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的人文精神(陈鼓应著作集)
- 陈鼓应
- 932字
- 2021-03-25 23:39:14
序言
这本书汇集了我从1995年到2011年参加的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所撰写的文章,虽然这些文章有相当大的时空间隔,但都表达了我对道家思想在两个主题下的诠释:其一是道家的社会关怀,其二是老庄的人文思想。
本书以《道家的人文精神》为名,意在阐发历代道家的人文情怀。在我看来,道家思想园地里,人文与自然是相互蕴含的。老子的“道法自然”洋溢着人文的内涵,而庄子赞叹“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时,物理的自然中深透着人文的意蕴,更由人文的自然提升到境界的自然。借用方东美先生的话,道家的自然“在中国人文主义者看来,都是普遍生命流行的境界”。
这是继《老庄新论》之后另一本阐释原始道家的书。两书有理路上的一贯性,也有发展上的不同。《老庄新论》在写作上有几个特点:第一是尽量根据文本来说话。不过,读者依然可以从字里行间隐约体会到我对老庄的评价要高于儒墨名法。第二,我对老庄思想做解释时,有相当浓烈的时代感受被置入我的诠释之中。我青年时代生活在威权体制下和道统意识的笼罩下,因此我有较强烈的反绝对主义、偶像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思想观念,也反对凝固化、禁锢化和独断论的哲学系统。老庄开阔的心境能含容多元性、多样性的价值,这不只是我对《老》、《庄》做文本的诠释,这种理念也渗透到我内心深处。所以,我字里行间不自主地凸现出自由自适的意境和相尊相蕴的齐物精神。本书与《老庄新论》的略异之处在于主题更为明确。首先,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几乎每篇文章都透过老庄表达了我对社会的关怀。其次,作为一名学术工作者,尼采和庄子是我进入哲学领域的两个通道。他们都歌讴生命,以生命为主题。透过这两者照见了西方文化的辉光,也透视了西方中心论的弊病。我这本书的最后一篇文章《异质文化的对话》表达了我这样的观点。
在本书十余篇文稿中,所引述的事例和论述的观点,颇有些重复之处,敬请读者见谅。凡重复引述的事例和论述的观点,委实是出于我内心不自抑的流露。例如,当我的论述放眼到国际事物时,我所耳闻目睹的日军的侵华的暴行,便无可阻遏地从我的记忆中一再浮现出来;当我讨论到地球村的一些情景时,破除西方中心论及探索其集权宗教的历史渊源,便不期然地在我的笔下一再陈述。从道家思路审视现实世界,我确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感!
鼓应
2011年12月中旬于北京大学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