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选学研究(第一辑)
- 陈延嘉 主编
- 14012字
- 2021-04-03 16:08:07
安得陳編盡屬君——論顧千里爲清代《文選》校勘第一人
【提要】顧千里、王念孫父子於《文選》並有專門之校,旗鼓大略相當。然顧、王校《選》,多有不同:顧主“不校校之”,二王父子主“三勇改、三不改”之説,實質觭重於“勇改”,是校勘理念有異。顧氏兼版本學家身份,重版本,二王則兼訓詁學家身份,重聲音,是校《選》身份有不同。同擅考據,顧力求内證、外證二個“透底明白”,二王不免有輕信類書、誤解善注之蔽。顧校時見闇合古本,王則時有多疑而不能折衷一是。顧於清代《文選》校勘,有椎輪大輅之功,此非二王得有。本文因由前人稱顧“校勘古今第一人”、“清代校勘第一人”,遂推導顧亦爲“清代《文選》校勘第一人”,並試論成就顧氏“校《選》第一人”之特殊根源。
一
校勘學勃興於清世,乾嘉時,名家雲集,顧千里(1766-1835)是其中佼佼者。晚清李慈銘(1830-1894)率先推崇“顧氏校勘之學是爲古今第一”。而日本漢學家神田喜一郎(1897-1984)則推顧爲“清代校勘學第一人”。神田撰《顧千里先生年譜》,初《識》云:“清儒治考據……而校勘乃成專門之學。……乾嘉時,如畢沅、盧文弨、汪中、阮元、孫星衍、洪頤宣、嚴可均等,皆從事於此,而尤以顧千里先生爲魁傑。蓋先生以校勘爲畢生之業,是以成績獨優也”。復《識》曰:“余草先生《年譜》既竣,於先生之學,微有所見,願與當世君子言之。先生爲清代校勘學第一人,殆世所共許。……又精《文選》而善駢文。近人李詳以先生與段玉裁、王念孫、阮元並稱,謂此‘四君子’,‘乃真治《文選》學者’。讀先生《文選考異》,知李氏之言爲不虚。”神田初《識》“魁傑”云云,蓋出顧同時李兆洛(1769-1841)所撰《顧君墓誌銘》,言乾隆中校讎盛事云:“一時如抱經盧學士、懷祖王觀察父子、竹汀錢詹事,無不兼擅其長,而元和顧澗薲,學博,尤魁傑者矣……先生嘗從容論古書訛舛處,細若毛髮,棼如亂絲,一經剖析,剨然心開而目明。歎先生慧業一時無匹”。李兆洛與李詳二家,實是神田立論之兩大支撑。衹是於李詳“四君子”説之起源,尚須稍作補充。李詳嘗汰去張之洞《書目答問》所列“文選學家”錢陸燦、潘耒等六家,而補入段玉裁、王念孫、顧千里、阮元“四君子”,事見《李審言文集·媿生叢録》。本命題即由李氏、神田二家“校勘學第一人”説,推理而爲“《文選》校勘第一人”。命題之“第一人”,既由“校勘學”推之“校《選》”,範疇縮小,據上文提供之文獻材料,從理論上言,應該無大問題:蓋以一個“選”字,便可排除神田羅列的“畢沅”七人,李兆洛圈定之盧抱經、錢竹汀及李詳所謂“四君子”中之“段、阮”,凡八家矣。竊復思既稱“校《選》第一人”,則理當有專事校《選》著作,如顧氏之十卷《考異》或念孫之《讀書志餘·文選》專章,否則,即名不符實矣。故如段氏爲阮元輯《十三經校勘記》、注《説文》,雖内容時有涉及《選》文訂訛,縱選學史家有標舉《段校文選》之目,亦不當闌入,遑論段氏以下哉!如此,神田及李兆洛、李詳所稱舉諸人,唯剩王、顧二家,得預其選矣。
若論王、顧二家之校勘,據余所見文獻,神田外,别有王念孫、李兆洛、李慈銘及近人王欣夫(1901-1966)四家,明確以顧校在王上。李慈銘《跋思適齋集十八卷》云:“先生綜覈群書,實事求是,校勘之學,尤號專門。並世高郵王氏父子,通儒冠代,石渠先生尤精考校,而極推先生,以爲獨絶。”王念孫之“獨絶”,其義可理解爲第一。上李撰《墓銘》,謂盧抱經、王念孫父子等,於校勘擅其長,而獨以“尤魁傑者”冠顧氏,王欣夫則稱顧“在校勘學上的成就爲最大”。三家於顧、王高下,實已有軒輊。復玩味當事人王氏“獨絶”之論,心傾折服,發自肺腑,尤可視爲篤論。當然,此尚是籠統就校勘而言,至於裁定兩家校《選》之高下,尚須努力疏證,以校《選》之具體實績爲衡石也。
二
顧校有關《文選》材料,主要見於顧氏《文選考異》,别有陳景雲《文選舉正》和孫志祖《文選考異》、《文選李注補正》三書之顧氏批校,以及顧氏與人論學書札等。王念孫校《選》,則主要見於《讀書雜誌·餘編》下“文選”章,其餘散見《讀書雜誌》他篇、《廣雅疏證》等。王引之《經義述聞》、《經傳釋詞》亦有若干相關材料。引之自稱“述聞”,故可視同念孫之校,文獻學、校勘學史上,通常以念孫爲代表。
顧千里、王念孫二家《文選》專門之校,旗鼓大略相當。時人張古餘贈詩有“獨學遠追三惠業,精心近比二王看”,已有此議。近人傅增湘(1872-1950)《思適齋書跋序》云:“余嘗謂:有清一代以校勘名家者,如何義門、盧召弓,皆博極群書,撰述流傳,霑溉後學。至中葉以後,澗薲崛起,持音韻文字之原,以通經史百家之義,其訂正精謹,考辨詳明,與錢竹汀詹事、高郵王氏父子齊驅並駕”,與之桴鼓相應。然則,欲辨顧、王雌雄,誠非易事。竊以爲似可從以下四方面,較其異同而求真諦。
第一,校勘理念之異同。此論容引進中介人物段玉裁(1735-1815)以助比較。吴中,自顧炎武羅列改書之弊,以爲後戒,影響深遠。顧千里多校勘理論,與一般校勘家不同。千里受亭林沾溉,故主“不校校之”,具體見《禮記考異跋》、《思適寓齋圖自記》二文。顧氏所謂“不校”,即校書“毋改易其本來”;所謂“校之”,即“能知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而形式則表現爲刻書仍保存誤字;校正訛誤文字,則置於《考異》、《校勘記》及有關札記中。以此力避萬一誤校,致後人無可救其失。此法實得顧亭林樸學實事求是之精髓。段玉裁校勘理念與顧千里對立,然其理論有“戒妄改”説,又與顧略同,如《重刊明道二年國語序》亦有“邢子才曰:‘誤書思之,更是一適。’以善思爲適,不聞以擅改爲適也”云云,在校勘實踐中,行事則往往與其《與黄蕘圃論孟子音義書》“不得勿論其是非、不敢改易一字,意欲存其真,適滋後來之惑也”反其道而行之,故不可避免有改不誤爲誤者。李慈銘《題思適齋集》批評云:“蓋段學固博奥,頗喜立新義,盡翻古人”。於改與不改,王氏父子理念則介於段、顧之間。引之主“三勇改、三不改”之説,此理念有其兩面性。王欣夫嘗有精闢總結:“至於寫官、刻工之誤和後人的妄改,也必須加以思考,搜得證據,才能勇改。”此與段氏“喜立新義,盡翻古人”保持距離,持論矜重,迹近顧氏。然二王校勘理論,還有求本字和不墨守之一面。治經讀破假借,引之《經義述聞序》道:“字有假借,則改其讀”,“説經者,期於得經意而已。前人傳注不皆合於經,則擇其合經者從之;其皆不合,則以己意逆經意而參之他經,證以成訓,雖别爲之説,亦無不可”。在改與不改之間,仍觭重於“勇改”、“别爲之説”,其理論核心終究與段氏同歸宗於皖派,而與顧氏之‘不校校之’異其趨爾。事實上,在校《選》實踐中,二王亦着力貫徹此主張,因而終不能免逞臆訛改之疏。姑舉二例——
例一:潘安仁《西征賦》:“曾不得與夫十餘公之徒隸齒。才難不其然乎?”注:“《論語》:子曰:才難不其然乎?”
陳景雲《文選舉正》云:“曾不得與夫十餘公之徒隸齒。‘齒’下,舊本有‘名’字。”
顧千里按曰:“齒字韻。五臣‘才’作‘名’,遂混入。”
王氏《讀書志餘》曰:“才難不其然乎。自注:今李善本如此。六臣本作‘名才難不其然乎’。五臣作‘名難不其然乎’,吕延濟曰:‘音、鳳之流,其死之日,曾不得與蕭、曹等十餘公之僕隸齒列,名器之難其如此矣。’念孫案:作‘名難’者,是也。音、鳳、恭、顯生前赫奕,而死後無名,是富貴易得名難得,故曰:‘名難不其然乎。’此用《論語》句法,故李善引‘才難不其然乎’爲證。其實,《論語》言才難,此言名難,句法雖同而意不同也。六臣本作‘名才難’者,後人因李善引《論語》‘才難’,故旁記‘才’字,而傳寫者遂誤合之也。今李善本作‘才難’者,又後人以‘名才難’三字文不成義,而删去一字也。乃不删‘才’字而删‘名’字,斯爲謬矣。”
謹案:尤本同毛本作“才難”。五臣正德本、陳本作“名難”,奎本、明州本同,校云:“善本作才。”贛本、建本有“名才”字,校云:“五臣本無‘才’字。”毛本蓋從尤本,不誤。陳校非,善注是,王校從五臣,誤也。王氏之誤,一在未探五臣改“名”之動機及其含義。五臣改“才”爲“名”無他,蓋求異善注耳。其改作“名”之含義,非指名聲、聲譽,而是“名器”。此一層,濟注甚得,王雖引而未措意。名器者,原爲帝王所賜臣子爵號和車服也。考《左傳·成公二年》:“惟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杜注:“器,車服;名,爵號。”是其本義,五臣所用則爲引申義,猶言“大器”,喻國家棟梁之才也。《魏書·崔寬傳》:“衡舉李沖、李元愷、程駿等,終爲名器,世以是稱之。”劉禹錫《奚公神道碑》:“公少以名器自任。”並其證。然則,濟注“名難”與善注“才難”義本一致,“名難”並非“名聲難”之謂。王氏之誤,二在誤會善注。審李善引《論語·泰伯》:“子曰:才難不其然乎?”非如王氏所言李善僅“用《論語》句法”、“句法雖同,而意不同也”,而是句法,包括字面、内涵,並用《論語》,蓋“才難不其然乎”,固古人常用語爾,非别有意也。王氏之誤,三在不究潘《賦》宗旨,賦稱引音、鳳之流,非謂彼等死日名聲不流,而謂生前位高權重,聲勢雖顯赫,而實非棟梁之才耳。本條顧校“齒字韻”,蓋明句讀;“五臣才作名,遂混入”,則一語揭破,陳校誤從舊本(此處即六臣合注本)“名才”兼存之根源。議論雖平實,然遠勝王氏之起初誤從五臣,繼而誤解善注並濟注,直至擅改正文。其實,即論版本致誤之由,顧氏亦較王氏臆測後人合分增删過程,爲得體而可信從者矣。
例二:《思玄賦》:“翾鳥舉而魚躍兮”舊注:“《廣雅》曰:翾,飛也。”
王氏《讀書志餘》曰:“飛鳥舉而魚躍。甚爲不詞。且訓翾爲飛,既與‘魚躍’不協,又與‘鳥舉’相複矣。今案:翾者,疾也,猶言倏鳥舉而魚躍也。《方言》:‘儇,疾也。’郭璞曰:‘謂輕疾也。’儇,與翾通。《荀子·不苟篇》:‘小人喜則輕而翾’,《韓詩外傳》翾,作快。快,亦疾也。《説文》:‘,疾也。’義亦與翾同。”
謹案:奎本以下諸六臣合注本、尤本悉作“飛”。《廣雅》(見《釋詁》)正作“飛”。若依王氏“翾者,疾也”之説,則諸《文選》本非也。朱珔《文選集釋》從王説,以爲如此“文義方明”,並以爲《荀子》“輕而翾”注:“翾,與儇同。”蓋亦借字。然按本條,顧氏之所以謹守李引《廣雅》注,蓋除諸《文選》本同外,《後漢書》李賢注亦同,且《廣雅》卷一“翾”、“儇”字,並未見“疾也”之釋,故顧氏無校。王氏從訓詁、文義改善注,雖似明通,然並無版本依據。今按《説文繫傳·羽部》:“翾,小飛也。從羽、睘聲。臣鍇曰:‘《文子》云:翾飛蝡動,或作蜎。虚全反。'”復檢上文云“潄飛泉之瀝液兮,咀石菌之流英”、下文“何道貞之淳粹兮,去穢累而飄輕;登蓬萊而容與兮,鼇雖抃而不傾”云云,蓋並抒容與輕揚而自得之情,與王訓“疾”、“倏”,義正相反。再驗王氏上引《荀子》:“(小人)喜則輕而翾”楊倞注云:“翾,小飛也。言小人之喜輕佻,如小鳥之翾然。”故解作“小飛”,文義既明,且切合無間矣。然則,王、朱並非。此顧氏不校,不戰而勝王氏者也。
第二,顧千里與王念孫校《選》身份不同。所謂“身份不同”,非指顧爲乾嘉吴派代表與王係皖派代表之異,而是謂顧氏兼以版本學家身份,王兼訓詁學家身份,以事校《選》之不同。衆所周知,講究版本,乃是校書前提。而《文選》版本與他書有較大歧異。它源遠流長且版本繁雜,各有宗祖,自成系統,若不擅版本之學,不熟悉此道,無以爲功,而相對而言,顧氏校《選》,在版本選擇上,較王氏有絶對優勢。顧於版本,首重底本之選擇。彼刻《文選》胡本,直取單善注尤延之本,此是顧積年校《選》之深思熟慮。胡克家《重刻宋淳熙本文選序》云:“受書之士,均思熟精《選》理……而佳本罕覯。往歲,顧千里、彭甘亭見語,以吴下有得尤槧者。因即屬兩君遴手影摹,校勘行世。”胡《序》實顧代筆。單刻李善注本,當時未知有北宋國子監本,故以尤本爲首選。顧之前,自明末至清乾隆,學人校《選》,大抵用尤本系統之汲古閣毛氏重刻本。大凡書刻一次,便多一層訛誤,尤本品質當然遠非毛本可及。顧校刻《文選》、爲撰《考異》,以尤爲底本,無疑是最佳選擇。底本既定,則選副本。顧氏何以取同重刻於嘉靖間之袁氏嘉趣堂本和茶陵陳氏二本?有兩個原因:一是顧深于《文選》版刻源流。六臣合注本有兩大系統:有五臣居前與善注居前之不同,故各取一爲代表,且袁、茶並爲六臣合注本中翻宋善本,事半功倍,可收取精用弘之功。二是兩本皆刻于蘇州,就地取材,方便易得。比照王氏所用本,則底本、副本或交代,或不交代,大抵因對象而定,隨機取用,蓋王氏校《選》如校他書,多重理校,較少用版本對校耳。顧因精於版本、長於對校,故多見略勝王氏一籌。亦舉二例:
例一:揚子雲《甘泉賦》:“若登高眇遠,亡國肅乎臨淵”舊注:“應劭曰:登高遠望,當以亡國爲戒,若臨深淵也。”
顧氏《考異》曰:“若登高眇遠亡國。袁本‘眇’下有‘而’字,‘遠’下無‘亡國’二字,云:‘善正文作登高眇遠亡國。’茶陵本云:‘五臣作若登高而眇遠。’陳曰:‘《漢書》無亡國二字。’今案:各本所見皆非也,注應劭曰:‘當以亡國爲戒’者,但説賦意,非舉賦文也。傳寫善本,因注引應而誤添正文,又五臣衍而字,《漢書》亦無。”
王氏《讀書志餘》曰:“正文内‘亡國’二字,後人所加也。應云:‘以亡國爲戒’者,承上‘璿室傾宫’言之,以申明‘肅乎臨淵’之意。後人不審,輒與正文内增入‘亡國’二字。‘亡國肅乎臨淵’,斯爲不詞矣。五臣本及《漢書·揚雄傳》皆無此二字。”
謹案:尤本、五臣陳本同。贛本、建本同,校云:“五臣作若登髙眇而逺”。奎本、明州本作“若登高而眇遠”,於善注末,有校云:“善本正文言:若登高眇遠亡國”。五臣正德本正有“而”字。贛本是尤本所從。顧氏論應注“但説賦意,非舉賦文”,點破《文選》衍“亡國”二字之根源。王念孫校,看似詳贍過顧校,然有二點不及:一,其校實未能出顧牢籠。二,王校素重考究致誤之由,今結論以“後人增入”,未免籠統,不如顧校“傳寫善本”云云,爲直截可信。故一向宗王、好以聲音校《選》的後起之秀胡紹煐,於《文選箋證》首引“王氏念孫曰:亡國二字,後人所增入”之後,及時補上關鍵一句:“此涉應氏注而誤加耳。是也。”顯係取之於顧校也。顧校所以爲明白,即在於對校,在以二副本爲支撑耳。
例二:陸士衡《文賦》:“是蓋輪扁所不得言,故亦非華説之所能精。”
顧氏《考異》曰:“茶陵本無故字,‘亦’下校語云:‘五臣作故。’袁本‘故’下校語云:‘善有亦。’案:有,即‘作’之誤。尤因此而兩有,非也。”
王念孫《讀書志餘》曰:“李善本有‘亦’而無‘故’,五臣本有‘故’而無‘亦’。今李善本兼有之者,後人據五臣本,旁記‘故’字,而傳寫者因誤合之也。六臣本作‘亦非華説之所能精。’又云:‘亦,五臣作故。’劉良曰:‘文章之妙,故非此輩所能精察而言。’是其明證矣。”
謹案:尤本同。五臣正德本、陳本正作“故”。奎本、明州本作“故”,校云:“善本作亦。”贛本、建本作“亦”,校云:“五臣作故。”顧與王校同主今李善本衍一“故”字,然求其衍之緣由,依據不同。顧立足於版本。因六家系統袁本校語“作”誤“有”,而得直接斷言:“尤因此而兩有”。不但坐實了首誤在尤本,而且點明其根源,在誤信六家本校語。當然,尤氏不及見袁本,所見當其祖本廣都裴宅本。當初尤本確取六家、六臣二家成就,見尤本附淳熙辛丑《跋》。此是有文獻依據者。前後從出之迹,因果相連,是合乎邏輯的。而王校立説基礎,衹有六臣系統之茶陵本,未免孤證單行,進而援校家之傳統手法“後人作注旁記”、“傳寫者誤合”之類推測之論,亦因論據空泛,不能如顧校確實,而爲人信從接受。
第三,上條從校《選》身份不同,以論顧、王,尚未免有以顧之長較王之短嫌疑。此論考據,係王、顧同擅其長。如此,應無偏頗。所謂“考據”,本漢學治經之家法。指以本書内證、他校旁證之材料,用訓詁、校勘、推理諸法,辨析事實、歸納例證,從而對文獻、史料、語言等某一問題,作出判斷和結論。内證、旁證之信實是考據之基礎,而對此二種材料之取捨,涉及識見之深淺,乃是考據成敗之關鍵。于此,顧氏有二個“透底明白”簡潔明確之説:“凡校書之法,必將本書透底明白,然後下筆;必將本書引用之書透底明白,然後可以下筆。”所謂“本書透底明白”,就校《選》而言,重要者有兩點:明白今本“李善注已非李善之舊”和明白“善注義例”。前者,如《考異》卷一,首條《兩都賦》二首注“自光武”云云,開宗明義道:“此一節非善注也……凡善注失舊,有竄入五臣注者,有並非五臣注而亦竄入者。”又《西都賦》“挾灃灞”注“張楫《上林賦》注曰:‘灃水,出鄠南山豐穀。'《漢書》曰:‘灞水,出藍田穀。'”《考異》案:“‘灃灞’,當作‘豐霸’,‘豐’字注可證。必善‘豐霸’,五臣‘灃霸’而亂之。霸字説見後。今注中亦作‘灞’,非善舊也。餘依此求之。”兩條共證顧氏“今本《選》注,已非李善之舊”説之確。王念孫校動輒云“今李善注本”如何如何,並非不知今《選》注已非善舊,而往往爲申己説,曲以善注不誤爲誤。上舉《西征賦》“才難”條,便是明證。矯枉過正,亦是不能“透底明白”。至於後者。讀書要講究義例,是謂讀一書,讀懂作者説什麽外,於研究者而言,尚須知作者如何著此書。清潘錫爵《題顧氏説文二種》云:“先生每讀一書,必求其義例所在。義例既得,而其中訛謬踳駁之處,一一瞭若指掌。乃詳加校證,列諸簡端。然猶不敢自是,竟有已列數年,猶複竄改者。”顧氏與所校書之義例“透底明白”,王引之亦可爲證人。《讀書雜誌·顧校淮南子各條叙》,載其父在庚辰間,嘗托顧録道藏本與宋本不同之字,據以補綴《淮南子校》。云:“其心之細,識之精,實爲近今所罕有。非熟於古書之體例,而能以類推者,不能平允如是。”可證潘説不孤。引之所言顧校對象,雖是《淮南子》,然其校勘風格是一以貫之的。由此,可推顧氏於善注義例,用工必深。顧氏《考異》隨文揭櫫善注義例,前後達數十條,其中有“他皆類此”一語爲明顯標誌者,亦有無標誌,而同爲義例者。如《考異》卷一《西都賦》“注‘然則成功在西’”。顧案:“則字不當有,各本皆衍。凡‘然則’,善例衹云‘然’。全書盡同。”此顧明善注特殊用詞例。復有“善例不全同”例。如:班叔皮《王命論》題下注:“《漢書》:囂問彪曰:‘往者周亡,戰國並争。天下分裂。意者縱横之事,復起於今乎?'”顧《考異》云:“注‘復起於今乎’。案:此下有脱文。必並引‘既感囂言,以及廼著《王命論》’等語。各本皆脱。善例不全同,本書無以補也。”謹案:“既感囂言”二句,是《漢書》語。“善例不全同”,顧蓋謂善注有《文選》未必全同《漢書》例,故雖李善時有引《漢書》及顔注等,且據上下文,此處必有脱文,然亦不可擅補“既感囂言”二句,寧缺毋濫焉。
所謂“引用之書透底明白”,其含義一,指他書援引本書之義例。潘氏《題顧氏説文二種》云:“《辨疑》一書,不特申明《説文》之義例,並申明群書引證《説文》之義例。”所言正是前者,不過所據爲顧治《説文》,若《文選》之校,則可以史部之范曄《後漢書》爲例。章懷注多見同善注,如善注引‘《小爾雅》',多省作“《小雅》”,今本多誤作“《爾雅》”,章懷注誤同。《兩都賦序》“激神嶽之嶈嶈”。顧氏《考異》卷一云:“善引《毛詩》‘應門將將’爲注,似其本但作‘將將’”。五臣濟注作“嶈嶈”,故顧以《文選》各本“嶈嶈”者,皆以五臣亂善。告誡云:“《後漢書》作嶈嶈,章懷無注,而此與彼不必全同也。”顧所謂“此”即善注,“彼”即章懷注。是顧明乎李賢注例不必悉與善注同。含義二,指所援引他書,必明乎該書之得失。比如類書。如《藝文類聚》、《北堂書鈔》、《太平御覽》是校家慣用。顧氏《校刊明道本韋氏解國語札記序》即云:“諸注疏及類書援引,殊未可全據。”又於《説文辨疑》論《御覽》曰:“今本《御覽》最多錯誤,難可依據。”於《書鈔》,則嘉慶四年,顧氏親手爲孫星衍校過陶九成影宋鈔本,冷暖自知。大凡有過校書經歷的,都會發現《御覽》引舊書,同一條資料,往往見於多部門,且文字每有歧出,魚目混雜,此就是顧説之有力旁證了。因此,顧氏《考異》罕見稱引。《書鈔》、《御覽》緣何不可靠?在“世無善本”、“來歷已不可恃”。偏偏二王不少見援以爲證。清朱一新《無邪堂答問》亦指出:“王文肅、文簡之治經……顧往往據類書以改本書,則通人之蔽。若《北堂書鈔》、《太平御覽》之類,世無善本,又其書初非爲經訓而作,事出衆手,其來歷已不可恃,而以改數千諸儒齗齗考定之本,不亦傎乎?然王氏猶必據有數證而後敢改,不失慎重之意。若徒求異前人,單文孤證,務爲穿鑿,則經學之蠹矣。”朱氏直接點名二王,非是偶然。觀照王氏《讀書志餘》,果有此種現象。姑舉一例:
《蜀都賦》:“酌清酤,割芳鮮。”善曰:“既載清酤。毛萇(詩)曰:‘酤,酒也。'”
王氏《讀書志餘》曰:“酌清酤,割芳鮮。五臣本‘清酤’作‘醪酤’。念孫案:‘醪酤’與‘清酤’,相對爲文,則作醪者,是也。今作清酤者,後人以李注引《詩》‘既載清酤’而改之耳。不知李注自解‘酤’字,非兼解‘清酤’二字。其‘醪’字,已見《南都賦》,故不重注也。《北堂書鈔·酒食部八》引此正作‘酌醪酤’”。
謹案:尤本作“清酤”。奎本、明州本作“醪酤”,失校語。贛本、建本作“清酤”,校云:“五臣作醪”。五臣作“醪酤”,良注“醪酤,酒也”可證。善作“清酤”,善引《毛詩》可證。王校取五臣,其失有四:善作“清酤”,除善注外,别有《藝文類聚》卷六十六《産業部·田獵》載魏文帝《校獵賦》曰:“授受甘炰,飛酌清酤。割鮮野烹,舉爵鳴鼓”可證。曹《賦》脱胎自本《賦》,顯而易見。曹當初所見左氏作“清酤”,事在李善以前也。以五臣亂善,此王失一。善注援《毛詩》,是釋“清酤”連文一詞,兼引《毛傳》釋“酤”字。五臣良注亦解“醪酤”連文,已可佐證。而王氏强以善注爲單解“酤”一字,援張平子《南都賦》爲説。今核張《賦》曰:“酒則九醖甘醴,十旬兼清。醪敷徑寸,浮蟻若蓱”注:“十旬,葢凊酒百日而成也。鄭玄《周禮注》曰:‘清酒,今之中山冬釀接夏而成也。'《説文》曰:‘醪,汁滓酒也。'”賦既“清”、“醪”分屬二句,注亦分釋“清酒”、“醪(酒)”,與本條“清酤”、“醪酤”,字面了不相干,何得附會“醪字,已見《南都賦》,故不重注”?善注特釋“酤”字,亦正因“清酤”與“清酒”,字面畢竟不同耳。曲解善注,此王失二。王校作“醪酤”,又以“醪酤與清酤,相對爲文”爲理由,亦不得成立。依善注,則爲“清酤”、從五臣則是“醪酤”,二條不得並存,何容相對?若必欲論“相對爲文”,則本條惟有下“芳鮮”與上“清酤”可匹配。若對以“醪酤”,則不切。據《周禮·天官》“辨四飲之物”,清酒,是已過濾去酒糟之酒。而醪酒,則已見上引《説文》,爲“汁滓酒”,是未去汁滓之濁酒耳。帝王犒賞羽獵之士豈宜用濁酒?妄論修辭,歪曲作者,此王失三。王氏以爲立論支撑者,末一條即是援《北堂書鈔》爲證,然此正應朱一新所謂“通人之蔽”,誤信“世無善本”之類書,此爲王氏失四也。朱言非善本之類書,不及《藝文類聚》,蓋該書通行版本相對可靠爾。本條王校之蔽,不徒在援《書鈔》,連累已及朱氏所稱王氏“猶必據有數證而後敢改”之明矣。顧、王二家考據雖並擅其長,然兩個“透底明白”,使顧氏考據效應與王氏有二處拉開了距離。差距一,在考據結論。顧每有與《文選》古鈔本,諸如日抄三十卷白文本、《敦煌》唐寫本、《文選集注》本及宋刻國子監本、奎本等闇合。顧校與白文本契合者,有近代著名目録版本學家傅增湘《思適齋書跋序》述其親身對勘經歷爲證:“余曩時從楊惺吾君,假得日本古鈔《文選》三十卷本,以胡刻手加對勘。其中古本之異,可以證今本之訛者,凡數百事。因取所附《考異》觀之:凡奪誤疑難之文,或旁引曲證以得其真,或比附參勘以知其失。而取視六朝原本,則所推斷者,宛然符合。夫以叢殘蠹朽之書,沿訛襲謬已久,乃能冥搜苦索,匡誤正俗,如目見千年以上之本,而發其疑滯,斯其術亦奇矣。余披覽之餘,未嘗不歎其精思玄解,爲不可幾及也。”兹爲補一例。《西京賦》:“繚垣綿聯,四百餘里。植物斯生,動物斯止。”顧校涉及正文、舊薛綜注、善注之文字訛誤、科段分合與注之誤屬諸問題。顧氏定正文及薛注之“垣”爲“亘”、以善注“植物”八字歸還薛注,繫薛注“曼也”之下、截正文“植物斯生”二句,與上“繚垣”二句爲二節,繫注“植物”八字及下善注“《周禮》”云云,於“斯止”下。無一不確。訂正文作“亙”,與《白文》本闇合;定“植物斯生二句别爲節”,則與唐寫《敦煌·法藏本》P.2528及單善注北宋國子監本斗接榫合。誠如傅説“精思玄解,爲不可幾及也”。至於,與《文選集注》本吻合者,且舉二例:
顔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景屬宸居”注:“景,光景連屬也。”
顧氏《考異》曰:“注:‘景,光景連屬也。’陳曰‘光上有脱文’云云。案:當有‘屬’字也,各本皆脱。”
謹案:奎本、尤本同毛本。明州本以下諸六臣本並“光”上“景”字亦脱去。陳校疑而不能補。核《集注》本“光”上正有“屬”字。顧氏蓋從正文及注上下文義校補,居然與《集注》本密合無二致。
曹子建《七啟》:“捷忘歸之矢”注:“《儀禮》曰:司射,搢三挾一個。”鄭玄曰:“搢,插也。”
顧千里按:“捷,即插字。見《儀禮·釋文》。”顧氏《考異》曰:“注:‘搢,插也。’‘插’,當作‘捷’。宋潭州本《儀禮·鄉射》釋文:‘捷,初洽反。’又《士冠》:‘捷柶。初洽反,本又作插。’此正文作‘捷’,善所引《儀禮注》亦作‘捷’,不知者誤依今本作‘插’,改之,亦如通志堂刻《釋文》,於《鄉射》改‘捷’爲‘插’也。何校正文‘捷’改爲‘插’,陳亦云:‘捷,當作插。’皆據注之誤字。”
謹案:《集注》本作“捷”,引《文選鈔》、《文選音決》、陸善經注同。引善注“搢,捷也”,亦作“捷”,並如顧氏《考異》。奎本、明州本、尤本、建本正文作“捷”、注並誤“插”,並同毛本。贛本正文並注誤“插”。顧氏所謂“正文作捷,善所引《儀禮注》亦作捷”説,與《集注》本及其所引“《文選鈔》”以下三本一一吻合,五臣本亦作‘捷’,是六臣無異。又,本書曹子建《名都篇》“攬弓捷鳴鏑”注引“鄭玄曰:搢,捷也”云云,正作“捷”不作“插”,並證顧氏《考異》説之的。捷,與插,本古今字。王念孫亦知之,然《讀書志餘》不能察覺,蓋正昧於今本《儀禮》改“插”之誤也。此爲王於引書不能“透底明白”又一例證矣。差距二,在顧考據博稽群本,大抵能折衷一是;不像王氏,有多見五、六疑,而終難一爲斷讞者。如:
《離騷經》:“恐皇輿之敗績”王逸注:“輿,君之所乘也。以諭國也。”
顧氏《考異》曰:“注‘諭傾危也。’陳云:‘諭,喻誤。’又‘風爲號令,以諭君命;行媒,諭左右之臣也。同。’案:喻、諭通用。或逸自用‘諭’。下‘以諭國也’、‘以諭君也’; ‘故以香爲諭’、‘故以諭君’,袁本皆作‘諭’,茶陵本皆作‘喻’。《楚辭注》亦‘喻’、‘諭’錯出。”
謹案:《集注》本、尤本作“諭”。明州本、贛本、建本作“喻”。本條顧氏“諭”“喻”之辨,本因《舉正》陳校而發。陳校原繫“恐皇輿之敗績”注下,顧氏則於上聯下句“路幽昧以險隘”注“險隘,喻傾危也”下。既斷言“喻、諭通用”,且列舉本篇多處“諭”、“喻”雜用之現象。其“通用”之斷,由聲訓精當,今《玉篇·言部》:“諭,譬也”、《戰國策·齊策四》:“請以市諭,市朝則滿,夕則虚。”並可佐證。顧氏於《文選》所收《楚辭》之校,既不膠固於以《騷》律《選》,亦不齗齗於《文選》諸本異同之瑣細,而能從聲音通用大處着眼,博綜群本異同,折衷於一是。進而歸納得出之王逸注《騷》與李善注《選》,用詞錯出之共同特徵,則言人所未道,再現了顧氏校《選》,奉行不輕改本書原則之得體和優勢。至於王氏有多疑而不能定是非之例,則如:
《東都賦·白雉詩》:“嘉祥阜兮集皇都。”
孫志祖《文選考異》曰:“《後漢》無此句。案:此與《寶鼎》詩章句相同,不應多一句。當以《後漢書》爲正。”
顧氏《考異》曰:“何云:‘《後漢書》無此句。’陳同。案:各本皆有。袁、茶陵不著校語,今無可考也。凡疑而未能明者,俱載之,以俟再詳。此其例也。”
王氏《讀書志餘》曰:“‘嘉祥’句,蓋後人所加。此句詞義膚淺,不類孟堅手筆,且《寶鼎》詩亦可通用,其可疑一也。下文‘發皓羽兮奮翹英’,正承‘白雉素鳥’言之,若加入此句,則上下文意隔斷,其可疑二也。《明堂》、《辟雍》、《靈台》三章,章十二句,《寶鼎》、《白雉》二章,章六句,若加入此句,則與《寶鼎詩》不協,其可疑三也。李善及五臣本此句皆無注,其可疑四也。《後漢書·班固傳》無此句,其可疑五也。”
朱氏《集釋》曰:“《後漢書》無此句。孫氏《考異》謂:‘此與《寶鼎》詩章句相同,不應多此一句。’然二首上下换韻,本非一例。古詩章句,何必多寡齊一?或是蔚宗所删。論其文氣,還以有者爲長。”
胡紹煐《箋證》曰:“王氏《讀書志餘》立‘五疑’,以明班本無此一句,其有者爲後人所加。”
謹案:顧氏既列何、陳“《後漢書》無此句”之説,然同何、陳,並不從范《書》改,結論爲“今無可考”,並設此爲己校“以俟再詳”之例。蓋據《文選》諸本並有此一句,且六臣合注本無校語耳。今檢《藝文類聚》卷六十一、王應麟《玉海》卷一百九十九引咸有此句。善注引《東觀漢記》:“章帝詔曰:乃者白鳥神雀,屢臻降自京師也”云云,正應詩題,亦證《文選》固有此句。然則,可明顧氏此校,考辨雖簡,然有文獻基礎,雖言“再詳”,其實堅守漢學守闕之戒,自信其是,是不斷之斷也。王氏則立“五疑”明范《書》本無。雖不離“疑”字,然劈空一句“後人所加”,即直指《文選》爲衍文。既失“疑”字之義,已亂己説,復見此校之不能自信。審其“可疑三”,以内證《寶鼎》章句例本詩,原出孫志祖;“可疑五”援范《書》旁證,則本從何、陳。其餘一、二、四三條,大抵臆説。如‘可疑二’稱有此句“文意隔斷”,朱珔有駁云:“論其文氣,還以有者爲長”,甚至推測原本有,“或是蔚宗所删”。“可疑四”,王依六臣本無注爲辭。然《選》文無注者遠多於有注者,豈可因此皆以爲衍文?其無理不待辨析。王氏之失,首要在不細究版本。其次在不顧《文選》與范《書》,固未必一律,處處相同也。在顧氏看來,不啻是犯了校書兩個不能“透底明白”之大忌矣。
第四,於清代校勘事業,顧有開創之功,而非王氏能替代。清馮桂芬《思適齋文集序》云:“(先生)遂以善校讎名。……(自顧亭林之後)則又百餘年間未有之學,而創之先生;又於惠(周惕)先生諸人後,别開户牖者也。”馮氏之所謂“創”,當然非指時間之早,而是謂校勘得以成爲專門之學,顧氏所作貢獻爲大。從《文選》校勘言,顧氏《考異》居前,王氏後出,亦是事實。顧與引之同齡,念孫爲顧氏長輩,事校勘不會後於顧,然《楚辭》、《文選》並在下卷之《讀書志餘》二卷,乃引之據其遺稿編成。《讀書雜誌》正編自嘉慶十七年陸續付梓,道光十一年甫畢。十二年(1832)念孫卒,四月,引之刻成《餘編》。事並在嘉慶十四年顧校刻尤本之後,故二王可見《考異》,顧撰《考異》時,固不及見《餘編》矣。王氏治《選》既在顧後,故多自由。既可揚長避短,復有因端竟委,以後掩前之勢。比如《讀書志餘》王氏校《思玄賦》:“嗟孰可爲言己”一條,曩括本書《西京賦》“嗟内顧之所觀”、《吴都賦》“嗟難得而覼縷”、《蜀都賦》“唴見偉於疇昔”、《雪賦》“嗟難得而備知”、王融《曲水詩序》“羌難得而稱記”六條,綜合考校而論辨之。當以上顧校《離騷》爲藍本。他如:王校枚叔《上書諫吴王》:“手可擢而抓”條末,王氏補注“六臣本注云:‘拔,善作抓。’則所見已是誤本”云云,並是得顧沾溉之例,故論椎輪大輅,創始之功,非顧氏莫屬焉。
三
最後,試論顧氏略勝王氏,成就校《選》第一人之特殊根源。予推有以下三端。
其一,職業不同,專攻有異。顧氏是職業校勘家,自弱冠,即以校刻古書爲生。夏寶晉《顧君墓誌銘》云:“鄱陽胡氏《通鑒》、《文選》,蘭陵孫氏《平津館叢書》,皆出君手……有功於古人甚鉅。然特以貧故,見役於人,一生心力實耗於此。身通六藝,僅爲謀食之資。”顧氏校刻古書,予所知有:爲黄丕烈校刻《周禮》、《儀禮》、《國語》、《戰國策》、《易林》,爲汪閬源校刻單疏本《儀禮》,爲孫星衍校刻《説文》、《唐律疏議》、《抱樸子》、《古文苑》,爲吴鼒校刻《韓非子》、《列子》,爲張敦仁校刻撫本《禮記》,爲秦恩復校刻《駱賓王文集》、《李元賓文集》、《吕衡州文集》,以及爲胡克家校刻《資治通鑒》、《文選》。至於經其手校之書,則指不勝屈矣。校刻亦是創造性工作,不比匠工刻書,故顧多精進之作,《文選》校刻爲其當行,亦其代表作。若言王氏,其本行自在治經,在小學、聲音訓詁。就知識結構而言,顧氏學問淹博,涉獵廣泛,不專一經,奄有衆長。其中版本、史學,皆非二王所及。即二王專精之小學,顧於《説文》,亦不弱於二王。而校《選》於王氏則爲客串。王校《文選》、《楚辭》,同厠于《餘編》,已自暴其於二書之校,衹爲《讀書雜誌》之餘興耳。
其二,勵志不同。顧校《文選》,務存其真,刻意爲《選》學功臣。顧氏嘉慶元年十二月二十日跋《文選六十卷校宋本》云:“廣圻意欲遵古今通借,以指歸文字……經史互載者考其異,專集尚存者證其同……援引者沿流而溯源,已逸者借彼以訂此,未必非此學之功臣也。體用博大,自慚譾陋,懼弗克任,姑識其願於此,期與蕘圃交勖之焉。”言雖不無謙抑,而志在必得,躍然紙上矣。與王以爲餘興,迥然不同。
其三,勤勉修改。顧氏校《選》之役,可謂畢其一生。顧批校陳氏《舉正》在嘉慶元年(1796)十二月,至甲子九年(1804)七月朔畢。同年十一月,應安徽瀘州知府教讀之請。赴瀘舟次,跋讀畫齋本孫氏《文選考異》。戊辰年(1808)七月,校孫氏《考異》,十一月,再校其《李注補正》。己巳年(1809)三月,校讀畫齋本孫氏補汪氏《文選理學權輿》。道光庚寅年(1830),再校孫氏《補正》。去甲子初校《文選》,已三十四、五載矣。謂其一生治《選》,並非誇張。顧事校之勤,屢見名家揄揚盛美。上潘氏《題顧氏説文二種》言顧校“乃詳加校證,列諸簡端”之後,復有“然猶不敢自是,竟有已列數年,猶復竄改者”云云。今證之《考異》,尤多實例。如:上曹子建《七啟》“捷忘歸之矢”之校,顧氏起初針對《舉正》陳校而發,止按曰:“捷,即插字。見《儀禮·釋文》”,未作深論,至爲《考異》,始詳述陳、何致訛之由,乃在以《儀禮》誤本改正文爾。比較顧、王,可一言以蔽之:王念孫校《選》,惟在訓詁、聲音方面,可因偏鋒取勝,獨當一面,可以爲諸侯,然全局不及顧千里,得稱霸諸侯者,惟顧千里一人而已。晚清葉昌熾(1849-1917)《藏書紀事詩》紀“顧廣圻千里”有贊云:“誤書細勘原無誤,安得陳編盡屬君?”獨寄厚望於顧,不無齊桓、晉文五伯之許,頗得顧校精神風貌,遂藉以爲拙文大標題云。
【作者簡介】范志新(1948—),男,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