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状态和道理,都有其发展的态势和能量。《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文章开头说:山形只要高,自然就可招来敬供的羊,“山高”即是“形”,能招敬供之羊,就是“势”。本篇名“形势”,其宗旨就在于说明君主如何利用自己特有的权势,巧妙而“自然”地驾驭大臣,统治万民。从学术源流上说,本文深受《老子》哲学的影响,应属于战国时期的黄老文献。其文字也简明扼要,富于哲理趣味。选文有删节。

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矣(1)。渊深而不涸,则沉玉极矣(2)。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3),而威可载也(4)。风雨无乡(5),而怨怒不及也。贵有以行令,贱有以忘卑,寿夭贫富,无徒归也。衔命者(6),君之尊也;受辞者,名之运也(7)。上无事,则民自试。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8)。鸿鹄锵锵(9),唯民歌之;济济多士(10),殷民化之,纣之失也。飞蓬之问(11),不在所宾;燕雀之集,道行不顾。牺牲圭璧(12),不足以飨鬼神(13)。主功有素(14),宝币奚为?羿之道(15),非射也;造父之术(16),非驭也;奚仲之巧(17),非斫削也。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

【注释】

(1)祈羊:祭祀山神时用以献祭的羊。

(2)沉玉:投入水中以祭河神的玉石。古礼,以玉沉河祭神。极:到来。

(3)得幽:凭借深山幽谷。得,一本作“托”。

(4)载:运行,在此有保持、持有的意思。“载”或为“栽”字之误,竖立的意思。

(5)无乡:没有固定的方向。乡,同“向”。

(6)衔命:发号施令。衔,口含。

(7)名:君主的号令,君臣的名分,都可以成为名。运:起作用。

(8)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抱着祭祀之器,无需多言,就可以治理天下,“无为而治”的意思。蜀,祭祀的器皿,象征最高权力。

(9)锵锵:形容鸿鹄鸣叫声的象声词。

(10)济济:众多的样子。语出《诗经·大雅·文王》“济济多士,文王以宁”。“纣之失也”一句为衍文。

(11)飞蓬之问: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飞蓬,随风飘动的蓬草。问,言论。

(12)牺牲:用以祭祀的牲口。圭璧:用于祭祀的玉器。

(13)飨(xiǎng):进献神灵食物。一本作“享”。

(14)素:平素。此处指平日的积累。

(15)羿:后羿,古之善射者。

(16)造父:为周穆王驾车之人,善驾。

(17)奚仲:传说中发明造车之人,任姓,黄帝之后,居于薛(今山东滕州境内),春秋时薛国即为其后裔。

【译文】

山势高峻而不崩塌,祈祷的祭羊就来了。渊潭深邃而不枯竭,祭祀的沉玉就到了。天不改换其常规,地不变更其法则,春夏秋冬不错乱其节令,从古到今都是这样。蛟龙得到了水,可以树立神灵;虎豹凭借深山幽谷,可以拥有神威。风雨没有既定的方向,人们对它们就不会有怨愤。贵者之所以发号施令,平民之所以忘记自己的卑贱,寿命或长或短,身家或贫或富,都不是无因而至的。口含命令,是君主的尊严;接受君命,是名分起的作用。君主不事事亲为,老百姓就会自动去做事。抱着祭器不说话,朝廷清静政治就得到实施。鸿鹄锵锵地鸣叫,可以让百姓同声唱和;周文王的子孙人才济济,连商朝遗民也会被感化。对那些没有根据的言论,完全不必在意;对那些燕雀聚集之类的小事,连路上的行人也不会看。用牛羊玉器作贡品,未必能求得鬼神的保佑。君主之功靠平时的积德才有根基,何必把钱币当作珍宝?后弈射箭之道,并不在于射箭的动作;造父的驾车之术,并不在于趋驾马匹;奚仲造车的巧妙,也不在于木料的砍削。招徕远方的人,靠的是无为;亲赴近前的人,靠的是少言。只有懂得暗自行道的人,才能独有这样的作为。

平原之隰(1),奚有于高?大山之隈(2),奚有于深?訾之人(3),勿与任大。臣者可与远举(4),顾忧者可与致道(5)。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往而勿召也。举长者可远见也,裁大者众之所比也。美人之怀,定服而勿厌也。必得之事,不足赖也;必诺之言,不足信也。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6)。有无弃之言者,必参于天地也。坠岸三仞(7),人之所大难也,而猿猱饮焉(8)。故曰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注释】

(1)隰(xí):低湿之地。

(2)隈(wēi):山的弯曲处。

(3)訾(zǐ):诋毁贤人。(wèi):称赞恶人。

(4)(mó):同“谟”,谋划。举:任用贤才。

(5)顾:思考,思虑。致道:犹言入道、合道。

(6)訾(zǐ):厌恶。

(7)坠岸三仞:能从很高的河岸跳下去。仞,古代长度单位,周代以八尺为一仞。

(8)猿猱(náo):猿猴。

【译文】

平原上的低湿之地,对高度形成有什么帮助呢?大山的弯曲对深渊的形成,又有什么干系呢?诋毁贤人称赞恶人的人,不要让他任大事。有谋略的人,可以干远大的事;顾虑忧患的人,可通于大道。那些计谋短浅的人,请他走开不可招用。做事求长利的人能深谋远虑;能裁断大事的人,大家才亲近他。以别人感怀自己为美,那得安服他人而且行之不倦。看似稳拿的事情,不一定就牢靠;允诺的言语,不一定就可信。谨谨慎慎是拘泥,成不了大事;厌食的人不能胖。有谁能信守上面这些言语,就必定能参天而立。从三仞之高的河岸上跳下去,对人来说是大困难,可猴子却能这样来喝水。所以说骄傲自负,是做事情的大害。

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异。有闻道而好为家者,一家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乡者,一乡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国者,一国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天下者,天下之人也;有闻道而好定万物者,天下之配也。道往者,其人莫来;道来者,其人莫往。道之所设,身之化也。持满者与天(1),安危者与人。失天之度,虽满必涸;上下不和,虽安必危。欲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而王也。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虽立不安。其道既得,莫知其为之。其功既成,莫知其释之。藏之无形,天之道也。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2),异趣而同归(3),古今一也。

【注释】

(1)与:顺从。

(2)生:通“性”。

(3)趣(qū):趋向,方向。

【译文】

道的内涵是一样的,用道却各有不同。有的人得道而好用之以持家,便是治家的人才;有的人得道而好用之以治乡,便是治乡的人才;有的得道而好用之以治国,便是治国的人才;有的人得道而好用之以治理天下,便是全天下的人才;有的人得道而能安定万物,那就是与天地同等的伟大的人才了。所行的道是推开他人的,他人就不肯前来投顺;所行的道是使人前来的,人们就不会离去。想行道而真有所确立,就得亲身遵行之。想保持圆满,就取法上天;要使危亡者安定,就亲近众人。违背天的法度,即使很满也会枯竭;上下不和,暂时安定最终也会危亡。想要称王于天下,却违背天的大道,天下就是不可获得的。遵从了天道,做事情仿佛是天然而成;违背天道,即使有所确立,也不能持久。做事情符合道,事情的成功不知不觉。成功以后,不居其功,自然而然能放下。无穷伟力而隐藏于无形,正是天道的特征。对于当今有疑虑的人,可以考察历史。不知道未来的人,也可以考察往事。万事万物的性质,虽各有不同,但道理却无异,这是古今一样的。

生栋覆屋(1),怨怒不及;弱子下瓦(2),慈母操棰(3)。天道之极,远者自亲;人事之起,近亲造怨。万物之于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巧者有余,而拙者不足。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不可复振也。乌鸟之狡(4),虽善不亲。不重之结,虽固必解。道之用也,贵其重也。毋与不可(5),毋强不能,毋告不知。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见与之交(6),几于不亲;见哀之役,几于不结;见施之德,几于不报。四方所归,心行者也。独王之国(7),劳而多祸;独国之君,卑而不威;自媒之女,丑而不信(8)。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日月不明(9),天不易也;山高而不见,地不易也。言而不可复者,君不言也;行而不可再者,君不行也。凡言而不可复,行而不可再者,有国者之大禁也。

【注释】

(1)生栋覆屋:用新伐的生木作屋梁,日久干裂变形,造成房屋倒塌。

(2)弱子:未成年的孩子。

(3)棰:棍棒,古代惩治人的木制工具。

(4)狡:通“交”。一说猜忌。

(5)与:参与,辅助。

(6)见与(yù)之交:见人有用而与之交往。与,赞同。

(7)独王:君王什么事情都自己做。

(8)丑:被视为丑女。

(9)日月不明:日月本来应该明,所以不明,是因为有云雾之类的遮挡。

【译文】

用新砍伐的生木做栋梁致使房屋倒塌,人们不会抱怨木材;小孩拆下屋上的瓦片,慈爱的母亲也会拿起打人的棍子。顺应天道做到极致,疏远的人也自然亲近;做事情违背自然而人为干预,哪怕近亲也要产生怨恨。万物对于人们来说,没有远近亲疏之分。灵巧的人有余裕,笨拙的人则常不足。做事顺天,天必定帮他;做事逆天,天一定会违背他。得到上天帮助,即使弱小,也可以变得强大;遭到上天的背弃,就是成了,也必定失败。顺应天道的人享有成功,违背天道的人则要招祸惹灾,终归无法振作。乌鸦和别的鸟交好,看上去关系不错,内心却不亲近。只打了一个结的绳子,再坚固也拴不住东西。道的作用,贵在慎重。不要参与那些不可能的事情,也不要强人所难,不要告诉不明事理的人。参与不可能的事、强人所难或告诉不明事理的人,都是劳而无功。见人有用而来的交好,到头来也不会亲;见人可怜而为之做事,到头来关系也不会牢靠;出于恩惠而来的感激,到头来也不会有回报。四方之民的归顺,最终还是靠真心诚意。所以,天下的王事必躬亲,一定是劳累却多灾多难;一国之君事必躬亲,也必然声誉扫地没有威望;自己议定婚姻的妇女,只会被人嫌恶得不到信任。对没有见面就近乎的人,应该离他远点;对长期分别却不忘故人的人,可以和他接近。日月有不明的时候,是因天不平易(意思是有云雾之类的遮挡);山高有看不见的时候,是因为地不平整。说了却不能实践的话,君主就不说;做了却不可再重复的事,君主就不做。凡不可兑现的话、不可重复的事,都是君主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