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窦猗房:怎样赢到最后

1.

朋友在大学教历史,跟我讲了个故事:

学校里一对70多岁的教授夫妻最近离异,两人结婚将近50年,男的教政治经济学,女的教生物学,最大的孩子已快当爷爷。得知二老婚变的消息,全校老师都很吃惊,因为他们看上去那么恩爱。

结果,教生物学的老太太幽默地说:“我们结婚的时候,从来没想过人能活那么长,要和一个人相处50年甚至更久,真的太考验人了。如果只有20年,我们就凑合着忍了,可是,半个世纪的时间,爆发出越来越多的矛盾,积攒到后来,就忍不动了,人总得为自己活几年吧?”

教政治经济学的老爷爷也表示:“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里讲,一夫一妻制不是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是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它绝不是个人性爱的结果,它是权衡利害的婚姻。我们到了这个年纪,早已不需要再掂量什么利弊,我愿意成全老伴,让她自由自在地生活。”

长寿的人,面对的未知更多。老人的智慧来自多走的路,在柳暗处徘徊着试探,颤巍着走到花明时,迷茫、犹豫、煎熬、忍耐逐渐释放为快意,需要多大的聪睿和从容。经历过悠久婚姻的酸甜苦辣,闯荡过漫长岁月的艰难险阻,能把弯路通通走直,这样的老人实在不简单,比如汉文帝的皇后窦猗房。

古代中国,在战争、劳役、自然灾害和生育风险下,人的平均寿命极低,秦汉时期不到22岁,即便医疗条件优越的帝王,寿命在70岁以上的,整个历史加起来也不过十多人。窦猗房在古稀的年纪安然长逝,更是经历过无数离乱坎坷。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病逝,他的遗孀吕雉把宫中未曾被皇帝御幸过的宫女分赐给诸侯王,每王分得五人,窦猗房就在遣送之列。她是清河人,打算去家乡附近的赵国,便委托负责安置工作的宦官帮忙,可这位大意的宦官居然在阴差阳错中,把她分配去了远离家乡的代国,在交通落后的汉朝,窦猗房从此歧路他乡,恼恨不已。

其实,赵国的三位诸侯王后来都死于非命,而她委屈前往的代国,才真正是幸运的开始。生平的扭转,有时只在一念之差的瞬间。

作为吕太后亲赐的姬妾,窦猗房成为代王刘恒的妃子,那时刘恒只有12岁,年少懵懂,年长三岁的窦猗房很快吸引了他的注意。少年之恋意兴蓬勃,公元前189年,17岁的窦妃为14岁的刘恒生下长女刘嫖,一年后,又生下长子刘启,两年后,次子刘武诞生。在远离权力纷争的代国,子女双全,丈夫仁厚,窦猗房的生活简单而美满。

巨大的机会鬼使神差一般袭来。刀光剑影的宫廷纷争让皇室伤亡惨重,皇位居然回落到刘邦还活着的最年长的儿子刘恒身上,刘恒和母亲薄氏一直贤名在外,原本生活在偏远地区与世无争的王子,突然成了皇位的最佳继承人,带着家眷前往长安继位,这就是汉文帝。

上天甚至急不可待地要将皇后的位置送给窦猗房。

文帝登基之前,原配的代王后和她所生的四个儿子先后去世,文帝于是立长子刘启为太子,他最尊敬的母亲薄太后在册立皇后的问题上态度鲜明:“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于是,以孝闻名的刘恒尊奉母命,在同年三月立母以子贵的窦猗房为皇后。

灰姑娘的童话,也不过如此吧,窦皇后看上去每一次都踩错了点,却每一次都匪夷所思地被命运庇佑到幸运之路。

2.

皇后的荣衔笼罩整个家族,窦猗房的大女儿刘嫖被封为“馆陶长公主”,早逝的父母被追封为安成侯、安成夫人,连幼时贫困失散的哥哥窦长君、弟弟窦少君,也被文帝下令重金寻找,窦长君很快找到,窦少君却迟迟不见踪迹。

一天,有人自称窦少君入京接受审查,他说:“幼年时,我和姐姐去采桑叶,我从树上摔下来,她担心不已。后来,姐姐应选入宫,料定此生难再见,于是,她替我洗完澡,喂好饭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话音刚落,窦皇后泪流满面,上前与窦少君相认。文帝重赏兄弟二人田地房宅,迁居都城长安,特地挑选几位年高望重的老师陪同他们学习,耳濡目染下,窦氏兄弟始终谦逊温雅,从不炫耀权贵。

姐弟重逢的心愿也顺利实现,窦皇后的幸运指数在巅峰划出一道漂亮的曲线,之后,急转直下。太重大太容易的运气,往往透支人的命数,就像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29岁,窦皇后在一场大病中双目失明。

一个瞎了的皇后,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余生她将与黑暗为伍,再也看不到孩子的面容,认不出兄弟的样貌,见不得丈夫的仪容,别人的关心与嫌弃,她只能用心体会,用脑琢磨,用情试探。作为帝王,文帝身边从不缺少善解人意的新鲜女子,他很快远离了皇后的椒房殿,慎夫人和尹姬取代窦皇后,成为文帝新的爱人。

色衰则爱弛,爱弛则式微,同时失去健康和丈夫的眷顾,对皇后是灭顶之灾。假如她就此颓丧,她的子女将失去依靠,刚刚团聚的窦氏家族随时面临危险,此时,她更加想起吕雉当年失宠的艰辛和后来的崛起,来不及消沉,窦猗房便开始为自己和亲人谋求坚实的保障。

她不似吕后那样霸气侧漏的舍我其谁,却有嗓子眼里吞刀子的绵里藏针。

她在心里为自己规划了一份SWOT分析,明确面临的优势、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系统盘点手中的牌面,又稳又准地主动出击。

丈夫刘恒的仁厚,是她得以保全皇后位置的基础。

文帝是最不被刘邦重视的儿子,他的母亲也是当年最与世无争的妃嫔,母子性格温和,在宫廷中毫不出挑,十来岁时,刘恒被封到代国,远离权力中心。幼年被忽视的经历让他处事低调沉稳,对人情冷暖体会深刻也让他成为相对善良的君主。刘恒对遭遇坎坷的人抱有同情,妻子患病失明虽然减损了他的爱情,但依旧维持着深厚的亲情,窦猗房参与着他的生活却丝毫不干涉,得体的分寸延续着亲情的绵密。

婆婆的支持,是窦猗房的后盾。

在以孝治国的汉朝,薄太后作为文帝相依为命的母亲,对他影响深远,尤其文帝事母至孝。窦猗房简朴务实,原本已很受薄太后赞许,被婆婆钦点为皇后。出于巩固婆媳关系,她顺从太后把侄孙女嫁给太子刘启的要求,皇后的窦氏家族与太后的薄氏家族再次联姻,满足了太后坚实薄氏外戚势力的愿望,于是,她的皇后地位受到太后和薄氏家族鼎力加持。基于这个原因,太子刘启尽管和妻子感情淡薄,却一直以礼相待,太后的侄孙女小薄氏居太子正妃之位十几年。

婆媳之间纵横交错的利益关系,构成了严密的共同体。

优秀的子女,是窦猗房的王牌。

儿子是她成为皇后理直气壮的底气,她比前朝吕雉幸运在于,吕雉的儿子刘盈太弱,不得父亲喜欢,而她的太子刘启才华出众,是文帝最欣赏的儿子。窦皇后极其重视子女教育,她竭尽全力对太子传授自己的教训和经验,培养长子成为人人称颂的皇位接班人。

她的女儿刘嫖和次子刘武同样聪慧过人。刘武受封梁王,拥有从今天的河南到山东和安徽一带40多个城市的土地,是实力雄厚的大型诸侯国;刘嫖则是汉朝第一位“长公主”,长公主通常是皇帝嫡女,或者有功的皇女、皇姊妹与皇姑,得宠的长公主位高于一般嫔妃,尤其馆陶长公主还嫁给开国功臣陈婴的孙子陈午,世袭侯爵。

子女以婚姻和领地开枝散叶,守护母亲的身份。

妥善驾驭后宫嫔妃,是窦猗房的本事。

文帝最喜欢的慎夫人出身名门,是黄老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慎到的后人。慎到将法家思想引入道家,主张“守法无为”,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基础上无为而治,这也是文帝的治国策略。所以,慎夫人和文帝思想共鸣,深受宠爱和尊敬,获得特许与皇后同席而坐。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给了宠妃僭越的企图,汉朝等级森严,皇后和妃嫔犹如皇帝和臣子,怎么可以平起平坐?如日中天的慎夫人自得中毫不谦让地入座,眼盲却心如明镜的窦皇后当场沉默,没有直接让文帝难堪。在不久之后的一次宴游中,文帝再次让慎夫人和皇后同坐时,中郎将袁盎命令内侍把慎夫人的座位撤至下席,慎夫人大怒,不肯入座,文帝也觉得颜面扫地,陪同慎夫人离席。

袁盎在文帝怒气平息后进谏:“自古尊卑有序,如果您真的宠爱慎夫人,就不要害了她,当初戚夫人就是对吕后诸多不敬才惹来‘人彘’之祸。”“人彘”的血腥结局让文帝顿悟,赏赐袁盎五十斤黄金,并把他的劝谏转告慎夫人。文帝的自律有效约束了宠妃,后宫嫔妃从此不敢心存非分。

高明的是,从头至尾窦皇后都没有直接出面,假他人之手解决了难题,还获得贤良的声誉。

得力的亲眷,是窦猗房的心腹。

她的弟弟窦少君机警贤能,驰名朝堂,文帝打算任命他为丞相,这貌似巩固窦氏势力的好时机,但窦皇后坚决拒绝。她看得更长远,宁愿给外戚富贵的生活,绝不授予过多权力,外戚参政既不利于国家发展,也把自己推向危险的境地,前朝吕氏灭门的教训必须谨记。

窦猗房的行为给后世历朝的优秀皇后们树立了榜样,纷纷效法她限制外戚干政,维护朝堂稳定。窦少君虽然没有做丞相,却是文帝的私人顾问,积极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

窦氏姐弟的端良品行赢得满朝文武赞誉,亲属是窦皇后的加分项,而不是绊脚石。

3.

汉文帝在位23年,不断减免赋税减轻刑罚,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引导节俭平和的社会风气。窦皇后是丈夫的左膀右臂,管理后宫仁爱宽厚,积极学习“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

窦猗房与文帝,经历风华正茂的少年情怀、情投意合的青年时光和相濡以沫的中年慰藉,在文帝生命的最后时刻,后来者慎夫人和尹姬已然离世,所有子女中也只剩皇后所生的刘启、刘武和刘嫖依旧在世,文帝握紧妻子的手,将母亲薄太后、孩子和汉朝的天下委托给她,犹如当初汉高祖叮咛吕后,从此,窦猗房更需摒弃女性固有的敏感脆弱,以实力、眼界和胸怀接过这片江山。

她在公元前179年成为皇后,两年后就由于失明而丧失帝王的爱情,却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以清醒和坚忍与丈夫共治天下。

意外失明的窦猗房,硬是把岌岌可危的踩钢丝,活成了脚踏实地地走平路。

送走丈夫,窦猗房开始辅佐儿子汉景帝刘启治理国家。

窦太后在和平时休养生息,动乱时却毫不手软,地方诸侯王割据极大威胁中央皇权,不利于国家统一。公元前154年,在吴王刘濞的撺掇下,七个诸侯王集体发动叛乱,她一改以往限制外戚的做法,推荐曾经当面顶撞过自己的侄子窦婴,联合小儿子梁王刘武、太尉周亚夫一举平定叛乱。

梁王刘武对母亲非常孝顺,经常待在长安侍奉窦太后,在稳定汉家天下的“七国之乱”中,刘武是哥哥最强有力的支持者,甚至哥哥景帝曾公开表示要将皇位传给弟弟。偏爱小儿子的窦猗房喜出望外,但是朝中大臣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兄长传位给弟弟,会造成下一代接班人,即兄弟二人各自子女的争权夺利,威胁王朝安全。

反复挣扎后,窦太后不再固执己见,支持立景帝的儿子为太子。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去世,汉武帝刘彻继位,窦猗房继续辅佐孙子。汉朝经过高祖、吕后、文帝、景帝的励精图治,逐渐富裕强大,社会风气在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下崇尚节俭与礼让,而汉武帝却不是个“佛系青年”,他热衷于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虽然祖孙二人政治主张完全不同,汉武帝依旧感谢祖母在他执政之初稳定政权。武帝宠爱歌女出身的卫子夫,直接导致窦猗房的外孙女陈阿娇皇后失宠,但太皇太后未有苛责举动,她默许了孙子的爱情。

公元前135年,窦猗房在长乐宫安详去世,她是汉朝最长寿的皇后之一,影响整整三代帝王,伴随皇室安度两场叛乱。

她不是天生强大的女人,但她清醒地知道,无常才是日常,剧情随时反转,为你挡风遮雨的人转眼间就可能变成暴风雨的源头。

参透“无常”,把稳“日常”,既豁达争取,也不强求硬挣,才是相对均衡的状态。

她像燕子衔泥一样稳扎稳打,在烂泥地里也能妥妥当当筑起一个根据地。

气场关键词:反脆弱

“反脆弱”是美国学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提出的观点,塔勒布以《黑天鹅》《随机漫步的傻瓜》《反脆弱》等书籍成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者之一。

世界并不稳固,天灾人祸、生老病死时刻都在发生,但是很多事物也会受益于压力、混乱、波动和不确定。而黑色“BOSS”气场,是面对极端无常环境却总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像窦猗房一样寻找方法提高自己的“反脆弱”能力。

1.过度补偿

应对危机和不确定性,用过度补偿的方式避开风险增强自己的能力,注射疫苗是最典型的例子,它的原理是让身体先少量感染病毒,以此增强免疫力,抵御更严重的疾病。

窦猗房的失明当然是不幸的,甚至是人为无法预测和阻挡的噩运,但是沉浸在悲戚中毫无意义,“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她借助这个负面事件锻炼了自己的承受力,在面对更艰险问题时才能处事不慌,降低损伤。

2.杠铃策略

学会多手准备,合理分配时间、精力和资源,在杠铃的两头都有储备,避免满盘皆输的局面。这要求我们具备全局思考的能力,不盲目自信,也不贸然行事。

犹如窦猗房失明后非常清晰地把周围关系做了划分,她用不同策略与丈夫、婆婆、子女、亲戚和其他妃嫔相处,对待任何一段关系她都没有孤注一掷,而是相对均衡地用力。

处境艰难时有人选择背水一战,赢了便东山再起,输了便彻底沦陷。但是,绝大多数问题都无法一局定胜负,当艰难成为常态,则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再危险也不冲动,因为持久战的核心在于:活得最长,熬得最久。

就像冯仑说的:“伟大是熬出来的。”

“BOSS”气场除了拼出来,也是靠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