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搬开心里的石头

在选择与放弃间收获幸福

幸福就是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我们常听到老人们提起他们的小时候,说那时虽然吃不饱、穿不暖,却觉得生活得很幸福;也常听自己的同龄人抱怨,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的抉择,以至于幸福就在抉择中溜走了。也许是我们的生活比起父辈来过于琳琅满目;也许是杂乱的物质让我们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光怪陆离的生活中我们丢掉了幸福。殊不知,简单的幸福就是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人生中,左右为难的情形会时常出现,比如:面对两份同具诱惑力的工作,两个同具诱惑力的追求者,为了得到其中一个,我们必须放弃另外一个。若过多地权衡,患得患失,到头来将两手空空、一无所得。我们不必为此感到悲伤,因为能抓住人生一半的美好就已经足够幸福了。

两个朋友一同去参观动物园。动物园非常大,他们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参观完所有动物。他们便约定:不走回头路,每到一处路口,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前进。第一个路口出现在眼前时,路标上写着一侧通往狮子园,一侧通往老虎山。他们琢磨了一下,选择了狮子园,因为狮子是“草原之王”。又到一处路口,分别通向熊猫馆和孔雀馆,他们选择了熊猫馆,熊猫是“国宝”嘛……

他们一边走,一边选择,每选择一次,就放弃一次,遗憾一次。因为时间不等人,如不这样做他们遗憾将更多。只有迅速做出选择,才能减少遗憾,得到更多的收获,得到幸福的感觉。

幸福在选择中诞生,然而在选择和取舍时却必须要有理性、睿智和远见卓识,不可鼠目寸光,不可急功近利,更不可本末倒置、因小失大。选择不是一锤子的买卖,不能因为一粒芝麻丢了西瓜;不能因为留恋一棵小树而失去整片的森林。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想选择这个,却害怕错过那个,于是拿起来又放下,到最后一刻还在犹豫。认为这个会有这样的缺点,那个会有那样的不足,所以总迟迟下不了决心,或者选择之后,又来回地更改,时间和精力都在患得患失之间被耽搁了,幸福也从指间流走。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每一样东西都会有它自身的缺点,所以,当我们选择之后就应大胆地往前走,而不是走一步三回头,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前进的速度。

而那些事业有成之士,总会在抉择之后一直走下去。释迦牟尼在宗教事业和王位之间,选择了创立佛教;鲁迅在拯救人的灵魂和人的身体之间选择了成为一代文豪;迈克尔·乔丹放弃了棒球运动员的梦想,成了世界篮坛上最耀眼的“飞人”球星;帕瓦罗蒂放弃了教师职业,成了名扬世界的歌坛巨星。

人生的大多数时候,无论我们怎样审慎地选择,终归都不会尽善尽美,总会留有缺憾,但缺憾本身也是一种美。有些选项看似诱人,但如果不适合自己,那就要果断舍弃。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要视自身条件和具体情况而定,要有自己的主见。

人生就像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然而却时常有人把自己的人生过成“餐具”,只有那些懂得舍弃、懂得选择的人,才能最终把自己的人生变成“洗具”,因为幸福就是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处于岔道口,做好选择

人生有不同的滋味,想要品尝到什么样的滋味,一切在于自己的选择。

龙到地上的时候,四爪着地,还有一爪抓着明珠不放;而蛟一落地,四爪抓住种种繁华,贪恋尘世,从此不愿离开。一个有明珠,自然其心光华,再次飞升;一个无明珠照耀,内心渐生污浊,想要再得飞升便很难了。所以,人们只知争论龙与蛟的区别,究竟是五爪还是四爪。殊不知更大的分歧在于二者对生活的态度。

古今中外,许多能影响千秋万世、在后世被称贤称圣的伟人,在当时处境都很凄凉寂寞。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就在于选择,孟子之所以寂寞,是因为他选择了为王道政治而奔走。

《史记》一书中,司马迁为孟子这个选择的后果作了很好的注解。

孟子奔走于各个国家,都被作为一个摆设受到冷遇,而与他同时代的邹衍却是风光无限。“是以邹子重于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避席。如燕,昭王拥碧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乡亲往师之。”邹衍在齐国极受尊敬,连一般的知识分子们,在他的影响下,也受到了齐王的敬重和优待。

无论是孟子,还是邹衍,都是治世之才。孟子是圣人,邹衍也不是欺世盗名之辈,只是二人坚持的思想不同,恰好一人的思想主张与当世君王的意愿相符,从而得到重用;而另一位却因其思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能为当时的君主们所接受而已。同一时代的杰出人士却有不同的命运,原因只在选择的不同。

人一生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选择。在选择之前,未来是不确定的;在选择之后,你所做的选择就成了既定的事实。即使有无数人来对你的选择进行评价和争吵,都不能改变你已经做出的选择。

人生必须面临选择,而选择不同的路就会造就不同的人生。

颜回和子贡同为孔子的弟子,二人的遭遇却大不相同。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出身贫寒,自幼生活清苦,却能安贫乐道、不慕富贵;他性格恬静、聪明过人、长于深思,孔子所讲的许多高深道理,他能完全理解,且能“闻一知十”。颜回跟随孔子周游列国,过匡地遇乱及在陈、蔡间遇险时,子路等人都对孔子的学说产生了怀疑,而颜回始终坚持不渝。不幸的是,颜回早逝,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被收集在《论语》等书中,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后世尊其为“复圣”。孔子在颜回逝世之后感叹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身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的另一位弟子子贡也博学多才,洞察时势,能言善辩,在经商和社会活动方面都很有成就。《史记·货殖列传》共载十七人,子贡列在第二。子贡善于掌握市场信息,并“与时转货赀”,在商业经营中取得巨大成功。他“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富可敌国”。子贡经商是与政治目的相联系的。他经常“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抗礼”。越王勾践甚至“除道效郊,身御至舍”。正因为经商致富,他才有显赫的政治地位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正如颜回和子贡,不同的人因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同而选择了不同的生活,也造就了不同的结果。著名哲学家阿纳哈斯说:“人生有不同的滋味,想要品尝到什么样的滋味,一切在于自己的选择。”

人生就像是一条路,你所做的每一次选择就是这路上的一个岔道口,它们不停地延伸,把你带向生命的终点。只有到了你要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瞬间,你才会知道自己归于何处。到了那个时候,你心中会或多或少地有着某种遗憾或是懊悔:“当初,如果我……就好了。”但你却永远也无法再次回到起点。决定成败的往往不是起点,而是人生的岔路口,选择好了,前途是坦途;没选择好,前途是坎途。

所以,如何走人生这条路,那就看你一开始的选择是怎样的。上苍很公平,它给我们选择的权利,但有一得必有一失,一旦做了选择,我们就要做好接受一切的准备,不论选择的结果如何。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世间的道路并非条条都是大道,正如人生之路,有的崎岖坎坷,有的平步青云。走哪条路,我们要慎重选择。选择一条专属于自己的路。事实告诉我们,大多数成功正是来源于我们当初所做出的正确选择。

人生岔路口,关键时刻,我们都要做好选择,才能无悔于心。

正确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一粒种子的方向是冲出土壤,寻找阳光。

“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这是《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里的一句至理名言。高尔夫球教练也总是说:“方向是最重要的。”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做着毫无方向的事情,过着漫无目的的生活。这种没有方向的人生注定是失败的人生。

人生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需要坚强的毅力,毅力和坚持只在正确的方向下才会有用。在必败的领域,毅力和坚持只会让人南辕北辙,输得更惨。大多数情况下,人更需要的是分辨方向的智慧。

20世纪40年代,有一个年轻人,先后在慕尼黑和巴黎的美术学校学习画画。“二战”结束后,他靠卖自己的画为生。

一日,他的一幅未署名的画被他人误认为是毕加索的画而出高价买走。这件事情给了他启发。于是他开始大量地模仿毕加索的画,并且一模仿就是20多年。

20多年后,他一个人来到西班牙的一个小岛,他渴望安顿下来,筑一个巢。他又拿起画笔,画了一些风景和肖像画,每幅都签上了自己的真名。但是这些画过于感伤,主题也不明确,没有得到认可。更不幸的是,当局查出他就是那位躲在幕后的假画制造者,考虑到他是一个流亡者,所以只判了他两个月的监禁。

这个人就是埃尔米尔·德·霍里。毋庸置疑,埃尔米尔有独特的天赋和才华,但是由于没有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终于陷进泥淖,不能自拔。最可惜的是,他在长时间模仿他人的过程中渐渐迷失了自己,再也画不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了。

对人生而言,努力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选择努力的方向。

有一个年轻人,痴迷于写作。他每天笔耕不辍,用钢笔把稿件誊写得清清楚楚,寄给各地的杂志社、报社,然而,投出的稿子不是泥牛入海,就是只收到一纸不予采用的通知。他很苦恼,拿着稿子专门去请教一位名作家。作家看了他的稿子,只说了一句话:“你为什么不去练习书法呢?”

5年后,他凭着自己出众的硬笔书法作品加入了省书法协会。

一粒种子的方向是冲出土壤,寻找阳光。人生亦如此,正确的方向让我们事半功倍,而错误的方向会让我们误入歧途,甚至误人一生。

对高尔夫球手来讲,方向就是门洞所在的位置,就是要击的下一个球;而对于人生而言,方向就是目标,就是朝着长远目标的方向逐步实现、完成的一个个小目标。

耶鲁大学历时20余年做了这样一项调查:在开始的时候,研究人员向参与调查的学生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有目标吗?”对于这个问题,只有10%的学生确认他们有目标。然后,研究人员又问了学生第二个问题:“如果你们有目标,那么,你们是否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了呢?”这次总共有4%的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20年后,当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追访当年参与调查的学生时,他们发现,当年白纸黑字把自己人生目标写下来的那些人,无论是从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上说,都远远超过了那些没有这样做的同龄人。不说别的,这4%的人所拥有的财富居然超过余下96%的人的总和。

上帝是公平的,它给予我们每个人一样的天空、一样的阳光、一样的雨露、一样的每天24小时。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实现生命的梦想,关键是他们在每次起程的那一刻就找准了前行的目标,尽管在前行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挫折与磨难,但是有了方向的引领,再大的风雨也阻挡不了他们前行的脚步。古今中外,无数名人志士,无一不是在明确的人生方向的指引下,拨开云雾,实现自己的目标。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5岁的时候,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当他发现指南针总是指着固定的方向时,感到非常惊奇,觉得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这现象后面,他顽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从那时起,他就把对电磁学等物理现象的研究作为他人生的方向,并一直执着地追求这个目标,终于成了世界物理学科的“旗手”。

人生的方向,因人而异,各有不同。找准方向,是让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一个合理的目标,而不是不切实际地空想;找准方向,我们才能在生命的征程中沿着既定轨迹稳步前行;找准方向,我们才能用一生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梦想。

昨天的种子决定今天的果实

成功不在于我们身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哪个方向走,能否坚持下去。

有一个非常勤奋的青年,很想在各个方面都比身边的人强。但经过多年的努力,仍然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智者请教。

智者叫来正在砍柴的三个弟子,嘱咐说:“你们带这个施主到五里山,打一担自己认为最满意的柴。”年轻人和三个弟子沿着门前湍急的江水,直奔五里山。

等到他们返回时,智者正在原地迎接他们。年轻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扛着两捆柴,蹒跚而来;两个弟子一前一后,前面的弟子用扁担左右各担四捆柴,后面的弟子轻松地跟着。正在这时,从江面驶来一个木筏,载着小弟子和八捆柴,停在智者的面前。

年轻人和两个先到的弟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不语;唯独划木筏的小弟子,与智者坦然相对。智者见状,问:“怎么啦?你们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大师,让我们再砍一次吧!”那个年轻人请求说,“我一开始就砍了六捆,扛到半路,就扛不动了,扔了两捆;又走了一会儿,还是压得喘不过气,又扔掉两捆;最后,我就把这两捆扛回来了。可是,大师,我已经很努力了。”

“我和他恰恰相反,”那个大弟子说,“刚开始,我俩各砍两捆,将四捆柴一前一后挂在扁担上,跟着这个施主走。我和师弟轮换担柴,不但不觉得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最后,又把施主丢弃的柴挑了回来。”

划木筏的小弟子接过话,说:“我个子矮,力气小,别说两捆,就是一捆,这么远的路也挑不回来,所以,我选择走水路……”

智者用赞赏的目光看着弟子们,微微颔首,然后走到年轻人面前,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要走自己的路,本身没有错,关键是怎样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也没有错,关键是走的路是否正确。年轻人,你要永远记住: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在从事着自己并不喜爱的职业,于是总会发出“我也很努力,但就是做不到最好”的感慨。有的人会指责说这话的人工作态度有问题,要真努力工作了,岂有做不好之理?其实归根结底并不是这些人不够爱岗敬业,而是职业本身并不是他们最适合的。换言之,要想真正把一项工作做得得心应手,就要选择正确的人生目标。那么,原来选错了怎么办?不要犹豫,放弃它,去把握属于我们自己的正确方向。

一个人就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一路上我们需要跨越生命中的重重障碍,才能有所突破、有所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清楚我们到底要的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不闲着而去忙,那么,我们碌碌地走完半生,回忆起来会猛然觉得自己既对不起时间,也对不起自己。

人生的悲剧不是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是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成功不在于我们身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哪个方向走,能否坚持自己的目标。没有正确的目标,就永远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有一位美国青年无意间发现了一份能将清水变成汽油的广告。

这位美国青年喜欢搞研究,满脑子都是稀奇古怪的想法,他渴望有一天成为举世瞩目的发明家,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享用他的发明创造。

所以,当他看到水变汽油的广告时,马上买来了资料,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接待任何客人,电话线掐断,手机关机,总之一切与外界的联系都被他切断了。他需要绝对的安静,需要绝对的专心,直到这项伟大的发明成功。

青年夜以继日地研究,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每次吃饭的时候,都是母亲从门缝里把饭塞进来,他不准母亲进来打扰他。他常常是两顿饭合成一顿吃,很多时候都把黑夜当作黎明。善良的母亲看见自己的儿子越来越瘦,终于忍不住了,趁儿子上厕所的时候,溜进他的卧室,看了他的研究资料。母亲还以为儿子的研究有多伟大,原来是研究水如何变成汽油,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母亲不想眼睁睁地看着儿子陷入荒唐的泥淖无法自拔,于是劝儿子说:“你要做的事情根本不符合自然规律,别再瞎忙了。”可这位青年压根儿就不听,他头一昂,回答说:“只要坚持下去,我相信总会成功的。”

5年过去了,10年过去了,20年过去了……转眼间,那位青年已白发苍苍,父母死了,没有工作,他只能靠政府的救济勉强度日。可是他的内心却非常充实,屡败屡战。

一天,多年不见的好友来看他,无意间看到了他的研究计划,惊愕地说:“原来是你!几十年前,我因为无聊贴了一份水变汽油的假广告。后来有一个人向我邮购所谓的资料,原来那个人就是你!”

他听完这一番话,立刻疯了,最后住进了精神病院。

因为有太多坚持到底的故事,所以我们一直以为坚持就是好的,而放弃就是消极的。其实坚持代表一种顽强的毅力,它就像不断给汽车提供前进动力的发动机。但是,在前进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方向不对,则只会越走越远,这时,只有先放弃,等找准方向再重新努力才是明智之举。这就是水变汽油的悲剧带给我们的启示。

21世纪的今天,选择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昨天我们选择播撒什么样的种子,今天我们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选择不对,努力白费。所以,我们每天都应该问自己:我做出正确的选择了吗?

择优而选,人生没有后悔

选择是人生的一种状态,有选择就会有放弃,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九德”中有一德叫“扰而毅”,即头脑灵活而有毅力。但是生活中多半人没有达到这种标准,往往是头脑灵活却没有毅力,或者是有毅力却不灵活。前一种人灵活有余,做小事成功的不少,但是难成大事情;后一种人由于太不会变通,有毅力也难成大事。

生活中,固执者坚持己见,缺乏变通的智慧,因而常常正邪不分、忠奸不辨。没有见识,就不能观其人、听其言、察其行,因此就不能知彼知己,不能客观、公正地判断人或事,这样势必后患无穷。

“滴水穿石”“绳锯木断”,它们无一不在说明坚持不懈带来的成功,“半途而废”的行为让人唾弃、为人不齿。然而生活中有些事情却需要“半途而废”,即在适当的时候变通,不钻牛角尖,不一条路走到黑,不固守一成不变的东西,这也是人生应该掌握的智慧。

人不仅要学会变通,还要懂得选择,懂得舍得之间的智慧。有首诗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有时不切实际地一味执着,是一种愚昧与无知,因为一旦方向错了,前进就是退步,退步反而是进步,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放弃是一种智慧。一个东西如果不值得坚持的话,那就应该果断地放弃。

可是能够完全放下的人不多。西方有句谚语:你有所选择,同时你就有所失去。这在西方经济学上叫作机会成本,你因为选择而放弃的那些东西,就是你的机会成本。这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交换。可是很多人就是想鱼和熊掌兼得,想同时看到硬币的正反面。

有个成功的商界女士在她的文章里写道:“几年之前,悔恨放弃了美好世界的一切,只为了追求与他的爱情。几年之后,悔恨放弃了一个好男人,说是追求自己的成就。可是现在自己站在顶楼办公室的落地窗前,又如何?两者之间真的不能兼得吗?”既然选择了,那就必然会放弃权衡过的应该放弃的东西,那为什么还要后悔呢?我们能做的就是放弃我们所应该放弃的,然后追求我们想得到的,人生也就没有后悔了。

舍得,这两个字是分不开的,有舍才有得。决定了就别反悔,生命的火车是不等人的。在我们作决定的同时,实际上我们就在失去。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想清楚,我们所选择的是不是真的比我们要放弃的还重要。很多人后悔不是因为现在的状况不如以前,而是因为他当时选择的时候,根本没有想清楚将来的状况会不如当初。

上一次选择的方向决定了下一次选择的方向,如果发现方向错了,不妨迅速收住,做你认为正确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很多时候应该聆听别人的建议,以选择最优的方案,如果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就很可悲了。

人一生中会碰到很多次选择,因此重要的是尽可能选择适合你的。如果发现方向错了,就应该马上停下来,不能再前进了。如果选择了不适合的,却一直坚持,那结果就只能是南辕北辙,坚持得越久失败得越惨。扰而毅,缺一则废。

人生就应当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在舍与得间选择最佳的人生路。

在鱼与熊掌间理智取舍

取舍,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认为当人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取舍选择的时候,要两者取其重,舍掉相对轻的一方。这段关于鱼和熊掌的发论成为千年以来的名篇,其原因即在于孟子对于取舍的精彩论断。

有人在空地上洒了些蜜,许多苍蝇赶来,因舍不得走被蜜粘住了脚,再也飞不起来。苍蝇因为舍不得放弃而丧失了行动的能力,人有时候何尝不是这样,因为舍不得放弃,结果失去了更多的东西。

有取就有舍,而有舍才有得。人们往往只是看到了他人舍去世俗的荣华富贵和荣誉地位,却忽略了他舍弃这些东西背后所得到的更加珍贵的东西。这种舍弃,便达到了宁静而豁达的境界。

所以说,做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智的取舍是很重要的。

要做到如孟子所说的那样能在鱼与熊掌间理智取舍,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难。现实中,我们需要的也许只是一点理智、一点坚忍。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应该坚持,而什么又该舍弃。

中国雅虎前任总裁曾鸣曾说:“一个臭的决策往往是很容易就决定了,而一个好的决策往往在一时之间难以取舍,这是因为你不知道它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其实,一个领导者的决策过程就是舍与得的取舍过程。就像阿里巴巴,它在取舍方面就有好与坏之分。马云为了使阿里巴巴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电子商务平台,多年来一直“舍得”让新开展的业务处于亏损状态。

在2007年的年会上,马云指出阿里巴巴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做大规模,而不是赚钱,尤其是对淘宝和支付宝而言。他让大家忘掉钱,忘掉赚钱,不要在意外界对阿里巴巴的负面评价。很多人都很关注阿里巴巴的淘宝网收费的问题,马云的想法很简单,他认为淘宝如果要真正想赚钱,首先要考虑的是淘宝是否帮别人真正赚了钱。所以说,淘宝现在收费的时机还尚不成熟,因为它的市场还需要培育。举个例子,如果阿里巴巴在路上发现了很多的小金子,于是它不断地捡起来,当它浑身装满了金子的时候它就会走不动,这样的话它就永远到不了金矿的山顶。另外,马云认为淘宝收费是需要有一点创新的,因为所有模仿的东西都不会超出预期值很多,就像谷歌能超出人们期望的高度就是因为它的创新,全球最大门户网站雅虎也是靠自己的创新最终大获成功的。

自从淘宝成立以来,它每年的交易额以10倍的速度迅速增长,仅2007年上半年的交易额就达到了157亿,网站注册会员超过4000万,在中国C2C市场中的份额几乎达到了80%。面对这样卓越的成绩,淘宝却说:“我们现在的规模连婴儿都不是。”他们认为只有当淘宝的交易额可以与传统的商业巨头,像国美、沃尔玛等相媲美时,淘宝才是真正面向个人用户电子商务的未来所在。

马云的这种舍弃小利益,为社会创造更高价值的理念,使得他把握住了互联网的命脉。同时,正是基于对电子商务的坚定信念,马云立志在不久的将来要把阿里巴巴做成世界十大网站之一,从而实现“只要是商人,就一定要用阿里巴巴”的目标。

马云正是知道什么时候该舍弃、什么时候该坚持,才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

相信所有的人对于世间美好的事物都是十分向往的,可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果说我们面前有一棵树,远处依然有广阔的森林等着我们。而舍弃的含义就是不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而舍不舍得、怎样去舍,以及怎样去得,就全看我们自己了。取舍,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学会放弃的哲学

学会放弃,是一种人生的哲学,能够做到敢于放弃,那是一种生存的魄力,更是一种良好的心态。

人生在世,喜欢的东西是无尽的,但不是所有我们喜欢的东西都一定要据为己有。很多人为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而殚精竭虑、失魂落魄,在无尽的追逐中,偏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人生轨道,最后失去了更多的东西。古语有云:“有果必有因,缘起缘落,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得不来。”

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但到了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书生为此备受打击,一病不起。

这时,一位过路的僧人得知这个情况,就决定点化一下他。僧人来到他的床前,从怀中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一人路过,看了一眼,摇摇头走了。又一人路过,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走了。再一人路过,挖个坑,小心翼翼地把尸体埋了。书生正疑惑间,画面切换。

书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洞房花烛,被她的丈夫掀起了盖头。书生不明就里,就问僧人。僧人解释说:“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过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但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个人就是她现在的丈夫。”书生听后,豁然开朗,病也渐渐地好了。

书生为什么会病倒?就是因为他太在乎、太执着,对自己的未婚妻始终放不下,当僧人帮他解释了未婚妻的情况后,他就能从心底将这件事放下了,了解了前后因果,那么心病自然也就好了。

放弃了一段成就不了的无缘爱情,书生才能够获得新生。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无谓的执着,更没有太多的不能割舍。人的一生不可能什么都得到,放弃了条件丰厚、优越的城市生活,才能够过清净宜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放弃了大量的闲暇时间,去努力拼搏,才能够听到成功后祝贺的掌声;放弃了娇嫩的皮肤,整日在烈日的暴晒下练习,才能成为赛场上的一名田径运动员。

学会放弃,是一种人生哲学,能够做到敢于放弃,那是一种生存的魄力,更是一种良好的心态。

有一个人出门办事,跋山涉水,好不辛苦。有一天经过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掉下悬崖。

眼看生命危在旦夕,此人双手在空中攀抓,刚好抓住崖壁上枯树的老枝,总算保住了性命,但是人悬荡在半空中,上下不得,正在进退维谷、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忽然看到慈悲的佛陀,站立在悬崖上慈祥地看着自己。此人如见救星般,赶快求佛陀说:“佛陀!求求您救救我吧!”

“我救你可以,但是你要听我的话,我才有办法救你上来。”佛陀慈祥地说。

“佛陀!到了这种地步,我怎敢不听您的话呢?随您说什么,我全都听您的。”

“好吧!那么请你把攀住树枝的手放下!”

此人一听,心想,把手一放,势必掉入万丈深坑,跌得粉身碎骨,哪里还保得住性命?因此更加抓紧树枝不放,佛陀看到此人执迷不悟,只好离去。

放弃,是一种人生境界,只有超然生命的顿悟,才能够让自己获得重生。人处在生命的紧要关头,往往会因为怕死而无谓牺牲,其实有时候放弃了手上的救命稻草,往往是另一种生机。

人生亦是如此,当生活强迫我们必须在两难境地做出生死抉择的时候,必须要放弃眼前的心安,来争取全局。放弃是一种远见,放弃是一种智慧。有所放弃,才会有所收获,才能将对自己的损害减到最少,最大地保全自己。有所放弃,才能发现自己执着的人生背后还有另一片天空。学会放弃,便会迎来另一种机遇,另一个精彩的世界。

舍鲜花之绚丽,得果实之香甜

不舍弃鲜花的绚丽,就得不到果实的香甜;不舍弃黑夜的温馨,就得不到朝日的明艳。放弃与获取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没有放弃就没有获取;得到的同时必然也会失去。很多聪明人明白这一道理,从不患得患失,更没有过多欲望,他们敢于放弃,所以无论干什么,都能取得成功。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是利益的权衡之道,而放弃则是智者面对生活的明智选择,只有懂得何时放弃的人才会事事如鱼得水。生活中,有时不好的境遇会不期而至,令我们猝不及防,这时我们更要学会放弃。

迈克·莱恩是一名探险队员。1976年,他随英国探险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就在他们下山的时候,天开始下大雪,每行一步都极其艰难,最让他们害怕的是风雪根本就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当整个探险队陷入迷茫的时候,迈克·莱恩率先丢弃所有的随身装备,只留下不多的食品,轻装前行。他的这一举动几乎遭到所有队员的反对,他们认为现在到山下最快也要10天时间,这就意味着这10天里不仅不能扎营休息,还可能因缺氧而使体温下降导致冻坏身体,那样,他们的生命就要受到威胁。

面对队友的顾忌,迈克·莱恩坚定地说:“我们必须而且只能这样做,这样的雪山天气10天甚至半个月都有可能不会好转,再拖延下去路标也会被全部掩埋。丢掉重物,就不允许我们再有任何幻想和杂念,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徒手而行就可以提高行走的速度,也许这样我们还有生的希望!”最后,队友们采纳了他的建议,大家一路互相鼓励,忍受疲劳、寒冷,不分昼夜,只用了8天时间就到达安全地带。恶劣的天气确实正像莱恩所预料的那样从未好转过。

这一年,伦敦英国国家军事博物馆负责人找到迈克·莱恩,请求他赠送给博物馆任何一件与英国探险队当年登上珠峰有关的物品,莱恩毫不犹豫地将他那次下山时因冻坏而被截下的10个脚趾和5个右手指尖交给了他。

正是莱恩当年一次正确的放弃,才挽救了所有队友的生命;也因为这个选择,他的登山装备无一保存下来,而冻坏的指尖和脚趾却在医院截掉后留在了身边。这是博物馆收到的最奇特而又最珍贵的赠品。莱恩的经历正像一首小诗所写的:

不舍弃鲜花的绚丽,就得不到果实的香甜;

不舍弃黑夜的温馨,就得不到朝日的明艳。

自然界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在几十年的漫漫旅途中,有山有水,有风有雨,有舍弃“绚丽”和“温馨”的烦恼,也有获得“香甜”和“明艳”的喜悦,人生就是在舍弃和获得的交替中得到升华,从而到达高层次的大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获得很美丽,舍弃也很美丽。

人是有思维、会说话的“万物之灵”,理所当然要比动物更懂得生活中舍弃与获得的道理,必要的舍弃是为了更好地获得。“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这些话只是一种外交辞令、朋友间自欺欺人的祝贺用语、一厢情愿的心理满足罢了。它们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因为它们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

有人说,人生之难胜过逆水行舟,此话不假。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获得和舍弃的矛盾时刻困扰着我们,明白了舍弃之道和获得之法,并运用于生活,我们就能从无尽的繁难中解脱出来,在人生的道路上进退自如。

不知是哪一位哲人说过:人生最远的距离是“知”和“行”。有舍弃才有获得,道理谁都懂,可是要照着去做,可不容易。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舍弃很痛苦。精彩的世界里充满诱惑,要舍弃的事情往往很美丽,让人不知道哪些是该获得的、哪些是该舍弃的。

生活在尘世中的人们,有一种可怕的心理,就是“终朝只恨聚无多”,干什么都想赢,舍弃谈何容易?纵观社会,横看人生,有撑死的,也有饿死的;有穷死的,也有富死的;有因祸得福的,也有因福得祸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何时该获得、何时该舍弃,要完全了解真是很困难,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有根据具体情况去综合考虑。不舍弃鲜花的绚丽,就难得到果实的香甜。在选择与放弃间,要慎重考虑,慎重选择。

睿智选择,适时放弃

人生如演戏,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导演,只有学会选择和懂得放弃的人才能创做出精彩的电影,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

人生需要选择,也需要放弃,选择与放弃是成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选择是人生成功路上的航标,只有量力而行的睿智选择才会拥有更辉煌的成功。放弃是面对生活的明智选择,只有懂得适时放弃的人才会事事如鱼得水。

放弃,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它不盲目、不狭隘。放弃,对心境是一种宽松,对心灵是一种滋润,它驱散了乌云,它清扫了心房。有了它,人才能有爽朗坦然的心境;有了它,生活才会阳光灿烂。

199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崔琦在有些人眼里简直是怪人:远离政治,从不抛头露面,整日浸泡在书本中和实验室内,甚至在诺贝尔奖桂冠加冕的当天,他还如常地到实验室工作。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美国高科技研究的前沿领域,崔琦居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电脑盲”。他研究中的仪器设计、图表制作,全靠他一笔一画完成,即使发电子邮件,也都请秘书代劳。他的理论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我没有时间去追赶!

崔琦放弃了世人眼里炫目的东西,从而为自己赢得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也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人的一生很短暂,有限的精力使人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及,而世间又有那么多炫目的“精彩”,这时候,放弃就成了一种大智慧。放弃其实是为了得到,只要能得到你想得到的,放弃一些对你而言并不是必需的“精彩”,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贪婪是大多数人的毛病,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放,就会给自己带来压力、痛苦、焦虑和不安。往往什么都不愿放弃的人,结果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放弃是一种睿智。或许你的精力过人、志向远大,但时间是不容许你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完成许多事情,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在众多的目标中,我们必须依据现实,有所放弃,有所选择。

如果在放弃之后,你烦乱的思绪梳理得更加分明,模糊的目标变得更加清晰,摇摆的心变得更加坚定,那么放弃又有什么不好呢?生活中,总有很多的无奈需要我们去面对,总有很多的道路需要我们去选择。我们要放弃一些原本不应该属于自己的,去把握和珍惜真正属于自己的,去追寻前方更加美好的。放弃一些烦琐,是为了轻便地前行;放弃一丝怅惘,是为了轻快地歌唱;放弃一段凄美,是为了轻松地梦想。放弃,虽然是一种伤感,但更是一种美丽。

放弃是一种超越,睿智的人都懂得该放弃时就放弃。不吐故就无法纳新,看似艰难的取舍,可以让我们走出人生的迷途,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敢于放弃,在落泪之前悄然离去,只留下一个简单的背影;敢于放弃,将昨天埋在心底,只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当你能够放弃一切,做到简单从容的时候,你生命的低谷就已经过去。生活中有时需要我们做出选择,但究竟什么才是最难舍弃的,是一种道义,还是一段感情?为什么不能抛开和牺牲一些东西,而去获得另一些所想追求永恒?

《百喻经》里有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只猩猩,手里抓了一把豆子,高高兴兴地在路上一蹦一跳地走着。一不留神,手中的豆子滚落了一颗,为了这颗掉落的豆子,猩猩马上将手中其余的豆子全部放置在路旁,趴在地上,转来转去,东寻西找,却始终不见那一颗豆子的踪影。

最后猩猩只好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土,回头准备拿取原先放置在一旁的豆子,怎知原先的那一把豆子却全都被路旁的鸡鸭吃得一颗也不剩了。

想想我们现在的追求,是否也是放弃了手中的一切,仅仅只是为了追求掉落的那一颗?所以,失去的已经失去,何必为之大惊小怪或耿耿于怀呢?失去某种心爱之物大都会在我们的心理上投下阴影,有时甚至因此而备受折磨。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调整心态去面对失去,没有从心理上承认失去,只沉湎于过去,而没有想到去创造新的未来。与其怀念过去,不如抬起头,去争取可以把握的未来。

所以说人生如演戏,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导演,只有学会选择和懂得放弃的人才能创做出精彩的电影,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

舍卒保车,大有收获

人们常说:“举得起、放得下的是举重,举得起、放不下的叫作负重。”放弃之后,你会发现,原来你的人生之路也可以变得轻松和愉快。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权力,不得不放走机遇。然而,有时放弃并不意味着失去,反而可能是获得。

一个青年非常羡慕一位富翁取得的成就,于是他跑到富翁那里请教成功的诀窍。

富翁弄清了青年的来意后,什么也没有说,而是转身从厨房拿来了一个大西瓜。青年有些迷惑不解,不知道富翁要做什么,他只是睁大眼睛看着,只见富翁把西瓜切成了大小不等的三块。

“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的利益,你会如何选择呢?”富翁一边说一边把西瓜放在青年面前。

“当然选择最大的那块!”青年毫不犹豫地回答。

富翁笑了笑说:“那好,请用吧!”

于是富翁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了青年,自己却吃起了最小的那块。当青年还在津津有味地享用最大的那一块的时候,富翁已经吃完了最小的那一块。接着,富翁很得意地拿起了剩下的一块,还故意在青年眼前晃了晃,然后大口地吃了起来。

其实,那块最小的和最后那一块加起来要比最大的那一块分量大得多。青年马上就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开始吃的那块瓜虽然没有自己吃的那块大,可是最后却比自己吃得多。

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富翁赢得的利益自然要比青年多。

吃完西瓜,富翁讲述了自己的成功经历,最后对青年语重心长地说:“要想成功就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眼前小利益,才能获得长远大利益,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人生总要面临许多选择,同时也就要做出一些放弃,要学会选择,首先要学会放弃。放弃是为了更好地调整自我,准备良好的心态向目标靠近。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人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重。于是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地变得贪心,追求的太多,同样失去的也更多。

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做事总是把眼前利益看得很重,结果反而失去了长远的利益。有长远目光、变通意识的人却能毫不犹豫地舍弃小利,因为他们知道这会换来人生的大胜利。

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的获得。

小王所在的装饰公司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工程可做了。就在大家为公司的前途焦虑的时候,老板拿来了一份海滨别墅的装修合同,并委派小王负责这个工程。

小王喜出望外,3天后便拿出了设计方案和效果图,经客户审阅后很快付诸实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王一心扑在工程上,从选料到施工严格把关,生怕出现质量问题。

5个月后,工程即将完工,老板来到工地检查。当老板走过回廊,准备穿过客厅去花园时,突然停在了一面玻璃墙前。他用视线量了量角度,又用手敲了敲墙体,然后转身拿过一把铁锤猛地朝玻璃墙砸去。只听“轰”的一声,玻璃墙成了一地碎片。“老板,你为什么要砸这面墙?”小王被老板的举动惊呆了。“玻璃墙偏了5°,抗冲击力不够。这令我不满意。”“您不满意,也犯不着一锤子就砸碎1万元呀!”“我宁可一锤子砸碎眼前这1万元,也不愿意让这面墙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而失去市场,失去日后的100万,甚至1000万!”

小王极不情愿地重新选料,并赶在交工前重新装修好了那面玻璃墙。交工那天,精美的装修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评价,而且还为他们推荐了几个新的客户,公司由此度过了困难时期,业务量开始大幅攀升。

在公司举行的庆功酒会上,老板亲切地对小王说:“1万元是能看得到的,而100万元、1000万元则是看不到的。看得到的永远是那么一点点,看不到的才是一大片。年轻人,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你才会走得更远。”

能够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这是成功者最大的特征之一。不要单纯为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心动,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抵制一时的诱惑,要有“舍卒保车”的变通意识,能够透过诱惑看到长远利益的人,才是成功的人。

我们总是只关注放弃时眼下的痛苦,殊不知如果我们不放弃,就会遭受更大的痛苦。放弃,是一种格局,是我们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弃大得,小弃小得。

漫漫人生路,学会放弃,便能轻装前进,不断有所收获。

尝试回到人生的原点

人们习惯于对爬上高山之巅的人顶礼膜拜,实际上,能够及时主动从光环中隐退的下山者也是“英雄”。

有多少人把“隐退”当成“失败”。曾经有过非常多的例子显示,对于那些惯于享受欢呼与掌声的人而言,一旦从高空中跌落下来,就像是艺人失掉了舞台,将军失掉了战场,往往因为一时难以适应,而自陷于绝望的谷底。

心理专家分析,一个人若是能在适当的时间选择短暂地隐退(不论是自愿还是被迫),都会是一个很好的转机,因为它能让你留出时间观察和思考,使你在独处的时候找到真正的自我。

唯有离开自己当主角的舞台,才能防止自我膨胀。虽然,失去掌声令人惋惜,但往好的一面看,心理专家认为,“隐退”就是进行深层学习,一方面挖掘自己的不足,一方面重新上发条,平衡日后的生活。当你志得意满的时候,是很难想象将来没有掌声的日子的。但如果你要一辈子获得持久的掌声,就要懂得享受“隐退”。

作家班塞说过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在其位的时候,总觉得什么都不能舍,一旦真的舍了之后,又发现好像什么都可以舍。”曾经做过杂志主编,翻译出版过许多知名畅销书的班塞,在40岁事业最巅峰的时候退下来,选择当个自由人,重新思考人生的出路。

40岁那年,欧文从人事经理被提升为总经理。3年后,他自动“开除”自己,舍弃“总经理”的头衔,改任没有实权的顾问。

正值人生最巅峰的阶段,欧文却奋勇地从急流中跳出,他的说法是:“我不是退休,而是转进。”

“总经理”3个字对多数人而言,代表着财富、地位,是事业、身份的象征。然而,短短3年的总经理生涯,令欧文感触颇深的,却是诸多的无可奈何与不得而为。

他全面地打量自己,他的工作确实让他过得很光鲜,周围想巴结自己的人更是不在少数,然而,每天疲于奔命、穷于应付,他其实活得并不开心。这种生活,促使他决定辞职,“人要回到原点,才能更轻松自在。”他说。

辞职以后,他把司机、车子一并还给公司,应酬也减到最低。不当总经理的欧文,感觉时间突然多了起来,他把主要的精力拿来写作,抒发自己在广告领域多年的观察与心得。

“我很想试试看,人生是不是还有别的路可走。”他笃定地说。

事实上,欧文在写作上很有天分,而且多年的职场经历帮他积累了大量的素材。现在欧文已经是某知名杂志的专栏作家,其间还完成了两本管理学著作,欧文迎来了他的第二次人生辉煌。

事实上,“隐退”只是转移阵地,或者是为了下一场战役储备新的能量。但是,很多人认不清这点,一直缅怀着过去的光荣,他们始终难以忘怀“我曾经如何如何”,不甘心从此做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从山顶走下来,你同样可以创造辉煌,同样是个大英雄。

一个不受过去干扰的人,就像画家手中的一张干净的纸,更能画出美妙的图画来。因为是崭新的开始,就需要付出全部的努力,需要认真地对待,需要一丝不苟地去应对每一个环节和细节,这样往往更能把事情做好,而这样的人也正是能理智选择人生道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