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产地分布:主产于山西、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
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血虚萎黄。
形态特征:黄芪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具棱;被长毛。叶互生。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生茎上部叶腋。花淡黄色,蝶形花冠,旗瓣倒卵形。子房有柄,花后荚果膨胀,长圆形,果外被短毛,内有种子3~8粒。
功效:补气固表、利尿。
【原文】
黄芪,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瘌痢;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一名戴糁。生山谷。
【译文】
黄芪,味甘,性微温。主治长期痈疽形成的破损伤烂,能够排脓止痛;并能治疗严重风邪所致的皮肤病、各种痔疮以及鼠瘘;具有补虚损及治疗多种小儿疾病的功效。又叫作戴糁。产于山中的深谷处。
【集解】
苏颂说:今河东、陕西州郡多有生长。八月中旬采挖它的根,其皮柔韧折之如绵,叫作绵黄芪。黄芪有白水芪、赤水芪、木芪几种,功用都差不多,但以白水芪力强。木芪短且纹理横生。现在的人多用苜蓿根来充当黄芪,折皮也似绵,颇能乱真,但苜蓿根坚硬而脆,黄芪很柔韧,皮是微黄褐色,肉为白色。
李时珍说:黄芪叶似槐叶但稍微要尖小些,又似蒺藜叶但略微宽大些,青白色。开黄紫色的花,大小如槐花。结尖角样果实,长约一寸。根长二三尺,以紧实如箭杆的为好。嫩苗可食用。收取它的果实,在十月下种,像种菜法也可以。
[修治]雷说:使用时不要用木耆草,二者极相似,只是木耆叶短而根横长。使用黄芪,须去头上皱皮,蒸半天,掰细在槐砧上锉碎用。
李时珍说:现在的人将黄芪捶扁,用蜜水炙数次,以熟为度。也有用盐汤浸润透,盛在器皿中,在汤瓶内蒸熟切片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