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登

——法军反攻

法国军队在凡尔登战役之初元气大伤,咬着牙慢慢地撤到了德军火力范围之外。缓过劲来之后,他们在战役的最后几个月里发动了强有力的反攻,终于夺回了许多重要的阵地。

1916年2月,德军在凡尔登地区发动了一场以空耗法军战斗力为目的的消耗战,但就在战争爆发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战事的发展就已脱离了德军的掌控。正如法金汉所料到的,法军为了捍卫自己的领土付出了骇人的代价,但他没有料到,不停轰鸣的“丧钟”却并没有激起法国人求和的念头。更糟糕的是,德军自己也被拖入了兵力消耗的泥潭。战事进行到6月初,形势的指针开始向法国方面偏移了。

figure_0132_0209
凡尔登向南64公里的一条来自巴勒迪克的次等狭窄道路,是法军的主要运输动脉,被法国人称为“圣路”。

☆法国的新策略☆

造成形势转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法军在凡尔登迎来了一位颇具雄才大略的新主帅。2月26日,裴坦将军抵达凡尔登,接管第二集团军,战局开始逆转。当时,法国全军的330个步兵团里有259个在凡尔登。为了不让战士们死守前线、白白牺牲,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裴坦决定采用“轮流应战,部分休整”的战斗模式,即镇守前线的将士们也不必勉强还击,只要保证阵地不失就算完成任务。裴坦的到来还使得弹药装备和衣食补给的情况大为改善。

figure_0132_0210
法国骑兵在押送凡尔登战役中抓获的德军俘虏。在这场持续数月的战斗中,共有1.75万名德军士兵被俘。

☆支援凡尔登☆

当时,进出凡尔登的主要公路和铁路都早已被德军切断,只剩下一条通往巴勒迪克长约64千米的二级公路。而这条被称为“神圣之路”的公路上,不仅有德国重炮攻击,更有上千名工兵随时候命。但是,为了给防守部队提供充足的供给,裴坦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在他的安排下,法军的卡车每天在这条道路上像钟摆一样来回地输送大批弹药和成千上万的士兵。

figure_0133_0211
战争的代价是非常惨重的。图中德军战死的士兵也许是死在炮火的攻击之下,而法军的遭遇也差不多同样悲惨。

同年4月,裴坦升任战斗组团总司令,接替他出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的罗伯特·尼韦勒则按照他的方针继续打理军队。6月4日,俄军发动布鲁希洛夫攻势;7月1日,英军发动了索姆河会战——盟友们的这两次行动大大地分散了德军的火力,逼得15个德军师级部队赶往东线救急,着实给裴坦帮了大忙。虽然这场战役在夏末进入了僵持阶段,但法金汉也为自己的失误付出了代价。8月29日,陆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和埃里克·鲁登道夫取代法金汉成为了德军总参谋长,而这两人决定迅速结束在凡尔登的战斗。

秋天到来时,战役的主动权彻底落到了法军手里。查尔斯·曼金的法国第三集团军于10月24日率先发动进攻,当天就夺回了被德军占领已久的多奥蒙特要塞;11月2日,该部队又夺回了自6月7日起就落入德军之手的沃克斯要塞。12月中旬,战况终于有所缓和,此时德军手里只剩下开战时抢来的一小部分阵地了。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对抗,交战双方在此过程中都吃够了苦头。战役结束时,法国的伤亡总数高达54.2万人,而德国也折损了43.4万人。在这些骇人的数字里,50%以上的士兵再也没能活着离开凡尔登。

亨利-菲利普·裴坦

1914年8月,菲利普·裴坦(1856~1951)还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陆军上校,但从那时起,他却平步青云,到1915年7月时已是法国第二集团军的总司令了。1916年2月,他被派往凡尔登负责军务,因重振法军防线而备受推崇。1916年5月,他开始负责由几个集团军组成的战斗组团。一年后,他又升任法国军队的总参谋长。他在处理叛乱时虽铁血却又不失公正。但自从费迪南德·福煦元帅开始担任了协约国最高司令,裴坦就被丢到了核心领导圈之外。

figure_0133_0212
从将军升任陆军元帅的菲利普·裴坦以其在战斗中的表现被尊为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