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到底是什么?

朋友你好,如果你想通过心理学了解和改变自己,进来就对了!

专门写本书,其实也是我的一个心愿,因为有很多外地的朋友说报不上我的线下工作坊,还有很多朋友说我在央视做的心理学公开课的集数太少了,没听够。所以想着干脆在自己写的书里单独开辟一个版块,用生动的案例和精准的分析,为大家讲解心理学知识,把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的关系讲清楚,把亲密关系的本质和养育孩子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说清楚,让更多人了解真正的自己,找到改变自己和生活现状的方法。

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如果你在街头拦访,“心理学是什么呢?”,你会发现每个人眼中的心理学都不一样,你可能会得到各种不同版本的答案。

作为心理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这些年我亲身感受到了广大心理学爱好者对这一学科的喜爱,人们学习热情与日俱增,可对它依然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解。这些误解,不但影响了我们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也影响了我们对这些知识的传播和应用,甚至出现了一些张冠李戴的笑话。

所以,在全书的开篇,我特别想跟读者朋友们澄清一下,到底什么是心理学。

对心理学五种误解的澄清

误解一:心理学家知道我在想什么

一提“心理学”,有的人以为它能“看透”人心,是一门了不得的“读心术”。很多心理学的从业者和爱好者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周边的人知道你的专业时,总免不了会问这样的问题:“既然是研究心理学的,那你说说我此刻在想些什么?”(画外音:此人心里正在想的是,“我就不信心理学有这么神奇”。)大家会误认为,心理学既然是“研究人类心理”的,那就理所当然地可以揣摩出别人的“所思所想”,能“透视”眼前人的内心活动,最不济的效果,也得和算命先生差不多吧!

澄清谣言的正解:

其实,在心理学研究中,“心理活动”具有广泛的含义,一般可以分为认知、情绪、意志三大类型。在心理学中,常用三个维度来描述心理活动的特征,一是心理活动的过程,二是心理活动状态,三是个性心理特点。可见,心理活动并不单纯指代某人在某种情景下的“所思所想”。心理学家的工作通常就是,根据人的外显行为和情绪表现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探索这些心理活动如何产生、如何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相互间有什么联系等这些客观规律。

也许,我们可以根据你的外在行为特征(比如肢体语言),来推测你此刻的内心活动;或者通过人格测验结果来分析你的人际交往及为人处世原则。但是,再高明的心理学家也不可能具有所谓的“读心术”,也不可能一眼就能看穿你的内心。


误解二:心理学是伪科学,非常主观且不够严谨

有些人对心理学是半信半疑,甚至还有人曾当面直斥心理学是伪科学,是“骗人钱”的巫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解呢?

大多数人认为,所谓“科学”,就应该像数学、物理学那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严格的实验操作。而人的心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又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受很多难以控制的因素影响。所以,有的人会认为对“人心”的任何操作和探究都很“玄”,会添加很多研究人员主观的东西,使得心理学的研究缺乏科学性,结果不靠谱。

澄清谣言的正解:

1982年,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接收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yS)为会员协会,肯定了心理学的学术地位。而且,你知道吗?心理学是“理科”!是的,你没看错,心理学跟数学、物理、天文、海洋、大气科学等一样,同属于理科。我拿到的心理学博士学位,就是理学博士。实际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揭示心理现象背后的发生发展规律,用以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一门极为严谨的科学。

说它科学,是因为它具有一整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完整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等。研究过程包括,提出研究假设(我想研究什么问题),采用恰当的方法搜集资料或数据(用实验室设计还是现场研究?用横向比较研究还是纵向追踪研究?),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结果的统计处理(常用的是SPSS统计软件帮助计算,如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参数估计等),以及最终得出结论(研究发现与研究假设一致吗?对现有理论和研究方法有什么贡献?)。

心理学中有很多领域都与自然科学研究相近,如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现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都采取了严格的科学设计,从实验控制、统计学分析,到结论的提出,都服从于统一的科学标准。


误解三:心理咨询没什么用处,都是骗人的

有的人对“心理咨询”缺乏正确的了解,以为一两次咨询就能包治百病、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有的人认为,在治疗过程中,自己无须任何投入、配合、改变,解决心理问题全是咨询师的责任。还有的人,由于遇到了经验不够丰富的心理咨询师,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给自己带来了新的困扰。有的出于对“心理咨询”的失望,“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觉得所有的心理咨询都是骗人的。

澄清谣言的正解:

通常,“心理咨询”是面向正常人的,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扰,使其发展得更好。心理咨询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对夫妇、一个家庭或一个团体。但是,若来访者不仅有心理困扰,还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偏差,甚至是精神疾病,那就需要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来处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理问题的形成通常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积累,或者受到极为强烈的外部刺激,因而心理咨询对心理问题的解决,自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的心理咨询,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需要多次见面、持续改进,有赖于求助者的主动意愿和积极参与的程度,以及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能力。所以说,心理咨询是一个长期的、互动的过程,只有咨询双方对心理咨询有着正确的理解和基于现实的期望,才可能取得满意的咨询效果。


误解四:把心理学等同于“心理咨询”

有的人把心理学片面理解成临床治疗抑郁、焦虑、恐惧等各种心理疾病的方法。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误解,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近些年心理学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心理门诊、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等通过不同渠道冲击人们的视听,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其次,人们通常习惯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去认识一门学科。一直以来,大家误以为心理学最广泛的应用领域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所以很多人将“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学,甚至有人因为否定心理咨询而否定了整个心理学。

澄清谣言的正解:

“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阔,时至今日,有100多个分支,如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经济心理学、音乐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学,等等。

心理学家活动的领域,也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咨询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以及医院,我们可以看到临床心理学家的身影,他们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建议,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帮助来访者健康成长;对那些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如强迫症、厌食症、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患者等,则采用行为矫治或药物治疗的方法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在学校,教育心理学家和学生心理咨询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怎样教学,教师如何才能把知识充分地传授给学生,以及针对不同课程如何设计不同的授课方式。而学生心理咨询师负责与学生健康成长有关的工作,如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有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和情感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在监狱、犯罪研究机构以及司法部门,司法心理学家主要研究社会犯罪的特征和规律,为决策机构提供预防并减少犯罪的措施,帮助偏离社会正轨的人重新回归社会,有时也为司法部门在心理障碍病人犯罪的判决问题上提供科学的定罪依据。

心理学发挥作用的其他领域还有很多,如航天飞行事业、军队、工业、经济等。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还在持续增加中,如法律心理学、互联网心理学、合规心理学等。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的用武之地。

我们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情,但可以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心理学就是这样一门可以帮助我们转变看待世界方式的科学,它让我们更懂自己、更理解他人,引导我们以实际行动改善人生境遇,用更健康积极的心态去体会人生旅途上的种种风景。


误解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

很多来访者都说,走进心理咨询室需要莫大的勇气,第一次做心理咨询之前要做很久的思想斗争:“去还是不去?人们会不会认为我是精神病,朋友知道了会怎么看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很多人对心理学的看法——去进行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心理有问题”就是不正常,就是变态。因此,误以为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

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看法,主要源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普遍比较内敛,对于很多心理困扰,尤其比较隐私的心理问题,都倾向于自己调节,一旦去见了咨询师,就会觉得“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二是少数媒体对大众的误导,个别媒体在选择和心理学有关的主题时倾向于选择变态心理,认为这样更能满足猎奇心理,抓住大众眼球,带来更高的收视率。

很多人也的确是从各种影视作品中,特别是好莱坞和日本的所谓“心理电影”中认识心理学的。比如,影片《精神变态者》《沉默的羔羊》《本能》等,为观众展现了光怪陆离的心理世界,也为心理学打上了带有偏见的烙印。

澄清谣言的正解:

其实,大多心理学研究都是针对正常人的。有些人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混淆了。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精神病学家主要从事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治疗,他们的工作对象是所谓“变态”的人,即心理失常的人。精神科医生和其他医生一样,在治疗精神疾病时可以使用药物,他们也必须要接受心理学的专业培训。

与精神病学家不同,虽然临床心理学家也关注病人,但他们不能使用药物。除此之外,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是探讨正常人的心理现象,如儿童情绪的发展、性别差异、智力,老年人心理,跨文化的心理比较等。

对于心理学的偏见和误解不止以上几种。事实上,心理学比很多人预想的要复杂得多。

心理学的前世今生

迄今为止,人类对“心灵之旅”的探究已历经了2500个春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心理学源于西方哲学,而西方哲学则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都把对“心”和人性的探讨,视为哲学的主要问题之一。

到了19世纪末,受生物科学的影响,心理学才开始脱离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此后,心理学的内容不断变更,但名称仍旧不改。在英文中,表示心理学的单词psychology,是由希腊文中的psyche与logos两字演变而成。前者意指“灵魂、心智”,后者意指“讲述”,合起来就是——心理学是阐述心灵的学问。到了19世纪末,科学心理学开始萌芽,心理学当时被界定为“研究心理活动的科学”。至此,心理学开始被列入科学的范畴。从隶属于哲学,到开始被视为科学,心理学在内容上只涉及了人的精神或心理方面的问题。

到20世纪20~60年代,心理学又被界定为“研究行为的科学”。这里的行为指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显活动。这一界定一直维持了四十多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才被重新界定为“对行为和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这一新的界定修正了对行为的偏重,加上了“心理历程”,颇有些“内外兼顾”的意味,也道出了现代心理学的特征。

总之,如果追溯至古希腊时期,心理学是一门超过2500多年的古老学科;但是,如果从19世纪70年代心理学从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开始计算的话,它到今天也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是科学大家庭中的“新生代”。但无论怎样,这都不影响心理学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广泛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心理学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

心理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每天我们挂在嘴边的词语,基本上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比如,感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都属于心理现象;发脾气、闹情绪等,属于心理活动;乐观开朗、爱好交际,是在描述人格特点。

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心理学家。三四岁的幼儿已经能揣度别人的心思了,他们知道怎样把玩具藏起来让其他小朋友找不到,还会提供错误的线索去误导小朋友。他们会从妈妈的神情和语气上判断她在生气,所以乖乖地不敢继续胡闹,等妈妈高兴时,再乘机提出要求。

这些行为,都建立在对他人心理洞察和推测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对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思和所为进行预测。这也正是心理学家想要努力弄清楚的问题中的一部分。

接下来,《用得上的心理学》这本书将从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生活案例开始,讲述心理学在自我成长、心理健康、亲密关系、亲子教育、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的日常应用,帮助读者朋友们轻松有趣地掌握一些心理学精要,并在实际生活中自如运用。

人生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我们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情,但可以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心理学就是这样一门可以帮助我们转变看待世界方式的科学,它包含着思想与智慧,让我们更懂自己、更理解他人,引导我们以实际行动改善人生境遇,用更健康积极的心态去体会人生旅途上的风景。

亲爱的朋友们,与《用得上的心理学》一起踏上人生的新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