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闻与新闻写作概述
- 新闻传媒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大全
- 胡小英
- 20355字
- 2019-07-04 15:14:13
第一节 新闻概述
一、新闻的含义
新闻是借助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对新近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或者之前发生的仍能产生社会效应的事实的报道。同时,新闻还是一种以宣传为手段的舆论工具。
二、新闻的特点
1.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取信于广大受众的首要条件。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新闻中所列举的真实事实还必须是典型的、带有普遍意义、能反映本质和主流的事实,从而使人们通过新闻可以了解社会的一系列热点问题,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2.时效性
新闻极重视时效,新闻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时效性。要突出新闻的“新”,就要及时地捕捉、采写与报道,这就要求记者在有新闻发生的时候必须第一时间去采访报道。
3.实证性
实证性即新闻要用事实本身说话,交代出事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意义等基本要素,通过对事实的观察与报道,揭示事情的本质。
4.开放性
新闻的开放性,是指新闻的取材与表现形式的开放性。新闻取材时,可以涉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体育、娱乐等各个领域;在新闻的表现形式上,除了常见的文本语言外,还有广播的音响语言、电视的画面语音,以及网络的视频、音频语言等。新闻的这种开放性,可以冲破闭锁,让世界上每个角落发生的事情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传播,有助于人们开阔视野。
5.广泛性
新闻是由新闻机构发布的,它的传播对象是全社会的广大群众,所以一经发布,就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深远的影响。
6.变动性
新闻以生活中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为依据,而生活中的事实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因此新闻报道所反映的正是变动中的事实。
三、新闻的分类
新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指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体都属于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评论和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是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
四、新闻的要素
新闻要素是构成新闻的必需的材料。新闻作为一种叙事为主的文体,包括六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五个“W”和一个“H”,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怎么样)。
1.时间
新闻报道选择的时间要素通常指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时间点。不同的事件对时间准确程度的要求也不同。有的必须详写,具体到年、月、日、时、分,如下面这条报道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消息。
神舟九号于北京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在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有的消息中的时间则可以略写或者一笔带过,如“连日来”“昨天”“目前”“上周”等。
2.地点
新闻报道中的地点要素指的是所报道的新闻事件的发生地。地点同时间一样,也有详写和略写之分。有的新闻事件对地点的报道必须详写,如对一些地震、海难等特殊灾害的报道。下面这条新闻就突出了具体的事件地点。
2012年6月30日凌晨5时7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
有的地点则可以笼统些,如“岭南一带”“东北”“我省”等。
3.人物
新闻报道中的人物要素是指新闻事实的施动主体,可以是一个人、几个人或某一类人,也可以是国家、组织或机构团体,甚至可以是其他某种事物。
4.事件
事件是新闻的核心要素,其他新闻要素均围绕新闻事件来组织和安排,但它的独立性要比新闻的其他要素强很多。发生新闻时,人们一般都是先问“发生了什么事”,对方可能马上回答“何事”要素,如“下冰雹了”。对事件的描述要做到真实可靠,表述准确,不能随意捏造甚至制造假新闻。
5.原因
报道事件一定要交代清楚原因。对于一些暂时无法找到原因的事件,可用“事件原因正在调查中”等语句来交代。对于跟踪类的报道,原因可以在后续报道中交代。
6.结果
事件的结果,有的当时就能得出,有的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显露出来,有的则需要经过调查、计算和评估才能得出。报道新闻事件的结果,要以尊重事实为基础。对于暂时无法得知结果的,可用“事件的结果还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等语句来交代。
第二节 新闻写作基本原理
一、新闻写作的含义
新闻写作是新闻作品的制作活动,是记者将采访中搜集到的素材,通过加工整理成一定形式的新闻作品,然后借助新闻工具传播给大众。
二、新闻写作的特点
新闻写作是新闻事实的文字表达手段,是准确、鲜明、及时地报道新闻的重要环节。新闻写作有其不同于其他文体写作的特点。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敏于捕捉
新闻需要发现和捕捉,没有发现和捕捉就没有新闻。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想写出好的新闻,就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敏于捕捉隐藏在现实生活中的有意义的新闻题材,要敢于做到标新立异,力求避免陈腔滥调的话题。
2.勤于采访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做其他任何工作一样,前期准备是否充足对于采访能否成功至关重要。所以,采访要想顺利进行并获得理想的效果,就要在采访前尽一切可能充分了解所采访的对象、事件,掌握尽可能丰富的相关背景材料。
3.精于构思
通过采访,新闻工作者获得了一定的新闻素材,然后就要根据素材拟定出切合要旨的新闻稿。一篇新闻稿立什么主旨,选取什么材料来表现主旨,以及选取材料的先后安排、详略处理等都离不开新闻工作者的精心构思。
4.疾于运笔
新闻工作者如果有了新闻素材,又进行了精心构思,接下来就要疾于运笔,将构思好的内容写成文字并交付发表。运笔既要快,又要快中求好。新闻工作者要做到这些,离不开平日里的艰苦笔耕,只有勤耕不辍,才能有敏捷的才思,也才能做到“妙笔生花”。
三、新闻写作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也是新闻写作的最基本原则。所谓真实,是指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其事件、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数据等都必须是真实的。
2.精选事实,以小见大原则
新闻作者要独具慧眼,敏于捕捉,勤于思考,能够在纷纭的现实世界中精选出最有价值的事实,而最有价值的事实未必都出自大事。有时一个小小的事件就能显示出社会的某方面特点,所以可以从小处着眼来揭示重大主题。
3.适时采用引语和借口说话原则
有些时候,新闻作者也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借别人的嘴说出来。如果新闻记者自己出面评论新闻事实,属于主观的议论,受众可能会对新闻作者发此议论的目的有所揣测与猜疑;但是将别人对事实的评论表述出来,就属于客观报道了。在引用别人的话时,必须做到真实、准确,不得歪曲原话,更不能断章取义。
4.集点成面,点面结合原则
这里所说的“点”,指发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的具体事实;“面”则是指新闻事件的整体面貌。“面”虽然也是事实,但需要新闻记者进行归纳概括,而“点”是具体客观的。要充分体现“用事实说话”的原则,集“点”成“面”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5.目击实录,再现场景原则
在新闻叙事中,现场目击记、亲身经历讲述、口述实录最具现场感和逼真性,这三种方式都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将事件在“现在进行时态”中展开,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6.要言不烦,画龙点睛原则
新闻写作提倡“用事实说话”,但并不完全排斥议论。相反,适当采用那种言简意赅、一语中的的议论,能够使表达更清楚、更完整。在新闻中进行议论要注意议论必须简洁、精炼,必须是从新闻事实中自然而然引发出来的,而不能是离开事实的任意发挥。
四、新闻写作的要求
1.时效性:新鲜、快速、简短
新闻有“一次性消费”的特点。所谓“一次性消费”,是指新闻的主要价值和功能在于解决受众“不知道”的问题。当人们知道了,新闻的作用也就消失了。这里所说的“知道”一般是一次性的,有时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甚至是一瞬间完成的。因此各种媒体的竞争实质上是对新闻时效性的竞争。在新闻写作中,其时效性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
(1)新鲜。要做到新鲜,首先,要加强当日新闻的采写。要将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与它传播出去的时间两者之差做到最小,新闻越新鲜,越受读者的欢迎。其次,要学会将报道中的最新鲜和最精彩的信息或内容“拎”出来,用最明显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最后,要寻找新闻的最近点,尽可能找出某件新闻事实在今天的依据。
(2)快速。快速包括写作要快和新闻快发两个方面。将新闻写快的方法具体如下:
①要具备新闻敏感度。所谓新闻敏感,是指新闻采访与写作人员敏锐发现新闻和对新闻所具有的价值迅速作出判断的能力。这是“快”的先决条件。
②培养娴熟的新闻写作技能。熟能生巧,巧能生快,这是新闻写作者的一条新闻写作规律。
③要有争分夺秒的精神。即在采访的同时就构思怎么写,甚至是边访、边看、边写。
④事先酝酿。对于一些重大庆祝活动、外事活动,乃至一些体育新闻等预期发生的事件,可以在事件发生前,根据已掌握的材料写好初稿或片段,等新闻事件发生时,再到现场边访边修改。
⑤要学会写短新闻,短才能快。
新闻快发的方法,具体如下:
①事前准备。事前准备包括心理准备和材料准备两个方面。心理准备指“时刻准备着”的精神状态,一旦有新闻事件发生,就马上抓住;材料准备是指对可能发生的新闻在事先所作的必要了解。
②采访及时。记者在发现新闻线索后,要立即赶到现场并进行采访。采访的方式有很多,如可以利用录像、录音、电话等进行采访。
③出手成章。即能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写成一篇短新闻,能在一小时或几小时之内写完一篇较长的通讯或专访。对于一些赶时间来不及写稿子的新闻,还要有“出口成章”的本领,即直接向编辑口述。
④迅速传递。现代新闻的传递手段很多,如电话、传真、电报、电子邮件、实况同步转播等。
(3)简短。短小精练的新闻报道对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有重大意义。将新闻写短的方法具体如下:
①提取精华。要想把复杂的事件写得言简意赅,就可以采用提取精华的写法,将新闻的六大要素交代清楚,其要表述的意思也同样能够传达出来。
②一事一报。集中报道一件具体的事实,自然可以把新闻写得短小精悍。
③巧取一隅。对于复杂的事件,还可以只表现它的局部,把更多的部分留给别人去写。把一个局部强调出来,本身有些出人意料、立意不俗,因此也容易吸引读者。
④选材典型。即有着广泛代表性和强烈说服力的事件和材料。人们通过典型事件,能够举一反三,由个别见出一般、由现象认识本质。
⑤化整为零。可以多一些滚动报道、组合报道或连续报道,对突发事件,记者可以先就事件结果发一个报道,然后再就事件的经过、背景、起因、影响等分别做连续报道或组合报道。对某些事实,可以一发生或者发现就及时采写新闻,事件的发展可以追踪下去进行连续报道。
⑥以小见大。就是从小处着眼,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切忌总结式或漫无边际的全景式的报道。
2.可读性:具体、生动、通俗
可读性是指要把新闻报道写得让读者愿意读、喜欢读、读得下去。最容易吸引读者的新闻是那些与他们的生活领域、生活现场、思想感情“贴近的事”,所以要使取材贴近读者,让读者认同,这是新闻报道实现“可读性”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落实到新闻写作中,可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具体。具体是指新闻报道要用事实说话,而且多用形象的可感性事实说话,读者容易对这样的事实产生兴趣,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这样的事实。新闻写作的具体性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①选题角度、报道内容要具体。
②新闻报道的叙述以及情节、细节要具体。
③新闻语言也要讲究“具体”。
(2)生动。生动是指把新闻写“活”,即要求新闻报道要富有感染力。新闻要写得生动,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生动”与“具体”紧密相连,越是写得“具体”就越容易生动。
②新闻报道要突出“人”,这是让报道“活”起来的一个关键因素。首先,在多数新闻事件中,人是构成新闻事件的主题。抓住了这个最活跃的因素,稿件就会生动;其次,对于受众来说,人和人的生活往往具有最高的心理上的接近性,最容易让他们认同的莫过于对人的关心和对人类生活状态的关心,所以新闻报道中有了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有了他们的言行举止即生活状态的报道,很容易唤起读者的兴趣。
③新闻报道能否生动,与结构也有很大关系。新闻写作要注意谋篇布局,注意新闻事件的戏剧性和冲突性。如果记者能够善于抓住生活中存在的复杂的矛盾,又善于运用文章的结构把戏剧性或者冲突性体现出来,所写出来的报道必然曲折起伏,而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动。
(3)通俗。通俗是指要把新闻报道写得深入浅出,明白如话。新闻要写得通俗,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解决“新闻官腔”的问题。“新闻官腔”即以往“宣传文化”所留下的套话、空话或者“政治行话”。新闻工作者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自我约束,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把来自某些权力机关的新闻发布、领导讲话稿、工作简报之类的材料没有经过采访,也没有经过任何文字消化加工与改写,就直接拿过来当做新闻报道原文照登。此外,新闻报道中也要禁止出现广告味浓厚的报道。
②要学会“第二种翻译”。“第二种翻译”是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者人们熟悉的语言来讲述、表达或说明新闻报道中的内容。对于一些圈外人不太懂的“行话”,记者在写作时要对此进行解释说明。对于像经济报道、科技报道等专业性较强的报道,更要对其专业术语进行通俗化的“翻译”,扫除读者的阅读障碍。
③巧妙处理新闻报道中的数字。新闻报道中的数字是很重要的事实材料。全局性、易懂易记的数字能加强传播的力量,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3.针对性:信息 知识 思想
针对性是指新闻工作者进行新闻写作时,要了解传播对象,明确传播目的。针对性需要的不仅是写作技巧的训练,更多的是脑力,即思想、逻辑、理论能力的训练,包括对受众需要与心理以及媒介引导的理解和把握,对内容、角度、主题的选择等。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加大信息量。受众对新闻的最基本的需求是享受信息的知晓权,因此要加大新闻传播的信息量,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在新闻写作中,要想增加信息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学会多侧面与立体化的进行报道。多侧面报道要求客观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通过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报道。这样就能避免“只取所需”,从某一个侧面报道事实,不仅符合实际情况,而且能增加信息量,丰富内容、事实的层次、角度和色彩。
②学会使用新闻背景。充分挖掘与新闻事件本身的直接背景或者与其相关的间接背景,能够有效地加大信息量。
③学会抓特点。信息在本源上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事物之间的差异,特点越鲜明,差异就越显著,其信息量也就越大。
④用尽可能少的信息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新闻信息多数是通过语言文字传递给读者的,因此要尽可能地用精炼的文字浓缩信息,传递更多的内容。
(2)加大知识含量。新闻报道的内容中加大知识的含量既是读者的需要,也是媒介引导的需要。这是因为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在获取一些信息以后,还迫切需要有关这些信息的知识去解释它,认识它。加大知识的含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知识最大的特点是科学性,因此,要加大知识含量,就要讲究科学性,要注意挖掘和展示信息背后的某种客观规律。
②在数量增加的同时,更要注重质量上的增加,即在报道的选材、角度上要比单纯的信息报道更加深入。
(3)挖掘思想深度。读者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即读者已经不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要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甚至要理解事实的“意义”。于是,给读者提供一定思想深度的新闻报道,其现实的针对性也就越强。挖掘思想深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挖掘事实本身内在的逻辑性。
②要有正确的洞察力,要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深切的了解和分析。
③提炼和确定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
五、新闻写作的方法
学习新闻写作,首先需要掌握新闻写作活动的基本规律。
任何文章写作中所遇到的基本矛盾,都是如何处理材料和观点的矛盾,我们所说的写作规律,指的是寻求这两者结合与统一的基本方法。新闻写作过程中遇到的矛盾是要处理新闻事实和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个矛盾的基本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也是新闻的存在形式。新闻报道坚持用事实说话,因为事实本身具有强大的说服力,符合受众的需要。比如,人们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关注传媒,主要是想从中获取信息,知道一些新鲜事,而不是首先想知道一些道理。因为大多数人愿意接受记者提供的事实,通过自己的头脑对事实作出判断,而不愿意轻易接受别人的观点和强制性地灌输,所以受众通过媒体最需要了解的是新闻事实,并且他们对特别感兴趣的信息,往往希望知道得更具体一些,这里的“具体”就是事实。下面具体介绍新闻写作中用事实说话的方法。
1.用典型事实说话
用典型事实说话就是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说话。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事实是大量存在的。因此,新闻工作者首先要考虑的事情是选择什么样的事实才能更好地表达其观点或倾向。选择好的事实,可能有以一当十的作用;如果选择得不准,就算列举出很多事实,记者想说的话或希望表达的观点也仍会模糊不清。这种以一当十的新闻事实就是典型事实。
典型事实应具有以下特点:
(1)必须是鲜活的、读者所未知的事实。
(2)必须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事实。
(3)更大程度地接近新闻观点,可以强化典型事实。
(4)有的放矢也是选择典型事实的一个标准。
2.通过再现场景来说话
所谓“再现场景”,就是把新闻事实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地描述出来,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亲眼所见,从而加强新闻的可信性和说服力。场景再现的写作方式虽然难度比较大,但它所增强的可感性显著,更便于读者阅读与理解。
在实际写作中,第一人称再现法是“再现场景”常用的一种手法,即由记者直接把读者带入现场,它具有特殊的真实魅力,使得读者在“请看事实”的过程中,接受与领会记者传达的信息。
2005年6月2日,新华社播发了长篇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么红》,报道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王顺友的事迹,作者在开头写道:
眼前这位苗族汉子矮小、苍老,40岁的人看过去有五十开外,与人说话时,憨厚的眼神会变得游离而紧张,一副无助的样子,只是当他与那匹驮着邮包的枣红马交流时,便透出一种会心的安宁。
整整一天,我们一直跟着他在大山中被骡马踩出的一趟脚窝窝里艰难地走着,险峻处,错过一个马蹄之外就是万丈悬崖。
傍晚,就地宿营,在原始森林的一面山坡上,大家燃起篝火,扯成圈儿跳起了舞。他有些羞涩地被拉进了跳舞的人群,一曲未了,竟跳得如醉如痴。“我太高兴了!我太高兴了!”他嘴里不停地说着,“今晚真像做梦,20年里,我在这条路上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如果天天有这么多人,我愿走到老死,我愿……”忽然,他用手捂住脸,哭了,泪水从黝黑的手指间淌落下来……
作者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切地写出了当时的情景。情感真挚,立意厚重,生动地再现了人物的感人事迹,同时写出了人物的性格和环境,人物形象饱满富有张力,具有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
在批评类的报道中,通过“场景再现”让事实说话,即记者目击记,也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新闻报道方法。
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
新闻报道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常被认为是“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由此可见,背景材料本身也是一种事实。
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灵活地使用背景材料,从而巧妙地表达记者的观点。在新闻写作中,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来运用背景材料说话:
(1)善于联想。善于联想是通过把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与其他一件或几件事实关联起来进行陈述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暗示与引导读者进行联想,从而得出结论。
(2)善于对比。通过背景材料进行对比和衬托也是新闻写作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我们通常所说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说的就是把两件或更多的事实放在一起进行横向或者纵向对比。通过对比,揭示所报道事实存在的社会联系。没有这部分对比的材料,报道的内容仅是表面现象;有了这部分对比材料,事实的内涵、记者的报道目的就会比较清楚。
(3)不同的背景材料表现不同的观点。新闻事件复杂多样,每个新闻事件经常可以找到多方面的相关背景。由于作者或媒体观察、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与立场不同,所选用的背景材料也不一样。因此,报道同一个新闻事实,选择和运用不同的背景材料,会对人们的判断产生不同的影响。
(4)综合立体地使用背景材料,加大说话的深度和力度。同一个事实,由于运用的背景资料不同,就使得新闻事件在“用事实说话”的力度与深度上拉开了距离。
4.借助“直接引语”说话
所谓直接引语,是记者通过采访得到的被采访者的原话。在新闻报道中,直接引用被采访者的原话已经成为现代新闻写作中不可或缺的方法。直接引语用得恰到好处的报道,不仅内容文趣盎然,而且生动真实,给读者极强的现场感。
直接引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直接引语是新闻报道中不同身份、不同个性人物所说的话,直接引用它们,可以使报道具有现场感,富有变化和人情味,有助于克服新闻写作中容易出现的单调乏味与概念化倾向。
(2)直接引语一般都有消息来源,有助于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如果直接引语来自重要人物或机构,还能有助于提高新闻的权威性。
(3)直接引语可以使记者利用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之口,讲出自己想说又不便直接说出来的话。
第三节 新闻写作专题知识
一、新闻主题
(一)新闻主题的含义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事实所体现的基本观点和中心思想,是贯穿一篇新闻作品的主导思想,是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是新闻作品的统帅和灵魂。新闻主题产生于采访过程中对生活的观察,产生于日常生活中的事实。
(二)新闻主题的选择提炼
选择什么样的主体进行报道才更有意义呢?这里有三个原则:
1.选择政治上重要的问题
抓方向性的问题,选择那些代表事物发展方向、对全局有影响的、有一定政治思想高度的主题。这样的主题与全国的形势紧密相连,对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指导意义。
2.涉及最迫切的问题
最迫切的问题通常包括:对全局或整体有影响的问题,如就业问题、“三农”问题;群众中的“热门话题”,也就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问题。
3.关注受众注意的问题
新闻工作者在选择主题时,应该考虑受众真正关心和需要解答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让受众有阅读的兴趣。
(三)新闻主题的提炼方法
1.从认识事实入手
没有事实材料,新闻主题也就无从产生,因而新闻主题的提炼必须着眼于事实,从认识事实入手。
2.上头下头结合
既能符合中央政策,又紧扣当前形势的新闻主题,其新闻价值才能显现出来。形势是指一个时期的社会趋势、大众思潮、民意民心。政策、形势与鲜活的事实连成一线,新闻传播的效果由此就能显现出来。
3.选好主题角度
选择巧妙的角度来展现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变化中寻找新角度;从比较中发现新角度;从人民群众思想动向中发掘新角度;从相同中寻找不同,抓住有个性特点的新角度。
4.在比较中鉴别
通过两种以上相似或相反的事物、情景的比较,往往能体会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因而比较的方法经常被人们所采用。
(四)提炼新闻主题的注意事项
1.必须依据事实提炼主题
很多新闻报道,把原本一件小事的意义说得很大,这就不符合新闻事实,所以,新闻工作者要实事求是,对其报道的新闻的意义不能随意拔高。
2.主题必须集中
通常,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只确定一个主题。那么在新闻素材的多样性以及新闻主题的开放性的条件下,我们该如何选择视角、提炼主题呢?“取其一点,不及其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办法,这样可以避免报道因“小而全”“大而空”而影响宣传效果。
3.“主题先行”的利弊
新闻主题不是凭空产生的。“主题先行”,可以理解为策划新闻,也可称之为“造假”。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我国新闻界十分强调新闻的宣传作用,和新闻的舆论导向以及教育功能,所以,日常报道出现了到“什么季节唱什么歌”的习惯。如五月一日总要宣传几个劳动模范;六月一日总要推出几个儿童教育先进单位;反腐倡廉时总要抓出几个贪官等。当然,我们反对带着“框框”,强扭事实来套主题。然而,许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正确的“主题先行”,有利于提高报道质量,更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因为记者在采访前就有了这种思考,所以在采访时,就会对相应的题材更加敏感,就会捕捉得更准、反映得更深。
二、新闻材料
(一)新闻材料的含义
新闻材料,是新闻报道中记者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用以认识和表述新闻事实的各种情况的记载的总称。新闻材料,不仅指用于具体报道中的材料,同时也是指记者在写作前积累和搜集的材料。
(二)新闻材料的分类
1.按照材料的性质可以分为新闻事实材料、背景事实材料和言论性材料
(1)新闻事实材料。这一材料是新闻报道中的主体材料。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新闻事实,事实在作品中正是由这些材料构成的。
(2)背景事实材料。记者在报道中引用一些与新闻事实有关的历史事实或现实生活中的相关事实,来解释和衬托新闻事实的材料。
(3)言论性材料。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引述人物的言论,以此来说明新闻的意义和本质的材料。
2.按照获取材料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也称第一手材料,是记者从新闻现场亲耳所闻、亲眼所见、亲身所感得来的材料,是写作中最重要、最生动的材料。
(2)间接材料。间接材料是别人提供的材料,也是新闻报道中运用最多的材料。因为间接材料转述的次数越多,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新闻工作者在运用间接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后再用。
(三)新闻选材的方法
1.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新闻的真实,要靠材料的真实。如果材料虚假,就会造成新闻的虚假,从而影响新闻的社会意义。所以新闻选择要严把真实关,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
2.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每一篇新闻报道都有其特定的新闻主题,新闻主题主要靠选择能够表现主题的材料来展现。凡是能够有力地说明、烘托、突出主题的材料,都要选取;而那些和主题没有关系,不能说明、烘托、突出主题的材料就要舍弃。
3.选择典型的材料
新闻报道不是总结,不能面面俱到,所以所选的新闻事实必须能以少胜多。因此要求新闻写作必须选择典型材料。
4.选择有较大新闻价值的材料
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满足社会需求的总和,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越丰富,新闻价值就越大。这就需要在选择材料时注意选择那些新闻价值较大的材料。
5.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材料新颖、生动才能表现出新鲜活泼的内容,才能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新闻报道大多篇幅短小,所以更要注意使用新颖、特色的材料。
6.选择符合新闻政策的材料
新闻材料的选择,受新闻价值和新闻政策两个标准的限制。凡是与新闻政策相抵触的材料,一般不允许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7.选择材料不要重复
在同一篇新闻作品中,使用的事例应有差别,在说明同一问题和同一侧面的事实时,列举一个就可以,不必连续用几个意义相同的事例来强调。
三、新闻来源
(一)新闻来源的含义
新闻来源,就是新闻事实的提供者。新闻来源在新闻工作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新闻稿的来源,二是指新闻所依据的事实来源和新闻转发来源。
新闻稿的来源有通讯社采写或转发的电讯,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记者采写的新闻,通讯员、读者投寄的稿件。新闻稿的来源要在新闻的开头或末尾的署名中交代清楚。获得新闻事实的途径,有他人口头或书面提供的,有获得者目睹的。对新闻事实的来源,有的在新闻中作明确交代;有的为防止泄密、打击报复或应事实提供者的要求作间接交代,或不作交代。关于保守新闻出处的秘密,有些国家用法律形式作出规定;有些国家靠新闻界内部制订的记者信条、新闻道德规约予以约束。我国保障人民反映情况的权利,不允许对反映情况的公民进行打击报复。
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写作时,必须弄清每一个事实的来源及其真相,避免失实。交代新闻来源,可以使读者、听众、观众判断新闻的可靠程度,是取得受众信任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有助于受众对新闻机构的监督,避免记者、编辑道听途说和主观臆断,以维护新闻真实性。
(二)获取新闻来源的途径
1.从媒体上获取
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种媒体了解新闻,时刻关注新闻动向。此外,通过阅读媒体新闻,也可以掌握社会热点、焦点,从中找到有价值的题材,再进行深度挖掘报道。
2.通过观察生活获取
新闻来源于生活,新闻事实常常夹杂在众多的生活事件中。因此,作为新闻记者,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在遇到看似普通的事情时也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思考。思考过后发现的不同点,很有可能是一个好的新闻线索。
3.当事人、知情人、“新闻线人”与“爆料”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新闻的宣传作用。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从当事人那里获取新闻,很多媒体和记者都会将联系方式公之于众。所以每当自己身边有新闻事件发生时,当事人或者知情人常常会主动联系媒体或记者前往进行采访报道。此外,发展“新闻线人”,即通过提供新闻线索而从新闻媒体获得报酬的人,也是我国新闻界获取新闻来源的一个重要途径。
4.关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
人们每年都会在固定的节日和纪念日来举行庆祝、纪念活动。比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的时候,要关注一些欺骗消费者的企业;教师节来临的时候,要关注尊师重教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等。在这些节日、纪念日举行的活动常占据着媒体的主要版面。
5.通过做连续深度报道获取
在新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对现有的新闻资源深度挖掘,做深度报道。利用现有材料寻找新的线索进行挖掘,从而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此外,还可以以已有报道为线索进行深挖,使新闻内涵更深。
四、新闻角度
(一)新闻角度的含义
所谓新闻角度,就是新闻采写者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构成事物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
在新闻报道中,常见以下几种角度:领导角度与群众角度、工作角度与生活角度、表扬角度与批评角度、正面角度与侧面角度、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对内角度与对外角度,还有可读性与可用性即宽幅传播和窄幅传播两个角度等。
(二)新闻角度选择的重要性
1.角度选择是否得当与新闻价值的大小直接相关
新闻角度选得准,入手就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就会使新闻价值倍增。反之,选得不准,就会削弱新闻价值。
2.不同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
由于事物本身具有多面性,因此对同一新闻事实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针对性,所产生的新闻价值也就不同,因此表达的思想意义也就不同。
3.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
在新闻时效性竞争如此激烈的现在,想通过打时间差获取独家新闻已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因此,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径来发掘出事实的新的新闻价值,获取非时间差独家新闻成为记者们努力的方向。
(三)寻找最佳的新闻角度
选择最佳的新闻角度要注意突出新闻的个性特征,体现事物的本质,要有生动活泼的内容和新颖巧妙的形式。要做到这些,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根据不同读者群的定位寻找最佳报道角度
严格地说,一个新闻事实只有一个最佳角度,但判断哪个角度是最佳的,其标准是随着不同读者群的需要而变化的。新闻工作者在面对新闻素材动手写作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读者对象,即自己要写的内容是给谁看的。同时要根据自己所在传媒的舆论导向来选择最佳新闻角度。通常这个角度应该是新闻事实与自己所在传媒的“导向定位”和主要受众群需求三者“聚焦”的结果。
2.根据“接近性”原理选择最佳报道角度
在我国新闻界,一直以来都是以“靠读者近些”为追求。在选择新闻角度时,要充分利用新闻价值学说中的“接近性”原理,寻找所报道的事实与读者在时间、地点、心理或者利益上的接近点,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一般来说,从读者的关切点上找角度,回答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解答读者想知而未知的问题,这就是最佳的新闻角度。
(四)选择新闻角度的方法
1.以旧见新找角度
这里的“旧”指的是新闻报道中的老体裁、老典型、老话题等。在新闻报道中经常会遇见一些需要反复报道的老体裁、老典型、老话题等,例如,教育报道中每年一度的高考、环境保护问题、反腐倡廉问题等。如果在这些报道中以旧见新找角度,将过去的报道和今天的现实联系起来,从旧闻中发现新闻,就容易写出新意,引起读者的兴趣。
在“以旧见新”的报道中,“旧闻”作为背景、铺垫、反衬是很重要的,在新旧的对比中,从变化的角度入手,往往容易在旧体裁中挖出有价值的新闻。
2.以小见大找角度
这里指的是表现大主题可以选择小角度,即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到以小见大。这里的“小”,可能是一个典型的细节、一个典型的镜头、一个真实的小故事。从“小处”着手,读者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有生活气息。
以小见大选择角度,要求新闻工作者依靠新闻敏感性去发现和捕捉生活中的小故事,小细节;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个性见共性,深入挖掘蕴藏在具体事例中的普遍意义。
3.逆向思维找角度
逆向思维是指遇到有些事情可以反过来思考,在这种“反思”的过程中寻找新闻角度,逆向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困境,突破老一套的模式。
4.发散思维找角度
发散思维在新闻写作中,要求以一个新闻目标(或一个新闻事物)为中心,把思路向四面扩散,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答案。运用发散式思维可以发现和挖掘事物更多的角度与侧面。
5.统摄思维找角度
统摄思维又称聚拢思维,这种思维的态势是向心的,思维的方向是向一个点或几个点集中,以求得对新闻事实更深刻的认识。把采访所得的具体新闻素材和具体观点聚拢,然后将事实向一个点或几个点集中,进行深度挖掘以接近新闻事实的新闻内核,最后找出一个最佳的聚拢点,这就是报道这件事实的新闻角度。
6.全局高度找角度
全局高度,也就是宏观高度和大局意识,包括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的总方针、政策,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形势、思想动态、较大范围的客观性情况、发展趋势、趋向等,这些都是新闻的社会背景。如果新闻工作者能够以这些作为社会大背景,具有宏观与全局的眼光,那么他在选择某一具体的新闻事实时,就能够找到把握时代脉搏的最佳角度。
7.虚中觅实找角度
虚中觅实主要指对一些抽象性、概念性强的事实材料,要尽量寻找其中所包含的实在而具体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入手表现这个事实的新闻价值。这一方法对改进会议报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五、新闻跳笔
(一)新闻跳笔的含义
新闻跳笔是一种重要的新闻写作笔法,是指在新闻写作中,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和逻辑次序对事件进行详尽、面面俱到的叙述和描写,而是把不太重要的情书、片段和段落省略掉,简要概括地勾勒出新闻事件,从而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它在文体结构上是多段体,与一般文字作品所要求的注意上下文衔接、具有连贯性、讲究起承转合等不同,它主张“跳”,主张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有较大的跳跃。
我们来看下面的消息:
今日起我国对长江实行首次全流域禁渔三个月
新华网重庆(2003年)2月1日电 从2月1日起,我国首次对境内的第一大河长江,实行全流域春季禁渔三个月。这也是世界首次在大江大河实行全流域禁渔。
禁渔期间,万里长江将出现“江中无渔船、岸边无网具”的奇异场面,买卖江河鱼类品种、市民江边垂钓等都在禁止之列,宾馆、饭店等饮食行业经营江河鱼类也被视为违法。
据农业部渔政局发言人介绍,这次长江禁渔共涉及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和上海等10省市8100多公里江段,其中长江干流4090公里,支流4000余公里,以及鄱阳湖、洞庭湖等主要湖泊,专业捕捞渔民5万多人。
根据水温差异导致的鱼类繁殖期的不同,以长江中下游湖北省境内的葛洲坝为界,葛洲坝以上至云南德钦禁渔时间为2月1日至4月30日,葛洲坝以下至长江河口水域为4月1日至6月30日。之前,我国已在东海、南海等海区实行伏季休渔。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除长江水利工程建设、围湖造田、水域污染等原因外,一些渔民为多捕鱼,甚至不惜采用电、炸、毒鱼等非法作业方式,严重破坏了鱼类资源的生存和休养环境,一些经济鱼类资源已开始枯竭,不少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诸如白鳍豚、白鲟等物种面临灭绝。
长期从事渔政工作的重庆渔政处助理调研员邱成松说:“由于捕捞过度,近年来长江渔业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因此要实行全面禁渔制度。禁渔期正值春季江河鱼类的产卵繁殖期,这有利于保护和恢复长江的水生动物资源。”
为了养护和合理利用长江渔业资源,遏制资源不断衰退的趋势,确保长江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既要当代人有鱼捕,更要子孙后代有鱼吃,且要有优质鱼可吃,农业部2002年就对长江中下游试行了禁渔制度。
重庆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处长程渝说,本次长江全流域春禁,一方面传承了夏禹时代“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古训,另一方面,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
农业部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认为,禁渔期内渔民直接收入会有所减少,但考虑开捕后由于资源状况的好转而增加的收入以及禁渔期间节约捕鱼成本等因素,实际上专业渔民全年的渔业收入减少并不多。禁渔期间,沿江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还将对渔民采取各种经济补助措施。
该消息一共有九个自然段,全文围绕所报道的事实,展开叙述时有条不紊,给我们的感觉是虽有跳跃性,但全文的中心思想却是一脉相承的。
全文之所以给我们一种有节奏的“跳跃感”,关键在于它的叙事没有一般文章时间、空间、事理的顺序,没有一般文章的起、承、转、合的过渡;而是根据传递新闻信息的需要,直接叙述必要的内容,每个段落均比较短而相对独立,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这就形成了“跳跃”的感觉。
所以,新闻跳笔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内容上对含有新闻信息的材料进行直接叙述,略去与新闻信息无关的过程、过渡等因素;二是形式上对每个有独立意义的信息材料简要表达,并赋予独立的段落。
(二)新闻跳笔的形式
新闻跳笔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点面结合的跳笔。新闻作者写作时,将具体性的材料和概括性的材料结合运用,由点到面、由面到点,从而形成叙述上的跳跃。
(2)穿插叙述的跳笔。在新闻报道中,同时存在两条叙事线索,可以交叉叙述,于是形成跳笔。
(3)“倒金字塔”结构的跳笔。也就是在安排材料时,使用了先重后轻的办法,从而形成跳笔。
(4)“蒙太奇”式的跳笔。根据报道目的的需要,对不同时空的画面进行剪辑,将它们拼接在一起,形成跳笔。
(三)如何运用新闻跳笔
1.多分段,短段落
段落是区分内容和层次的手段。跳笔在提行分段上的一个特点就是多分自然段,而且每段都不长,用短段落来划分内容与层次。这种方式方便读者接受和消化。
我们来看下面这则消息:
奉化坍塌居民楼为学区房 居民希望原拆原建
随着挖掘机“铁手”不停地来回摆动,昨天上午10时开始,奉化居敬小区29幢未坍塌部分的楼体开始拆除。
在机械手的映衬下,阳台外晒着的被子、毛巾、衣服格外醒目,它们都已经晒了4天,但即使没有换洗的衣物,主人也不敢再去“取回”这些衣物。
一个老太太红着眼睛在那里抹眼泪,对于居住在这里已经十几年的居民来说,看着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突然变成一片废墟,心中充满了浓浓的不舍。
昨天下午15时,29幢居民楼未坍塌部分楼体的拆除工作基本完成。
……
(2014年4月8日《钱江晚报》记者郑巍)
这则消息正是用“多分段,短段落”的方法,说明浙江奉化为避免安全隐患,拆除居敬小区29幢未坍塌楼体的现场情况。
2.断裂行文
新闻跳笔要求的“断裂行文”,是指段落之间不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事实的原始过程从头排列,也不平铺直叙,不用顾及程序、顺序或者层层推理的形式逻辑,而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重点突出读者最感兴趣的新闻事实,把这些事实用跳跃的方式组织起来。即段落之间可以彼此没有联系,也不需要过分地注意文字连贯性和上下文的过渡与衔接。
例如,下面的这篇报道:
三联韬奋书店试行24小时营业或将长期运行
本报讯(记者 孙海悦)“当城市进入午夜,书店就是灯火。”4月8日~17日,三联韬奋书店将进行7×24小时试运营,并有望实现长期24小时营业。
“目前北京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24小时营业的书店。此举以弘扬三联品牌为主,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总经理、北京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张作珍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近期专门下拨100万元用于扶持三联韬奋书店发展,加上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等国家对实体书店的扶持政策,“书店每年免税额可达五六十万元,在实现一些销售的情况下,营收与投入应该可以持平。如果持平,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就将长期运行下去”。
谈及夜间经营与白天经营在服务方面有何差异时,张作珍表示,三联韬奋书店将在夜间营业时为读者准备桌子和取暖坐垫,并从灯光设置等方面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同时,书店将在试运行24小时营业的10天内摸索经验、听取读者建议。
豆瓣网发布的“读·一夜——三联韬奋书店‘深夜书房’体验交流”活动说明中这样写道:“我们邀请爱书的小伙伴们一起来到‘深夜书房’读书、发呆、聊天,顺便帮我们挑挑毛病。24小时经营,是我们向爱书人展现的最大诚意,我们将努力营造一个温暖亲切、轻柔舒缓的平台,提供阅读、聆听与交流,现在需要爱书的您来体验、参与和创作——书店这道城市风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维护。”
在实体书店发展遭遇困难的今天,不少新浪微博网友得知三联韬奋书店进行7×24小时试运营的消息后纷纷留言支持“点赞”:“很怀念台北诚品到了十一二点还有很多人聚集在书店里专心阅读的情景,希望北京也能有这样的属于爱书人的天堂。”“24小时书店,好创意!总有一部分读者不肯放弃纸质书籍的阅读乐趣!”“把书店和酒吧结合为书吧,24小时不断,陌生读书人之间能交流。这就大大提升了社会的读书氛围。”“但愿能发展壮大:由京城至各省会至各大中城市。文化之星,燃遍全国!”
据悉,三联韬奋书店7×24小时试运营期间,于晚9点至次日上午9点到店的读者可以享受打折、满赠、换购、返券等多项优惠,位于书店二楼的雕刻时光咖啡馆也将联动通宵营业。
(2014年4月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
这篇消息充分运用“断裂行文”的结构,多层次、多角度地将打散的新闻素材灵活自如地组织在一起,使整篇报道从头到尾处于“变化”之中,不仅增加了可读性,而且使全篇充满了新闻报道的快感。
3.借用电影的“蒙太奇”结构
“蒙太奇”本来是一种电影表现手法,指通过将不同的镜头进行有机连接与组合,从而产生不同的艺术表达效果,例如产生对比、引起联想等效果。
“蒙太奇”结构与新闻跳笔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它是在电影语汇之间跳,而新闻跳笔则是文字语言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跳。如果我们把通讯中的某些情节、场面、细节看成镜头感很强的段落,然后运用跳笔来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按照类似电影镜头那样推拉移动,将它们连接起来,就是新闻写作中的“蒙太奇”。
甘南藏区沿黄草原绿化固沙工程取得实效
新华社兰州2016年8月4日电(记者姜伟超)“玛曲”在藏语里是黄河的意思。这个位于甘肃省甘南藏区的县,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湿地之一,黄河流经此地获取了源区总径流量的58.7%,被誉为“黄河之肾”。经过多年努力,沿黄草原绿化固沙工程取得实效。
玛曲有1.28万平方公里草原、562万亩湿地,是青藏高原最原始、最具代表性的高寒沼泽湿地。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过度放牧、鼠害及风蚀加重,玛曲草原以每年3.1%的速度沙化,大量湿地变成“黑土滩”。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玛曲湿地的面积是45万公顷,如今仅存30多万公顷。
在一些湿地和生态专家眼里,无论从自然资产价值还是国家生态安全角度,玛曲草原和湿地群在中国生态屏障的构建格局中都应受到重点保护。但草原和湿地群是牧民主要的生产资料,为生态保护,在这里生活的牧民不得不减少自己的发展空间。
为妥善解决生态恢复与藏区群众收入增加的矛盾,让其“减产不减收”,当地政府加快旅游产业开发步伐,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增加旅游有效供给,并且实施草原亮化、美化工程,让每一寸山水、每一处草原都变成景观,引导藏族群众由卖牛羊变为“卖山水”。在政策引领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藏族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提高,开始自发加入治沙大军。2015年补播牧草5万亩,栽植云杉1万株、高山柳8万株,黄河边沙化地苗木成活率保持在90%以上,牧草成活率达到70%。
一处处藏家乐、藏家风情旅社从无到有。卓玛加布家的牧场从去年开始不再放牧牛羊,开办了一家旅行社。去年卓玛加布自掏腰包治理沙化草场40亩,今年达到150亩,他计划明年这个数字还要扩大。
当地一些农牧业及环保部门领导认为,要保护“黄河之肾”,靠地方的“自我拯救”能力远远不足。“虽然禁牧、休牧在玛曲实施达标,但草原载畜量仍然与保护生态的需求有差距。”玛曲县畜牧林业局局长拉毛加说,目前玛曲草原实际载畜量仍超出保护需求的50%。在他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让牧民不再单纯依靠最原始的牛羊养殖致富,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最大限度放大单个牛羊的价值。
玛曲的高寒草原到处都是宝,除了天然生长的牦牛藏羊外,还有珍稀的草原蘑菇、名贵的中药材,但这些都没有变成群众致富的主要来源。“玛曲期待更多外部力量来和我们一起‘绿色开发’。”拉毛加说。
如今的玛曲湿地一年比一年“硬朗”,沼泽低湿草甸植被逐渐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同时黄河对草原的冲刷造成的沿岸沙化不断扩大,要治理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而且需要专业科研带动。令人欣喜的是,黄河干流冲刷造成的草原破坏已经引起国家重视,目前总投资3.57亿元的黄河干流玛曲段防洪治理工程开工建设,通过修建堤防、护岸、护坡等工程措施,将遏制黄河上游草原生态恶化。
这篇报道由不同的“镜头”组成,每个“镜头”自成画面,自成故事,彼此之间没有任何文字的衔接与过渡,跳得干净利落。这种写法让人产生看电影的感觉,通讯的真实性与生动性也由此而生。
4.加大句与句之间的跨度
在新闻写作的行文过程中,无论消息还是通讯,跳笔几乎随处可见,其具体表现在加大句与句之间的跨度,并可以有不同形式的跨越。
例如,法新社1998年9月26日发自柬埔寨的一条消息的导语:
有122个席位的柬埔寨新国民议会今天宣誓就职。而在两个小时前洪森刚在一起暗杀他的行动中幸免于难。
这段文字,既有事实主体的变化,即第一句的主体是新议会,第二句的主体是新议会的领导人;也有现场与背景之间的变化与跨越,第一句是对最新消息的报道,第二句是用背景材料所做的说明。
六、新闻语言
(一)新闻语言的含义
新闻语言即新闻作品的语言,指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
(二)新闻语言的特征
1.准确、简洁、鲜明、生动
新闻语言要与新闻描述的事实相吻合,用语要准确、贴切,要能最大限度地表现事实的原貌。新闻写作中所需要的语言,是传播信息的语言、报道事实的语言、解释问题的语言、快速交流的语言。因此,根据新闻写作的时效性(新鲜、快速、及时)与可读性(具体、通俗、生动)的要求,新闻语言不但要有准确性,还要具有简洁、鲜明、生动的特色。
2.新闻语言要有时代感
有时代气息是新闻语言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这种新闻语言是社会词汇中最直接、最真实、最迅速、最广泛的反映,甚至可以说它是“引领时代新潮流”。同时,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与新鲜感,也需要通过社会上最新流行的一些语言传递出来。在词汇更新速度飞快的今天,媒体上几乎每天都会有新词出现,因此作为新闻工作者,既应该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也应该保持对新鲜语言的敏感。
3.新闻语言应有不同的风格
新闻语言在符合简洁、准确、鲜明、生动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报道、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语言要求。
(1)新闻语言的风格取决于人物报道中被采访者的语言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比如,被采访者是一位农民,其语言生动、幽默、明快、简短,那么所报道的通讯的语言要尽量接近被采访者的说话风格,多用农民的口语,要简短;当被采访者的身份是一名群众干部时,因为干部既有面对群众时的生动的口语,又有做报告时富于鼓动性的语言,以及同人民群众说理时带有一些哲理性的语言,所以新闻报道在语言上应该比较正式,尽量用长句或者复句。
(2)新闻语言的风格取决于新闻事件本身的基调。不同内容和题材的新闻事实,其基调也是不同的。因此,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分清新闻题材的基调,准确地把握新闻事实,在写作中选用恰如其分的语言风格,对表现新闻事实有着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报道题材基调确定的时候,撰写这篇报道时的语言风格也就确定了。
(3)消息与通讯对于语言的要求有所不同。消息的语言是一种具体陈述与抽象概括相结合的语言;通讯承担着展开事实、描写事实、再现事实乃至解释事实的任务,它比消息报道的内容更详细、更深入,其报道的范围也比消息更广泛。因此,通讯的语言比消息更形象、更丰富、有更多的感情色彩。
4.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白描”原指中国绘画中的一种传统技法,即在作画时,用墨线勾描物象,线条简练而传神逼真,不用颜色渲染,只是略施淡墨。这种技法借用到新闻写作中,是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即不尚修饰,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以质朴的文笔,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白描是直接叙述和描写的高度统一。它不尚华丽,质朴平实,透明度高,有利于用简单的方法处理复杂的问题,进而突出事物的特征,即突出新闻价值。
(三)如何使用白描语言
1.多用大白话
绘画技法中,白描式的线条勾勒,不仅要简洁、准确、具体,还要生动、传神,而“大白话”往往具备这种语言的要求。所谓“大白话”,指的是群众语言,即老百姓说的话,或者叫大众口语。大众口语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并且具有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生动形象的特点,因此,用大众化的语言来写新闻,既能为大多数读者所喜闻乐见,还能使新闻具有独特的风格。
2.多用动词,用准动词
白描语言,要求采用简洁而准确的线条对事件进行勾勒,主要是依赖“动词”实现的。动词是语言中最生动活泼的要素,广泛运用于陈述人物和事件的动作、行为、变化等。例如,千古名篇《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一个“上”,一个“入”,给石阶上的青苔以及屋外的绿草都赋予了运动着的生命境界,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动感画面。所以在新闻写作时,多使用动词能够将所写事物写“活”,使人如临其境,最终让消息和通讯“立于纸上”。此外,在提倡新闻写作多用动词的同时,还要注意用准动词。动词运用准确,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3.多用子概念
新闻写作中的白描,不仅要求简洁与准确的线条勾勒,还需要具体、形象化的概念做支撑。子概念的特点就是具体、丰富、形象。
母概念和子概念,是形式逻辑中的专有名词。如“蔬菜”和“豆角”就具有母子关系的概念。母概念“蔬菜”外延较大,而豆角属于蔬菜中的一种,是子概念,它虽然外延没有蔬菜大,但它的内涵却比食品更具体、更丰富,如扁豆、四季豆、荷兰豆、油豆等,显然这些子概念比母概念又具体、形象化了一层,读者会联想到某一种具体的事物。因此,多用子概念,容易引发人们的形象思维。比如,“气温低至零下25摄氏度”比“天气很冷”更符合新闻语言的特点,更形象、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