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吕文郁

呈献在读者面前的这部《顾颉刚“层累说”与20世纪中国古史学》,是黄海烈博士在其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增补而成的。这部书作为海烈博士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能够列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而在中华书局这样的权威出版社正式出版,可喜可贺,我在这里愿为海烈博士的大作问世而点赞!

12年前的2003年,海烈考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在我指导下开始攻读中国古代史专业先秦史方向博士学位。必修的学位课程上完之后,我催促他们尽快提交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海烈最初拟定的论文题目是《顾颉刚学术思想研究》。我知道海烈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就与顾颉刚有关,他对顾颉刚研究有浓厚兴趣,在这方面的资料积累也有相当的基础,我认为以顾颉刚为研究对象是完全可以的。但我觉得作为博士学位论文,这个题目明显偏大。众所周知,顾颉刚先生是一位学术兴趣相当广泛的学者,他的研究涉及历史学、文献学、经学、诸子学、民俗学、古代学术史、学术思想史、历史地理学等诸多领域。他在这些领域里都有引人注目的学术成果。要全面总结和系统论述顾颉刚的学术思想,殊非易事。而且有些领域已明显超出了先秦史的研究范围。我认为博士学位论文贵在创新,因此最好是“小题大做”。题目小些,易于深入开拓,易于重点突破,易于推陈出新,因而也易于取得成功。海烈在全面梳理了有关顾颉刚的各种资料后也认为原来的题目确实太大,因而一度准备把论文题目缩小为《顾颉刚古史学思想研究》。但在论文开始写作后,他感觉顾颉刚的古史学思想涉及的问题也很广泛,如面面俱到仍有很大难度,不如以顾颉刚古史学思想中的某一重点问题为突破口,然后深入剖析,这样成功的把握会更大些。因此最后决定把他的学位论文题目修改为《顾颉刚“古史层累说”初探》。这一改动我当然非常赞同。

海烈的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进展并非一帆风顺。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术界对顾颉刚“层累说”及其疑古思想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有的意见甚至针锋相对。选择这样的题目做博士学位论文,势必要冒相当大的风险。任何一位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首先都要考虑论文的安全系数,即在专家评审和论文答辩等环节上能否顺利过关。如果学位论文写得过于锋芒外露,论文送审时又恰好送给了与自己学术观点对立的专家,而这位专家对不同的学术观点又恰好不甚宽容,那就无异于撞在了人家的枪口上,麻烦就大了。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他与许多博士生一样,论文写作过程中不得不在学术与现实的两难境地中苦苦挣扎。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触犯别人的忌讳,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使论文的学术价值大打折扣。我知道海烈论文的部分章节写得十分艰难,在写作过程中曾几度“卡壳”,并为此而十分苦恼。我鼓励他放心大胆地写,先把种种顾虑抛在一边,待初稿完成后对某些较为敏感的问题再仔细斟酌。我指导博士生撰写论文,主要是在大的原则问题上注意把关,或在研究方法上提出指导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学术观点我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遵循我的见解。即便学生的见解与我的见解完全相左,只要能够自圆其说,我都照样放行。我认为这样能够激励学生大胆创新,也是学术民主的具体体现。对于顾颉刚的“层累说”,我与海烈的见解实际上是存在较大差距的,我倾向于彻底否定,认为顾氏此说对中国古代史研究造成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而海烈则是在承认“层累说”有其合理性的前提下指出其不足。海烈对顾颉刚的学术思想已关注多年,对顾颉刚的认识已经形成定势,尤其是考虑到学位论文要注意规避风险,这是我完全能够理解的。

我认为顾颉刚的“层累说”是顾氏全部疑古思想的一块基石。抓住了“层累说”,也就等于抓住了顾颉刚古史学思想的核心和要害。可见,“层累说”是研究顾颉刚古史学思想最关键的问题。不过顾颉刚先生为构筑他的全部疑古思想体系而奠定的这块“基石”并不牢固,因为“层累说”本身不过是尚待证明的一个假说而已。一个以假说为基础的疑古思想和疑古理论,是不可能有长久生命力的。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顾颉刚的“层累说”在学术界曾经引起颠覆性的巨大反响,顾颉刚也因此成为举世瞩目的学术精英。“层累说”之所以在当时能够产生轰动效应,是因为这一假说完全顺应了五四运动所开创的反传统潮流。就这一潮流对当时学术研究的冲击而言,“层累说”与“打倒孔家店”等口号一样,是破坏有余而建设不足。当时中国的现代考古学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无法提供更多足以修正“层累说”的实物例证,用胡适的话来说,即不能为“层累说”提供更多的“否证”。可见,顾颉刚的“层累说”是“五四”反传统历史潮流的产物。上个世纪50年代,曾经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声势浩大的批判疑古派的运动。但由于这场批判运动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即把对疑古派的批判与胡适思想批判捆绑在一起来进行。事实上在疑古问题上胡适很早就与顾颉刚进行了“切割”,并互相分道扬镳。50年代进行的这场批判运动的结果,不仅没有把疑古派的思想和理论真正批倒,反而引起很多学者对顾颉刚的“层累说”和疑古理论产生一种同情和恻隐之心,这正是那场政治运动所造成的逆反效应。由此可见,用搞政治运动的方式来解决学术问题,无异于缘木求鱼。随着近年来地下简帛文献一批又一批地陆续出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学术和思想文化提供了大量极为珍贵、可信的一手资料,也为顾颉刚的“层累说”及其全部疑古理论提供了大量的无可辩驳的“否证”。当年曾经产生颠覆性效应的“层累说”,被这些出土文献再次颠覆了。许多当年被疑古派宣布为“伪书”的古籍,已经被这些出土文献证明是千真万确的真古籍,人们不得不为疑古派制造的这些冤假错案一一“平反昭雪”。

海烈的博士学位论文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艰困和曲折,这是学术攻坚过程中常有的事。他最终提交的学位论文写得非常成功,得到了评审专家和全体答辩委员会成员的一致好评。很多专家都指出:顾颉刚的“古史层累说”自上个世纪20年代抛出至今已近一个世纪,学术界回应“层累说”的论文不计其数,但是对顾氏“层累说”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的学术著作尚付阙如。海烈的《顾颉刚“古史层累说”初探》是专门研究、探讨这一问题的第一部著作,这是有开创之功的。记得海烈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刚刚结束时,一位参加答辩会的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领导指着海烈的论文对我说:这个学生的去向定下来没有?如果你们古籍所不留,我们师大历史系要他。我告诉他,吉大人事处已批准他留在古籍所任教。他略带遗憾地说,这是一块做学问的好料。在博士生留在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大学任教日益困难的当时,海烈能够受到如此青睐,足见他的学位论文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

在论文答辩之后,海烈又先后两次对论文答辩稿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第一次修改,主要是对论文的整体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增加了部分章节,对答辩之前来不及展开论述的一些章节进行了增订和扩充,对文字也进行了认真的加工和润色。经过这次修改,论文的篇幅由原来的25万字增加到37万字,论文的题目也由原来的《顾颉刚“古史层累说”初探》改为《顾颉刚“层累说”与20世纪中国古史学》。第二次修改是在申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标之后,参考了评审专家的意见,对论文在第一次修改的基础上再次加工,主要是对论文的枝蔓部分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删改,使主题更加突出;克服了答辩稿中的一些顾忌,使论文的某些学术观点表述得更加明确。经过这两次大幅度的修改,海烈的这部著作可谓更上一层楼。希望海烈能够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再接再厉,不断推出新的学术成果。

2015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