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诗词欣赏的层次

第一节 厉以宁谈如何欣赏诗词

诗词为什么能打动人心?诗词的艺术构成是怎样的?当我们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熟视无睹的时候,诗词为什么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让我们驻足、停留,并引领我们思考深层次的问题?上面这些,大概是每一个喜爱诗词的人都经常想到的吧。那么,厉以宁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怎样的呢?厉以宁不但是一个才情充沛的诗人,而且是一个目光敏锐的鉴赏家,他对诗词美学的许多理论问题,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让我们首先来看看厉以宁对诗词欣赏层次的看法。尽管诗词欣赏凭借的往往是一种猝然相遇的直感,但理解诗词的美学构成和欣赏层次,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走进诗词的艺术世界。厉以宁认为,诗词欣赏应该从以下四个层次着手。

1.景——任何诗词,都会涉及具体的事物,可以通称为“景”。

2.情——诗词在涉及一定的事物时,必然表达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情”。

3.意——“景”与“情”的深处,蕴藏着诗词作者内心的想法,这就是“意”。

4.境——整篇诗词,通过“景”“情”“意”的表达,最终达到某种境界,这就是“境”。

在诗词中,景、情、意、境是一种浑然一体同时又层层递进的关系,最高的层次则是“境”。“境”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老子的思想。老子思想的根本在于“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对于一切具体事物的关照,最后都应该发展到对“道”的追索。但是,和具体的物象不同,“道”既包括“实”,即实在;也包括“虚”,即无限性、无规定性。这种对于无限性、无规定性的追求,尤其反映在文学艺术领域,不管是诗词还是绘画、书法等,其终极目的,都不仅仅是对于具体事物的刻画,还有对于“境”的追求。

那么,境界是怎样生成的呢?厉以宁认为,一首好诗之所以传诵千古,总是“景”“情”“意”三者交融,并达到一定的境界,这样就形成了景、情、意、境的合一。写景不易,就怕落入俗套;写情更难,就怕无病呻吟;写意最难,贵在含蓄,意在于新,在于能令人回味;境,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自然形成的。古人将“意与境会”作为诗词创作的最高境界,是指诗人因外在事物与心灵猝然相会、融洽无间、不假绳削,遂成佳作。这体现了诗词意境构成中“意”与“境”之间一种自然而然的结合,重在心目之间的天然相会。

在厉以宁的读书笔记中,他亲自选出20首唐宋诗词,称其为“景、情、意、境”交融的最佳作品,他还在笔记中写道:“这是根据我自己的喜爱来选择的,不受以前各种文学史著作和评论家的意见的束缚。”

被厉以宁列为最佳作品的10首诗是(每个作者诗或词仅选一首,按作者年代排列):

1.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2.王维《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

3.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

4.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

5.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

6.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7.王安石《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

8.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9.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

10.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被厉以宁列为最佳作品的10首词是:

1.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3.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5.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6.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7.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鄊酒)

8.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

9.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10.刘克庄《沁园春》(何处相逢)

“境”的形成虽然不完全凭借逻辑和技巧,但缺乏思考和酝酿,也不能达到高境界。古代诗人对于“炼字”和“炼句”的重视,就是例证。对于这一点,厉以宁指出,一首好诗好词之所以能够被人们长期传诵,可能只是由于其中有一句或两句有新意,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能激发人们的某种思考。有时候,诗词中某一句或某一个字,也能赋予整首诗不同的意味,增加作品的感染力,提高诗篇的艺术性。有了这个“句”或“字”,全诗或全词的境界就突出了。厉以宁认为这个“字”或“句”,又称作“诗眼”,往往是“炼”出来的,是诗人不断琢磨的结果。

中国古代诗人都很讲究炼字炼句,因为诗词是凝练的语言,不仅要求形象生动,还要讲求韵味。字或句如果“炼”得好,不仅能准确地传达事物的特征和诗人的感情,而且还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使得全诗似游龙飞动,精妙传神,从而带来弦外之音、味外之旨。

厉以宁指出,最能说明这一问题的例子是王安石的七绝《泊船瓜州》:

七绝·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中的“绿”字是最精练、最传神的,据说王安石曾先用“到”,又用“过”“入”“满”,都认为不好,最后改为“绿”。

厉以宁还指出,一些千古传诵的名作,它们之所以脍炙人口,可能也是因为“诗眼”在提升诗词的意境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诗为例:

七绝·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七绝·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七绝·春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五绝·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五律·没蕃故人

(唐)张籍

前年伐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七绝·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七绝·夜直

(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七绝·州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七绝·游小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再以词为例:

天仙子

(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鄃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张先词中“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尤其是一个“弄”字;宋祁诗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尤其是一个“闹”字,把这两首词的景、情、意、境全点染出来了。

厉以宁还指出,张先在词中喜欢用“影”字。除了前引《天仙子》中“云破月来花弄影”以外,还有《青门引》:

青门引

(宋)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宋)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厉以宁1959年曾为此写过一首七绝:

七绝[1]

过北大东南门外桃园,忆张先词有感

厉以宁

愁去愁来影字中,落花满径只残红。

明朝还有濛濛雨,痴梦应醒送晚风。

其实,这首七绝反映了厉以宁1959年的遭遇和心情。

下面,再看看张舜民、仲殊和吕本中的词:

卖花声·题岳阳楼

(宋)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这首词是张舜民贬官湖南郴州时路过岳阳楼而写的。“休唱阳关”一句,字面上表明自己是被贬往南方而不是去西北,但从心情上说,南贬与流放西北是一样的,都怕听阳关曲。“应是长安”一句,反映了自己对朝政的关切和对京城的眷恋。

南柯子

(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仲殊,原名张挥,曾举进士,后弃家为僧。这首词中的“又是”和“记得”四字,用得十分恰当,把悲凉的气氛一下子烘托无遗。

南歌子

(宋)吕本中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吕本中在这首词里,正是用“乱山深处”四个字把“景”衬托出来,用“中原归思”四个字,把“情”点出,从而成为一首景、情、意、境合一的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