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的肝是与东方、青色和谐共振的

让肝气充盈的最好食物是麦子。

经文:

帝曰:五臟应四时,各有收受乎?

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榖(gǔ)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1.“五臟应四时,各有收受乎?”人的内臟,跟四季的变化有哪些对应关系

梁冬:前面,我们讲到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等,这些都与天之阴阳相应。接着往下讲“五臟应四时,各有收受乎”。

徐文兵:下面这段要讲人的内臟器官再细分,跟四季的变化有怎样的对应关系。“五臟应四时,各有收受乎?”什么叫“应”?应是要动心的。我们讲过和谐的 “谐”,就是共振、共鸣的意思。中医有句话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意思是说,两个人踩到同一个步点、频率上的时候,一个人动,另一个人也会跟着动;一个人发声,另一个人也跟着发声,这叫“应”。当四季出现了变化以后,人的内在的臟腑也会跟着变化。人身是个小天地,人们都说“天人合一”,那么人和天是怎么合的这个拍子、合的这个步点呢?黄帝问了:有种说法说,五臟随着四季的变化(四季的气的变动),也在跟着变化。重点落在下一句话:“各有收受乎?”什么叫“收”?什么叫“受”?古人讲:男女授受不亲——一个是接受的“受”。“授”和“受”发音虽一样,但意思却不同:一个是给予,另一个是接受。两个陌生男女之间互相传递东西,给的那个人叫“授”,接的那个人叫“受”——他们是不直接发生这种授受关系,而是通过第三方,这叫授受不亲。

当四季出现了变化以后,人的内在的臟腑也会跟着变化。

两个陌生男女之间互相传递东西,给的那个人叫“授”,接的那个人叫“受”——他们是不直接发生这种授受关系,而是通过第三方,这叫授受不亲。

“各有收受乎”中一个字是“收”,收割的收;另一个字是“受”,接受的受。那么,收和受区别在哪儿呢?我经常给大家提议,当你研究汉字搞不清楚的时候,碰到“疼者痛也,痛者疼也”等分辨不清的问题时,把它翻译成英文,就能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一来,你马上便会跳出汉语思维的圈子,有一种新的理解。比如说,把“收”翻译成英文,“收到了”我们可以翻译成receive。I receive a letter。“受”可以翻译成accept。Receive the gift doesn't mean I accept it.我收到你寄来的一封求爱信,这叫“收”;我是否接受你的求爱,这叫“受”。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各个臟腑都要receive——收到了春天的信息,但谁跟它和谐共振、跳起舞来了?是肝。这就是说,“五臟皆收,唯肝受之”。

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各个臟腑都要receive——收到了春天的信息,但谁跟它和谐共振、跳起舞来了?是肝。

梁冬:别说西方人没文化,人家是分得出 “收”和“受”的。

徐文兵:黄帝问得也很深刻:“各有收受乎?”下面那话更有意思,岐伯曰:有。这就应了。

2.“东方青色,入通于肝”东方青色,和肝相对应

梁冬:“东方青色,入通于肝”,怎么解释?

徐文兵:岐伯开始细讲我们的五臟是怎么跟着季节的变化去“受”、去“应”的。首先讲的是——“东方色青”,这就涉及到“五臟”和“五行”了。前面,我们讲的是“阴阳”。在讲“阴阳”之前,我做了一个铺垫说:中医是门关系学,研究“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研究“人与人的关系”,然后研究人的内部“五臟六腑的关系”。为什么要研究关系呢?因为发现很多人身体出了问题,是把关系搞错了,或者把关系搞乱了。只要把种种关系调和了,人就健康了。讲个“田忌赛马”的故事。

很多人身体出了问题,是把关系搞错了,或者把关系搞乱了。只要把种种关系调和了,人就健康了。

春秋的时候,齐国有个大将名叫田忌,这个人跟齐王一样,喜欢赛马。赛马的规矩是各选三匹马,最快的、中等的和次等的,最快的和最快的比,中等的和中等的比,次等的和次等的比,如果赢了两组就算赢了。结果,田忌老输。后来,他请到孙膑,孙膑说:“我保证你赢。”田忌说:“齐王有好马,我没钱买。”孙膑说:“我不需要你换马。”他出了个主意——以弱配强,以强胜中,以中胜次。最后,田忌胜出。原因是什么?孙膑改变了马与马的关系。

中医的智慧在于:我没给你换心,也没给你换肺,我只不过发现你五臟之间哪些关系出了问题,我把关系理顺了,你自然就健康了。中医的“五行”理论第一条:归类。有一句话叫“取类比象”,“象”是什么?象者心生。这个“象”不是单立人的“像”,肉眼看不见的叫“象”。凭什么把东西归类?普通人归类的时候,靠的是肉眼看到的“形”——形状、形态、形体;肉眼看到的色——颜色。我们经常说“形形色色”,归类要靠“形”、“色”。但是,光靠肉眼归类不大准确,因为肉眼看到的往往不是真相,真相都是掩饰在有形的实体背后的东西。这个东西,在“形”和“象”中间。比如说,人要怎么分类?

中医的智慧在于:我没给你换心,也没给你换肺,我只不过发现你五臟之间哪些关系出了问题,我把关系理顺了,你自然就健康了。

梁冬:分成男人和女人。

徐文兵:怎么区分男人和女人呢?原来都是根据 “形”来分类。我们都有第一性征——男人有男性生殖器,女人有女性生殖器。还有第二性征——比如说,女性的骨盆比较宽,乳房比较充盈饱满,男人有喉结。但是,发现问题了,有一届奥运会上,一个人参加女性比赛项目,按性征来看是女的,成绩却比其他女选手高得出奇。最后,通过查DNA查出来他是男人,结果组委会把他的奖牌取消了。这说明一个问题——肉眼看到的 “形”,有时候会欺骗我们,代表不了它的本质。所以,看一个人是男人,长着男人样,有男人的性征,但是他的言谈举止过于妩媚、娘娘腔,这是阳中之阴。可见,在形的后面有个气,这种气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和谈吐。

肉眼看到的“形”,有时候会欺骗我们,代表不了它的本质。

在气背后呢?这就讲到了“神”。我们讲“精、气、神”——有形物质的背后,是它的气,气后面是神!比如说,有的人长得一副男人身体,却有一副女人的灵魂,就想通过变性把自己变成女人,这就是肉体和神没匹配对。那么说,一个人最本质的不是肉身。普通的人能观察到他人的举止行为,能看到他人的气,而那些有着高智慧的古代中医,看到的都是他人的神。相由心生,这个心就是神,古代的中医们通过用心去体会肉眼看到的物质——动物、植物、草木、金石,最后得出了相,然后告诉肉眼凡胎的人,这些东西的气是应的,是能够共振、共鸣的,或者说它们背后的神是一样的,这就有了“五行归类”。我们要学的就是古代这些大智慧家给我们留下的、他们用心体会到的东西:有形的物质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应的。

有形的物质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应的。

梁冬:哪个“应”?

徐文兵:应酬的“应”,呼应的“应”。就是说,气要是一动,和它有关的物质是全动的,如果气被某一个东西生,和它有关的物质会全生;气被某个东西克,和它有关的物质全被克,这是一类。研究关系学,第一要归类、分类,中国人把这些东西分成五行,就是五大类。五行理论的另一个核心就是研究这五类东西之间的关系,谁生谁、谁克谁。

气要是一动,和它有关的物质是全动的,如果气被某一个东西生,和它有关的物质会全生;气被某个东西克,和它有关的物质全被克,这是一类。

梁冬:在西方的统计学里面,有所谓的统计回归,透过现象去统计,找到事物之间的呼应关系。但是,我认为有意思的是中国古代的人们,他们不仅仅看到了事物之间的共同性,还找到共同性背后的根。

3.“开窍于目”东方的气能影响人的肝胆功能,让人的眼睛明亮

徐文兵:我们经常讲“木、火、土、金、水”,那么,岐伯说的第一类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东西,是出于东方,指的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东方,就是现在山东这个方向。再往北点,辽东、东北这一带都属于东方!

“东方色青”包罗万象——颜色、植物、动物、声音、韵律、数字等。首先它讲的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色。山青青,水碧碧,青山绿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色,就是深绿以后趋于蓝的那种颜色。我教英文课的时候,直接就把它说成blue and green,蓝绿的混合色。其实形容这一颜色的文字有很多,青、绿、碧,碧绿的“碧”,还有翡翠——什么叫翡?什么叫翠?

“东方色青”包罗万象——颜色、植物、动物、声音、韵律、数字等。

梁冬:翡和翠有什么区别?

徐文兵:翡是偏黄的颜色,翠是偏绿的色彩。翠、绿、青、碧是一类的,都跟东方有关系。以前学校的黑板都是黑色的,现在都变成墨绿色的,后一种颜色看起来更舒服。因为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这叫应。它一动你也跟着动,叫应,就省劲儿了。大家都知道大雁一飞都排成了人字型,为什么?头雁一扇翅膀带的波,会替后面的大雁省点儿劲。那也叫应,踩到点儿上了。中国人把东方归到一色——“青”,然后发现,东方的气起来以后,能影响到人的肝胆功能,进而能让人的眼睛更加明亮。

大家都知道大雁一飞都排成了人字型,为什么?头雁一扇翅膀带的波,会替后面的大雁省点儿劲。

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让眼睛很舒服。

4.“藏精于肝”肝藏精还是藏污,都取决于你的身体状况

梁冬:什么叫“藏精于肝”呢?

徐文兵:支撑五行东方这套系统的,有物质基础,有气,也有神。物质基础在哪里?就是我们的肝。大家都吃过鲜红的、柔嫩的、里面藏着很多血的猪肝。藏精的时候,肝是生动活泼的;如果肝藏污纳垢,就变成脂肪肝、肝硬化、肝癌。所以,肝是藏精还是藏污,都取决于你的身体状况。

支撑五行东方这套系统的,有物质基础,有气,也有神。物质基础在哪里?就是我们的肝。

梁冬:所谓“人老珠黄”就是肝血不足,眼珠都变黄了。

所谓“人老珠黄”就是肝血不足,眼珠都变黄了。

徐文兵:“人老珠黄”有两种解释:一个是指眼珠,另一个是指珍珠。

梁冬,为什么是珍珠呢?

徐文兵:珍珠放时间长了就会失去光泽。

有些东西会因为时间而失去其本来面目。

5.“其病发惊骇”对肝触动太大,人就容易受惊吓

梁冬:“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是什么意思?

徐文兵:如果对肝触动太大的话,就容易产生一个症状,什么症状?

梁冬:“其病发惊骇”——就是一惊一乍,很容易被吓到。

徐文兵:惊和骇的繁体字都是“马”字旁。马的眼睛大,但是眼睛大接受的信息能量也多,所以容易受到惊吓。“惊”是容易接受信息的意思。东方的肝胆的系统会影响到人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受到刺激以后,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震颤,容易影响到内心,出现惊骇。惊是往起窜的意思,马若受惊,前蹄子会往起一抬,后两条腿着地,这表示受惊了;骇是一种心头被阴云遮蔽的感觉,是一种特别沉重的、压迫的感觉,类似于一着急,心里一紧的那种状态。

“惊”是容易接受信息的意思;骇是一种心头被阴云遮蔽的感觉,是一种特别沉重的、压迫的感觉,类似于一着急,心里一紧的那种状态。

梁冬:所以,当你出现惊骇的时候,哪怕再害怕,也应该冷静地看看——我现在是惊了呢?还是骇了呢?当你这么思考后就没那么惊骇了。

徐文兵:不同的五臟应不同的四时、应不同的五行。“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骇”就是那种心中乌云蔽日的感觉。

梁冬:胸闷的感觉。

6.“其味酸”人病发惊骇,吃点酸的东西,能帮他收一下气

梁冬:“其味酸”,这是什么意思呢?

徐文兵:《黄帝内经》中有很多五味(酸苦甘辛咸)跟五臟的对应关系,后世对这个理论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我们现在一般说有“十味”,对应酸的,还有涩。咱们都吃过柿子,觉得很涩,其实它是酸的极致;苦味对应的是焦,你把面包馒头烤焦了,或者成为锅巴了,那个饭焦的味是特别苦的;还有甘,我们经常说甜,或者说淡,我们喝的水叫淡水,它其实不甜,但是淡和甘归到一类;辛,对应的味道是辣,还有麻。

苦味对应的是焦,辛,对应的味道是辣,还有麻。

梁冬:辛和辣有什么区别呢?

徐文兵:辛是发散的,辣是热的。辣,就是一种火烧火燎的感觉。辛有两种可能,有辛热,有辛凉。感觉辣只想喝冰水,但是辛有辛凉的味道,比如,吃薄菏那种味道,就是辛——那是往出散的感觉,但它是凉的。

辛是发散的,辣是热的。辣,就是一种火烧火燎的感觉。辛有两种可能,有辛热,有辛凉。咸对应的是“鲜”。

咸对应的是“鲜”。比如菜里放味精,人会感觉鲜。海鲜咸,但很鲜。十个味在后世的伊尹写的《汤液经法》里面总结了一下。钱老说的《辅行诀臟腑用药法要》——被陶弘景保留下来的这本书里面,也把五味做了一个完整的归类。

伊尹是真人、厨子,什么味道入哪个经、归哪个臟?有什么作用?是补还是泄?都清清楚楚。人家他直接调的是神,通过调气来调神。所以,我们用经方,会发现它经常起到奇效,匪夷所思,为什么?这是古代通神的大医们总结出来的,他们看到了事物背后的联系。比如,现在中医开方子,病人一说头疼,给他加点川芎;病人一说消化不好,给他弄点焦三仙……

“其味酸”,就是讲怎么去对应肝气。入肝的药有两种作用,一是让肝更加强,另外就是让它稍微平衡一下。春天的味道对于肝来讲,是让肝稍微收敛一下。我们经常说,涩酸主收敛。当人有病发惊骇的时候,其实是肝气发散太过了。一惊一吓,人就容易哆嗦、抽筋,这时候吃点酸的东西,能够帮他收一下气。比如,给他吃点李子,喝口醋,能平静一下。

“其味酸”,就是讲怎么去对应肝气。一惊一吓,人就容易哆嗦、抽筋,这时候吃点酸的东西,能够帮他收一下气。

7.“其类草木。其畜鸡”肝在植物中属木,吃鸡肉可以补肝血

梁冬:“其类草木”作何解释?

徐文兵:我们把自然界的植物简单分类,草、木对应肝。

梁冬:除了草木还有什么?

徐文兵:还有蕨类、真菌、苔藓,还有孢子植物、蘑菇、灵芝。

梁冬:“其畜鸡”是什么意思?

徐文兵:草木是指植物,对应的动物就是五畜。我们说“五畜为益,五谷为养”。东方是日出的地方,呼应日出最早的动物是鸡,鸡叫得最早。吃鸡肉入肝经,补肝血。女人产后,通常会炖一只鸡吃。因为女人在顺产的时候,也会出很多血,这些血都是肝血,怎么让她的肝气肝血补得旺一点儿?可以炖只鸡。

因为女人在顺产的时候,也会出很多血,这些血都是肝血,怎么让她的肝气肝血补得旺一点儿?可以炖只鸡。

但是鸡肉吃多了也不好,现代人老吃鸡,不分自己的身体寒热虚实,不管自己的肝气是虚还是实,结果导致营养过盛。而且鸡肉吃多了容易引起小孩子多动症,发病惊骇,整天不是挤眉、就是弄眼儿,抠抠这个、动动那个。我给一个多动症的小朋友做过调治,调理他的脾胃和肝胆功能。过了一段时间,他来复诊,他的奶奶高兴地跟我说:徐大夫,这孩子的指甲长了十一年,终于长出了一毫米。为什么?多动症的孩子喜欢咬指甲,没事儿就咬自己的指甲。他把十个指头的指甲,咬得齐齐整整的,永远不让它长出来,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东方主生发,但是他把这个“咔”掉了。这个多动症的小孩,经过我的调治后,老师也表扬了他,说这孩子上课注意力集中了,学习成绩也好了。

鸡肉吃多了容易引起小孩子多动症,发病惊骇,整天不是挤眉、就是弄眼儿,抠抠这个、动动那个。

肝火旺、好动,有抽搐病的人,要少吃鸡肉

徐文兵:很多小孩子白天吃鸡肉,晚上就睡觉不安稳,有的家长说:孩子睡觉时在床上打把式。

打把式是什么?用北京话说练武的人叫打把式。孩子睡着以后打把式,在床上翻来滚去,是一种梦中多动。这就是营养过盛,肝气、肝血太旺的表现。这种情况,就要少给孩子吃鸡肉了。

红叶老师曾调治好许多小孩子病,也调治过很多妇科病。他发现,好多女性不是不来例假,而是例假经常提前,甚至一个月来两次例假。这都是肝气肝血太旺了,如果这样的人还天天吃老母鸡、吃烤鸡,再加上麻辣鸡丁、宫保鸡丁,就是无知无觉。

好多女性不是不来例假,而是例假经常提前,甚至一个月来两次例假。这都是肝气肝血太旺了,如果这样的人还天天吃老母鸡、吃烤鸡,再加上麻辣鸡丁、宫保鸡丁,就是无知无觉。

梁冬:我觉得偶尔有点倦怠的人吃点鸡还是好的,可以兴奋一下。

徐文兵:现在流行一种失眠病,不是睡不着,而是睡到半夜两三点钟以后,睁开眼睛,满脑子破事儿,然后怎么也睡不着。这种人不能吃鸡肉。因为所有的动物中,鸡醒得最早。有些人半夜两三点后总是醒来,就是因为鸡肉吃多了,余毒未清,所以早早就睁开一双迷茫的大眼睛。

有些人半夜两三点后总是醒来,就是因为鸡肉吃多了,余毒未清,所以早早就睁开一双迷茫的大眼睛。

梁冬:除了鸡以外,其他的各种雀类,斑鸠、鸱鸪,算不算鸡类呢?

徐文兵:所有的飞禽中,不沾水的都算鸡类。比如说,古代人用麻雀来壮阳的,鼓舞的就是肝气。

所有的飞禽中,不沾水的都算鸡类。

梁冬:有一次,我去广西桂林看到有人吃烧烤,一个烤串上有8只麻雀,还撒上辣椒面,真生猛啊!

徐文兵:猛到流鼻血。

梁冬:为什么越小的东西越猛呢?

徐文兵:麻雀虽小,五臟俱全。中医看东西不看个头,认为浓缩的都是精华。一个傻大个儿,但一肚子草包,没用。五谷里最有营养价值的是小米——很小的一个东西,包含那么多信息和能量。

五谷里最有营养价值的是小米——很小的一个东西,包含那么多信息和能量。

梁冬:前面讲到,禽类分成两种,沾水的和不沾水的,不沾水的是比较亢奋的,沾水的鸭子就偏寒了。

徐文兵:对,鸭肉偏寒。

梁冬:所以,炖鸭和炖鸡效果就不一样。

徐文兵:炖鸭汤是滋阴的,炖鸡汤是补肝血的,有点壮阳气的作用。鹌鹑、麻雀、鸽子、鸡都属于飞禽类,都能鼓舞肝气。过分补肝气造成的火归到心。所以,我调治一些抑郁症病人的时候,就让他们去南方待一阵子。抑郁症的人怕去北方,冬天凉了他就不舒服了,到了南方好一点儿。另外,多吃这些血肉有情之品。炖点儿鸡,或者是炖点儿麻雀、鸽子、鹌鹑。抑郁症患者原来觉着生活没意思,吃完这些先补肝血、再补心血,他们就会觉得天又蓝了、水又绿了、女孩又漂亮了,早晨又听见鸟叫了——其实鸟天天都在叫,只是他们听不见!

抑郁症的人怕去北方,冬天凉了他就不舒服了,到了南方好一点儿。另外,多吃这些血肉有情之品。

8.“其榖麦”让你的肝气充盈,最应该吃麦子

梁冬:“其榖麦”。现在很多年轻朋友五谷不分,到底五谷指的是什么?

徐文兵:我们先讲“谷”,所谓“谷”是指植物的种子。我们都知道,神农氏尝百草,首先是尝出了可供我们经常食用的五谷。所以,《黄帝内经》的理论叫“五谷为养”。先说毒药攻邪,有邪气才用药,没有邪气不要用。五谷为养,五谷又对应五臟。如果你五臟的功能有不同的缺损或者病害的时候,应该选择与其相应的谷去吃——想让你的肝气充盈旺盛,眼睛明亮的话,最应该吃的五谷就是麦子。麦子磨成粉,就叫面粉。

想让你的肝气充盈旺盛,眼睛明亮的话,最应该吃的五谷就是麦子。

为什么补肝气需要吃麦子呢?麦子是五谷里面返青最早的。麦子是冬天播种,春天第一个返青,一般地到夏天就要收割。中国南北不一样,山西大同那儿,一般到阳历八月份才收割。从南到北,从安徽到河南,好多人都开着收割机沿着南往北走,一路收割下来。

麦是夏天熟,返青最早,东方色青,入于肝。另外,麦还有一个特点,我们经常讲“针尖对麦芒”——这个麦芒特别尖锐,生发力量特别强的植物,一般都带点刺儿。中药里面用的皂角刺、玫瑰花,也是疏通肝血的,都带刺儿。麦芒也带刺儿,肝气虚、肝血弱的人,要吃白面。换句话说,如果你肝气肝血都挺足的,甚至有点肝火旺,这时候再吃白面,就是相当于吃毒药。我调治过一位肝硬化腹水的病人,她的孩子很孝敬,整天给她做最好的白面馒头吃。以前,中国人吃饭,特别是道家吃麦子,吃的叫全麦饭,相当于俄国人吃的黑面包——把麦子的麸皮留着,一块儿磨成粉。任何植物种子,它的表皮都对它的种子有一种相反的作用。比如吃荔枝肉,吃得上火了、发烧了,鼻子出血了,怎么办呢?把荔枝壳煮水,一喝,立刻就好了。所以,吃全麦饭是阴阳和合的。现在的人为了好看,非要把麦子那层黄色的皮剥掉。另外,为了使白面筋道,把一个好麦子肢解成几部分,就留下胚乳、胚芽,号称是把最有营养的那部分给人吃,其实是把最毒的那部分给人吃。为什么说它最毒呢?因为没有其他制约了,它鼓舞肝气肝血的能量特别大。所以越吃这种精米白面,人病得越厉害。所以,我建议大家去吃点那种蒸出来看着颜色不是太白的,甚至有点黑的面食,或者亲自去磨点麦子吃。

生发力量特别强的植物,一般都带点刺儿。

如果你肝气肝血都挺足的,甚至有点肝火旺,这时候再吃白面,就是相当于吃毒药。

把一个好麦子肢解成几部分,就留下胚乳、胚芽,号称是把最有营养的那部分给人吃,其实是把最毒的那部分给人吃。

梁冬:到哪儿去买这种全麦呢?

徐文兵:农村有,跟农贸市场的人订购也可以。现在的中国人富了,有钱了,下一步该往贵上走了。贵就是讲品味。我有一位朋友,给我送了一袋面,我用它揪点面片儿吃。为什么揪面片呢?这种带麸皮的面粘合性不好,不好擀,所以我揪面片吃。用这种全麦的面煮出来的汤带有很浓的麦香。现在很多无良的商贩为了让面粉增重,为了让面粉显得白,在里面加东西,比如,滑石粉、增白剂、漂白剂等。说出来都让人觉得可怕。

我们现在吃的东西,都不知道是什么感觉、什么味道。举个例子,原来吃西瓜,它的味道是很清甜的。另外,吃完以后,人会一泡一泡地撒尿。现在吃西瓜,不利尿了,而是出汗。

梁冬:什么原因呢?

徐文兵:里面肯定加了那种不是往下走而是往上窜的东西。

梁冬:所以它长得快,瓤还红。

徐文兵:我们吃的太多东西都是“伪”的——有些人非要跟天地对着干。

我们吃的太多东西都是“伪”的——有些人非要跟天地对着干。

我前面说过,调治过一位肝硬化腹水的病人,她本身出现了黄疸,一看就是肝经有了毒热,伸出舌头也是血红的。她的孩子还特孝敬,给她吃精米白面。但我就不让她吃小麦。我说,你这个病已经是朽木、枯木了(肝是木),如果再浇上油、烧上火,就坚持不了几天了。后来,我让她吃荞麦。荞麦的性质正好跟麦子相反,是寒性的,它能够清解热毒。所以,我让那个孝敬的孩子做荞麦饭给母亲吃。另外,把荞麦面粉拿温水和好了,贴在他母亲的肝区——和一团湿面,贴到肝区,干了以后再揭下来,这一过程就可以把肝里的热毒解掉。否则,再那么吃,就活活会把人吃死。

梁冬:所以,道德这种事情,一定要符合天道。不懂天道,你做事情有时会适得其反。天地不仁,自有规律。你合乎天道,就是好;不合乎天道就是坏。

徐文兵:所以,古代有句话说:“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9.“其应四时,上为岁星”人的肝病和木星的变化是有直接联系的

梁冬:“其应四时,上为岁星”,作何解释?

徐文兵:这句话谈到肝应和的四季。首先,它对应着岁星——其实就是我们说的木星。所以,古代天文学记载说岁在什么什么方位,那个岁就是指木星。古人用心去体会宇宙自然,能体会到木星的运行方位角度对地球上的生物的影响。除了日月以外,其他的五大行星对人、对地球上的生物都有影响,所以人的肝病和木星的变化是有直接联系的。

除了日月以外,其他的五大行星对人、对地球上的生物都有影响,所以人的肝病和木星的变化是有直接联系的。

梁冬:所以,在传说中诸葛孔明能够夜观天象。

万事万物都有因有果。

春日生发,也容易发病。

10.“是以春气在头也”春气生发的时候,有的人会出现偏头疼

梁冬:“是以春气在头也”,该作何解释?

徐文兵:这又应了我们前面说的那句话——“春天容易得病,病在颈项”。春病在头,春气生发的时候,很多人的肝气肝血就会鼓舞起来往上走。这时候,有的人会出现偏头疼,剧烈头疼;有的人会出现脑出血或脑溢血;有的人的眼睛会红肿热疼;有些人还会不由自主地眼皮跳或者惊厥、抽搐。这都是应着春气的表现。

春病在头,春气生发的时候,很多人的肝气肝血就会鼓舞起来往上走。

梁冬:如果你已经有头疼的情况了,还被派去上海出差、还要被劝酒、还要吃鸡肉,这简直就是摸着电门跳楼——双重死法。

11.“其音角”多听mi音,有利于肝胆之气生发

梁冬:“其音角”,很多人都知道“宫、商、角、徵、羽”吧。

徐文兵:古代叫五音,当你用乐器奏出某一调子的时候,会引起人体相应器官的共鸣。

梁冬:“宫、商、角、徵、羽”是不同的音,不同的音会鼓舞人身体不同的部位。那这个“角”是什么音呢,会鼓舞人的哪里呢?

“宫、商、角、徵、羽”是不同的音,不同的音会鼓舞人身体不同的部位。

徐文兵:我们说“吹响了战斗的号角”,在发起战斗进攻的时候,吹的是号角——其实就是动物格斗用的犄角。人没有犄角,但我们有指甲。小孩子患上多动症会咬指头;女人打架,挠人用指甲。所以,攻击的时候、生发的时候吹的这个音,我们叫“号角”。角、徵、宫、商、羽”应该念作“角jué、徵zhǐ、宫gōng、商shāng、羽yǔ”。

梁冬:角,对应的是mi。

徐文兵:mi这个音,可能有利于肝胆之气生发。如果你最近情绪很郁闷的话,就要多听以mi为主的音乐。比如说,我们吃饭的时候,要讲脾胃,脾胃对应的调叫“宫”调,古代有一套系统就是干什么事的时候奏什么乐,这叫“应”;但是又怕应得太过了,冲杀之后还有个鸣金收兵。鸣金收兵就是对应肺的那个秋天的收敛、肃杀之气。

中医学问里的“望闻问切”,其中的“闻”,就是听这个人说话,什么音多、什么音少,然后判断出这个人臟腑的虚实寒热。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但是现在濒临失传。我知道的一些大夫,他不像我必须得见人号脉,望闻问切。人家是打电话,你打电话,他听你说一段话,然后方子就开出来了,他靠闻,听你说话的语音、语调,包括语气,甚至是从你说话的一些内容来判断。祥林嫂一说话,全是抱怨:“我们家阿毛活着的话就这么大了……”一看这人心气极虚,靠“闻”来诊病,这是一门功夫。还有的人,诊断是一种功夫,调治又是一种功夫,你有什么病,我就建议你听一些什么样的音乐。但后世,其实到孔子那会儿这个音律已经乱了,全变成了靡靡之音——亡国之音了,所以古人说,听这个国家奏的乐就知道这个国家要完蛋。“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中医学问里的“望闻问切”,其中的“闻”,就是听这个人说话,什么音多、什么音少,然后判断出这个人臟腑的虚实寒热。

12.“其数八”肝气弱的人要多用数字“三”和“八”

梁冬:和东方或者木相对应的音乐是mi,也是角,宫商角徵羽的角。它有一个数字——“其数八”。

徐文兵:《上古天真论》讲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哪个数对人好,哪个数对人不好。所谓“和于术数”就是说,当我肝气太旺的时候,我就找克肝的数去中和、平衡;当肝气弱的时候,我去找生发肝的数鼓舞一下肝气。

所谓“和于术数”就是说,当我肝气太旺的时候,我就找克肝的数去中和、平衡。当肝气弱的时候,我去找生发肝的数鼓舞一下肝气。

古人将象和数对应,这个象就是不带“亻”那个“象”。用心去感应数跟东、南、西、北以及植物和动物产生的共鸣。术数学问出自伏羲,是一个极端抽象的学问。古代的典故《河图》、《洛书》中,说的就是这方面的学问。“其数八”是河图,我看你拿了一本书,上面有黑点,有白点,就代表了河图。它把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平均分配。东方,甲乙木对应的数是“八”。还有一个数——“三”。你那本书上有那个黑点和白点,就加个“三”和“五”。其实这是河图的学问,基本上就是东边对“三”和“八”。

简单说一下,东方河图上画的这个符号可能是根据星象定下来的——“三”和“八”在东面,南面是“二”和“七”,西边是“九”和“四”,北边是“六”和“一”,中间是“五”和“〇”。它画的不是“〇”,是“十”。所以说,肝气弱的人多用“三”和“八”,肝火和肝气太旺的人最好不用这个数,可以用克它的那个数:“九”和“四”,平和一下。

肝气弱的人多用“三”和“八”,肝火和肝气太旺的人最好不用这个数,可以用克它的那个数:“九”和“四”,平和一下。

梁冬:用它生发的那个数把它泻掉,这样可不可以呢?

徐文兵:这也是一种方法,我们说“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这在五行理论里面有。

梁冬:你讲到这个地方,其实带出来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叫“全息宇宙理论”。

徐文兵:中国人从来就把它看为一体的。

梁冬:东方和相对应的时间、数字、颜色全都是一体的,后面就是同气。

东方和相对应的时间、数字、颜色全都是一体的,后面就是同气。

徐文兵:鸡、草木、麦子都是一个系列的,就是说一旦“三”和“八”鼓舞起来,这类东西就都起来了,反之则一下就都弱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东方和相对应的时间、数字、颜色全都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13.“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一个人的肝有没有问题,看筋就知道了

梁冬:“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那个“臭”读chòu还是xiù呢?

徐文兵:xiù。

梁冬:“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肝出现问题,可以看筋。

徐文兵:肝主筋。肌腱,就是连接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腱、韧带,包括神经纤维,都属于筋。肝气太过的话,筋就会一直动,人会不由自主地抽搐,或者多动;肝气虚的话,筋就不能动;如果宗筋不能动,就是阳痿。

肝气太过的话,筋就会一直动,人会不由自主地抽搐,或者多动。肝气虚的话,筋就不能动。如果宗筋不能动,就是阳痿。

宗筋——繁殖后代的那根筋,代指男性性功能。曾有一个人问我,说他们的孩子是近视眼,能不能调治?其实近视眼是屈光不正,也是筋出了问题,可以调一下肝。

真正补益人肝胆的肉是有点膻味的

梁冬:“其臭臊”,什么意思?

徐文兵:臭是指气味,就是“自大加一点”的“臭”(chòu),臭味相投的“臭”。臭有两种发音,另一个是xiù,嗅觉的“嗅”,就是一个“口”字加一个“臭”字。舌头上尝的那个味儿,叫酸、苦、甘、辛、咸。另外,鼻子闻到的味儿也会影响到我们内在的臟腑。

“臊”,有的版本写的是“膻”。膻和臊,是什么意思呢?知道臊狐狸吗?其实就是人有狐臭。肉吃多了,肉毒太重的人有这个味。尿臊味,就是人体排出去那种肉毒和热毒的味道。我更倾向于把它写成“其臭膻”,为什么?吃草的牛羊,包括骆驼的肉都有一种膻味。那些吃肉的动物,比如老虎、狮子、猫等,身上带着一种臊味。臊和膻是不一样的。吃草木多了,身上会带着膻味,然后吃草木的这些动物又被老虎吃了,木生火,就变成了臊味。

现在很多人吃羊肉不愿意吃到那股膻味,怎么办?他们就吃羊羔肉,羊羔还没来得及吃草,还在吃奶,就没有膻味。其实,真正补益人肝胆的还是有点膻味的肉。

梁冬:前面讲到了“五臟应四时”,其中讲到东方与青色的关系,就是说,一系列的东西都是有呼应关系的,只要和木有关。

徐文兵:是应的!这本书不知不觉地已经把方位的概念、季节的概念、植物动物的概念、数学的概念、音律的概念给你灌输进去了。

这本书不知不觉地已经把方位的概念、季节的概念、植物动物的概念、数学的概念、音律的概念给你灌输进去了。

梁冬:我觉得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原来它是全息统一场,动物居然跟植物、数字对应。比如,对应木的是“三”、“八”这两个数字,真的是很深刻。

徐文兵:我们学辩证唯物主义会学到事物的普遍联系、变化发展,事物之间到底有哪根线牵儿着呢?有什么普遍联系呢?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已经告诉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