定位发作起源一致的颞叶内侧病变是手术切除的良好指征。颞叶内侧面癫痫在发作间期头皮脑电图的阳性率较低,多导脑电图记录显示在一侧或双侧前颞区出现散发低-中波幅棘波与尖波活动。出现双侧放电时多数左右不同步,有时棘波也可出现在额区或中线及旁中线区。蝶骨电极与卵圆孔电极更靠近颞叶内侧,故检测阳性率较高。

当颅外脑电图检测未能发现明确的局灶性棘波、尖波或脑电图与神经影像学所见不符合时,可进行双侧海马、杏仁核的深部电极和硬膜下电极的联合记录,以确定发作起源侧和起源部位。硬膜下电极多放置在颞叶外侧面,必要时可同时记录眶额区或顶区的电位。颅内电极与颅外脑电图同步记录显示,头皮或蝶骨电极记录到的棘波常常来自于颞叶新皮质底部,而在海马记录到的负相棘波在颅外记录多不能显示。当头皮或蝶骨电极记录到负相棘波时,海马棘波可为负相、正相或双相。在颅外脑电图描记、MRI或PET等无创性检查已能提供明确而一致的致痫灶定位时,则不需再进行有创的慢性埋藏电极记录,可通过术中皮质脑电图直接进行更加精确的定位。

(2)术中皮质脑电图记录和电刺激检查明确致痫灶范围:

癫痫手术进行时,必须在皮质脑电图与电刺激检查的指导下进行,以寻找和验证致痫灶。为了确定手术的范围、深度和寻找隐蔽的致痫病灶,还必须使用深部电极与采用适当的诱发方法或低强度电刺激进行记录,以准确地找出致痫病灶,确定初始原发性癫痫放电的部位与正常组织的界线。在手术过程中反复进行皮质和深部脑电图检查还可以实时观察致痫病灶切除情况并判断手术的成败。

在颞叶内侧面癫痫切除手术中可徒手或在立体定向仪的引导下通过针电极记录海马和杏仁核放电。在切开外侧颞叶皮质或前外侧颞叶切除后,将条状电极或其他电极直接放置在海马的脑室面。记录电极常显示海马与海马旁回同时出现棘波但极性相反。一般海马棘波的主要成分为正相,而海马旁回为负相。海马-海马旁回棘波是颞叶内侧癫痫手术患者最常见的发现。术中如果将电极植入杏仁核也常可发现棘波。癫痫手术中根据术前评估判断发作起源和术中脑电图检测确定的棘波部位来决定手术方式与手术范围大小。有时术中脑电图检测在海马与杏仁核等部位没有记录到棘波,会给手术决策造成一定困难。因为较难判断究竟是由于术中记录时间过短而未能发现异常放电,还是术前颅外记录到的棘波并非起源于颞叶内侧面。如果经过广泛的探查和足够长时间的记录仍然没有发现棘波时,则不应继续进行切除手术。同时在手术中应当避免切除语言、记忆、感觉、运动等重要皮质功能区域。在手术切除致痫灶后还应检查切除部位周围的皮质与较远距离区域的皮质脑电图,在前颞叶内侧切除后,记录应当包括残留的海马和海马旁回、岛叶以及颞叶以外的邻近皮质区域。

(3)术后脑电图检测判断手术效果及预后:

术后脑电图复查正常者,一般效果较好,慢波持续存在者有形成新的致痫灶的可能;若手术后痫样放电依旧存在者,则大多提示预后不良。

在海马杏仁核切除术后,立即进行皮质脑电图检测可发现前颞叶皮质棘波数量可明显增加,背景为低电压或慢波活动有些甚至表现为暴发抑制。术后头皮脑电图显示这种恶化可持续数天,但这并不影响预后。这一脑电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切除杏仁核周围的钩回结构有关。钩回(即内嗅皮质)广泛投射到包括前颞区在内的相关皮质,内嗅皮质切除后可使前颞皮质产生急性去传入状态,导致术后即刻棘波短暂而明显的增加。另外,在颞叶切除术后,有22%~85%的患者在临近皮质区域仍存在有不同数量和范围的棘波,但一般棘波数量均有减少、波幅也会降低。少数情况下棘波数量增加或出现在距离较远的部位。术后棘波产生的原因可能为致痫组织切除的不完全,或者因手术创伤而引起,也可能这两类原因同时起作用。术后仍然存在棘波与癫痫复发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

(洪震 吴洵昳)

参考文献

[1] 洪震,江澄川.现代癫痫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9.

[2] 黄远桂.临床脑电图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 吴逊.癫痫和发作性疾病.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79-381.

[4] Maganti RK,Rutecki P.EEG and epilepsy monitoring.Continuum(Minneap Minn),2013,19(3Epilepsy):598-622.

[5] San-Juan D,Díaz-Nuñez IC,Ojeda-Baldéz M,et al. Utility of electrocorticography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cavernomas presenting with pharmacoresistant epilepsy.Epileptic disorder,2014,16(3):245-260.

[6] Ernst N.Electroencephalography.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2005.

[7] Steriade M,Timofeev I,Greier F.Natural waking and sleep states:a view from inside neocortical neurons.J Neurophysiol,2001,85:1969-1985.

[8] Sperling MR,Shewmon DA.General principles for presurgical evaluation//Engel J,Pedley TA.Epilepsy:A Comprehensive Textbook.Philadelphia:Lippincott-Raven Publishers,1997,1697-1705.

[9] Simon S,Em illio P,David F,et al. The Treatment of Epilepsy.Oxford:Blackwell,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