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如何通过股票赚钱

我最初以为只有股票涨了我才能以某种方式赚钱。然而,当我开始投资之后,我才真正明白股票是怎么赚钱的。这么晚才意识到这点,还真是追悔莫及,如果早一点明白这些原理,我就会继续投资股市中的成长型股票,而且还会更早地投资有股利配送的股票。如果你还不懂为什么这些术语至关重要,那么就请你继续往下看吧,马上你就会明白投资者是如何从股票上赚钱的。

企业为什么发行股票?

为什么一家企业会决定以在开放市场发售其股票份额的形式公开上市呢?为什么不干脆把企业的所有权限制在几个富豪投资者身上呢?这样岂不能够完全控制企业运营与董事会构成吗?

我可以这样来回答这个问题,百分百私有制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许多成功的企业从来也不公开出售其股份。但是要拥有这些企业一定数量的份额,动辄需要数百万美元,况且你也需要拥有与该收入水平相一致的商界人脉关系。

企业放弃私有制的原因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投资资金。如果一个企业想要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增加融资或者收购竞争对手,最好不过的方法就是发行股票,以向公众出售股份的方式来募集大量现金了。

企业发行股票的另一个好处是用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贷款、债券以及其他债务证券必须连本带利偿还。对于一个发行股票的企业而言,股票就好像是无息贷款一样。没错,通过投资公司管理股票会产生间接费用,但是股票市场在企业谋发展之时为其提供了一个现成的媒介,来获得额外的资金。

股票种类

股票有许多不同分类方式。最常见的是根据板块和市值进行股票分类。

板块投资(Sector Investing)

有一些投资者只购买某一行业的股票,同一行业的股票集合,被称为行业板块。比如,你或许只投资科技或者医药企业。这背后是有道理的,如果你清楚地了解同一板块其他股票的表现,那么你评估一只股票的可能性会更大并且风险会更低。甚至还有跟踪某一特定板块中所有股票的专门指数(即股票列表)。某些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跟踪这些指数,这些基金拥有各自的交易代码,使你能够在你研究过并有所了解的板块里轻松投资。

我就非常喜欢跟踪行业板块交易基金,即使没有申购任何基金份额,我也照跟不误。通过跟踪这些基金来考察整体经济中不同行业板块的运转状况非常有效。当大盘指数(比如标普500指数)走势强劲时,整个市场却未必表现良好。多数情况下,一两个表现抢眼的板块会让指数的其余部分看上去比实际情况要好很多。我跟踪行业交易基金指数,是为了搞清楚哪些板块的股票正在大涨,哪些行业的股票我要退避三舍。我甚至考察每个板块势头最强劲的股票,如果其余的下跌,那么我就买那几只。

· 非必需品消费行业:制造非必需品的行业,包括零售、媒体、酒店、奢侈品、汽车、休闲及服装等企业。

· 必需品消费行业:制造人们无论如何都必须购买的产品的行业,包括食品、饮料、个人用品、烟酒等企业。

· 能源行业:燃料生产行业,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可再生能源与产品以及支持这些行业的设备与服务的企业。

· 金融服务行业:所有金融行业包括保险、银行、资本市场、信托、信用卡与贷款、房地产等企业(有时房地产被单独归类为一个行业)。

· 医疗保健行业:该行业包括医院、医生、医疗设备、药品、生物技术、健康与科学研究设备与服务等。

· 工业行业:该行业是与生产和运输材料相关的任何企业或组织,包括航天、机械、铁路、建造、工程、航空和物流等。

· 材料行业:该行业是指制造原材料的生产商与开采商以及他们的公司,包括化学、采矿、森林产品、包装材料和建造材料等。

· 科技行业:科技行业是指计算机、软件、硬件、电信服务与设备、半导体、IT与无线服务、互联网、办公室电子设备等(电信有时被单独归类为一个行业)。

· 公用事业行业:与电力和燃气相关的企业以及电力生产商和能源交易商。

市值投资(Market Cap Investing)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企业规模来划分股票。投资者利用市场资本总值(简称市值)来确定公司大小。该公式为:

单股股票的现价×市场已发行的股票总数

例如,某公司每股股票价格为200美元,已经发行3,000万股,那么该公司的市值就是60亿美元。

企业可根据其市值分类,分类标准各有不同,大致原则是:

· 5,000万美元或以下:微型盘股(Nano Cap)

· 5,000万美元至3亿美元:微小盘股(Small Cap)

· 3亿美元至20亿美元:小盘股(Small Cap)

· 2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中小盘股(Mid Cap)

· 100亿美元或以上:大盘股(也称“蓝筹”股)(Big Cap,“Blue Chip”)

说到按照市值跟踪企业状况,我喜欢使用罗素指数(Russell Indexes)。查找罗素指数2000(Russell 2000),你就会看到美国小盘股企业列表。

一些投资者只购买同一市值等级的股票,并往往是购买大盘股。在金融媒体、金融顾问以及一些投资者当中,存在着一个恒久的信念,即大企业意味着小风险。然而,如果你反过来思考这个问题,回想一下搞垮美国世通公司[4]和安然公司[5]的内部诈骗案或者导致通用汽车公司破产的风云变幻的市场状况,你就能够意识到规模大并不是刀枪不入的保护伞。在股票市场,投资大公司也会赔钱。

另一个你需要牢记的是“小盘股”和“大盘股”之类的术语都是相对的。今日的市场为一系列大企业所主宰,其规模远远大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这些庞然大物使小企业在规模和可用投资资本方面相形见绌。巨型企业规模庞大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小盘股企业投资不足。许多此类小企业并不希望同沃尔玛和麦当劳之类的大企业一决高下,它们更喜欢在大企业不屑一顾的微型市场创造辉煌。举例来说,格尔夫波特能源公司[6]之类的较小规模中盘股企业的总资本为40亿美元,这在三四十年前肯定算作大盘股企业了。

对于是否投资低价股,我遵从金融媒体的推介。一些(并非全部)微型盘股都是低价股。尽管以极低的股价购买一只股票,眼看着它暴涨起来的确令人心驰神往,但是这类股票的交易方式风险实在过高。一方面,譬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关于低价股的信息规定不如大企业股票那般严格,因此我认为透明度不足,难以让我放心购买。低价股常常作为首次公开募股发行,这是因为一家资不抵债的企业往往希望把其债务负担一股脑地推到毫无防范之心的股东身上。低价股的经纪人之间沆瀣一气。只要你买了一只低价股,这些经纪人就会夜以继日想方设法找到你劝说你购买更多低价股。这些人外号“大鲨鱼”,原因不言而喻。

资本增值(Capital Appreciation)

股票盈利的第一种方式最为股民所熟知。你以某一价格购买一只股票,如你所愿,那只股票涨价了。这种投资方式就是所谓“成长投资”(Growth Investing),因为如果股票价格上涨,你就赚钱。

好了,现在你以每股10美元的价格所购买的股票涨到了每股11美元了,那么你就把差价装入囊中。且慢,并没有那么快。尽管你的投资组合名义上增值了,但你只有卖掉手中的股票你才真正获利。如果真卖掉你这只股票,那么你就赚了一美元(当然还要扣除经纪佣金)。这笔收入是必须纳税的,但这是资本利得税,其税率大约为你薪资税率的一半。

如果你采取长期投资策略,或者你想要避免因频繁交易股票而支付过多的经纪佣金和资本利得税,那么成长投资也就意味着你得接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你只是一个在理论上的有钱人。

股利(Dividend)

股利也是股票赚钱的一种方式,但它没有成长投资那样众所周知,不过感兴趣的人正在越来越多。在2008—2012年那样的低增长时期,投资有股利配送的企业股票就变得炙手可热了。股利就是一个协议,协议规定你所购买股票的这家企业在某一特定间隔向你支付其利润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按季度支付。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股利配送。这么做的往往是历史更悠久、运营更稳定的企业,它们的股票不像规模较小、资历尚浅的企业股票波动得那么大。成长投资者在这些有股利配送的公司中寻找低价股票,而那些追求投资收益的人认为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不过就是以投入成本为代价来获取股利。资本增值与股利这两种投资方式并不相互排斥。

如果你把有股利配送的企业股票卖掉,大概你也不会赚什么大钱。可是既然你每一季度都可以得到现金支付,那你为什么还要卖掉股利股票呢?股利投资实际上意味着只要你拥有股票,你就会得到收益,而不是只有在卖掉股票时才得到收益。这就是股利投资被称为“收益投资”的原因。

复利(Compounding)

对你来说,复利是股票投资赚钱的第三种方式。要实现股票复利,你需要从原始投资中提取利润,再投入到该项投资当中,而不是兑现利润并且花掉。现在你从你的大笔股票投资中赚得利息、资本利得或者股利。当你从这笔投资中获利后,你又把所有利润重新投入到你的这笔投资中,雪球越滚越大。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之后,你的利润会增长到很大一笔数额,远远超过仅从原始投资中获得的利润。

如果你的投资组合包括有股利配送的企业股票,那么复利就是你的秘密武器,与股利投资是水涨船高的关系,这多亏了特别为股利投资者量身定制的再投资计划,即股利再投资计划。股利再投资计划允许你购买支付股利企业的单股,甚至几分之一股;无论你的股利有多少,它都会落到你手里,然后进行再投资。最好不过的是,股利再投资计划是不向你收取任何经纪佣金的。

股利再投资计划把你的股利再投资,因此你持续不断地把你的利润投放到越来越多的投资中,并且每季度都赚得更多股利。这的确是为收益而进行投资。

首次公开募股(IPO)

一家企业首次发行股票,这就被称作首次公开募股。首次公开募股是企业大事件,它向市场发出了一个讯号:企业从私有制变成了公有制。

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可以为其募集数亿美元现金,这些款项可以用于扩大运营。一些公司几乎在成立初期就立即开展公开募股;而另一些公司,比如脸书(Facebook)和谷歌(Google),其所有权握在私人手中数年时间之后,才最终转向公众。

首次公开募股是如何影响个体投资者的呢?通常情况下,并没有什么影响。除非你手握数亿美元资金,或者人脉关系好得出奇。首次公开募股的股票早早就会被认购一空,小投资者根本没有机会购买到首次公开募股的股票。如果你心中认定了某一只首次公开募股的股票,那么你只有盯住二级市场,等待投资者在那里公开交易他们买到手的首次公开募股股票。

牛市还是熊市

你大概也听说过牛市和熊市,并且十分好奇为什么投资者一提起他们就滔滔不绝。下面我就给牛市和熊市做一个简单的界定。

· 在牛市,股票价格正在上涨,而投资者也看好股票价格继续上涨。这意味着股市正炙手可热,股民愿意承担更多风险。牛市标志着经济的繁荣昌盛。

· 在熊市,股票价格正在下跌,而投资者则预期股票价格继续下跌。当股票价格下跌,投资者就会赔钱。市场转冷,股民更不愿意承担风险,对股票的需求减少。熊市标志着经济的萎靡不振。

在纽约的金融街深处,有一座重达7100磅的铜牛塑像。它那巨大的牛角和凶猛的眼神体现了华尔街精神,即时刻准备着冲向前方,拥抱繁荣富强。我一直觉得铜牛旁边没有一座铜熊塑像有些滑稽。没有人喜欢熊市,但是股票价格不能只涨不跌,牛市和熊市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与一些投资者相同,我相信熊市是最佳投资时机。原因如下:熊市股票价格低迷。投资者心有余悸,他们害怕在熊市期间,股票价格还会继续走低,即便他们以跌入谷底的价格购入股票,仍然担心自己会赔钱。我既做收益投资也做成长投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并不受熊市影响。我想要在尽可能最低的价格买入股票,在等待熊市转向牛市期间,收取股利。因此,熊市也是我的朋友。

关注热点:通用汽车的今昔对比

在汽车工业早期,美国汽车位居王者地位。二战以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即“三大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迅猛发展,驱动了美国经济高速增长,支持了婴儿潮一代人的出生,并且使底特律市在1920年至1950年之间跃居为美国第四大城市。美国汽车工业提供了数亿个直接就业机会,并在供应商方面衍生出数十万个就业机会。美国汽车工业造就了兴旺发达的中产阶级,该阶层可以任意支配自己数十亿美元的收入,把美国经济推上世界主导地位。在那个时期,“只要美国通用汽车还在运转,整个国家就不会停歇。”这句话已经成为传统共识。

不幸的是,这句话在经济状况良好以及经济状况糟糕时期都是实情。曾几何时,通用汽车风光无限以至于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日本经济型轿车打入美国市场之时,通用汽车公司的研发部门抢购了一批这类汽车,日本汽车浩浩荡荡地驶入通用汽车位于密歇根米尔福德市的封闭试车场,然后被拆卸成了一个个零件。身穿蓝色工作装的工程师们对于这些日产轿车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他们开玩笑地把这些车称作“简陋的匣子”,后来这种说法真的叫开了。他们挖苦说,“这些车永远也别想卖出去。因为我们美国人就喜欢大型高速车”。

这也的确是事实。但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出现第一次能源危机。这是因为1973年欧佩克成员国在中东禁运石油,以及在1975年又发生了人质危机[7]。石油需求庞大,在一年时间之内,石油价格增至3倍。新的财政紧缩意味着庞大高油耗的汽车再也不会被一抢而空了。于是,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对低油耗外国小型车感兴趣。美国大型车行驶7万5千英里就必须更换,而外国小型车为什么不必如此呢?当然,日产车也有一个致命缺点,这一点在当时并没有立即被发现。什么缺点呢?容易生锈。它们的钢材质量相对低劣,以至于在美国中西部行驶几个冬天之后,日产经济型轿车车体上就都锈洞成片了。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个问题一步一步得到了解决。与此同时,通用汽车正手忙脚乱地要追赶日本,他们推出了自己的雪维特[8]车型。但是这一亡羊补牢的举措实在是杯水车薪,为时过晚。

到了2005年,外国车的涌入使通用汽车受到重创。公司裁员3万,关闭5家装配厂。那一年,这个汽车巨头的损失就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86亿美元。多年以来,通用汽车股票的股利为每股50美分。但在2005年底,公司走了前所未有的一步棋,降低一半股利。这一举措使投资者对该公司丧失信心,因为那一年还有其他坏消息不断传出。在通用汽车最辉煌时期,它为60万美国人提供了工作,占有美国汽车市场46%的份额,在财富五百强中首屈一指,是世界最大的公司。到了2005年,其市场份额下降到26%。汽车生产中应用的机器人技术和其他效能技术进一步削减了汽车制造业的就业机会。

2008年末,通用汽车公司负债39亿美元,无力向投资者支付股利。2009年初,通用汽车决定申请破产。尽管该公司连年亏本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是申请破产还是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冲击。数以十万计的人丢掉工作,而众多作为通用汽车债权人的供应商只能接受惨重的损失。通用汽车的股票实际上已经变得一文不值了。

该企业在那段时期似乎就要从此销声匿迹。光维持其运转就需要495亿美元资金,没有任何出贷方愿意冒险向一个连年亏损的公司出借如此一笔巨资。最后,是美国财政部向前迈出一步,认购该公司61%的股份。在政策上看,该举措一直存有争议。在有关政府的经济作用全国性辩论中,保守和自由人士都把该举措用作轰炸对方的炮弹。通用汽车卖掉了先前兼并的较小规模的公司,例如沃尔沃、萨博,也把悍马商标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卖给了中国。

最后,事实证明这个汽车巨头是打不垮的。它的新股票发行了,审慎的投资者一点一点地重拾对“新通用汽车”的信心。2013年,美国政府卖掉了手中所剩的救市股票,公司向全球售出970万辆汽车,比2012年增加4%。事实证明,中国是一个主要消费国,其通用汽车销量增加11%。通用汽车做出一项破天荒的决策,任命玛丽·负责整个公司的运作,由女性担任CEO这在美国汽车业是头一回。

2014年1月,通用汽车高调宣布3月份将对其普通股票派发季度股利每股30美分。这个消息使该股票价格猛增3%,也向世界传递出了一个信息,通用汽车股份又一次成为股民可以信赖的投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