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矿山设施、设备伤害事故的防范

一、矿山电气设备伤害事故的防范

矿山生产系统大量使用电气设备,存在电气事故危害。充油型互感器、电力电容器长时间过负荷运行,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内部绝缘损坏,如果保护监测装置失效,将会造成火灾、电击;另外,配电线路、开关、熔断器、插销座、电热设备、照明器具、电动机等均有可能引起电伤害。

(一)电气火灾事故原因及安全要求

1.事故原因

(1)由于电气线路或设备设计不合理、安装存在缺陷或运行时短路、过载、接触不良、铁芯短路、散热不良、漏电等导致过热。

(2)电热器具和照明灯具形成引燃源。

(3)电火花和电弧,包括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或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火花、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故障时产生的事故电火花、雷电放电产生的电弧、静电火花等。

2.防范措施

(1)研究并采取各种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2)研究并推广先进的电气安全技术,提高电气安全水平。

(3)贯彻执行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

(4)建立并执行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5)开展有关电气安全思想和电气安全知识的教育工作。

(6)分析事故实例,从中找出事故原因和规律。

(二)电击危害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1.事故原因

(1)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在设计、安装上存在缺陷,或在运行中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使设备或线路存在漏电、过热、短路、接头松脱、断线碰壳、绝缘老化、绝缘击穿、绝缘损坏、PE线断线等隐患。

(2)没有设置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如保护接零、漏电保护、安全电压、等电位连接等),或安全措施失效。

(3)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不当,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4)电工或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等。

2.防范措施

(1)保证电气绝缘。保持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绝缘良好,是保证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最基本要素。电气绝缘的性能是否良好,可通过测量其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等参数来衡量。

(2)保持安全距离。电气安全距离,是指人体、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如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均应保持一定距离。通常,在配电线路和变、配电装置附近工作时,应考虑线路安全距离,变、配电装置安全距离,检修安全距离和操作安全距离等。

(3)确保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安全载流量,是指允许持续通过导体内部的电流量。持续通过导体的电流如果超过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发热将超过允许值,导致绝缘损坏,甚至引起漏电和发生火灾。因此,根据导体的安全载流量确定导体截面和选择设备是十分重要的。

(4)设立安全标志。明显、准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重要因素。标志一般有颜色标志、标示牌标志和型号标志等。颜色标志表示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标示牌标志一般作为危险场所的标志;型号标志作为设备特殊结构的标志。

二、矿山一般机械伤害的原因

机械伤害和其他事故一样,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指作业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者某些失误而造成不安全的行为,以及没有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而得不到良好的保护。常见的有下列几种情况。

(1)正在检修机器或者刚检修好尚未离开,因他人误开动而被机器伤害。

(2)在机器运转时进行检查、保养或做其他工作,因误入某些危险区域和部位造成伤害。例如人跌入破碎机内,手伸进皮带罩内等。

(3)防护用品没有穿戴好,衣角、袖口、头发等被转动的机械拉卷进去。

(4)设备超载运行造成断裂、爆炸等事故而伤人。如钢丝绳拉断弹击人员等。

(5)操作方法不当或不慎造成事故。如人被装岩机斗或所装的岩石伤害等。

2.设备安全性能不好

设备安全性能不好,指机械设备先天不足,缺乏安全防护装置,结构不合理,强度达不到要求;或者设备安装维修不当,不能保持应有的安全性能。常见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机械传动部分,如皮带轮、齿轮、联轴器等没有防护罩壳而轧伤人,或传动部件的螺钉松脱而飞击伤人。

(2)设备及其某些部件没有安装牢固,受力后拉脱、倾翻而伤人。如电耙绞车回绳轮的固定桩拉脱,连板运输机的机尾倾翻等。

(3)机械某些零件强度不够或受损伤,突然断裂而伤人。

(4)在操作时,人体与机械某些易伤害的部分接触。

(5)设备的防护栏杆、盖板不齐全,使人易误入或失足跌入危险区域而遭伤害。

(6)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险装置,或保险装置失灵而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工作场所环境不良

机械设备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好,如空间狭窄、照明不良、噪声大、物件堆放杂乱等,会妨碍作业人员的工作,容易引起操作失误,造成对人员的伤害。

三、矿山一般机械伤害预防措施

1.正确的行为

要避免事故的发生,首先要求作业人员的行为要正确,不得有误。为此,要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并要严格对操作者进行岗位培训,使其能正确熟练地操作设备;要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对于在设备开动时有危险的区域,不准人员进入。

2.良好的设备安全性能

设备本身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和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点。

(1)操纵机构要灵敏,便于操作。

(2)机器的传动皮带、齿轮及联轴器等旋转部位都要装设防护罩壳;对于设备的某些容易伤人或一般不让人接近的部位,要装设栏杆或栅栏门等隔离装置;对于容易造成失足的沟、堑,应有盖板。

(3)要装设各种保险装置,以避免人身和设备事故。保险装置是一种能自动清除危险因素的安全装置,可分为机械和电气两类,根据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种。

①锁紧件。如锁紧螺钉、锁紧垫片、夹紧块、开口销等,以防止紧固件松脱。

②缓冲装置。以减弱机械的冲击力。

③防过载装置。如保险销(超载时自动切断的销轴)、易熔塞、摩擦离合器及电气过载保护元件等,能在设备过载时自动停机或自动限制负载。

④限位装置。如限位器、限位开关等,以防止机器的动作超出规定的范围。

⑤限压装置。如安全阀等,以防止锅炉、压力容器及液压或气动机械的压力超限。

⑥闭锁装置。在机器的门盖没有关好或存在其他不允许开机的状况,使得设备不能开动;在设备停机前不能打开门盖或其他有关部件。

⑦制动装置。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能自动、迅速地使机器停止转动,如紧急闸等。

⑧其他保护装置。如超温、断水、缺油、漏电等保护。

(4)要装设各种必要的报警装置。当设备接近危险状态,人员接近危险区域时,能自动报警,使操作人员能及时做出决断,进行处理。

(5)各种仪表和指示装置要醒目、直观、易于辨认。

(6)机械的各部分强度应满足要求,安全系数要符合有关规定。

(7)对于作业条件十分恶劣,容易造成伤害的机器或某些部件,应尽可能采用离机操纵或遥控操纵,以避免对人员伤害的可能性。

3.良好的作业环境条件

要为设备的使用和安装、检修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如设备所处的空间不能过于狭小,现场整洁,有良好的照明等,以便于设备的安装和维修工作顺利进行,减少因操作失误而造成伤害的可能性。

4.加强维修工作

要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除了要设计、制造安全性能优良的设备外,设备的安装、维护、检修工作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移动频繁的采掘和运输设备,更要注意安装和维修工作质量。

四、矿山专用机械伤害事故及防范措施

机械性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运动部分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同时,机械伤害也是矿山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伤害之一,易造成机械伤害的机械、设备包括:掘进机械、装载机械、钻探机械等。

(一)掘进机械伤害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1.事故原因

(1)掘进机械产生的噪声使操作者的知觉和听觉麻痹,导致不易判断或判断错误;

(2)掘进过程中,工作人员依据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操纵或控制机械造成失误;

(3)掘进机械的显示器、指示信号等显示失误使操作者误操作;

(4)控制与操纵系统的识别性、标准化不良而使操作者产生操作失误。

2.防范措施

(1)明确操作责任,强化监管,认真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2)分析、跟踪检查掘进数据,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在掘进过程中建立安全制度,分级监控,形成隐患排查长效机制。

(二)装卸机械伤害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1.事故原因

(1)装卸过程中由于时间紧迫等原因,致使操作者没有充分考虑而处理问题;

(2)装卸人员缺乏对动机械危险性的认识而产生操作失误;

(3)装卸人员技术不熟练,操作方法不当。

2.防范措施

(1)落实相关作业设计和作业规程,在装卸器材之前应登记相关制度落实情况;

(2)拆卸现场的布局、清理障碍物,保持平整、畅通;

(3)拆卸人员全部到场后方可进行拆卸工作;

(4)划定拆卸安全警戒区域,派专人看护。

(三)钻探机械伤害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1.事故原因

(1)忽视钻探机本身操作条件的细微变化;

(2)图省事、走捷径的心理,对熟悉的钻探机产生省掉某些钻探程序的心理;

(3)由于钻探人员的条件反射,误入危险区;

(4)单调的钻探过程使操作者产生疲劳。

2.防范措施

(1)每个回次提钻后都要冲洗钻头,保证出水口通畅。

(2)每个回次提钻后都要冲洗钻孔,保持孔内干净。

(3)进尺慢、蹩泵要马上提钻,同时冲洗钻头、冲洗钻孔。

(4)钢砂钻头或合金钻头钻过以后,不要马上取下金刚石钻头,除非孔内非常干净。

(5)钻进过程中要保持小压力、大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