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与《文选》注

杜甫自称“熟精《文选》理”(《宗武生日》),其诗歌中有诸多词语典故来源于《文选》一书。这已是杜诗研读中的常识,前代学者并为此撰有专论李详《杜诗证选》,收入《李审言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金启华《广杜诗证选》,收入《杜甫诗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李文在列举《文选》原文时且多次引用“善注”。。然而,正如在经学传授中经与传注已俨然成为一体,作为文学教科书的《文选》与其注释,在唐人习学中也是不可分离的。杜诗用《选》,正是这二者相互关联的极好例证。对杜诗某些语意的解释,不但须着眼于《文选》作品,而且须从《文选》注入手。

《旧唐书·儒学传》“曹宪”载:“所撰《文选音义》,甚为当时所重。初,江淮间为《文选》学者,本之于宪,又有许淹、李善、公孙罗,复相继以《文选》教授,由是其学大兴于代。”《旧唐书》卷一八九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4946页。《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了李善、公孙罗两家注本,说明二人著作在开元前已取代曹宪旧注广泛流传《日本国见在书目》著录“《文选音义》十三,曹宪”。陈翀先生撰《曹宪籍贯行历新证及其<文选>佚注汇考》(未刊),从释中算《妙法莲华经释文》、释信瑞《净土三部经音义集》所引菅原是善《东宫切韵》、释杲宝《大日经疏演奥钞》中辑得曹宪《文选音义》轶文八十五则。可见曹宪《文选音义》仍有流行。。《新唐书·艺文志》又著录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等《五臣注文选》三十卷,“开元六年,工部侍郎吕延祚上之”《新唐书》卷六十,中华书局1975年,第1622页。。开元六年(718)杜甫年七岁,在他读书期间,五臣注本也已流行于世。日本所传《文选集注》一书保留了少量公孙罗注见周勋初《唐钞文选集注汇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在规模上似不足以与传世的李善注和五臣注相比,且尚未发现与本文论题直接相关的材料,故本文讨论内容仅限于杜诗与李善注和五臣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