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多变的歌德美学

歌德(1749年~1832年),德国诗人、剧作家、自然科学家和思想家。他是公认的世界文学巨人之一;是18~19世纪德国文学和欧洲浪漫主义的一个标志。

在世界文学史上,歌德与但丁、莎士比亚齐名,并称“三大诗圣”。

作为一名自然科学家,他的独立生物学发现启发了达尔文。

歌德出生在德国梅因河畔法兰克福一个富裕市民家庭。自小在富饶和乐的家庭成长,父亲是位教养深厚、坚毅刚强的法学家,曾任皇家参议。母亲是市长女儿,精明活泼,善讲故事。在父亲严格监督下,歌德学习语言及自然科学、艺术、马术、剑术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

figure_0138_0117
▲歌德像

歌德这位文学巨匠在戏剧、美学、绘画、政治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的美学思想对黑格尔的美学理念有重要的启发。

歌德16岁至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在史特拉斯堡大学时期,他的天分开始凸显。18世纪70年代初,一场追求个性解放的“狂飙突进”运动势不可挡地席卷整个德国。1771年10月14日,歌德发表了以《莎士比亚命名日》为题的演说:“我没有片刻犹疑拒绝了有规则的舞台。我觉得地点的统一好像牢狱般的狭隘,行动和时间的统一是我们想象力的讨厌枷锁。我跳向自由的空间,这时我才觉得有了手和脚……”这篇充满自由精神的演说成为“狂飙运动”的激情宣言。

影响他一生的大事有两件,一件是与赫尔德的相识,开启了歌德在自然和自我心灵中寻求创作的源泉。另一件是在大学时代与乡村少女芙丽德里克的相恋与背弃。他曾为这段恋情写了不少动人情诗。两人曾经甜甜蜜蜜,但后来歌德似乎害怕婚姻的枷锁,狠下心跟情人分手,留下伤心的芙丽德里克终生未嫁。这对歌德而言留下不可抹灭的悔恨,这份内疚感不断地呈现在他多部作品里。25岁时又以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声名大噪,跻身世界文坛,成为浪漫主义的先驱,并引起一股维特热。

歌德年轻时就显露出才气,能够赋诗为文。在歌德的内心,其实一直犹豫着,到底自己该当个诗人,还是画家?这个问题始终没有答案,一直到歌德37岁,他才终于采取行动,启程前往当时的文艺之都意大利,他希望通过这次游历和见识,知道自己有没有成为画家的天命。这正如歌德自己所说,真理会找到它自己。

他26岁应聘至魏玛,此后便居住于此,历任政府要职,尽心辅政。1794年与席勒的相识,成就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友谊。歌德曾说:是席勒给予我第二次青春,使我再度成为诗人,此后,我将不会停止写诗。在席勒去世时,歌德喟叹道:“这位挚友的死,使我也失去一半的生命。”

歌德一生情史辉煌,女朋友一个接一个,而且有的还是有夫之妇。大学毕业后,歌德到威兹拉小城工作,认识了已经有婚约在身的夏绿蒂。

歌德前往魏玛宫廷任职时,认识了封思坦夫人,两人的不伦之恋在小城里备受议论。从意大利回到魏玛后,歌德和一名贤惠又坚毅的工厂女工同居,后来不但生下儿子,两人也终于结为夫妻。

歌德的感情世界丰富多彩,几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更是促进了他的精彩创作。即使年届古稀,73岁那年,仍热烈追求一位17岁少女,但遭拒,于是写下晚年抒情杰作《马伦巴悲歌》。

美学辞典

狂飙运动:因歌德青年时期的朋友克令格尔一剧而得名,是18世纪晚期德国的文学运动,提倡自然、感情和个人主义,力图推翻启蒙运动所崇尚的理性主义。它反对封建割据,批评死气沉沉的封建文艺和虚伪道德,提倡个性解放,歌颂“自然”,强调“天才”和“民族风格”,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歌德和席勒早期同是这一富于反抗精神的运动的主要人物。

歌德曾表白:“我的一生——完全沉浸在爱情里;也就是说,我的作品全是为了爱情。如果没有了爱,没有了情,我是写不出什么东西的。”

从1813年10月始,歌德把兴趣集中到了遥远的中国。他通过英法文译本读了一些中国小说和诗歌,如《好逑传》、《玉娇梨》、《花笺记》、《今古奇观》等。歌德在谈到中国的一部长篇小说时说:“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感到他们和我们是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他说:“我愈来愈相信,诗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学在现在算不了什么,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

figure_0139_0118

▲《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插图,维特初识绿蒂。

1830年10月29日,歌德的独子奥古斯特在罗马去世,11月10日歌德得知后,月底咯血。1832年3月22日11时30分,歌德手里握着笔,端坐在圈椅上,呈现闭目思索的神态。当人们推门进屋的时候,以为他正在准备拍照。然而,那写作的场面成为永远留给后人的回忆了。

德国作家、歌德晚年的助手和挚友爱克曼写道:“遗体赤裸……他的胸脯强壮有力,宽阔,向上拱起……一个完美的人躺在我眼前,显出了了不起的美。”

歌德死后,根据他的遗言,被安葬在魏玛公爵墓地席勒的遗体旁。歌德的去世,著名哲学家海涅将此视为“艺术时代的结束”。

德国诗人贝希尔说歌德是对生活的一曲伟大的德语赞歌。

古典主义的余晖

恩格斯称歌德为“最伟大的德国人”。朱光潜说:歌德那多达143卷的全集乃是美学思想的一个极丰富和极珍贵的宝库,还有待进一步的发掘。

恩格斯在谈到歌德和席勒时说:“歌德过于博学,天性过于活跃,过于富有血肉,因此不能像席勒那样逃向康德的理想来摆脱鄙俗气;他过于敏锐,因此不能不看到这种逃跑归根到底不过是以夸张的庸俗气来代替平凡的庸俗气。他的气质、他的精力、他的全部精神意向都把他推向实际生活,而他所接触的实际生活却是可怜的。”

关于艺术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歌德曾经说过:“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的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艺术家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

figure_0140_0119

▲在玛丽安娜家中的晚宴上,歌德与女主人的朋友们一同读书谈论。

歌德认为美就是自然,美在现实生活中,美是自然的秘密规律的表现。梅林说:从未有过一个诗人,像歌德这样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歌德不是描写大自然的诸般现象,在他的作品里,大地蒸腾,太阳照耀,群星灿烂,大海咆哮。

“我的诗的客观性,是有赖于眼睛的这种极大的注意和训练的。”“不要说现实生活没有诗意。诗人的本领,正是在于它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平凡事物中见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但是,只有对自然的观察还不够,创作还要通过作家的内心的体验和感悟。

“艺术不应当完全屈从于自然的必然性,它还有它本身的规律。”“我如果不凭预感把世界放在内心里,我就会视而不见,而一切研究和经验都不过是徒劳无益了。我们周围有光也有颜色,但是我们自己的眼里没有光和颜色,也就看不到外面的光和颜色了。”艺术应该是自然事物的道德表现。要求艺术所处理的自然“在道德上使人喜爱”。

自然是唯一的用之不尽的源泉,只有自然可以产生大艺术家。

歌德一生经历了启蒙运动、浪漫主义及古典时期,他的美学思想也是一种混合产物。歌德说:“古典诗和浪漫诗的概念现在已传遍了全世界,引起了许多争执和纠纷。这个概念原来是由席勒和我两人传出去的。我主张诗要从客观世界出发的原则,认为只有这种诗才是好的。”

在1813年的《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中,歌德对古典的和浪漫的有一个历史—文化意义上的划分:

古典的:纯朴的,异教的,英雄的,现实的,必然,职责。

浪漫的:感伤的,基督教的,浪漫的,理想的,自由,意愿。

“世界是那么广阔丰富,生活是那么丰富多彩,你不会缺乏作诗的材料。一个特殊具体的情境通过诗人的处理,就变成带有普遍性和诗意的东西。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的诗,来自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了坚实的基础。我一向瞧不起空中楼阁的诗。”这说明歌德是从现实出发,认为诗歌或者是艺术是反映生活的,是典型的现实主义。正如他所说:“我要坚定生活在尘世间。”

“要创造伟大,必须精神凝集,在限制中才现出能手,只有规律能给我们自由。”

他的一生,正如其在巨著《浮士德》中所说:“我要投入时间的急流里,我要投入事件的进展中……快乐对我而言并不重要,因此我若在某瞬间说:‘我满足了,请时间停下!’就是我输了……我要用我的精神抓住最高和最深的东西,我要遍尝全人类的悲哀与幸福。”

哲学家谢林说:“歌德活着的时候,德国就不是孤苦伶仃的、不是一贫如洗的,尽管它虚弱、破碎,它精神上依然是伟大的、富有的和坚强的。”

figure_0141_0120
▲歌德在法兰克福的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