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胜文则野(1),文胜质则史(2)。文质彬彬(3),然后君子。
【出处】
《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6.18)
【注释】
(1)质:本质,质地。文:华美,有文采,此指形式。野:指粗野。
(2)史:虚伪,浮夸。
(3)彬彬:文质配合适当。
【译文】
朴实胜过文采,就会显得粗俗野蛮;文采胜过朴实,就会显得虚伪浮夸。朴实和文采配合适当,这才是一个君子。
【解读】
成语“文质彬彬”即源于此句。天生的质朴道德与来自后天的学识风采,构成了同一人格的两面,无论古人今人,莫不如此。孔子把两者配合适当的人称为“君子”,是对其修养水平的高度评价。《诗经》里曾这样描绘君子:“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意思是:君子要气度宏大、举止安详,既说话风趣,又不尖酸刻薄。这与孔子所谓的“文质彬彬”并无二致。
“文”与“质”的较量,是君子人格构建中的重要环节。一个诚实朴质的人,不一定有出众的风范;一个风度翩翩的人,未必能做到平和诚恳。两者虽然表现不同,实则都是“文”与“质”的失衡,同样不可称为“君子”。要想成为一个君子,就要通过内省和学习,使“文”与“质”实现平衡,达到“文质彬彬”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