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知识
- 宋敬东
- 1859字
- 2021-03-23 14:59:15
第4章 二十四节气和节令
人们在运用二十四节气从事农业活动的过程中,结合天气的变化,确立了一些类似节气的日期,或长或短,且具有一定气候特点的时段名称,称作“节令”。
“春社”“春汛”“倒寒”和“倒春寒”
一部分历书上列有“春社”日。按照民间传统规定,立春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春社这天祭灶,祈祷农业丰收。
春汛是指桃花盛开时节发生的河水暴涨。春汛也称作桃汛、桃花汛、桃花水。
每年阳历2月份的倒寒天气称为“倒寒”,阳历3-4月份内的倒寒天气被称作“倒春寒”。
“热在三伏”
三伏是整个夏季气温最高的一段时间。人们常说的“热在三伏”,意思是全伏都很炎热,并非只是指第三个伏天天气炎热。为什么“热在三伏”呢?原因是每年从春分节气以后,太阳的直射点越过地球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的白昼越来越长,黑夜逐渐缩短,直至夏至这天,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黑夜缩到最短。地面白天吸收的太阳热量不断增加,远远大于夜间散发的热量,“收大于支”,故天气逐渐炎热起来,但还未达到最热程度。夏至后的一个多月,虽然白昼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而白昼仍然长于黑夜,地面的热量仍然在继续积累,到了阳历的7月中下旬,甚至8月上旬,地面热量的积累达到最大极限,出现了小暑和大暑的炎热天气,因此,“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炎热的时段。
“入梅”和“出梅”
江南地区把每年春末夏初时节梅子成熟的一段时间称为黄梅季。在这段时间,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多连阴雨天气,把这段时间的雨称为黄梅雨。因雨天多,空气潮湿,衣物等容易发霉,故又将黄梅雨称霉雨,因而“入梅”“出梅”也可称为“入霉”“出霉”。这一时期气候特殊,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较大,因此又称这时期为“黄梅天”。
黄梅天的开始日期称作“入梅”,终止日期称作“出梅”。
古代人民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每年的入梅日期是芒种节气日后的第一个丙日,出梅时期是小暑节气日后的第一个未日。按阳历日期计算:入梅日期大致是在6月6-16日,出梅日期大致是7月8-19日。
“秋社”“秋汛”“秋老虎”
秋社:有一部分历书上列有“秋社”日。按照民间传统规定,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秋社”。秋社这天祭灶,感谢农业丰收。
秋老虎:一般情况下,每年立了秋,天气逐渐变凉,人们常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在正常年份阳历的8月8日(或7日)立秋后,8月中旬的平均气温普遍比8月上旬的平均气温下降1.5℃左右,截断了暑期气温持续攀升居高不下的趋势。虽然气温下降得还不算多,但人们已经感到凉爽了许多。但是,气候的变化也有异常的时候,某些年份虽然立了秋,但是,从北方来的冷气流势力还是很微弱,或者姗姗来迟,于是高温闷热的天气将会一直持续,气温仍然居高不下,或者气温下降微乎其微,人们仍感到天气闷热,汗流不止,人们便把这种异常的气候现象称作“秋老虎”。
秋汛:秋汛是指立秋到霜降的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河水暴涨。
“秋霖”和“秋封”
秋季的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被称作“秋霖”,常使应该秋季成熟的农作物贪青晚熟。秋季的突然降温,会使应该秋季成熟的农作物生长发育立刻终止,农作物不能完全成熟,称为“秋封”。
“冬九九”和“夏九九”
冬九九
“冬九九”是指从冬至节气日这天开始算起,冬至日为第一天,每九天为一九,“头九”“二九”“三九”“四九”……直至“九九”。共81天。也就是从12月21日(或22日)开始数九,直数到次年的3月11日或12日为止。“九九天”也称“冬九天”,是一个回归年中天气较冷的一段。其中处于阳历1月份的“三九”“四九”为最寒冷时段,故有“未到三九莫言寒”之说。关于“冬九九”的歌谣很多,关中一带流传的歌谣是: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看青柳;
七九八九河开口;
到了九九遍地耕牛走。
夏九九
民间除了经常听到“冬九九”节令外,偶然还能听到“夏九九”节令。它和“冬九九”相反,是形容夏季炎热程度变化的一个节令。它是从阳历6月21日或22日的夏至这天开始数九。和冬九九一样,每九天为一九,共九九八十一天,一直数到阳历的9月10日或11日为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将会出现子夜寻棉被的时候。
“夏九九”的三九、四九是夏季最热的季节。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夏九九”也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日期与物候的关系,人们流传的《夏至九九歌》就能翔实地说明这一切: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