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变无声:一位新华社军事记者的十年见证
- 王玉山
- 2772字
- 2020-06-24 13:52:46
丹心映边陲 大爱动天山
——记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
六月天山,冰雪消融,大地新绿。
一个英雄的名字,正在天山南北的各族群众中传颂——
他妙手仁心,用精湛的医术托起千家万户的幸福;他情注百姓,不遗余力救助各族贫困群众和患者;他真诚爱兵,千方百计为戍边将士捎去一片温馨……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镌刻着他为牧民治病送药的辛劳足迹;那拉提大草原,留下了他为乡村医生授课的忙碌身影;帕米尔高原,见证了他用手术刀绘就的爱民佳话……他像戈壁红柳扎根在祖国边陲,如天山清泉滋润着万民苍生。
他就是庄仕华,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一位在边疆倾情奉献了38年的共产党人。
无影灯下,凝聚着他和各族群众肝胆相照的深情
2011年6月10日上午,78岁的患者热依娜静静躺在手术台上。
这是庄仕华主刀的第101208例手术。
无影灯下,一根穿刺器快速在腹壁打开两个0.5公分的小孔,17英寸的腹腔镜荧屏清晰显示着胆囊投影。
手术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盯着庄仕华的每一个动作。只见他双手娴熟地操纵着分离钳、解剖钳,精准地在胆囊和肝脏之间游动,就像是心灵手巧的绣花姑娘飞针走线,又像是炉火纯青的大师在一片薄薄的玉石上精心雕琢……
俗话说“肝胆相照”,肝和胆粘连在一起,胆囊壁比纸还薄,手术中稍有偏差,就会伤及肝脏,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
1分钟、2分钟……7分钟,胆囊被顺利剥离。
从1992年7月25日在腹腔镜下实施第一例胆囊切除手术起,庄仕华令人难以置信地做到了次次成功。
美丽富饶的新疆,却是全国胆结石发病率较高的地区。而传统的开刀治疗,病人痛苦大、恢复慢,而且住院时间长、费用高,不少困难患者甚至放弃治疗。
上世纪80年代,普外科医生庄仕华在乌鲁木齐已小有名气。
一天,牧民何木新被推进了手术室,急需再次做肝包虫切除手术。看着躺在手术台上的何木新,庄仕华心痛不已:腹部纵横交错的刀痕和密密麻麻百余条缝合线迹,就像一幅触目惊心的“地图”……
庄仕华切开了一条旧刀痕。“在旧伤口上做手术的难度大,因为皮下有粘连,但这样可以少给病人留一道疤。”他说。
这次手术后,庄仕华经常反问自己:“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吗?”
1992年初,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诞生不久,庄仕华就急匆匆搭上了去北京学习的列车。很快,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就引进了时间短、刀口小、愈合快的腹腔镜技术。
为掌握新技术,庄仕华把一串串葡萄放在纸箱里练习剥皮,又买回动物肝脏反复训练胆囊剥离术。那几个月,他家里天天摆着几大盘剥了皮的葡萄,吃饭顿顿离不开动物肝脏。
历经万般辛苦,庄仕华终于练就了一手绝活。
乌鲁木齐市建材陶瓷厂李修竹老人患有严重的胆结石,同时严重风湿性心脏病已发展到重度心衰阶段,多家医院怕担风险拒绝手术。
李修竹试探着给庄仕华写了封求助信。
风险太大,有人建议放弃。“面对群众的求助,作为党员,作为军人,我们没有退路。”庄仕华的回答掷地有声。
集中全院技术骨干,经过9次会诊,庄仕华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想得细而又细。
平时一台手术不过10分钟时间,肝胆剥离取出结石最快时只需47秒。那一天,庄仕华却用了1个多小时,才从辨认不清的腹腔内取出结石;又用了3个小时,对出现左心衰发作、呼吸骤停、心脏停搏的李修竹实施急救……一次次把老人从死神手中抢回来!
对待病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庄仕华就决不放弃。翻开他的手术档案,上有百岁老人,下至1岁9个月的幼童,无论手术风险有多大,凭着一腔爱民深情,他总是竭尽全力为患者解除病痛。
2003年的一天,蒙古族民工明杰因胆结石,住进了武警新疆总队医院。
手术后,庄仕华到病房查房:“感觉怎么样?”
明杰想挤出一丝笑容,但巨大的痛苦让他怎么也笑不出来。
“怎么了?”多年的经验使庄仕华觉得异常,他俯下身子,关切地问。
原来,明杰大便一直拉不出来。
庄仕华立即找来石蜡油给他通便,害羞的明杰说啥也不让。
“我是医生,在医院你得听我的。”石蜡效果不明显,庄仕华就用手一点一点往外抠……七尺男儿明杰,被感动得捂着被子失声痛哭。
出院后,学过石刻的明杰利用打工间隙精心雕刻了一头小石牛。他找到庄仕华,结结巴巴地说:“庄院长,你就像养育草原牧民的牛……”
那一次,从不收礼的庄仕华,破例收下了这件不同寻常的礼物。他把栩栩如生的小石牛,郑重地摆在办公桌上,激励自己要像老黄牛一样,一辈子为边疆各族人民服务。
30年前的3月25日,当医生才一个月的庄仕华收到了第一面锦旗——
病人王利平出院后,扯了一块红布,亲手用黄油漆写了10个大字:感谢庄医生的救命之恩。接过锦旗的庄仕华,从此更加理解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对待患者的态度,也代表着党对人民的态度。
30年过去,天山下的草木绿了又黄,黄了又绿。沿着那穿城而过的和平渠,各族群众先后为庄仕华送来了1万多面锦旗,平均每天1面……
今天,1万多面锦旗挂满了病房长廊,汇聚成一道壮美的风景。
锦旗飘飘,诉说着边疆各族群众对党和军队的浓浓深情。
万里边疆,处处传唱着他扶贫帮困的爱民长歌
从天府之国来到天山脚下,靠政府救济、乡亲接济读书成材的庄仕华,对“穷人”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他常常告诫自己:医生不能嫌贫爱富,越是穷困的群众越是需要去真诚帮助。
通过治病送药,庄仕华结了许多“穷亲戚”,交了许多“穷朋友”。
2010年5月,受庄仕华帮助多年的古丽莎一家,拿到了政府分配的廉租房钥匙。15岁的阿丽瓦热拉着妈妈的手,兴冲冲地来到医院:“庄伯伯,我们也有新家了……”
阿丽瓦热7岁那年,刚刚下岗失业的妈妈古丽莎胆结石病急性发作,昏迷中被一位汉族大姐用平板车送到武警新疆总队医院。
在医院的精心治疗下,古丽莎身体恢复很快。但随着出院日子临近,想想几千元钱手术费还没着落,古丽莎就愁得睡不着觉。她找到庄仕华:“院长,让我给医院拖地、洗衣服、擦厕所都行,我打工抵医疗费……”
庄仕华笑着说:“不用打工,你家的困难我们都知道,看病的钱我帮你想办法……”
从此,庄仕华就同这个贫困家庭结成了“亲戚”。
古丽莎家的房屋破旧,庄仕华找人帮助修缮;过年过节,庄仕华为他们送来羊肉米面;阿丽瓦热该上学了,庄仕华为她交上学费、买来学习用品;没有经济来源,庄仕华帮助古丽莎联系到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
几年过去,古丽莎母女渐渐走出生活困境,不仅住上了新房,还享受政府给予的社会生活保障金和医疗保障金。懂事的阿丽瓦热从上学那年起,每当考试取得好成绩,都要缝制一顶小花帽送给庄仕华。
一针针,一线线,阿丽瓦热总共为庄仕华缝了16顶小花帽……
新疆幅员辽阔,不少群众居住在偏远的乡村里。庄仕华每年都要抽出一个月时间,带着医疗小分队翻天山大坂、穿戈壁大漠,为20多个乡镇的各族群众送医送药。他说:“我们是人民军队,是党的医生,就是吃尽千辛万苦,历尽千难万险,也要把党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乌鲁木齐县板房乡灯草沟村阿黑娅老人常年卧病在床,生活困难。庄仕华每次为老人上门治病时,都要捎来种植养殖书籍,为老人一家脱贫出主意、想办法。如今,老人的儿子木合塔尔搭起了毡房,办起了家庭草原风情游,一年纯收入3万多元。2010年4月,阿黑娅老人弥留之际,特意把庄仕华和儿子木合塔叫到身边,叮嘱儿子:“庄院长就是你的亲阿嘎(维吾尔语:大哥),以后你要听他的话……”
吐鲁番市葡萄沟乡巴格热村过去是个多民族居住的贫困村。5年前,庄仕华巡诊到这里,为村民们请来了传授葡萄种植加工技术的专家,帮助村党支部制定了《村文明公约》。在他的影响下,村里偷懒混日子的不见了,打架斗殴的现象也消失了。通过发展葡萄种植加工业,巴格热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而今,每当吐鲁番葡萄熟了的时候,村民们总要把庄仕华请到村里,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分享丰收的喜悦。
2011年6月13日,沿着崎岖不平的土路,记者来到帕塔木汗家时,73岁的乌拉孜和57岁的帕塔木汗已早早守在村口迎接。
围着红黄黑花纹的头巾、一身蓝色纱裙的帕塔木汗大娘说起庄仕华,感动得不停抹眼泪。
15年前的一个秋天,乌鲁木齐县萨尔达坂乡大泉村哈萨克族老人乌拉孜不慎掉入20多米深的废矿井里,造成颅骨、脊椎、大腿等10多处骨折。
到村里巡诊的庄仕华听说后,把乌拉孜送到医院整整抢救了6天6夜。
乌拉孜的生命得救了,可生活不能自理,仅有的几十只羊也卖光了。
出院时,庄仕华不仅借了一辆汽车把乌拉孜和帕塔木汗老两口送回家,还不忘买上几袋米面放在车上。
此后,每个周末,庄仕华都要骑自行车往返20多公里,给乌拉孜换导液管,帮助他进行功能恢复锻炼。见乌拉孜缺乏营养身体恢复慢,庄仕华就给他家买来一头奶牛,让帕塔木汗给乌拉孜煮牛奶补营养;乌拉孜卧床大小便失禁,家人给他换洗尿布非常麻烦,庄仕华又买了一台洗衣机送到家里。
看到丧失了主劳动力的一家人没有了经济来源,庄仕华又帮助他们开了一个小卖部。
如今,拄着拐杖的乌拉孜已能下地行走,奶牛也发展到9头,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
无以为报的帕塔木汗,把庄仕华为自家做的每件好事,用维吾尔语一一记在药盒、日历等一张张小纸条上,和自己的结婚证一起,珍藏在床头的一个红色袋子里。老人说:“我们家有3个民族,我是维吾尔族,丈夫是哈萨克族,还有个汉族亲人叫庄仕华!”
天山路长又长,庄仕华服务各族人民的情更长。
30多年来,庄仕华巡诊的路线延伸到哪里,哪里的群众就自发地打起手鼓,赞美共产党好,人民军队亲……
大漠边关,座座警营见证着他赤诚为兵的情怀
武警新疆总队官兵分散驻守在上千个执勤点,半数以上的单位距离总队医院500公里以上,最远的有近2000多公里。
穿戈壁、进大漠、上高原,庄仕华带领巡诊医疗队走遍了天山南北的每一座警营哨所。
2002年的一个冬天,庄仕华来到帕米尔高原海拔3700多米的塔什库尔干县中队巡诊。强忍着高原反应,他为中队70多名官兵做了体检。
当听说还有一名塔吉克族士官玛达力在距中队10多公里的高原牧区放牧时,庄仕华背起药箱就要出发。
“那里海拔更高,路难走,就不要去了……”中队长谢静赶紧拉住他。
“漏掉一个战士,我心里不踏实……”庄仕华坚持要去。
雪山下,寒风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庄仕华带着巡诊小组沿着羊肠小道,艰难地翻越着陡峭雪山。随着海拔不断升高,他心跳加快,一阵阵头晕、呕吐,几次险些滑落山下。
经过5个多小时的艰苦跋涉,庄仕华一行才见到玛达力。
夜风呼呼作响,毡房暖意融融。庄仕华一边为玛达力看病拿药,一边在火炉旁拉起了家常。
“结婚3年多了,妻子一直不孕……”玛达力红着脸说。
“放心,医院帮你想办法。”庄仕华拍了拍他的肩膀。
带着这份承诺,回到医院后,庄仕华立即派妇产科医生赶到1800公里外的玛达力家中,为他的妻子做检查。后来,又两次安排她住院治疗。
2004年,庄仕华收到玛达力寄来的一张“全家福”:照片上,是喜笑颜开的一家三口……
从医30多年,庄仕华年均巡诊3万多公里以上,累计行程40多万公里。
“我们把官兵的健康放在心上,官兵就会把责任扛在肩上。”从士兵成长为军医的庄仕华深有感触地说。
为此,医院专门开辟军人就医绿色通道,开设军人挂号窗口、军人门诊,成立军人病区;凡是从偏远地区来看病的官兵,都会派人派车到车站接送;每名官兵住院期间,都会收到医护人员送来的一束鲜花。并投资600多万元建成集病案管理、远程医疗、远程教学为一体的信息化远程医疗系统,实现全总队23个卫生队(所)和98个边远中队的远程医疗会诊。
2008年4月,刚办好住院手续的伊犁州支队战士王亮,正好赶上军人病区搬迁。
住进宽敞明亮的病房,看着电视机、电话、淋浴器等一应俱全的配套设施,王亮有些惊讶地说:“真没想到,医院条件这么好!”
然而,王亮不知道的是,他所住的病房原本是刚刚竣工的医院招待所。
那年初,从边疆巡诊归来的庄仕华提议将即将建好的招待所改为军人病区。他说:“为兵服务不能讲价钱。我们宁肯每年少收入几百万元,也要把服务官兵这件事办实办好。”
在他的建议下,医院在原来500余万元装修费的基础上,又投资100多万元添置了医疗器械,更换了相关配套设施,设置了170张床位。
一片“兵心”的庄仕华,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两年前,巴州支队战士张友涛被确诊为骨癌,庄仕华两次派人把他送往北京武警总医院进行治疗,但病情已是晚期,只好返回医院维持治疗。
面对无法战胜的病魔,张友涛整天把自己蒙在被子里,欲哭无泪。
他的病情也在一天天恶化。
一天傍晚,庄仕华来到病房,轻声问:“小张,想吃点什么?有没有什么要求?”
“院长,我想看场电影,好久没看过电影了……”
“好,好,没问题!”庄仕华强忍泪水。
医院没有放映设备,庄仕华第二天就派人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电影公司,买回来一台小型便携式放映机,并去电影发行站借了一部喜剧片。
当晚,庄仕华和放映员走进张友涛的病房。
放映员轻轻按住旋钮开关,顺时针“咔嚓”一声,一场白墙为银幕的电影开始了。
电影胶片“嗒嗒嗒”转动声中,依偎在庄仕华怀里的张友涛,泪流满面……
2006年,庄仕华被推荐为首届“感动新疆十大人物”候选人。
他的事迹经媒体公布后,乌鲁木齐县八家户村73岁的回族老人马玉珍一次就购买了1000份报纸,走街串巷为他拉票;莎车县维吾尔族牧民帕依夏在网上发帖,深情讲述庄仕华当年为她免费做手术的往事;吐鲁番市13位村民写了130封信,向亲朋好友宣扬庄仕华的故事……
那一年,庄仕华以65万张的最高票数当选为“感动新疆十大人物”。
评选结果公布后,当地一家媒体收到一篇题为《献给庄仕华的赞歌》的来稿:
救死扶伤,你在戈壁荒漠开启着生命的希冀。
你的名字,走进维吾尔族大妈絮絮叨叨的牵挂中,藏进哈萨克族人丝丝缕缕的思念中,融入各族群众灿若云锦的祝福中。
你是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
你用真爱大义感动了天山!
(新华社乌鲁木齐2011年6月25日,合作者:张东波。)
大凉山里的航天追梦人
——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高级工程师车著明
有人说,他是奔跑的“中国阿甘”,21年来每天雷打不动跑6公里,下雨天打着伞也照样跑。
有人说,他是火箭数据“处理之王”,21年来执行70多颗卫星发射任务,没有出过丝毫偏差。
车著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高级工程师,一位扎根川西大凉山的航天追梦人。
“火箭飞得再高也离不开一颗颗螺钉,航天梦再大也离不开每个航天人的使命”
车著明航天梦的起点,要追溯到一次尴尬的电视直播。
1992年3月22日,中国为澳大利亚发射通信卫星,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正在国防科技大学读书的车著明和他的研究生同学,挤满了一间教室,守在电视机前等待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5、4、3、2、1,点火!起飞!”火箭尾部喷出一股火焰和黄烟,箭体却安然不动……几秒钟的静默之后,主持人出现在电视镜头里,告诉观众“发射中止”。
“记得当时自己的脑子一下蒙了……”那天,车著名告诉导师,自己想去发射中心,从事航天事业。
第二年研究生毕业,车著明选择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他也是中心成立以来第一位数学专业研究生。
在航天界,有人形容说,如果火箭、卫星是工业部门的产品,那么数据就是发射中心的产品——发射成功,要靠数据来判读;发射失利,要靠数据来分析。正因如此,数据处理能力被称为航天发射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当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事后数据处理能力几乎为零。每次发射任务完成后,都要派人把记录火箭飞行数据的磁带送到外单位进行分析处理,再把处理后的图纸带回来。来回一趟,短则30天,长则要3个月。
车著明主动请缨攻关,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编制应用程序,成功开发出“火箭遥测信息快速处理系统”,使发射中心事后数据处理能力实现了“零”的突破。
新世纪以来,中国航天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中心承担的发射任务从过去几年一发提高到一年几发甚至十几发;随着先进测控设备投入使用,每次发射任务需要处理的遥外测数据也越来越多,这对数据处理提出新的挑战。
车著明又一次不负众望,他牵头研发出航天发射数据快评系统,最快可在火箭发射后几分钟内获得数据处理结论。
“火箭飞得再高也离不开一颗颗螺钉,航天梦再大也离不开每个航天人的使命。”车著明说。
“航天事业总是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前进,每解决一个问题,就离梦想更近一步”
20世纪90年代,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曾接连发生两起航天发射事故:一次凌空爆炸,一次火箭撞山。
大凉山区丘壑林立,风向多变,液体火箭爆炸产生的毒气四处扩散。发射场区到底安不安全?安全边界在哪里?……车著明决心开展相关研究,对液体火箭爆炸危害进行定量分析。
“航天事业总是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前进,每解决一个问题,就离梦想更近一步。”在既没有理论基础,又缺乏数据资料的前提下,车著明历时3年,建立起液体火箭爆炸毒源强度及其在复杂气象、地形条件下的扩散模型,为航天发射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提供了科学依据,扫除了笼罩在科技人员头顶的“乌云”。
近年来,随着发射中心承担的高轨航天器发射越来越多,车著明在执行任务中发现,发射低轨道卫星的火箭,遥测参数与外测参数基本一致;而发射高轨道航天器时,两组数据却大相径庭,选用哪组数据进行导航控制就变得十分困难。
通过对成千上万组数据进行分析比对,他论证建立了全新的数学模型,提出“航天器飞行数据融合处理方法”,使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初始轨道预报精度由数百公里减小到几公里,从而节省了卫星燃料,延长寿命一年以上。
在许多人看来,从事科研工作21年,身处科技高度密集的航天一线,车著明的科研成果并不算多,重大奖项更是屈指可数。然而,他的每项成果、解决的每个技术问题,都实实在在地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去,助推着中国航天梦想一步步走近现实。
“数据里面出质量,数字背后是安全,一丝一毫也马虎不得”
1995年1月26日,长二捆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49秒后凌空爆炸。巧合的是,这是车著明到发射中心后第一次也是20多年来唯一一次在现场观看火箭发射。
49秒钟的飞行数据,永远铭记在他的心里。他暗暗告诫自己:“数据里面出质量,数字背后是安全,一丝一毫也马虎不得。”
刚参加工作不久时,车著明受命对两台刚刚改造出厂的雷达进行校飞精度鉴定。老同志建议他采用厂家提供的测量数据,他不放心,通过上千次反复验证,不仅拿出了可靠的精度鉴定结果,而且成功地解决了雷达俯仰角标校不准的问题。
中心一座测量站迁址重建,论证专家提出了一整套布站方案,车著明敏锐地感到:数学讲究至简至美,专家提出的方案算法复杂,绝非最优。
他把资料带回办公室反复推算,最终仅用两页纸的矩阵代替了原来几十页的数学公式,使布站方案大幅优化,不仅提高了测量精度,而且满足多射向任务要求,还减少了设备布点,节省基建费用上百万元。
多年来,每次航天发射,车著明总是最先出现在安控岗位,负责监控火箭起飞后的速度、高度、温度等速变参数,为实施安控提供重要判据。
2010年1月17日,一颗北斗卫星在基地发射升空。起飞50秒后,安控显示屏上的曲线突然出现连续跳变,几次突破实施安控的极限。安控机房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就在大家会商是否按下自毁按钮时,车著明镇定地作出判断:“火箭没问题,是跟踪测量设备数据不准。”果然,8秒钟后,曲线恢复了正常。
关键时刻,车著明凭着自己对数据的精准把握,将一场危机消弭于无形。
“一辈子踏踏实实干自己喜欢的事,这样的人生很幸福”
1963年,车著明出生在湖南省邵阳县腊树村。从湖南的山沟走进四川的山沟,车著明笑言,自己一辈子都是“沟里人”。
20多年来,车著明和家人一同出游的次数屈指可数,单位安排他带家属去疗养,到了景区,他却宅在宾馆演算公式。前些年,妻子每逢周末常拉他去逛逛商场,可他一离开单位就魂不守舍,气得妻子索性不再和他一起出门。
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严重影响了车著明的身体健康。不惑之年就已是满头白发,头晕、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常伴左右。有一次通宵加班回家后,他昏倒在厕所里,幸亏妻子发现及时,才被送到医院抢救过来。
妻子埋怨他为了工作把身体都搭进去了。他笑笑说:“光有一副好身板,不能好好干工作,又有啥用?”
说归说,为了有更充沛的精力工作,车著明每天坚持长跑,下雨天打着伞也要跑上几公里,几十年持之以恒,从不间断。
10多年前,一位在地方公司担任董事长的同学,曾力邀车著明到他的企业担任技术负责人,年薪40万元,顺便还安排家属就业。而那时,车著明一年工资还不到4万元,妻子在单位的服务社当售货员,家里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那几天,妻子劝他:“单位离开谁都能转,火箭离了你也能上天。没白没黑干了10多年,咱也问心无愧了……”
那几天,车著明依然坚持跑步,可是脚步里多了几分犹豫和沉重。
反复思忖几天后,车著明最终婉拒了老同学的邀请。他说:“选择40万,无非是存折上多几个0,可我爱数学、爱航天,一辈子踏踏实实干自己喜欢的事,这样的人生很幸福。”
(新华社西昌2014年8月13日,合作者:李清华、李宣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