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时候苍蝇和蚊子去哪儿了?

在严冬到来之际,许多成年苍蝇相继地死去,但也有一部分经受住寒冷而活了下来,其中就包括喜欢集群活动的粉蝇。粉蝇的体型要比家蝇稍大,虽然和家蝇分属不同的科,但是也和家蝇一样喜欢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出没活动。你在春季里看到的苍蝇就有可能是已经完全长成的粉蝇。

粉蝇的幼虫寄生在一些蚯蚓体内,成年粉蝇为黑白前(一种散发着恶心气味的乳草属藤本植物)授粉。黑白前、粉蝇以及所寄生的蚯蚓都原产于欧洲南部。由于绝大多数人把蚯蚓当作鱼饵来饲养,于是寄生在蚯蚓体腔内的粉蝇的幼虫也跟着寄主漂洋过海从欧洲来到了北美地区。

当天气开始转冷的时候,一部分成年粉蝇就飞进屋内,到处寻找缝隙或孔洞来躲避严寒。当某天显得较为暖和时,粉蝇就又出来四处活动,因为对它们来说,这时候春天已经来了。

蚊子的种类繁多,同时,所有的蚊子都要冬眠——更准确地讲是越冬。

有些蚊子是“成虫越冬”,即成年蚊子躲在墙角和地下室等阴暗潮湿的地方度过寒冷的冬季。一到早春,它们就从墙角裂缝等各个隐蔽处出来,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饱餐一顿人畜的鲜血,然后开始产卵。

有些蚊子是以卵的形式过冬的。夏天时,雌蚊子把卵产在水中。这些卵在水中随着温度降低而冷冻,直至来年温润的春雨普降,卵才会解冻并孵化。少数蚊子以幼虫的形式越冬。蚊子的幼虫——也就是孑孓——是栖息在水里的,有的孑孓似乎能抵御严寒,在水中安全越冬。

动物的感觉

总体而言,和其他动物相比,人类自身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系统都已进化得非常完善。不过,这也不排除有些动物的感觉器官要比人类的灵敏得多,而另外一些动物则拥有人类没有的感觉器官,例如,某些动物就能够感知地磁场。所有动物的感觉器官都与它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尤其是觅食和相互间交流的方式相适应。一般来说,夜间活动的动物,如猫头鹰、猫等的眼睛都很大,以便在黑暗环境中收集尽可能多的光线,看清楚捕食目标的活动状况。而那些生活在没有光线的深海里的动物,要么眼睛非常小,要么就根本没有眼睛。

知识点击

*大乌贼的眼睛几乎和足球一般大。

*鹰能在5000米高的空中看清一只奔跑的兔子。

飞行中的蝙蝠不停地摆动头部,向各个方向发出高频声波即超声波,当这种声波遇到其他物体时,就会发生反射,产生回声。若蝙蝠的两耳接收到的回声强度相同,那么蝙蝠就能据此判定前方有猎物存在,随后径直飞向猎物所在的位置,即回声源。

视觉和听觉

猫头鹰属夜间活动的动物,因此它们需要有足够灵敏的听觉系统和发达的视觉系统,以便在夜间发现并捕获猎物。蝙蝠的视力很好,但是它们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也会什么都看不清。不过,蝙蝠体内有一套回声定位系统,夜间飞行时,它们会不断地发出高频尖叫声——超声波,这种声波在遇到猎物如飞蛾、蚊子等时,会发生反射,形成回波,蝙蝠可以据此判断出猎物的确切位置。

仓鸮的耳朵隐藏在头部羽毛下,但它们的听觉却十分灵敏。仓鸮的两耳并不对称,其中一只耳朵比另外一只高出一点点,这样稍高的那只耳朵能先接收到来自地面的声响,这种“偏置耳”结构使得仓鸮能够准确定位声源的方向。

嗅觉

大多数动物的嗅觉系统比人类的灵敏。所有被猎食的动物,从体型较大的鹿到小老鼠,都在不停地嗅空气中的气味,以判断附近是否有危险动物或食物的存在。气体分子也能在水中扩散,许多鱼类都有鼻孔,能嗅出从几千米以外的水源扩散来的气味。

生活于加拿大南部和南美洲北部区域的白尾鹿,总是迎风觅食、休息,这样有利于及时察觉险情。

动物适应性

*与其他动物不同,昆虫的眼睛由许许多多形似马赛克的单眼组成,每一只单眼仅感知景物中极小的一部分。昆虫世界中当属蜻蜓的眼睛最大,由3万多只单眼构成。

*大多数昆虫的体表皮肤能够感应附近空气中振动的声波,并随之产生微弱的振动,这种结构称为鼓膜。实际上,大多数昆虫的鼓膜在躯干,而不是头部,有些蝗虫的鼓膜甚至长在膝盖上。

味觉

如同嗅觉一样,鱼类的味觉系统也能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发挥作用。例如,鲶鱼的体表布满了味蕾,仿佛舌头,不仅可以感知附近的气体分子,也能感知其他生物体产生的微弱的电流脉冲,从而发现隐藏在淤泥中的猎物。

鲶鱼的触须末端有感受器,表皮上有能感知电流的小凹陷,鼻孔后面也有微小的感受器,而在它的头部,特别是触须和腮须上,更是布满了触觉和味觉感受器。

触觉

如同味觉一样,水生动物的触觉系统也能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发挥作用。例如,鱼的侧线感受器可以感知运动着的动物引起的波纹。鱼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侧线由许许多多的小管和凹陷构成,里面长满了微绒毛。当有纹波或水流经过时,微绒毛就会随之做往复运动,并为鱼类所感知。

生活在能见度良好的热带水域中的梭鱼,其侧线感受器极为发达,这有利于它快速游动捕获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