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二

我对郝经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在中国完成的,得到了富尔布赖特基金会、美国学术团体协会、蒋经国基金会的经费支持;对郝经的研究是我对宋、金、元时期道学演进研究计划的主要内容。我的郝经研究论文,一部分是用中文撰写的,并于2004年8月在内蒙古赤峰的会议上发表。很感谢与会者对论文的评议,尤其是我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同事张希清、臧建、刘浦江,还有来自台北“中研院”的朋友黄宽重,来自东吴大学、台南成功大学的刘静贞,来自慕尼黑的苏费翔(Christian Soffel)都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建议。田梅(Margaret Mih Tillman)和奚如谷(Stephen H. West)后来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中文版在会议论文集中发表。张希清等主编《10—13世纪中国文化碰撞与融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在经过大量进一步修订完善之后,中文版成为本书第二部分第四章、第五章的基础。

第六章的初稿是在2009年春季学期于台湾大学担任“国家科学委员会”客座讲席教授期间完成的。在那里,我与同事们讨论文章并接受他们的批评,这一机会使我获益匪浅。与中文系郑吉雄教授、夏长朴教授和历史系硕士生童永昌、中文系博士生陈盈瑞的交流尤其大有裨益。“中研院”文哲所林庆彰教授、台湾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黄俊杰院长为论文初稿的发表提供了机会。2010年,得到美国教育部的富布赖特—海斯海外研究项目资助,因此有可能将本章的一部分加以修改后,递交给当年5月于香港浸会大学举行的经典研讨会。我的初稿以及递交的论文获得了许多同事和匿名读者的评论,因为涉及者甚众,在此不一一提及。

在2011年春末和夏天,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担任讲座教授,并在杭州师范大学担任国际宋代研究中心主任,因此有机会与中国的同行们商讨,对原稿加以修订。非常感谢人民大学历史系刘后滨主任、包伟民教授以及参加每周举行的讨论小组的本科生与教师们。我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讲授历史文献学课程时的本科生(尤其是Christine Luk)和访问学者也对初稿提出了建设性的批评意见。

近些年来,我任职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给予了我两次学术休假。我还特别感激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在人文学院院长Deborah Losse的帮助下)允许我在第三学期离校,使我有可能接受国家基金资助,在本项目和其他项目研究过程中开展国际性的研究。

这些项目还带来了另外的好处——我有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与儿子田亮(Hoyt Langston)及其家庭待在台北,与女儿田梅(Margaret)待在台北、上海和北京。我应当对他们,尤其是我的妻子宓联卿(Tina)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他们的鼓励,让我度过了这么多快乐的时光;在我沉迷于“与古人对话”的时候,是他们把我拉回了现实之中。我以感恩之心,将我撰写的这些文字献给宓联卿,感谢她四十多年来的爱与陪伴。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来自洪堡基金、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人文研究所及该所所长Sally L. Kitch教授的资助。他们的支持与鼓励,一直延续到著作的出版,对此我心怀感激。

我与苏费翔合作与讨论的成果,除了目前的这本书之外,还包括一系列友好而激发灵感的交流。这种交流让我们改变了某些观点,增进了我们对这一历史时期相关史料和历史过程的了解。例如,早在2003年,他就对朱熹最早提出“道统”一词的说法提出了怀疑,为此使用计算机检索,以搜寻唐宋时期最早使用该词的事例,并最终形成了本书的一个核心的主题。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引发更多的讨论,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中国的理解。

田浩(Hoyt Tillman)

2011年7月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