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47 脑膜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简要病史
女,27岁。头痛1个月,加重伴呕吐2周。外院CT显示右额叶肿瘤。
CT与MRI所见
T 1WI(图1-47-1A),右额叶不均匀低信号肿物(箭),内侧紧贴大脑镰,内部见蜂窝状低信号,外侧见小的新月形囊变区,灶周轻度低信号水肿区(∗)。大脑镰弧形左移。T 2WI(图1-47-1B),肿物呈等及高信号混杂(箭),内部多发蜂窝状高信号,外侧囊变区为高信号,水肿为高信号,局部脑沟变窄。矢状位T 2WI(图1-47-1C),上述肿块(箭)呈宽基底与额部脑膜相连,水肿累及胼胝体。FLAIR(图1-47-1D),肿物大部分为等信号,边缘分叶(箭),水肿为高信号。轴位增强T 1WI(图1-47-1E),肿物(箭头)呈明显及不均匀强化,内侧与大脑镰相连、见多根须状或条纹状明显强化,大脑镰局部增厚(箭)。矢状位增强T 1WI(图1-47-1F),肿物(箭)不均匀及明显强化,邻近脑膜增厚及脑膜尾征(箭头)。
图1-47-1A
图1-47-1B
图1-47-1C
图1-47-1D
图1-47-1E
图1-47-1F
最后诊断
脑膜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病理与临床特点
脑膜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meningeal primary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mPNET)属于脑膜间叶组织高度恶性肿瘤,也称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WHOⅣ级,为WHO 2007年新列入的脑膜肿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分为中枢型和周围型两类,mPNET属于周围型。镜下肿瘤细胞呈小圆形,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易见核分裂象与坏死,肿瘤细胞排列紧密,典型者可见Homer-Wright菊形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99(+)。电镜下可见瘤细胞内有微丝微管结构以及神经内分泌颗粒。mPNET好发于30岁以下病人,临床表现与肿瘤所在部位脑实质及脑神经受压、颅内压增高有关,包括头痛、呕心、呕吐、抽搐等。
CT与MRI特点
①部位及形态:肿瘤体积常较大(>6cm),形态不规则,边缘多较清楚,部分较模糊,占位效应明显,瘤内密度及信号混杂,常见囊变与坏死,邻近骨质可见侵蚀或破坏。无脑膜尾征或较少见,原因可能是肿瘤生长迅速,脑膜刺激尚不足以形成脑膜增厚;②CT平扫为等及略高密度,常不均匀,可见钙化及出血所致的高密度。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③MRI可见流空信号,瘤周水肿较轻,FLAIR为等或稍高信号,DWI显示扩散受限,可能与肿瘤细胞毒性水肿较明显有关。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及不均匀强化。少数可见柔脑膜转移征象。
鉴别诊断
①脑膜瘤,常见于中年女性,密度及信号较均匀,邻近颅骨可见增厚,瘤周水肿较明显,流空信号较常见,增强扫描明显及均匀强化,常见粗大脑膜尾征。但不典型与间变性脑膜瘤形态不规则,易侵犯颅骨;②脑膜转移瘤,病人常为中老年,有原发肿瘤病史,可合并脑实质、柔脑膜及颅骨转移,瘤周水肿明显,增强扫描明显强化;③脑膜血管瘤及血管周细胞瘤,血管丰富,可见流空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④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见于青少年,常发生于颞叶,典型者呈多发结节或泡泡状,病灶呈楔形或扇形,无明显水肿,FLAIR病变周围可见高信号环,增强扫描一般不强化;⑤脑膜其他间叶组织来源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常体积较大,边界清楚,恶性者可侵犯脑实质及颅骨,并伴脑膜增厚,影像学上与本病鉴别困难;⑥少突胶质瘤,尤其是间变型者,位置表浅,常伴钙化,但界限不清,水肿较明显;⑦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常见于青年,以囊+壁结节最常见,也可为实性,可伴脑膜增厚与强化;⑧淋巴瘤,可为全身淋巴瘤侵犯或原发于颅内,多位于脑实质,少数位于脑膜,其特点为密度较高及较均匀,T 1及T 2信号接近脑皮质,增强扫描显著及均匀强化。
简要讨论
mPNET较少见,其特点为病人较年轻,肿瘤体积较大,但边缘相对清楚,瘤周水肿较轻,生长迅速,密度及信号更不均匀,易见坏死及囊变、强化不均匀,可见邻近颅骨受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