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能自控,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自控力,又常常叫意志力。是一个人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能力。它是一种可贵的意志品质。这种自控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自控力的养成对于孩子的将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父母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缺乏自控力,是孩子任性的根源

相信大家在去逛商场或超市时,都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一些小孩子站在玩具货架旁不走了,指着某玩具要求家长必须给他买,如果家长不同意给买,就坐在或躺在地上不停地打滚、哭闹,令家长不由得叹气道:“这熊孩子,可咋办?”

其实,小孩子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自控力。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懂得根据所处的环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抑制不合时宜的内心冲动,这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是,对于“熊孩子”来说,由于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在看到某件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是有机会做出某种令自己快乐的行为时,他们往往不愿意等待,而是希望立刻获得满足。在内心冲动的驱使下,就会表现出各种“熊”行为。比如,乱发脾气、无法克制冲动的行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注意力不集中、非常任性、没有耐心等,轻者就像上例那样跟家长撒泼,严重的通常会做出攻击性的行为,甚至会大打出手。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这些行为大都在3岁之前就已经萌芽了。

简单来讲,自我控制就是个体对自身情绪和言行的主动掌控。美国心理学家克莱尔·考普认为,自我控制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种个体通过自主地调节行为,从而使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协调的能力的反映,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按照要求行事;在社会和教育的环境中,调整自己的言行;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够主动采取被社会所接受的行为方式。

可以说,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克莱尔·考普认为,拥有自控能力是儿童早期成长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且对其今后健全人格的养成及健康成长还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此,心理学界有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证实了这个结论,比如:

(1)美国通过对中产阶级家庭背景的幼儿进行过的研究,结果发现幼儿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和小学低年级时的学习成绩、社交能力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在学习和生活上更能保持很强的自控力;更喜欢上学,从而更容易获得老师的赞扬;也更容易获得友谊。

(2)心理学家米歇尔等人对自我延迟满足的远期影响所做的长期跟踪研究表明:3~5岁时能够做到自我延迟满足的儿童,10多年后,父母对其在学业成绩、社交能力、应对困难和压力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评价;进入大学的学业倾向测查中SAT(学术水平评估测试,俗称“美国高考”)得分也较高。

总之,自控力是儿童的一项重要能力。如果儿童缺乏自控力,不但会导致其早期的许多问题行为,比如专注力不强、多动症、有攻击行为等,而且也是诱发一些像暴力、吸毒、酗酒等社会问题的根源。像后面这样的孩子,我们把他们归到“高风险”行列。(“高风险孩子”的共同特征为:乱发脾气、不听老师的话、没有同情心、不体贴人、没有合作精神、不守规则、自私任性、攻击性、不能忍耐和坚持、容易厌倦、没有干劲。)

因此,为了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注重对孩子自控能力的培养。

拥有自我控制力中枢,所以人才成为人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大脑的结构和发育情况有了更多的认识,从而在理论方面为自控力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人类的大脑分为三个部分——“脑干”“大脑边缘”和“大脑皮质”。最先形成的是第一层的脑干,这是最原始的脑的类型,相当于爬行类动物的脑。它在维持生命、繁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低等动物掌握食欲、性欲、战斗等的“司令部”,是支配动物冲动行为的中枢。

然后,在脑干之上形成的是大脑边缘,相当于鸟类和低等哺乳类动物的脑,用来支配恐惧、愤怒、爱憎等动物性的感情,然后发布行动命令。如果有对手侵犯了自己的“地盘”,大脑边缘就会立马变得愤怒起来,同时发出“把它赶出去”的行动命令。实际上这就是使人类冲动时“乱发脾气”的根源。

最后形成的是最上层的大脑皮质,相当于进化到高等哺乳动物的阶段。大脑皮质中保存了与人类出生以来所获得的知识相关的记忆。这种记忆与知性(智力活动)或理性(善恶的判断)有关,所以大脑皮质可以说是理性中枢。人类通过把司令部转移到大脑皮质,就能很好地掌控由大脑边缘的感情所产生的冲动行为,还能进行理性判断,采取冷静行为。在人类的感情中,高兴、悲伤等高级的感情,都是由大脑皮质所管理和支配的。

可以说,人类自从诞生到成长的过程中与动物不同,就是有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需要解决,即动物性的“大脑边缘系”和人类的“大脑皮质”的主导权的争夺问题。也可以这样形容,在人脑中有场战争,究竟是动物性的冲动取胜,还是人类的理性取胜。这场战争自从人脑中不同的地方产生了“冲动中枢”和“理性中枢”以后,就永远存在。

具体来讲,就是大脑边缘系的悲观、粗暴的感情和大脑皮质的积极、智慧的理性发生冲突,这时候怎样用大脑皮质的智慧或理性来控制大脑边缘系的愤怒、嫉妒等粗暴感情支配的攻击行为呢?那就要启动“可以控制自己感情”的自我抑制系统。这个系统的完成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条件。

美国脑研究专家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对自控力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是大脑皮质层的前额区的一部分“眼窝前额皮质”。这一研究成果已经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采用。

由于“眼窝前额皮质”的发达,大脑皮质的理性命令就能传达到大脑边缘,抑制愤怒、仇恨、嫉妒等情绪的爆发,从而控制自己的暴力行为。更重要的是,大脑皮质和大脑边缘之间,没有直接发挥抑制作用的突触(神经接合),所有的控制神经都只能经由这个“眼窝前额皮质”来达成。由此可见,如果“眼窝前额皮质”发育不够成熟或严重损伤的话,即使大脑皮质的智慧和理性再完美,也无法控制大脑边缘的“感情爆发”。也就是说,人将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因此,人们认为这个“眼窝前额皮质”是抑制冲动的“自我控制力中枢”。

另外,“眼窝前额皮质”还有其他一些关系到较高级精神活动的作用。这些作用和“动不动就发脾气的孩子”的异常行为关系密切。具体如下:

(1)共情能力。“眼窝前额皮质”的发达程度和共情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关系。所谓共情就是指“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对方,并且同化之”,比如,看到有人摔伤了,会想“肯定很疼吧”,就是这种怀有与对方同样感情的能力。

如果“眼窝前额皮质”不发达,即没有共情能力,就无法理解对方的心情,也就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那样就不会成为体贴别人的人。一旦事情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就不会考虑对方的心情而突然大发脾气。

(2)共鸣能力。“眼窝前额皮质”的发达程度和共鸣能力也有关系。所谓共鸣,就是“对对方的感情或主张,自己几乎也怀有同样的感受或理解”。

比如,当别人跟你说一些重要的事情时,如果你没有产生相同的感受,那对方说什么你也不会懂,也不会有协调和合作。这是关系到交流的最根本的问题。

如果“眼窝前额皮质”不发达,那别人跟你说一些重要的事情时,你也不会理解,不会产生共鸣,会觉得跟自己没关系而不予接受。由于无法和周围人产生共鸣,相互之间无法交流,导致在家庭、学校、社会等集体生活中产生很大障碍。并且,没有共鸣能力,就不懂得遵守法律和规则,从而会做出一些违反法律的事情。

(3)建设性解决事情的能力。“眼窝前额皮质”和能否顺利地解决问题也有关系。当碰到自己不喜欢或困难的事情时,想办法积极解决,这是正常人的反应。而如果一个人的“眼窝前额皮质”是脆弱的,就无法做到。比如,当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首先会使用暴力,采取破坏性行为;做事情没有耐性,容易急躁,不擅长统筹安排,行事草率;有时会显出冷漠、无辨别能力等消极的性格,更会无视全局,只拘泥于某一点,顽固不化。这些都是影响“建设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因。

(4)和面部表情的关系。面部的表情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眼窝前额皮质”发达,在和别人谈话时,眼睛会放光,并且会一直注视对方的眼睛,努力集中精力理解对方所说的话的内容,理解了谈话内容以后就能产生共鸣,从而脸部的表情就会变得生动活泼。

而“眼窝前额皮质”脆弱的孩子与他人交谈时,眼睛则不会放光,并且注意力也会不集中,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虽然这样,不过他的智力水平未必低。

1岁之前,是播下自控力种子的最佳时期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主要应该归功于大脑的不断进化。神经学家经研究发现,通过一定的训练,人脑中某些区域的密度会增加,而通过训练大脑就能增强自控力。我们来打个形象的比方以此形容大脑的重要性,人类的大脑就如同电脑的芯片,虽然体积不大,可是如果质量不过关或零部件损坏,最后就一定会影响整体运行。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大脑就是自控力的“硬件系统”。

我们已经知道,3岁前是培养儿童自控力的关键期。可是自控力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能突然冒出来的。从大脑的发育阶段来看,1岁之前就应当对孩子进行自控力训练,这个时期是播下自控力种子的最佳时期。因为这个阶段,孩子的记忆力还不是很发达,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不会延续到记忆中去,心灵也不会因此而受到伤害。

处于婴幼儿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很多需求和欲望大都源于生理和心理的本能。家长们在照料孩子的过程中,都会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不过,需要家长们注意的是,婴幼儿的需求和欲望是冲动性的,他们是无法自己控制的,并且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还会无限增大。对于还不具备自我控制能力的婴儿来说,就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来进行控制。就如奥地利的心理学家维尔海姆·史戴克在他的著作中所说的那样:“婴儿的欲求,你越是满足他,它就会越升级,无限地增加,绝不会有满足的时候。为什么呢?因为婴儿心里的自我控制机制还不发达,因此需要外界给他的欲望加以必要的限制,这种限制也是越早越好。这样,婴儿就会借此学会放弃,学会满足。”

因此,作为父母,对于婴幼儿的不当需求或者过度要求,不要无限制地予以满足,而应该在某个地方停下来。受到限制,即使幼儿啼哭,也不得不学会放弃欲求。这是人生最初的重要学习训练,由此他会在心中产生“放弃的念头萌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像对待大一点儿的“任性”的孩子那样,采取断然拒绝的态度和方式。因为,1岁内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爱、敏感的回应以及积极的关注等。当孩子沉浸在爱的世界里时,再适当引导孩子学会放弃,父母只有采取这种“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孩子才能感受到。这样,孩子大脑中的自我控制系统才能逐步建立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断地重复这种“放弃”训练,那孩子的大脑中就会逐渐形成强有力的控制系统。

总之,过了1岁之后,孩子的记忆力会越来越发达,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都在逐步增强,3岁左右还会迎来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孩子年龄越大,我们就越难让其学会放弃。因此,这种宝贵的初期学习和体验的机会,父母一定要抓住。

1.让孩子学会放弃,从喂奶开始

宝宝出生之后,妈妈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喂奶。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喂奶怎么会和自控力有关系呢?其实不然,无论是采取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喂奶方式不同,对孩子自我控制系统的发育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大致分为两个方法:一个是自律喂奶法,就是“孩子想什么时候吃奶就什么时候喂”,还有一个是规律喂奶法,就是“定好时间按规律喂”。

宝宝出生之后的几周内,啜饮力很弱,很拙笨,而且乳汁的分泌量也不是很多,孩子一饿就会哭,所以喂奶的频率很高,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所以这个时期,最好的方法就是孩子想什么时候吃奶,妈妈就什么时候喂。

可是,过了这个时期,如果还是“一要奶就喂”的话就有问题了。“要了就给”的喂奶法,对于只具备大脑边缘系的低等哺乳动物来说,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对于高等动物的人类来说,出生后不久,低等动物所不具备的大脑新皮质就开始发育,从而有了表现喜怒哀乐的可能。

与此同时,抑制大脑边缘系冲动欲的“眼窝前额皮质”也迎来了发育的高峰期。在开始活动的“眼窝前额皮质”和“大脑新皮质”的作用下,人类开始了在很多场合都要抑制自己的感情和欲求的生活。在饮食上,人类不能再像动物那样想吃的时候就使劲儿地吃,断乳期后,就要开始一天3顿的规律饮食,在生活习惯上也要有新的制约。

这时,如果总是采取“想要的时候就得到”,满足“大脑边缘系”(动物脑)欲求的喂奶习惯,就会使大脑中的自我抑制力中枢的发育缺乏必要的抑制刺激,从而就会养育出任性的孩子。所以说,喂奶事小却不容忽视。而如果采用“规律喂奶”法,则有利于大脑中自我抑制力中枢的发育。如果妈妈采用这种方式喂奶,很多时候就能断了孩子“想要什么就能立马得到”的念头,从而让孩子从吃奶这件事上逐渐学会放弃和忍耐。

可能很多人会问,到底间隔多长时间喂奶好呢?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父母只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婴儿吃一次奶以后如果吃得很饱,在3~4小时后啼哭则表示饿了,这是一个标准。

如果婴儿1~2个小时就饿了,对此,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原因。比如,是不是没给孩子喂饱呢?只要找到了原因就会有解决的办法。没喂饱奶的原因有很多,诸如母乳不够、喂奶过程中孩子累了、喂奶的环境很嘈杂,等等。原因不同,解决办法也不同。如果有必要的话,应该向医生或保健师咨询。

总之,在自然的状态下,以3~4小时作为喂奶间隔,是基本的原则。而做到这一点很简单,那就是要尽量一次喂饱。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因饿了而哭的孩子,如果不得到满足一般不会停止啼哭,让他忍太长时间也是不明智的。如果忍耐超过了限度就不是训练,而成了压力。所以不能让训练过于严酷,否则就变成虐待孩子的行为了,会给孩子留下心灵创伤。那样也就失去了训练的意义。

2.利用身体语言,让孩子学会停止

1岁以内的孩子,他们的运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当他们想表达某种诉求时,除了会采用大吼大叫、哭闹的方式,还会用自己的手脚和动作来表达。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们难免会做出一些不合适的行为,甚至是危险的举动。这个时候正好是培养他们逐渐学会自动停止、进行放弃训练的大好时机。不过,成人的口头语言对于1岁以内的孩子来说,就好比是“鸡同鸭讲”。所以说,这个阶段,我们最好使用身体语言,比如做摇头、摆手的动作来暗示他们,逐渐让他们明白这样的举动是不可以的,从而让他们学会停止。

3岁前是培养自控力的关键期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3岁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出生到3岁这个阶段称为婴幼儿期,这个阶段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孩子在3岁时基本完成了脑部的发育。自从婴儿诞生开始,其大脑中的数十亿细胞不断形成网络,相互之间由数兆的突起连接组成突触(神经元之间的接触部)。这个网络以“眼窝前额皮质”为中心组织,活跃在“新皮质”与“边缘系”之间,积极地传递着信息。

随着这个系统的形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具备了相互交流和判断善恶的能力、社会性、同理心,能够控制自我的欲求,用理性的力量控制自己的感情。这一时期孩子的成长过程会直接决定他以后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并且会左右其青年时期及成年以后的性格。可见,孩子3岁之前的成长对其一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3岁之前,我们不但要重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更需要重视他们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特别是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克莱尔·考普对自我调控的发展做过很多研究,认为儿童早期的身心发展变化是自控能力发展的基础,并总结出了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相对应的5个发展时期。

(1)神经生理调控时期(0~3个月)。因为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发育成熟,孩子的生理机制保护着他免受过强刺激的伤害,所以很多外部刺激不被加工。在此阶段,虽然照看者对婴儿日常生活常规的安排等外部因素对婴儿自控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婴儿的生理成熟才是自控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2)感知运动调控时期(3~9个月)。此阶段的幼儿能够做出一些自发性的动作,而且还能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幼儿能逐渐学会通过他人的行为来区分自己的行为。

(3)外部控制时期(1岁左右)。随着语言和动作的发展,孩子开始能够识别照看者的要求,而且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种能够明确意识到照看者的要求与期望,并且能够自愿地遵守简单的命令的顺从行为是儿童最初自我控制行为的萌芽。

(4)自我控制时期(2岁左右)。由于儿童的心理表征能力的萌发,此阶段的孩子开始能够运用符号来代表物体,这使得他们能够在没有外部控制的情况下服从照看者的要求,而且还能根据他人的要求延缓自己的行为。

(5)自我调控时期(3岁左右)。此阶段的儿童获得了关于自我统一性和连续性的认识,开始把自己的行为和照看者的要求联系起来,这使得他们有可能在产生新动机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调控。

从上面所讲的儿童自控力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儿童早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主要是从外源性控制向强调儿童内在因素的内源性控制转变。也就是说,在儿童的认知、动作和语言尚未充分发展之前,对其行为进行监督的责任是由成人来承担的,成人通过“命令”或“阻止”等他控手段,来帮助儿童辨别行为后果的危险性,提醒儿童没有记住的行为规则,从而使得他们逐渐理解和内化社会规则。当儿童语言的发展能使他们理解规则所包含的意思,记忆发展能使他们记住成人的要求时,对其行为进行监督的责任就可以由儿童自己来承担。儿童通过对行为后果的预料,会把自身的行为与内在准则做对比,进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

另外,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眼窝前额皮质”是抑制冲动的攻击行为的“自我控制力中枢”。美国的脑研究专家认为,“眼窝前额皮质”的发育临界期(认知神经科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大脑的发育中,针对某种功能会有个临界期,即过了这个时期,发育几乎就会停止)是3岁之前,尤其是出生之前到出生后2岁半左右是发育最快的时期。过了临界期——3岁,“眼窝前额皮质”几乎就不再发育了。

因此,在3岁之前,大脑自我控制系统的这个中枢必须完成构建。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以后再想构建就会特别困难了,以至于会影响一生。3岁以后,掌管“记忆力”“判断力”等重要新皮质的发育会很迅速,大脑的发育重心也会转移至此。新皮质里会蓄积大量的记忆(知识),孩子需要用这些记忆知识,与周围的人建立关系,用完成的“自我抑制系统”适当控制“大脑边缘系”的冲动行为,独立适应日常家庭及社会生活。

所以说,3岁前的早期教育,并不需要学习多少知识和技能。这个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玩耍和游戏,特别是与同伴之间的玩耍游戏。在这种集体活动中,孩子自然就能学会怎样跟同伴好好相处,学会忍耐、合作、互相帮助以及不吵架等。

然而,现实中,很多家庭教育不遵循孩子的心灵发育规律,而只注重“学习能力”。“只要孩子努力学习就行,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宽容”,父母都是这么想的,而且他们的价值观就是“学习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在这种不注重培养孩子自控能力的教育观念下,当孩子过了3岁时,在孩子缺乏自我抑制力的情况下,就马马虎虎地步入学龄期,那么在下一个教育阶段掌握“知识”和“判断力”的学校教育中就会遇到许多困难。

因此,作为父母,应当抓住孩子自从诞生至3岁之间这个阶段,着重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活用快感原则和现实原则,培养孩子的忍耐力

讲到这里,可能有家长会问:“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孩子1岁之前,通过放弃训练能为他们播下自控力的种子,可是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呢?”

答案就是,我们要通过活用快感原则和现实原则,培养孩子学会忍耐和等待的能力,逐渐让自控力这颗种子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快感原则和现实原则是两个精神分析用语,是心理学大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首先提出来的。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是刚出生时表现出来的全部东西。本我的唯一机能就是要满足天生的生物本能,并且总是试图马上让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所以婴儿只能运用快感原则行事。他们饿了就要吃,尿湿了就会哭,直到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才会停止啼哭。所以说1岁以下的孩子基本没有忍耐的能力。

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是人格有意识的、理性的成分,它反映出孩子逐渐出现了理解、学习、记忆和推理能力。自我的机能是为满足本能冲动寻找现实途径,所以1岁之后的孩子就逐渐学会了运用现实原则行事。比如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饿了的时候,就不再像1岁以内的孩子那样只会哭闹,而是会告诉大人自己饿了,想吃什么。随着自我的逐渐发展,孩子就能更好地控制非理性的本我,去寻找比较现实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并且逐渐学会忍耐和等待。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类生活较高尚行动的动力,它遵循理想原则,并通过自我典范(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使人产生内疚感。

对于婴幼儿来说,当要求及时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快感,从而可能还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需求;那些经过等待才得到满足的要求,根据现实原则很可能就学会忍耐相似的需求;而那些被坚决拒绝的要求则可能根据现实原则,以后再也不会产生同样的需求。

对幼儿来说,当他们做不好的事情时,如果父母不明确对他说“不行”,他自己是无法区分好坏的。因此,从1岁以后,父母就应该逐渐亮出这些底线,让孩子由此体验人生早期的学习。

然而,有些父母却只想用快感原则来养育孩子,觉得孩子可爱,所以就只让孩子高兴。比如,孩子小的时候会给他买很多玩具,有时候即使孩子没要也会给他买;吃饭只挑孩子喜欢的食物做,孩子讨厌的绝对不买、不做,这样势必会造成孩子偏食。因此,那些自我控制能力差、爱发脾气、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他们身上的极端偏食倾向绝对是有原因的。

所以,如果只用快感原则,就想能很好地培育孩子是不可能的。因为抑制孩子冲动情绪的训练,只采用快感原则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借助阻止该冲动的现实原则训练才能完成。因此,父母掌握快感原则和现实原则的平衡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父母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如果我们认为孩子的要求是及时并且合理的,那就要尽可能地立马满足他,比如口渴了喝水、及时大小便等动物性的本能需求。这些是孩子出于生存的本能,父母一定要根据快感原则行事。

其次,如果我们认为孩子的需求合理,但可以延后满足,那就可以逐渐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比如,当孩子要求和妈妈一起玩游戏,此时妈妈可以和他商量:“我有件重要的事要做,等做完了再陪你玩。好吗?”当孩子在超市买了一样玩具后,告诉他要想买其他玩具就得等到下一次才行。对于这些是非基本的生理需求,就要让孩子慢慢学会根据现实原则行事,逐渐学会忍耐和等待。

最后,如果我们认为孩子的要求不合理,或者对自己和他人有危害,那就要坚决拒绝或阻止这些不当要求。比如,当孩子通过暴力的方式去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把垃圾随手扔在地上等,家长就要告诉他这样是不可以的。这样,孩子就能逐渐学会根据现实原则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对于孩子来说,根据“不能做”的现实原则行事就是被迫忍耐不愉快的感受,所以不可能一次就会听你的。这个时候,父母不要大吼大叫,不要呵斥孩子,要耐心地反复训练,慢慢地就会有效果。久而久之,孩子就能成功地克制自己了。

这种在幼儿期接受过“快感原则”和“现实原则”适当训练的孩子,都能具备正确的社会性认识和价值观。并且他们成人之后很少会有不当欲求,即使心里有不当欲求,也会预期到可能无法得到满足,既然不能满足就比较容易死心。

对他们来说,忍耐并不是什么很大的不满或精神伤害。他们可以承受压力,对社会的适应性较强,也更容易成为社会精英。

3岁后,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3岁后的孩子,其身心发展变化比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大。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会发生迅猛的变化,就像人们说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可以说,3岁是一个人人生发展历程中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前面我们已说过,3岁之前是培养孩子自控力的关键期,大脑的自我抑制系统已经初步构建成形。不过,需要注意的是,3岁之后我们仍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因为任何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其一生中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

孩子3岁之前,我们关注更多的是他们大脑的发育状况,需要通过放弃训练和忍耐训练来促进大脑的自控力中枢的发育,从而帮助他们构建自我抑制系统。

而3岁过后,大多数孩子都会进入幼儿园进行学习和生活。这时,我们要明白,孩子在幼儿园里的主要任务并不是要学习很多知识或者掌握很多本领,而应该侧重于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和人交往、培养规则意识、懂得分享和感恩等更为重要的方面的教育。因为这些方面几乎都跟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密切相关。

因此,孩子3岁之后,父母们应当结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情绪和社会性发展规律,通过多方面的训练来促进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从而帮助孩子全面发展自我管理能力。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呢?

1.父母要做优秀的自我管理者

不能够约束自己言行的孩子未必是家教不严,不少孩子经常受到父母的责骂,甚至受到体罚,但他依然很淘气,似乎不能管住自己的嘴巴和手脚,他总是被警告,但又一次次犯错。如果在父母的监督下,他也许会稍有收敛,但是一旦离开父母的视线,他就“闹翻天”。

妈妈对欢欢要求很严,欢欢犯错的时候经常会受到严厉的训斥。但是,欢欢却不是一个很懂规矩的孩子,更为奇怪的是,欢欢不擅长自我管理,却很擅长“管理”他人。

在家里,妈妈说话做事稍有不当,欢欢就马上“挑错”。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妈妈也是这样的,她对自己要求并不严格,但对欢欢的要求却很多。因此,欢欢心里其实很不服气,他常常反驳妈妈说:“自己都管不好,还来管我?”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如果我们本身就不是一个优秀的自我管理者,却想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实在是很难。只有具备某种能力的人,才能教别人掌握这种能力,这就好比是手里有糖的人,才有“能力”给别人一颗糖。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管好自己,如何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呢?即使理论讲得再棒,不能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孩子心里也不会服气的。因此,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要从自己做起。

2.给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

如果我们经常对孩子发号施令,就会导致他没有对自己“发号施令”的机会了。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总有人替我们打理好一切,我们也就乐于省心省力了。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总是“替”孩子来管理他自己,孩子也就懒得进行自我管理了。

因此,我们要给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要处处为孩子安排,要让他试着管理自己的生活。甚至,他犯错以后,我们也可以不去指责他,而是等着他自己发现错误,给他自我纠正的机会。

别怕孩子管理不好自己,自我管理也是需要练习的。只要我们肯给他机会,他就会越来越善于自我管理。

3.帮孩子进行自我管理

我们要“帮”孩子进行自我管理,而不是“替”孩子进行自我管理。当孩子“忘记”进行自我管理的时候,我们可以不时提示他一下。

陶陶喜欢上网,为了不让他沉迷网络,妈妈希望他能够约束自己。因此,陶陶制订了一个上网规定,规定自己每天上网不超过半个小时。但某些时候,陶陶玩起来就会忘记了时间,这时妈妈总会不失时机地提醒他:“陶陶,记得你自己的规定哦!”得到妈妈的提醒,陶陶就会主动关掉电脑。

有的妈妈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对孩子发火:“为什么又玩这么久?”这便是替孩子进行自我管理。其实,我们应该相信孩子是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只要我们不时提醒他一下,他就能够进行自我约束。

补充生理能量,才能更好地练就自控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控可能比大脑处理其他问题时所用的能量多,但远远低于身体运动时所需的能量。

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是第一位系统观察和测量意志力极限的科学家。他通过很多实验发现,人们的自控力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殆尽,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大脑发现可用能量减少时,它便会有些紧张——于是,它决定不再支出,并保存资源。它会削弱能量预算,不再支出所有的能量。第一项要削弱的开支就是“自控”。因为,自控是所有大脑活动中耗能最高的一项。为了保存能量,大脑不愿意为你提供充足的能量去抵抗诱惑、集中注意力、控制情绪。当资源不足时,大脑会选择满足当下的需求;资源充足时,大脑则会转向选择长期的投资。在一个无法预测食物供应的世界里,这是绝对的优点。现在社会中出现的失控实际上是大脑战略性冒险本能的延续。为了不至于被饿死,大脑决定冒更大的风险,处于一种更冲动的状态。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身体能量是自控力的生理“能量场”。由于儿童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为了保证其大脑进行自控活动所需要的生理能量,我们需要采取各种合理的方式来进行补给,从而让孩子的身体能量始终处于自控力的安全线之上,那样,他们的自控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将持续不断。

1.让孩子“吃”出自控力

美国南达科他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X.T.王和心理学家罗伯特·德沃夏克认为,现代人的大脑可能仍把血糖含量作为资源稀缺或充足的标志。当血糖含量降低时,大脑就会考虑短期的感受,会使用快乐原则去冲动行事。

这样看来,合理饮食不但能够确保孩子身体发育所需要的生理能量,还能确保大脑进行自控时所需要的血糖含量。实际上,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用餐习惯和规律的过程中,同样也可以训练他的自控力。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吃”出自控力呢?

(1)做到“到点”就吃。我们总看到过这样的情况:很多孩子在正餐时间不好好吃饭,其父母就会在非正餐时间给孩子食物,等到下一顿饭的时间,孩子如果不饿,还是不好好吃饭,最后就会出现正点用餐时间不吃,非正点时间加餐的恶性循环。

对此,父母们应当做到,尽量做到吃饭的时间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习惯,并规定孩子须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饿了,也不要再给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

(2)规定用餐时间。很多孩子不好好吃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小做事拖拉,一顿饭可能要吃上一两个小时。久而久之,一旦养成习惯了,他们就不会把吃饭当回事,甚至可能会产生抵触心理。

对此,父母们应当给孩子规定好用餐时间,比如半小时左右,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吃得很少甚至不吃,那我们就要坚持做到到点就把饭菜收走。其实,孩子一顿不吃,甚至一天不吃,并不会给他的身体带来任何伤害。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饭,我们就要狠下心来让他饿一顿肚子,以便让他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3)从小为孩子定好吃饭的规矩。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用餐上也一样。父母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不要让孩子把会分散其注意力的玩具或其他东西带上餐桌,也不能一边吃饭一边玩玩具;吃饭的时候必须关掉电视,即使听也不可以;只能在餐桌上吃饭,没吃完不能离开餐桌;孩子两三岁后要让他学会自己吃饭,父母不要追着喂饭,也不要强迫孩子吃饭;等孩子稍大一些时,要求孩子吃完饭后自己把碗筷放到厨房的水槽里。

(4)减少正餐之外的食物。虽然零食的给予有其必要性,然而却不可过量,尤其垃圾食物尽量不要给予,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

对此,父母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给孩子规定每天零食的数量;告诉孩子每次去超市只能买一种零食;让孩子减少跟喜欢吃零食的小朋友接触;让孩子远离电视上或其他地方的零食广告;跟孩子一起看食品安全方面的电视或视频。

(5)注意营养搭配,不让孩子挑食。父母千万不能因为迁就孩子就让他爱吃什么吃什么。一定要告诉孩子荤素都得吃,这样才能营养均衡,身体才会更健康。

很多父母都说孩子不爱吃饭,总得追着喂才能勉强吃一口,即使一顿不吃他也不会觉得饿,为此父母们都感到很着急,不知如何是好。对此,父母们除了要做到上面谈到的几点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让孩子爱上吃饭:

(1)大人本身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大人们本身的饮食习惯不合理,或者常常随便以零食果腹,自然没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时吃饭习惯。

(2)促进孩子的食欲。孩子肚子不饿当然吃不下饭。如果父母只一味地强迫孩子进食,反而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可以试着促进孩子的食欲,比如增加他的活动量,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饿了,自然不会抗拒吃饭。

(3)选购孩子喜爱的餐具。孩子都喜欢拥有属于自己独有的东西,给孩子买一些绘有可爱图案的餐具,可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如能与孩子一起选购更能达到好效果。

(4)多花心思在菜色、形状上做变化。在饮食均衡的条件下,父母可以用多种类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的单纯的米饭、面条。比如,有时以马铃薯当成主菜,再配上一些蔬菜,也能拥有一顿既营养又丰盛的餐点。还可以偶尔做做咖喱饭、意大利面、饺子、馄饨等,也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我们也可以把食物弄成小孩子喜欢的形状,搭配上各种色彩,孩子一定愿意去尝试。

(5)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比如,上市场买菜、帮忙提回家、一起清洗水果,等等,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请孩子协助你一起做饭。如此,孩子不但能有参与感,同时也能就此了解做饭之前的每样步骤,进而爱上吃饭。

2.让孩子“睡”出自控力

专门研究睡眠问题的专家通过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孩子的大脑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而脑功能的发育大部分都是在孩子熟睡的状态下进行的。还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对孩子的成绩和情绪都会产生极大影响,甚至会导致孩子出现一些异常行为,比如容易多动,情绪变得喜怒无常,容易冲动;还会出现暴饮暴食从而引发肥胖症等。

另外,睡眠长期不足,还会让人产生压力,受到诱惑,注意力也很难集中。那么,为什么睡眠不足会影响人的自控力呢?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和大脑吸收葡萄糖,而葡萄糖是生理能量的主要存储方式。甚至还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对大脑的影响就和轻度醉酒差不多,人们在醉酒的状态下,是没有一点儿自控力的。处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学业任务相对比较轻松,父母应当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睡眠习惯,形成早睡早起的生活规律,尽量保证他们每天的睡眠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这样他们的生理能量就能够始终保持充余的状态。

3.让孩子“运动”出自控力

“生命在于运动”是一句我们从小听到大的话。现在,大量研究发现,运动不仅可以让四肢“发达”,更会让大脑“不简单”。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很多部位的发育都跟身体很多部位的运动有关,这里所说的运动,既包括手脚等肢体运动,也包括嘴和面部等肌肉运动。神经学和运动机能学研究专家指出,运动不但有利于生理的发育,还有利于智力的发育。

悉尼麦考瑞大学的心理学家梅甘·奥腾和生物学家肯恩·程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一个让他们自己都感到无比吃惊的结论,即身体训练能提高自控力。锻炼身体,不但能缓解日常的压力,最重要的是,还能提高心率变异度的基准线,从而改善自控力的生理基础。

神经学家通过对那些经常锻炼身体的人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大脑里产生了更多的细胞灰质和白质。其中,白质能迅速有效地连通脑细胞。因此,锻炼身体能让大脑更充实,运转更迅速。而自控力中枢——前额皮质则受益最大。

因此,家长们平时应当鼓励孩子多运动。比如,对婴儿要给他们创造坐、站、爬等运动的机会与条件;对幼儿期的孩子,要带动孩子一起运动,如快走、快爬、跑、跳等,逐渐提高孩子的运动速度、运动反应速度以及灵活性。同时,还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再加入一些游戏,孩子会更感兴趣。

【家长实践作业】——陪孩子玩多米诺骨牌

自控力的培养包括注意力、延迟满足能力、情绪调控能力以及规则意识培养四个方面内容。平时,家长可以和孩子多玩一些培养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游戏,比如“多米诺骨牌”。在游戏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提醒孩子:如果多摆一些,推倒的时候就会更壮观。让孩子欣赏到壮观的景象,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对摆“多米诺骨牌”这个枯燥的过程感到不耐烦,家长可以先给孩子演示一遍,通过诱人的结果来吸引孩子坚持枯燥的过程,并且告诉孩子摆得越多就会越有趣,从而让孩子学会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