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3 腔隙性脑梗死

简要病史
例1,女,70岁。嗜睡、乏力1天。例2,男,58岁。言语不清及左侧肢体无力2天。
CT与MRI所见
例1,CT平扫(图2-3-1A),两侧豆状核多发点状与结节状低密度影,最大径4mm,CT值21HU。右侧丘脑腹内侧轮廓欠清楚。T 1WI(图2-3-1B),双侧基底核多发结节状与点状低信号灶。FLAIR(图2-3-1C),右侧丘脑腹内侧隐约可见局限性略高信号,界限不清。双侧基底核病变为低或等信号,右侧外囊条状高信号。DWI(图2-3-1D),右侧丘脑片状高信号(箭),最大径13mm。ADC图(图2-3-1E),右丘脑病变为低信号(箭),基底核病变为高信号。例2,T 2WI(图2-3-2),左豆状核肾形不均匀高信号(箭),其T 1WI为低信号、DWI为高信号(未列出)。
图2-3-1A
图2-3-1B
图2-3-1C
图2-3-1D
图2-3-1E
图2-3-2
最后诊断
均为腔隙性脑梗死。
病理与临床特点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是常发生于基底核、丘脑等处小的梗死(15mm及以下),约占所有缺血性中风的1/4,病因是穿支动脉动脉硬化性闭塞或小血管脂质透明变性,偶为栓塞性梗死。病理学表现为神经元丧失、巨噬细胞浸润以及胶质增生。本病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TIA、心脏病、动脉炎、老年化、酗酒及嗜烟。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见。临床表现与病变部位有关,多无症状,约20%~30%出现不同类型及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活动受限、言语不清、偏瘫、构音障碍等,并可出现抑郁与焦虑。上述中风症状可归纳为多种腔隙综合征,如纯运动性轻偏瘫(可合并运动性失语、合并水平凝视障碍、合并动眼神经交叉性瘫、合并精神错乱、闭锁综合征)、纯感觉性卒中(偏身感觉缺失及异常关节如麻木与烧灼感)、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笨手综合征、以及其他感觉运动障碍。本病预后良好,2~3个月症状改善明显,但再次出现腔隙性梗死的可能性较大。反复多发腔隙性梗死可导致痴呆。
CT与MRI特点
①部位及形态:常见于深部灰质核团,尤其是壳核、丘脑、深部脑白质、胼胝体,以及内囊、尾状核、脑桥,可从很小至15mm,也有文献将15~20mm或超过20mm者称为巨腔隙性梗死。一般为圆形或类圆形,也可为条状及不规则形,常为多发性;②CT平扫常难以显示超急性期病变,超急性期之后表现低于脑实质密度的小病变,增强扫描于发病后3天至2周可见强化;③MR表现为边缘清楚的T 1低信号及T 2高信号,急性者FLAIR高信号、DWI显示扩散受限、ADC图呈低信号,慢性者FLAIR为低信号伴周边高信号(胶质增生)、DWI无扩散受限。急性晚期与亚急性早期增强T 1WI可见明显强化。腔隙性梗死多无继发出血,约1/3病例为出血性腔隙性梗死,SWI与T 2∗WI上显示低信号,代表微小出血。MRA难以显示责任血管的病变,或仅见较大脑动脉分支动脉硬化征象,其原因是导致腔隙性梗死责任血管为脑动脉深穿支,当前3T及其以下的MR设备很难显示。
鉴别诊断
①血管周围间隙增大,常见于基底核下部、皮层下白质及中脑,边缘清楚及光整,呈圆形或椭圆形,其CT密度及MR各序列信号均与脑脊液一致,但FLAIR上无周边胶质增生所致的信号增高,邻近脑实质无萎缩或肿胀等征象;②分水岭梗死,见于不同脑动脉分布的交界区(如幕上大脑半期前、后分水岭)及灰白质界面(皮层下分水岭),具有特定部位,累及皮质者常为三角形或扇形;③伴微血管疾病的脑白质T 2/FLAIR高信号病变,主要是微血管脂质透明变性及动脉硬化,常为斑片状及融合性,多发,最大径超过15mm,以侧脑室周围白质最常见,并不见于基底核与丘脑;④正常老年脑改变,见于50岁以上,呈三种T 2/FLAIR高信号;⑤出血后软化灶,既往有出血史,SWI可见含铁血黄素所致低信号。
简要讨论
本病为最常见的中风之一,可有或无症状,影像学特点为局限性密度及信号异常,其演变特点与其他部位脑梗死近似,诊断困难时需结合功能成像如DWI、SWI等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