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高分子膜盐水精制工艺

2.5.1 高分子膜盐水精制工艺概述

(1)高分子膜精制原理。高分子膜精制工艺核心是膜法精密过滤,是根据膜的性质和盐水特点,经过不断探索形成的工艺方法。由于镁的沉淀物和有机物易堵塞高分子膜,所以流程特点是先用氧化的方法除去有机物,利用氢氧化钠与镁离子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采用浮上澄清方法先除去氢氧化镁沉淀物,浮上澄清出来的澄清盐水中加入纯碱,使钙离子与其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该碳酸钙沉淀物再用有机膜精密过滤。典型流程是镁沉淀反应—氧化反应—重力澄清(浮上澄清)—钙沉淀反应—精密(膜)过滤—还原反应,即三个反应单元、一个重力分离单元、一个过滤分离单元。高分子膜盐水精制工艺可将盐水中的悬浮物的含量直接达到小于1mg/L的要求。

(2)高分子膜的性质及原理。膜分离过程以压力渗透膜为分离介质。当膜两侧存在压力推动力时,原料侧组分透过膜,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通常膜原料侧称膜上游,透过侧称膜下游。不同的膜过程使用的膜不同,推动力也不同。表2-19列出了8种已工业应用膜过程的基本特征。

表2-19 8种已工业应用膜过程的基本特征

膜分离技术目前已普遍用于化工、电子、轻工、纺织、冶金、食品、石油化工等领域。

膜是膜技术的核心,膜材料的化学性质和膜的结构对膜分离性能起着决定性影响。对高分子膜材料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耐酸、碱、微生物侵蚀和耐氧化性能(表2-20)。膜的制备方法见表2-21。

表2-20 已用作膜材料的主要聚合物

表2-21 膜的制备方法

微滤膜的分离过程主要是根据膜过程和分离体系的特征,选择合适形式的膜组件,然后根据膜内、膜表面的传质及浓度、流速、压力沿膜面分布,对运行过程进行优化。

膜分离中的传递过程包括膜内传递过程和膜外传递过程两种。膜内的传递过程要考虑两个问题,其一是分离物质在主流体和膜中不同的分配系数,其二是物质从膜表面进入膜内的传递动力学过程。总之,膜与各种分离物质的传递速率不同而形成各组分的分离。膜外传递过程指物质从膜表面进入膜内以前,因流动状况不同,受膜表面边界层传递阻力或传递扩散的影响,包括由浓度极化以及实际操作条件下形成的传递过程。膜分离过程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膜材料及其膜后的特性,且取决于过程中的操作条件,如压力、流动状况、温度等。因此,膜内、膜外传递过程的综合结果才能得到实际的分离效果。

膜表面传质过程中,膜表面传递阻力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膜本身具有高传递阻力、低渗透通量,其结果造成低浓度的浓度极化,这种浓度极化情况下的传质过程为膜控制的传质过程;另一种是在高渗透通量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在膜表面形成一层凝胶层,这时传质过程由凝胶层控制。

浓度极化由于膜的选择通过性,溶质大部分被膜截留,积累在膜高压侧面,造成膜表面与主体溶液间的浓度梯度,靠近膜表面边界层中溶质浓度增加,而溶剂浓度降低,从而降低了优先渗透组分的推动力,增加了难渗透组分的浓度,使总的分离效果下降。

凝胶层控制传质中,对于高渗透通量的膜,即使膜两侧有不同的压差,其渗透流速只达到一定值。这种情况就是料液中溶质在膜表面上形成一层凝胶层,随着时间延长,这凝胶层的厚度增加到使膜的渗透通量降低到一个平衡值,若增加膜两侧压差,在一个时间区间,渗透通量可以增加,但新的凝胶层又沉积而形成,于是又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到稳定状态时,增加推动力已不可能使渗透通量增加,这时传质过程已由凝胶层控制。

膜污染是指由于被过滤料液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分子与膜发生物理化学作用或因浓差极化使某些溶质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或沉积,造成膜孔堵塞或变小,并使膜的透过流量与分离特性产生不可逆变化的现象。它与浓差极化有内在的联系,尽管很难区分,但是概念上截然不同。对于膜污染,应当说一旦料液与膜接触,膜污染就开始了,也就是说,由于溶质与膜相互作用产生吸附,开始改变膜特性。膜污染的影响相当大,它可使膜的过滤能力下降20%~40%,污染严重时能使膜通量下降80%以上。如不能有效地控制膜的污染并及时进行清洗再生,要将膜应用于盐水精制的大生产是比较困难的。

膜污染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溶质,有机物等被吸附在膜上,这个过程在溶质、有机物分子同膜接触10min之内便完成,它可使膜通量下降30%;第二阶段是膜表面缓慢形成凝胶层,膜孔道堵塞,从而使膜通量相对缓慢地进一步连续下降。

膜污染的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附着,由溶解性有机物浓缩后黏附于膜面(凝胶层)以及由胶体物质或微生物等吸附于膜面(吸附层)所构成的;另一种是淤塞,小颗粒的悬浮物使膜孔产生不同程度的堵塞。污染物种类包括:Mg(OH)2、CaCO3、铁盐或凝胶、磷酸钙复合物、无机胶体等无机物;微生物、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胶体及凝胶、腐植酸等有机物。

影响膜污染的因素:①粒子或溶质尺寸及形态;②粒子或溶质与膜的相互作用;③膜结构与性质(对称与不对称);④溶液的性质(浓度、温度、黏度、pH值等);⑤膜的物理特性(表面粗糙度,孔径分布及孔隙率);⑥操作参数(料液流速、压力、温度等)。

2.5.2 几种典型的膜法盐水精制工艺

2.5.2.1 戈尔膜盐水精制工艺

美国戈尔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高科技产品的跨国公司,于1958年由W.L.Gore创办,目前在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0多家工厂。该公司以膨体四氟乙烯专利技术为母体开发生产了多种产品,涉及电子、医疗、工业、军事、民用等多种领域。

Gore公司用延伸法制造了聚四氟乙烯延伸膜:首先制取高度定向的结晶态聚合物,在接近聚合物熔点温度下,挤压聚合物膜,并配合以很快的拉出速度,冷却后对膜进行第二次延伸,使膜的结晶构造受损,产生裂缝。由于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好,又为疏水性材料,用延伸法所制膜的孔隙率很高(可达90%)。

(1)戈尔膜液体过滤器的工作原理。戈尔膜液体过滤器将膨体聚四氟乙烯专利技术、全自动控制系统及各种附属设备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它的过滤方法与众不同,它是用薄膜来进行表面过滤。这种独特的过滤方法,使液体中的悬浮物被全部收集在薄膜的表面,是目前有效的液固分离方法之一。过滤时,浊液经过Gore-TEX薄膜滤芯,清液透过膨体聚四氟乙烯薄膜滤芯进入上腔,液体中的固体物被全部截留在薄膜滤芯表面,形成滤饼。以秒计的瞬时反流形成反清洗,将滤饼从滤芯表面去除,脱离滤芯表面的滤饼沉积在过滤器底部,当达到一定量时,被迅速从底部排出。

过滤与反清洗交替进行,循环往复,实现戈尔薄膜液体过滤器的连续运行。

(2)戈尔膜液体过滤器的特点

①低压过滤。戈尔膜液体过滤器的过滤压力,仅需0.03~0.1MPa。

②高流通量,一次净化。戈尔膜液体过滤器的过滤能力是一般其他膜过滤能力的5~10倍,不需要借助其他的固液分离设备,一次过滤完成固液分离。

③广阔的过滤范围。被过滤液体中的固体含量从20mg/L(0.002%)到100000mg/L(10%)均可被有效去除且滤液清澈。

④自动反清洗,连续过滤,操作简单。过滤器可在数秒之内自动反清洗过滤膜,反清洗压力低,反清洗时不需要排空过滤器,反清洗一结束,又进入过滤状态,整个过程自动控制,不需人工操作。

⑤体积小,占地省。戈尔膜液体过滤器仅需其他相同处理量的传统过滤装置1/10的占地面积。过滤器的体积也大大小于其他过滤装置。

(3)戈尔膜盐水工艺流程。根据戈尔膜的一些特性和实际运行的情况,在中国形成了一套较为合理的工艺方案,其流程为沉淀精制+氧化反应—浮上分离—沉淀精制—精密过滤—还原中和反应,即3个反应单元、1个重力分离单元、1个过滤分离单元。

向化盐桶来的粗盐水中加入10%的NaClO,用以破坏天然有机物,控制粗盐水中游离氯含量为1~3mg/L(进树脂塔前需要加Na2SO3处理),同时加入NaOH,过碱量为200mg/L,镁杂质形成絮状固体Mg(OH)2,加入FeCl3作絮凝剂原料,并发生如下反应:

Fe(OH)3(絮状物)作为絮凝剂,溶度积很小(溶解曲线见图2-30),反应快速彻底,并很快与Mg(OH)2结合成大颗粒,在浮上式澄清桶预处理器中通过气浮作用从桶上排出,加气压力0.2~0.3MPa,加气量与盐水的比例为每立方米盐水加5L压缩空气,气包的释放在浮上桶下部,其中有一部分气体会形成大气包损失掉,FeCl3的加入量一般与盐水比例为3/10000~5/10000,但实际加入量根据上浮盐泥颜色调整,控制在浅肉红色。

图2-30 三氯化铁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预处理器出来的粗盐水在反应塔中加入Na2CO3,此时的盐水基本上是Ca2+含量多、Mg2+含量少,通过自然位差或泵提升经过戈尔过滤后则可得到不溶物的质量分数小于1×10-6的精盐水。

戈尔过滤器盐泥再返回预处理器入口,即富钙盐泥循环,特别适合于高镁盐的处理,预处理器泥浆送至板框压滤机。

如果是真空盐,其中的Ca2+含量很低,不足以在高分子膜上形成助滤层,这时要把戈尔膜过滤器的盐泥自身循环,即返回第二反应桶,增加进入过滤器的钙量,以稳定操作。

(4)戈尔膜工艺设备主要参数的选择

①戈尔膜过滤流量的选择。过滤过程开始运行时,膜的渗透流量影响主体液中的粒子向膜面运动的速度,流量越大,粒子在膜面沉积得越快,也越致密,在膜表面沉积形成的污染层将产生额外的阻力,该阻力可能远大于膜本身的阻力。与膜孔径相近的粒子易嵌入膜孔通道中,在膜孔中沉积,将造成膜孔减小甚至堵塞,实际上减小了膜的有效面积。液体透过膜的阻力增加幅度越大,流量的衰减就越严重。对于长期运行的膜过程,膜的初始流量应有所控制,以限制膜污染的产生,从而使通量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稳定在较高水平,对于盐水精制过程,戈尔膜的过滤流量选择为0.5m3/(m2·h)较好。

②戈尔膜过滤压力的选择。在生产中,过滤压力在0.015~0.06MPa时,流量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加,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基本保持不变,这时过滤过程在压力控制区;当压力增加到0.06MPa以上时,流量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衰减,压力越高,衰减越快。膜两侧压差变化对膜渗透速率不起作用,即为传质控制区。当料液中被截留组分在膜面上沉积形成凝胶时,随着过程的进行,凝胶层加厚,直至膜通量达到某一平衡值。当增加膜二侧压差时,短时间内可能使膜面凝胶层的形成加快,膜的污染加重,甚至使膜被压实,从而使总体过滤阻力大大增加,流量的衰减加快,达到平衡时的流量越小。因此膜过滤初期应采用较低压力,然后慢慢升压,可在较少的时间内获得稳定的通量,当过滤压力达到0.1MPa时,应进行化学清洗。在正常生产中,过滤压力最好控制在0.03~0.055MPa。

③过滤过程中的选择

a.过滤时间。因为戈尔过滤器属终端过滤操作,随着运行时间的加长,滤饼不断增厚,为获得较大的处理能力,同时保证戈尔膜在较低的压力下工作,盐水精制过滤时间应在1200~1600s之间。当然,含固量、种类和大小以及流量变化时,应调整过滤时间。一般含固量升高时,过滤时间缩短;含有机物、Mg(OH)2时,过滤时间缩短;小粒子比例高时,过滤时间缩短;流量增大时,过滤时间缩短;反之则相反。

b.反冲时间。由于EPTFE(改性聚四氟乙烯)的低摩擦系数及滤袋具有的柔性,反冲时只要有30~40cm液柱的清液,因此反冲时间只要稍大于清液下降所需时间即可,根据运行情况,选择30s。

c.沉降时间。反冲下来的滤饼从滤袋上脱落,只要沉降到设备的锥形底部,才能进行下一次过滤,否则滤饼将随新鲜的粗盐水又附着在膜上,过滤压力上升。沉降时间根据运行情况,一般取40s。

d.过滤循环次数。主要取决于每次反冲、沉降下来的杂质体积,选择次数太少,影响装置能力太多,影响戈尔膜的有效过滤面积与反冲效果。最佳循环次数的判断基准是过滤器锥底固相的最高液面不能超过戈尔膜的最下端,盐水精制一般选6次。

e.排渣时间。经过几次循环后,沉降在过滤器锥底的固相必须及时排出,排渣时间只要稍大于将渣排净所需时间即可,一般取30s。

f.清洗方式的选择。物理清洗主要有低压高流速法,反压清洗法和负压清洗法三种。低压高流速法是使清洗介质在低压推动下,高流速流过膜功能面,以冲掉膜面的污染物;反压清洗法是在透过液侧用清洗介质或用透过液加压使其从膜的反面透过膜,使膜性能得到恢复;负压清洗法是采用抽吸作用,在膜的功能面侧形成负压,以去除膜表面和膜内部的污染物的方法。

经过试验对比,三种方法的优劣顺序为:负压清洗>反压清洗>低压高流速清洗。

低压高流速清洗只靠剪切力去除污染物,它对膜表面的污染物质起作用,但对膜孔内的物质去除无能为力;反压清洗对堵孔物质的去除效果好,但对膜表面液体流速低,故对膜表面的污染物去除效果不好;而负压清洗既有膜表面较高的液体流速,透过液也有抽吸作用,故膜表面和堵孔的污染物都能较好去除。因此,应根据实际需要化盐盐水的量,根据相关经验参数选择合适的戈尔过滤器(图2-31)。戈尔膜过滤盐水精制流程见图2-32。

图2-31 戈尔膜过滤器结构图

2.5.2.2 凯膜盐水精制工艺

(1)凯膜简介。凯膜过滤器是新加坡凯发集团根据多年的水处理实践研制而成的用于盐水精制的过滤器,凯膜技术源自人造血管技术。该过滤器是聚四氟乙烯管式多孔膜,过滤膜开孔率高、孔径小,液体中的悬浮物全部被截留在薄膜的表面,由于薄膜具有极佳的不黏性和非常小的摩擦系数,滤料不易堵塞。这样,在不增加运行负荷的情况下,既保证了液体的最大通量,又有效收集了液体中的固体颗粒(图2-33)。

图2-33 凯膜过滤管

凯膜具有以下特点:①凯膜的孔径为0.22~0.5μm,并且具有高的孔隙率,因此具有较高的过滤精度和渗通量;②滤膜材质为膨体聚四氟乙烯,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特别是能够长期经受盐水中的游离氯和氯酸盐的腐蚀;③凯膜的厚度大,为一次成型结构,无复合及搭接缝,能够避免搭接处的破裂,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④凯膜的滤管直径较小,使得滤膜比表面积较大,相同体积的过滤器可装入更多的滤膜来增大过滤面积。

(2)凯膜过滤原理。凯膜过滤器采用的是膜过滤技术,其核心部分是凯膜,此过滤膜为膨体聚四氟乙烯与三元乙丙胶材料复合制成的一种多孔的,化学性质稳定,摩擦系数极低,耐热、耐老化而强度又高的复合物,该过滤膜开孔率高。凯膜过滤技术就是靠这种微孔使液体通过,而把固态物及悬浮物等杂质截留下来,并通过过滤器排除,从而保证溶液中的悬浮物质量分数w<1×10-6

(3)凯膜盐水精制工艺的特点

①工艺简单,流程短。盐水中的悬浮物从1000~10000mg/L降至1mg/L以下,完全适合隔膜电解槽使用,也可直接进入离子交换树脂塔进行二次盐水精制。

②过滤材质可靠性好。

③过滤精度稳定,盐水质量稳定。

④处理能力大,节约了技术改造资金。

⑤操作简单,全自动控制。与传统工艺比较,省去了清理澄清桶、砂滤器的工作量,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⑥占地面积小。每小时处理50m3盐水的过滤器直径不超过2m,对于老厂改造和扩建项目实施比较方便。

⑦降低了对原盐质量的要求,拓宽了选项盐的范围,为原料采购提供了方便。

⑧精盐水质量高且稳定,延长了隔膜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电耗。

⑨运行费用低。

⑩整个设备的特殊防腐处理,可适合宽广的酸碱度液体要求。

(4)凯膜过滤器的工艺流程。与戈尔过滤精制工艺一样,饱和盐水中加入NaOH、NaClO经前反应桶反应后,用加压泵送加压溶气罐,再进入预处理器,并在预处理器前的文丘里混合器中加入助沉剂原料FeCl3,用空气浮上法除去Mg2+、菌藻类等杂质。盐水从预处理器溢流入折流槽,在此加Na2CO3、Na2SO3,进入后反应桶、中间桶,然后靠位差进入凯膜过滤器。

盐水进入过滤器时,经过纯聚四氟乙烯管式滤管进行过滤,清液经过滤管进入上腔(清液腔)通过溢流管排出,滤液中的固体物质被滤管截留在过滤管表面。过滤一段时间后,滤管上的滤渣达到一定的厚度,过滤器自动进入反冲清膜状态,使滤渣脱离滤管表面沉降到过滤器的锥形底部,过滤器自动进入下一个过滤、反冲、沉降周期。当过滤器锥形底部的滤渣达到一定量时,过滤器自动打开排阀排除泥渣,然后进入下一个运行周期。当过滤器运行一段时间后,用15%的盐酸洗膜。

凯膜过滤工艺流程见图2-34。

图2-34 凯膜过滤原理示意图

(5)凯膜过滤工艺主要设备的选型。凯膜过滤器选取时可根据盐水流量选取过滤面积,一般过滤能力按0.4m3/(m2·h)计算。

2.5.2.3 其他膜法过滤工艺

在国内普遍采用的膜法工艺中,还有御隆膜和麦驼膜工艺。在工艺流程上,膜法工艺都是在戈尔工艺基础上沿袭和改进而来,只是在具体膜结构、设备选材结构和流程控制等细节方面有细微差异,并随使用经验加以改进。比如麦驼膜工艺过滤器采用钛花板和自控蝶阀代替原钢衬塑花板和胶挠性阀,提高了设备寿命;御隆膜工艺过滤器采用细管过滤单元以增大过滤面积,操作和工艺控制方面与戈尔膜工艺类似。

膜法过滤工艺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艺控制点及相关控制指标见表2-22。

表2-22 膜法过滤工艺控制点及相关控制指标

2.5.3 膜法过滤工艺异常情况

2.5.3.1 膜法过滤盐水中钙离子浓度超标

(1)碳酸钠投加量未达到工艺指标。碳酸钠投加量直接影响盐水中钙离子的去除,若发现精制盐水中钙离子浓度偏高,应同时分析碳酸钠的过碱量,如碳酸钠过碱量低于0.3g/L,则有可能是精制盐水中钙离子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此时应相应提高碳酸钠的投加量,并加大取样分析的频率,确保反应后的碳酸钠在0.3g/L 以上。

(2)膜破损。粗盐水泄漏膜一旦破损,粗盐水直接进入后道工序,是造成精制盐水中钙离子浓度偏高的原因之一,应加强巡检,目测观察过滤器每个膜组件出口是否有浑浊现象,同时比对镁离子或SS的分析结果,若膜破损,则相应的镁离子或SS的分析结果也比较高,此时应更换膜组件。

(3)分析不准确。由于精制盐水中钙离子浓度比较低,采用常规的EDTA滴定分析,有可能测定值低于方法的检测下限,应采用ICP进行分析。另外,从EDTA滴定法本身来看,如过早加入钙羧酸指示剂或滴定时间过长,都有可能使分析结果偏高。

2.5.3.2 膜法过滤盐水中镁离子浓度超标

(1)氢氧化钠投加量未达到工艺指标。氢氧化钠投加量直接影响盐水中镁离子的去除,若发现精制盐水中镁离子浓度偏高,应同时测定盐水的pH值或分析氢氧化钠的过碱量,如pH值低于11或氢氧化钠过碱量低于0.1g/L,则有可能是精制盐水中镁离子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此时应相应提高氢氧化钠的投加量,并加大取样分析的频率,确保反应后的氢氧化钠过碱量在0.1g/L 以上。

(2)膜破损。粗盐水泄漏(如膜破损)而直接进入后道工序,是精制盐水中钙离子浓度偏高的原因之一,应加强巡检,目测观察过滤器每个膜组件出口是否有浑浊现象,同时比对镁离子或SS的分析结果,若膜破损,则相应的镁离子或SS的分析结果也比较高,此时应更换膜组件。

(3)分析不准确。由于精制盐水中镁离子浓度比较低,采用常规的EDTA滴定分析,有可能测定值低于方法的检测下限,应采用ICP进行分析。另外,从EDTA滴定法本身来看,如过早加入铬黑T指示剂、滴定时间过长或钙离子分析结果偏低等因素都有可能使分析结果偏高。

2.5.3.3 膜法过滤盐水中铁离子浓度超标

(1)膜破损。膜一旦破损,含有氢氧化铁的粗盐水直接进入后道工序,是精制盐水中铁离子浓度偏高的原因之一,应加强巡检,目测观察过滤器每个膜组件出口是否有浑浊现象,同时比对钙离子的分析结果,若膜破损,则相应的钙离子的分析结果也会成比例增加。

(2)精盐水罐或管道防腐出现破损。如精盐水罐或管道防腐出现破损,造成设备腐蚀,亦可以使精制盐水中的铁离子浓度大幅度增加,此时应分段取样分析,确定出现防腐破损的位置,及时检修。

2.5.3.4 膜法过滤盐水中SS超标

(1)膜破损。膜一旦破损,粗盐水直接进入后道工序是精制盐水中SS浓度偏高的原因之一,应加强巡检,目测观察过滤器每个膜组件出口是否有浑浊现象,若膜破损,应及时更换膜组件。

(2)分析不准确。SS的分析是比较难以做好的,由于精制盐水中的SS浓度很低,取样、称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分析的结果。

2.5.3.5 膜法过滤盐水中游离氯超标

(1)次氯酸钠或未脱氯淡盐水加入量过高。次氯酸钠或未脱氯淡盐水加入量应随着原料盐种的变化而做相应调整,如游离氯低于1mg/L或未检出,说明次氯酸钠或未脱氯淡盐水加入量偏低,或原料中所含菌藻类、腐植酸等天然有机物较高,应加大次氯酸钠或未脱氯淡盐水的加入量。如游离氯高于3mg/L,说明次氯酸钠或未脱氯淡盐水加入量偏高,或原料中所含菌藻类、腐植酸等天然有机物较低,应减少次氯酸钠或未脱氯淡盐水的加入量。

(2)亚硫酸钠加入量偏低。如在精盐水罐中所测游离氯偏高,表明亚硫酸钠加入量偏低,应加大亚硫酸钠的投加量,以保证精制盐水中的游离氯为未检出。

2.5.3.6 膜预处理器出水浑浊

预处理器作为新工艺的关键设备之一,其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若发现预处理器出水浑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溶气压力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溶气压力应保持在0.25MPa左右,若压力过低将无法正常溶气,压力过高将会降低泵的输送能力。

(2)原料盐中镁离子含量是否超过设计范围。由于每立方米盐水仅能溶解5L空气,因此它所能浮上的氢氧化镁量也是一定的,超过设计范围将会直接影响预处理器的运行效果,使预处理器出水浑浊。

(3)三氯化铁加入量是否在设计范围。三氯化铁进入粗盐水后即快速水解形成氢氧化铁,由于氢氧化铁有非常大的比表面积,它可以中和颗粒的电性,吸附有机物,同时作为无机絮凝剂,包裹氢氧化镁胶体和其他较难沉降的盐泥,被释放的微小空气泡托浮至预处理器液面。操作时应分析三氯化铁溶液的浓度,调节三氯化铁投加量。

(4)工艺控制是否符合要求。如温度控制、盐水流量、盐水浓度、过碱量是否稳定或在正常控制范围内,每一项出现较大的波动均会造成系统运行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