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铳解

鸟铳所贵在于造时练铁熟(1),两个相包,原孔甚小,用钢钻钻之,一日钻寸许,至底而止,一月钻光者为上。近来洞晓此中病痛者既少,而又不任怨任真责成工匠,听其卷成铁筒,粗细厚薄不同,已可容三四钱铅子矣(2)。腹内未曾用钢钻钻光,以致铅子不得到底,出口不直,厚处不容子入,薄处遇火爆裂。甚至单筒卷成,举即炸损,人手安敢托架于前?官给铅子大小不一。子大而铳口小,则子入不深,出口便落。子小而铳腹大,火药先铅子而泄,则铳子无力,何以致远?或铅子镕液于腹内(3),则为虚发。其法:每铳口以可容三钱铅子为准,下药亦三钱。子轻则药减,子重则药增,药数同子。子重合口,下口之半,强之入为得彀。若再加,口大子必重,子重药必多,则手不能持定。口小、子小、药少,则无力而不能射远。

【注释】

(1)练:通“炼”,熔炼,冶炼。

(2)三四钱:明代一斤等于十六两,约590克。一两等于十钱,约36.9克,一钱则约重3.69克,三四钱约重11.07至14.76克。

(3)镕液:融合,融化。

【译文】

鸟铳要重视的地方是制造的时候把生铁炼成熟铁,卷成两根铁管包在一起,最初的管口很小,要用钢钻去钻,一天钻一寸左右,钻到底为止,一个月左右能把铳管内壁钻得光滑平直的工匠是技术好的。最近一段时期,深知这其中弊病的人已经很少,加上又不任劳任怨踏实认真地督责工匠去制作,听凭他们卷成粗细厚薄不均的铁管,有的已经能够装进三四钱重的铅弹了。铳管内壁没有用钢钻钻光滑,会导致铅弹不能到底,出口不平直,管壁厚的地方铅弹下不去,管壁薄的地方遇到火就爆炸裂开。甚至有的用单根铁筒卷成铳管,举铳要放的时候就炸膛,人怎敢用手托架在铳身前面?官府发给的铅弹大小不一致。铅弹大铳口却小的话,铅弹就落不到铳体深处,从铳口一射出去就会掉落。铅弹小铳管却粗的话,火药在铅弹发射之前燃气先渗漏外泄,那么铅弹发射出去就会绵软无力,怎能射远呢?或者铅弹融化在了铳内,那么就是空发。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每个铳口尺寸以能够装进三钱重的铅弹为标准,所填火药也是三钱重。铅弹轻火药就跟着减少,铅弹重火药就跟着增加,火药量要和铅弹量一样。大而重的铅弹要与铳口匹配相合,先装进铳口一半,再强行使劲将其送入铳底,这样做是合乎规范的。如果再用更大的铅弹,铳口也得大,所装的铅弹一定就重,铅弹重火药一定就多,手就握持不稳。如果铳口小、铅弹轻、火药少,发射就无力也就射不远。

此器中国原无,传自倭夷始得之(1)。此与各色火器不同,利能洞甲,射能命中,犹可中金钱眼(2),不独穿杨而已。夫透重铠之利在腹长,腹长则火气不泄(3),而送出势远有力。射能命中在于出口直,出口直在于手托药之前,火药不能夺。所以手托腹后者,以有木为托,即有腹炸不能伤手,方敢加手于木。铳身得木为托,则其迸跃之势自减而弱。譬如人焉,以手挽其发,虽有力者莫能与之争。后手不用弃把点火,则不摇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此鸟铳之所以为利器也,此鸟铳之所以较中虽弓矢弗如也(4),此鸟铳之所以洞重铠而无坚可御也。马上、步下惟鸟铳为利器。北卒坌而不耐烦(5),剧亦未见鸟铳之利(6),尚执迷快枪(7),虽比于教场,鸟铳中鹄十倍于快枪(8),五倍于弓矢,而终不肯服,亦可异哉!

【注释】

(1)传自倭夷始得之:据一些史料记载,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军攻破倭寇盘踞的双屿(今浙江舟山六横岛),缴获了一批日本学习葡萄牙人技术而仿造的火绳枪,明廷亦命人仿造并加以改进制成了鸟铳,故而有鸟铳自日本传入之说。

(2)金钱眼:金属钱币中间的方孔。

(3)腹长则火气不泄:如果鸟铳铳身长,内壁光圆均直,铅弹与铳口及铳身相合,火药被填压得密实,燃气就不会外泄。火气,火药所具有的燃烧气性和效力。

(4)较:通“校”,考核,考察。

(5)不耐烦:急躁,没有耐性。

(6)剧:更加,甚至于。

(7)快枪:明代一种手持单管管形射击火器。筒长二尺左右,由筒口装填火药及铅弹,筒后为长柄,点发后还可在筒前装上锋利枪头,以便与敌人近距离格斗。由于其射击命中精度不高,嘉靖以后在南方逐渐被鸟铳所取代,但在北方仍为明军所配备的重要火器之一。

(8)中鹄(ɡǔ):射中目标。鹄,箭靶的中心。

【译文】

鸟铳这种火器中国本来是没有的,从日本传入后才有。这种火器与其他各种火器都不同,子弹锐利能够穿透铠甲,发射出去能够击中目标,还能打中钱币中间的方孔,不仅仅是百步穿杨这种水平了。鸟铳子弹锐利能够穿透铠甲的关键在于铳身较长,铳身长火药的燃气就不会外泄出来,因而子弹打出去既远又有力。射击能够命中目标的原因在于铳口比较平直,铳口平直的原因在于用前手托着铳身,火药烧不到手。之所以用后手握着铳尾,是因为有木托作为枪柄,即便发生炸膛也不会伤到手,这样才敢把后手放在木托上。铳身有了木托,射击的时候铳身跳动的力度自然就减弱。好比如人,用手拽着他的头发,即使被拽的人有力气也无法抗争。发射鸟铳时后手不需要松开枪柄去点火,这样铳身就不会晃动。因此十次发射有八九次能击中目标,即使是在林子中的飞鸟,都可以射落下来,由于这个而获得鸟铳的名称。这就是鸟铳成为精良武器的原因所在,这就是鸟铳在射击考核当中即使是弓箭也比不上的原因所在,这就是鸟铳能够洞穿厚重的铠甲却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可以防御的原因所在。不管对于骑兵、还是步兵,鸟铳都是精良厉害的武器。北方的士卒粗笨又性子急躁,甚至于没见识过鸟铳的威力,仍执着于快枪,即使在教场里比试较量,鸟铳命中目标比快枪精准十倍,比弓箭精准五倍,却始终不肯服气,也是令人奇怪啊!

每一门,杖一根(1),锡鳖一个(2),药管三十个(3),皮袋一个(4),铳套一件。每百门,石模一副(5),备出征火药三百举(6),计细火药六斤(7),三钱铅子三百个,皮袋一个(8),火绳五条。

【注释】

(1)杖:一作“搠杖”,棍状而细长,一端头大有檐,上可裹缠布条探入铳管内擦拭,或用来捣杵压实火药,相当于探条或通条。

(2)锡鳖:即线药袋,装盛引火药的一种容器,用锡制成,其状扁平如鳖,故名。

(3)药管:即铳药器,用来贮放鸟铳火药的弯状竹管,或以牛羊等动物的角制成,管口设有可以拨动开合的机件。一般一管正好装一支鸟铳一次发射的火药用量。

(4)皮袋:即铅子袋,装铅弹的皮制袋子。

(5)石模:即铅子模,造铅弹的石制模子。

(6)举:鸟铳每举放一次,用火药量三钱,称为一举或一出。

(7)细火药:指已经碾磨成细末的引火药,有别于发射药。

(8)皮袋一个:按,前文已说每一支鸟铳配备“皮袋一个”,百支鸟铳显然不可能还如此,故此句当为衍文。

【译文】

每一支鸟铳,要配备一根搠杖,一个线药袋,三十个药管,一个铅子袋,一件鸟铳护套。每一百支鸟铳,要配备一副石制铅子模,备好打仗时所用够举放三百次的火药量,另备总共六斤的细火药,三钱重的铅弹三百个,皮袋一个,火绳五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