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芝起义

王仙芝(? —878年),濮州鄄城人,以贩私盐为业。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王仙芝率数千人在长垣(今河南长垣)揭竿而起,传檄诸道,揭露朝廷吏贪赋重、赏罚不平,号召民众起义。同时自号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乾符二年(875年),王仙芝率军攻克濮州、曹州,四方百姓苦于苛政暴敛,争先投奔,义军很快发展到数万人。曹州冤句人黄巢起兵数千投奔,义军力量迅速壮大,攻郓州、袭沂州,声威大震。同年十二月,唐王朝任命平卢节度使宋威为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特赐禁军三千、甲骑五千,并命河南诸藩镇各军均由宋威指挥。

乾符三年(876年)七月,起义军在沂州城下被宋威打败。王仙芝、黄巢将部队化整为零,转移至河南、淮北一带活动。八月,王仙芝挥师西进,一路攻克阳翟(今河南禹县)、郏城(今河南郏县),不十日连克八县。朝廷以左散骑常侍曾元裕为招讨副使,镇守东都洛阳;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扼守汝州、邓州;凤翔节度使令狐绚和邡宁节度使李侃进驻陕州、潼关,组成一条以洛阳为中心的防线,妄图阻止义军西进,进而聚歼义军。王仙芝攻占汝州,杀死唐将董汉勋、刑部侍郎刘承雍,生擒刺史王镣。朝廷震动,下诏赦免王仙芝罪,“除官,以诏谕之”。王仙芝乘胜北上,攻占阳武(今河南原阳)。与唐昭义监军判官雷殷符战于中牟,兵败。王仙芝率一部分南下,十月攻打唐州(今河南沁阳)、邓州。十一月,一举攻占郢州(今湖北京山)、复州(今湖北沔阳)。十二月,攻随州(今湖北随县),转向东南挺进安州(今湖北安陆)、黄州(今湖北黄冈)。另一部分东进淮南,自申州(今河南信阳)、光州(今河南潢川),取舒城(今安徽潜山)、庐州(今安徽合肥)。半年内,义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广大地区流动作战,打得官军顾此失彼、疲于应付,义军迅速发展到三十万人。朝廷派兵部员外郎裴偓任蕲州刺史,策划招降起义军。降官王镣出面,多次劝降王仙芝,并奏请朝廷,封王仙芝为左神策押衙监察御史。王仙芝心动欲降。迫于起义将士激烈反对、黄巢斥骂,王仙芝无奈,只好拒绝降唐。

乾符四年(877年)正月,王仙芝攻取鄂州(今湖北武昌)。七月,与黄巢合兵攻打宋州失利。八月,攻占安州、随州。唐王朝发布《讨草贼诏》,动员官军和地方武装加紧镇压义军,同时发动政治攻势,“如解甲归降,必当超授官爵、厚赏资财”。王仙芝再次欲降,写了降表,派心腹部将尚君长等联络招讨都督杨复光。杨送尚君长等前往长安途中,被招讨史宋威抓获杀死。王仙芝大怒,出兵攻打郢州。

王仙芝的动摇不定,使官军得以重新集结兵力。乾符五年(878年)初,在不足两个月里,王仙芝先后遭到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招讨副使曾元裕等数倍于己的大军征剿,死伤二万余众,退守大别山,继而南下黄梅。二月,被曾元裕包围,经激战,义军死伤五万余众。王仙芝在突围中战死。余部一支转战江南,另一支由尚让率领,投奔黄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