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不要被群体的认同感所左右
- 做最好的自己(套装共3册)
- 韩垒 李问渠 李屹之
- 16201字
- 2019-10-30 20:06:26
社会群体并不需要存在一个领袖
社会群体的秘密到底在哪儿呢?
前面我们说过,一个人的心理,主要由“动物性”、“社会性”、“个人性”三种心理组合而成,动物性充斥着野蛮,社会性则是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的一种心理,是一种维持秩序的需要,个人性是一种特殊的感情,属于心灵的产物。
社会性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人类为了生存,他们需要摈弃一部分属于动物的劣根性,建立在一种“双赢”的感情基础上,组成社会,以驯化“动物的感情”,这样人类才能有秩序地生活,持续不断地存在。
然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双赢”的基础已经失去了原先的本质,这种“双赢”渐渐变成了“单赢”。
以最简单的社会资源的分配来界定,社会资源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出现一部分占有的多,一部分人占有的少,占有的多的人就高档,占有的少的人就低档。占有的多的人就打破了原来“双赢”的基础。而决定着这一资源分布状态的,牵扯到复杂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政策安排、个人努力、社会机制等,这不是这里应该讲的。
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源,占有的多的人会证明自我的存在和存在的价值,一定要与他人进行自我比较。社会群体性就是占有式运作的。这种占有的存在方式是“占有式”的,会进行多寡的比较、区分,使社会成为一个高低有别的价值序列。
在这种形势下,占有资源多的人,自然而然在地位上会优越于占有资源少的人,这样,领袖的地位就凸现出来。
这种领袖地位是如何让众人屈服的?
简单地说,原因就是我们确认自己存在的方式。
大多数人的存在方式是“占有式”的,就是依靠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确定自己的地位。比如,一个千万富翁给人的印象往往停留在财大气粗上,正是因为他依靠自己拥有的东西确定了自己的行为方式,而一个身无分文的人,则缺乏这种行为方式,甚至连基本的大声说话的口气都没有。
根据我们所讲的占有性与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
1.我们的“占有式”的本身就决定了我们内心世界的强弱,而这些恰恰就是我们的“自我”的一部分。我们就是通过“占有式”的这一基本特征来确认我们的内心世界的,并且也通过他人存在的属性进行进一步的确认。以当前的学历作为例子,一个中专生和一个博士生,仅仅因为他们作为中专生和博士生的存在属性的区别,中专生和博士生所占有资源的不同以及在这基础上的歧视性对比,博士生似乎在社会地位上就高一个档次。你似乎无法反抗这种“占有式”的标准,因为这不仅是社会固有的观念,也是你的体验——你的确就是这样体验自我和他人的。
2.你是以你所“占有”的资源的多少为标准来“填充”你的心理大小的。也就是说,你依靠“占有式”的资源来确认你的自我和自我的价值,这本身就意味着你已经在心理上附和社会认同感。你穿一件高档的皮衣,第一作用不是用来取暖,而是为了彰显你的身份。你拥有一个“苹果”,第一作用不是用来服务,而是用来彰显你的身价。换言之,你所拥有的东西已经超过它本身的用途,主要是为了在社会群体中占有地位。
以“占有式”的方法来填充一个人的内心,这种人的内心是无法真正强大的。
郭纵是战国时期赵国商业领域的一个佼佼者,以贩卖茶叶为业,后来成为著名的赵商,足迹遍布赵国,十几年间,积累了数不清的钱币,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财主。因为他是赵国商人,积累的钱币多为赵国币种。
然后,在赵国危机四伏的时候,他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将变卖家产得来的钱币放了好几辆马车,历尽千辛万苦,总算保住了自己的财产。令他想不到的时候,秦朝统一六国以后,颁布统一货币令,一切以秦国的“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其他的钱币一律废止。
郭纵辛苦半生积累的钱币,成了一堆废铁。
以“占有式”的方式去填充内心,并不是真正的心理强大。
正是因为这种“占有式”的方式内化为你的心理结构,你屈服于它,所以,你意识不到心理强大对自我和他人的重要作用。这种情形下,你注定有身份的焦虑,一旦你不占有什么东西,你的心理就注定弱小。
前面说到的中专生和博士生,博士生似乎要比中专生占有得多,但如果两个人任职于同一家公司,平起平坐,从事同样的职业,这又该如何说呢?再比如说,如果中专生入行早,做了博士生的上司,这又该以什么作为参照标准呢?
高档的皮衣和“苹果”彰显你的身份,如果某一天大街上到处都是穿高档皮衣和用“苹果”的人,注定又会有另外一种东西取代皮衣和“苹果”成为新的象征身份的物品,这又该如何论呢?
要有一颗强大的心理,要戒除这种“占有式”的价值,内心强大与外在物品无关。
如果你现在无房无车,见到有房有车的同龄人,你应该做到内心强大,与之交谈毫不胆怯。有车有房并不是成功,车、房只是拼搏之后所获得的报酬,而不应该作为成功的标准。武大郎还有二层洋楼,还是个商人,结果连自己的老婆都被别人拐走了,你能说他成功吗?
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到处找工作。
这天,他走进当地一位有名的商人保罗的办公室,保罗以一种怀疑的眼光打量着这位陌生人。他的外表显然对他不利——衣衫褴褛,衣袖底部已经磨光,全身上下每一处都显出一副寒酸样。出于同情,保罗安排人事部随便给他找了一份差事。
然而,三个月之后,这个年轻人成为业务部的经理助理。
外表看上去十分潦倒,给人一种坏感觉的一个人,究竟是靠怎样的一种魅力在短时间内成为业务部的经理助理的呢?
答案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他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原来,他是来自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到美国来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一项商业任务。令人遗憾的是,这项计划失败了,他被困在美国,他此时既没有钱,也没有朋友,可谓是有家归不得。这段经历锻炼了他的心智,让他有胆量面对任何一个强大的对手。
我们不得不承认,是他强大的心脏成为他进入最高级商圈的通行证。
这个故事虽然带有一点神奇的色彩,但它也说明了一个广泛而基本的真理,那就是:我们的心理如何,影响着我们的每一次努力。
如果你在公司里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不需要自卑,首先要明白你和总裁一样,都是平凡的人,都在为公司默默地努力着,他作为领袖,充其量只是公司的一个角色而已。日本前首相菅直人说:日本三个月没有首相在位,民众都不会感觉到奇怪,但清洁工三天不在位,民众就会发疯。
社会群体之间,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并不需要存在一个领袖。
求同心理让人们交出了自我
夏天的时候,女士的打扮成为大街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公司里,曾经出现过一件事情,拿到这里说一下。
财务人员李娜和业务部的赵玉桓是公司里两个最漂亮,也是最喜欢打扮的同事,她们两个人的打扮,给王某在烦躁的工作之余增添了茶余饭后的话题。
很平凡的一天,李娜的一身O.SA夏装韩版修身短袖连衣裙给公司增添了靓丽的风景线,还引起了财务部经理的注意,“今天你穿的衣服很好看,你是一个漂亮的女孩。”
这恐怕是一向严肃的董事长赏赐给李娜的最高称赞了。
巧合的是,赵玉桓穿了一件Maxchic品牌的夏装,非常适合高端职场的一套连衣裙,这同样引起了业务部经理的赞赏。
一个是O.SA品牌,一个是Maxchic品牌,可想而知,多么惹眼。
中午公司用餐时间,李娜认真地观察了赵玉桓的装束打扮,赵玉桓也认真地观察了李娜的衣服。两个人相互夸赞自己的衣服多么合身,多么高贵。
第二天,让所有人吃惊的是,李娜穿着一身Maxchic品牌的连衣裙,赵玉桓却换上了O.SA品牌的短袖连衣裙。看到对方的时候,两个人先是吃了一惊,随即面红耳赤,不知所措。
两个人的穿着打扮依旧漂亮,成了我们的笑谈。
这样的例子生活中俯拾皆是。这是一种强烈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显然不符合内心而是一种负担。长此以往,会对人的内心形成重压,使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认同感属于心理潜意识层面的感情,包括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这种认同感作为一种心理机制控制着我们。
认同感控制我们的秘密就在于每个人的潜意识层面有一个“自我”,而这个“自我”的很多内容不一定是我们真实展现出来的,更多的是社会、集体赋予或强加给我们的。它本来不是我们内心想要或从我们的内心里产生出来的,但集体、社会通过种种机制,让它在我们的自我结构里内化,变成了我们的东西,以致我们都没有意识到无形中它对我们心灵的作用力,这类似于现在流行的复制。
社会、集体以及潜意识层面的“自我”,让我们将焦点聚集到别人,更多的是集体的身上,比如,身边所有的人都戴着一顶帽子,在群体意识的作用下,即便你并不需要帽子,也会在潜意识中羡慕别人头上的帽子,也想自己拥有一顶。周围所有的人,手里都拿着一个苹果,你也会非常羡慕,忽略了自己手中正在散发着香味的香蕉……
为了附和集体,我们复制别人头上的帽子,手中的苹果。在复制别人头上的帽子,手中的苹果的过程中,我们并不会考虑自己是不是需要这顶帽子,苹果是不是适合自己的胃口。
其实,错不在“帽子”和“苹果”,错在自我的认同感。
这种自我认同感一旦产生,它就会贪婪地吸纳社会上的很多东西,将之纳入它的结构。而这些东西,有的是人的生存真正需要的,而有的则是垃圾,是用来控制人的。
举个事例:
我有个同学面试之后,和我说他没有面试上这份工作是如何如何的失望,没有说中答案是如何如何的可惜。这让我很不解,在我的追问下,他说出了事情的经过。
他说他准备的问题面试官一个都没有问,面试官问的问题的答案他一个都没有猜对。
他说当面试官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他不是想着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揣测对方期望得到什么样的答案,当自作聪明地说出原本以为是面试官期待的答案时,却不想答案并没有说到对方心里。
我说:“认同感是你犯下的最大的错误。”
他说面试官和我说了同样的话。
我们总期望我们的劳动果实与别人是完全相同的,总期望从群体那里得到面包,却忘记了我们自己其实是有劳动能力的。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认同感的意识形态下,刻意追求集体、别人的认同感,认为别人的才是好的。
有句诗说: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正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意思是,别人是你看到的风景,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谁是谁的风景呢?
通过认同感得到的东西,已经失去了唯一性,失去了本身的价值。
这个世界上,决定东西价格的多少,不是东西本身的用处,而是东西的数量。钻石之所以昂贵,是因为它的数量少。相较于钻石,面包的作用要大得多,因为面包能够充饥。一个人可以没有钻石,但不能没有面包。为什么面包的价格要远远低于钻石呢?因为面包的数量多。
很多时候,这种认同感不会帮到你,你所认同的东西,恰恰可能是用来控制你、奴役你的心灵的。甚至,你根本已经失去了自我,你的那个自我压根是为集体、社会群体意识而存在的,换言之,是社会强加给你的,你已经把真正的那个自我,在追求社会认同感的过程中扼杀了。这种认同感就像他人派来驻扎在你的心灵的侵略者一样,你屈服于它,听它的摆布。它占领你的方式,就是认同。
在现实中,我们需要保持自我本色,不要盲目追求认同感。不能因为别人的看法改变自己的看法,有的人甚至是改变自己的行为。最明智与正确的做法,是保持真我本色。
对于那些通过认同感而做出的“复制品”来说是很难赢得掌声的。保持自我本色,才能强大自己的内心。
如何驱除这种驻扎在心理的认同感,你可以借鉴一下我这个方式!
十几年前,天气没有任何征兆地突然转冷,很多人只打哆嗦。我跑回寝室,找到了一件很破旧的衣服,出于保暖的目的,我穿上了它。衣服并不合身,而且还有很多灰尘。
我穿上它走进教室去上课,尽管很多人嘲笑我,我毫不顾忌,始终将它穿在身上。
忽然之间我明白,集体的认同感让我们不敢把真实的一面露给别人看,让我们变得虚伪。一旦我们的虚伪被揭穿,为了撑起内心的虚空,我们会拼命地掩饰,这会让我们由虚伪变得胆怯,其结果是我们的内心越来越弱小。
给定一种场景,比如一个能让你自卑、怯场的场景,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出现。
我们的原则是,只用头脑和他们打交道,而不是以心理去面对面前的集体,斩断自身的光环对你心理的控制。在集体面前,你要保持理性,而不是一个心理动物。
第一步:头脑敏捷、活跃,尽力让自己的情绪稳定。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心里面解构掉你和集体之间的必然关系,遏制自己产生个体附和集体的心理意识,让集体的一切信息,首先要过你的大脑这一关,并把它们阻挡在你的认同感之外,而不是直接刺激你的心理。
破除附和集体的第二步,就是尽可能地快速地捕捉集体可能暴露出来的伪装成分,将集体还原成一个个体,减少认同感。
做到这两步,此时你的心理已经获得了解放。此后,你会全身轻松,在智力上完全可以正视集体是个什么角色,调动自己去应对。
破除集体认同感
前面已经讨论过,个人的集体认同感让人们交出了自我,尤其在个人对外界事物信息不灵,情况不清,情绪不安时会强烈地影响个人的认识。
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
企业里,管理者告诉员工们要对企业、企业产品、员工的工作和企业的前景规划等产生认同感。
这些听起来很有道理,事实上,认同感通常表示员工们应该对企业及其各种活动和产品表示支持,他们应该为企业作出奉献。但是,如果某些人给“认同感”赋予的是接近心理学术语所包含的意思,那么,所走的路就危险了。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从心理学角度上说,认同感往往与缺乏批判和判断能力相关联。如果一个人对某事或某人产生了认同感,他就会失去客观判断的能力。
因此,德鲁克提倡管理者要给予员工一定的距离感,使员工能够批评性地思考问题,作出全面的判断。没有绝对的客观性,但我们能够创造环境,使客观性成为可能。
的确如此。
摩托罗拉总裁爱德华在自己的自传里这样写道:
作为一个总裁,我希望我身边的同事和员工能够和我说,“这里的某些东西已经出问题了。我们需要改变……”但是,当我的同事和员工对我产生认同感时,他不能做到这些。他成了一个唯唯诺诺的人;他不会给我带来麻烦,但他也毫无用处。他对任何事情都表示同意,也许对所有事情都充满热情。但是,他不是同事或者员工,事实上,他是一个恐怖分子。
现实中,我们需要破除这种认同感,这种来自集体的认同感。
首先,我们要区别出集体的某些东西和认同集体的本身的不同。因为,相信集体有优点与对它产生认同感完全是两码事,我查了很多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献资料,没有令人信服的迹象表明集体认同感与集体的成就有任何关系。
现实中,集体经常要求集体中的个体要维护集体利益,但维护集体利益与认同感并不挂钩。集体能够鼓动个体的热情当然很好,但这不是前提条件。
集体应该能够让集体中的个体做出对集体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应该让每一个个体全心全意地维护集体利益,其他的都不需要。
集体往往是根据个体的业绩来给予个体一定的回报,不是根据其做事的原因或动机,或者与之相关的感情或情绪。即使个体想这样做,集体对个人的动机或内心深处的感情也了解甚少。
这里有两个用得快掉渣的词汇——“认同感”和“热情”,两者相比,更重要的概念是义务感、责任感、自觉、认真和细心,这些积极性的字眼,对集体的利益更加有效,更具有生命力。
最重要的是给予个体一个机会,使他们看到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和目的。用尼采的话说,“如果你明确人生的目标,几乎就能忍受任何工作方式。”
集体给予个体任务的时候,应该清楚地说明该项任务的意义。意义是最关键的因素,是最持久和最有效的激励因子,与之相比,任何其他东西都显得不重要。
事实上,集体对个体促生的认同感仅仅停留在认同的层面上,忽略了个体的特性。如果个体将这种认同感不加辨别地认识,终归会被认同感吞噬,成为集体中的“恐怖分子”。
絮絮叨叨这么多,用一个简单的事例进行说明。
大约两年前,刚买车的时候,非常兴奋。上班的时候,我郑重地把自己打扮了一番,目的是让自己能够配得上那辆车。上班途中,我觉得所有的人都在关注我。走进企业的时候,我有种想吹口哨的冲动。
让我意外的是,大家都在忙各自的工作,似乎并没有关注到我到企业是开车来的。
中午就餐的时候,依旧没有人对我的车发表任何观点,我沉不住气,引导他们谈论我的车。
一个关系不错的同事很意外,说:“你是开车过来的?我怎么没有注意到。”
另外一个同事继续追问:“你什么时候买的车?”
这个世界上最不需要动脑筋的话就是实话,这句实话让我有点失落,不,应该是很强的挫败感。
人类行为有一个绝对重要的定律,如果我们遵守这个定律,几乎永远不会估计错自己的影响力。如果遵守了这个定律,我们就能够在任何的社交场合中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但在破坏那个定律的片刻,我们就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
这个定律是:不要被集体认同感所左右。
如果他们关注到我的行动,并对我的车进行评论,不管是好评还是差评,终归对我购买汽车这件事已经没有任何影响。如果说有影响,效果可能是差的,好评不会让我再次购买同样的一辆车,差评可能会让我对已经购买的车失望至极。
心理学家基洛维奇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让康奈尔大学的一个学生背上名牌包,然后进入教室,背名牌包的学生,在进入教室之前估计他的这个包会引起全班同学的轰动。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班级里26个同学,只有6个人注意到这一点。
集体的认同感会影响我们的心理,进而会影响我们的判断,然后引导我们做出偏离本意的结论。我们心中总认为集体对我们会格外注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对自我的感觉在内心世界占有重要的位置。另外,在集体中,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放大了集体对我们的关注程度,而且通过自我的专注,我们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
前面已经说到集体认同感与缺乏批判和判断能力相关联。如果一个人对集体产生认同感,他就会失去客观判断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与集体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不是脱离集体,而是在集体内部保留一点自己的空间,切不可将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一并融入到集体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去思考问题,作出全面的判断。
情绪的传染离不开人的认同焦虑
心理学家梅奥经过研究表明,在某种情感形成的过程中,主体的情绪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情绪会像传染病一样传染。一个人的情绪会通过姿态、表情、语言传达给周围的人一些信息,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到对方——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情绪效应。
在你与某个个体或者某个集体打交道的过程中,你的某种情绪会引起对方的情绪上的波动,比如当你情绪糟糕时,你就会毫无根据地觉得对方是一个无理讨厌的家伙,潜意识中会产生一种排斥感。
这一点不妨看看心理学家的验证:
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莱斯利做了一个实验,他将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和一个整天愁眉苦脸、压抑沉闷的人放在一起,不到两个小时,这个乐观的人也变得郁郁寡欢起来。莱斯利随后又做了一个实验,将一个同样乐观的人和一群压抑沉闷、愁眉苦脸的人放在一起,不到20分钟,这个人就变得郁郁寡欢起来。一个人在一个群体中只要20分钟就会受到群体低落情绪的传染。如果一个人的敏感性和同情心越强,群体越大,个人就越容易感染上坏情绪,这种传染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这个过程证明,当个体进入群体后,其心理、行为便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群体行为的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当然,在解释情绪传染的心理机制之前,我们必须进行限定,即这种得以传染的情绪与群体存在本身及目标一致,比如郁郁寡欢等一些消极情绪的传染。
关于群体中的情绪传染,莱斯利作了详细的描述,为了让人们更易于理解,他将这种情绪传染看成一种“催眠方法”,来自于潜意识形态下的心理竞争下的道德压力。事实上,在群体中,某人身上有某种情绪,然后在另一个身上也有某种情绪,用“传染”来表达最多只是一个类比,否则即容易形成误导,以为某人真把情绪“传”给了另一人。疾病的传染可能通过人的接触进行,但情绪的传染并不能简单诉诸人与人的接触来解释。
有关情绪传染的心理机制,可以从人的同情心的角度来论述。
假设,你看到一个非常可怜的老人,非常悲惨,只要你还没有丧失同情心,你肯定也会跟着痛苦。也就是说,老人的悲惨遭遇引发了他的痛苦,而他的痛苦的情绪传染给你,让你同样感觉到痛苦。
当然,这种情绪传染并没有实质性的行为出现,但却真实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具体的情况其实是这样:老人和你两者都是一个个体,你们都有这种相同的存在属性,这一存在属性是你的“自我”的一部分。因此,你看见了老人的痛苦,因你们相同的存在属性,你也就看见了自己,痛苦也就被触发。
更详细地论述,可以这么说,你是否会痛苦,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世界是否有“老人”“可怜”这个概念,是否把“老人”这一存在属性体验为“自我”的一部分。如果是这样,一个老人的痛苦在心理上便逻辑地等同于“我的痛苦”,进而逻辑地等同于也是潜意识中自己的痛苦。这实际上说明你实际上已陷入一种存在意义上的精神分裂。而同情心的出现不过是这种分裂的一种表现,即唤醒了潜意识层次中与他人的人性上的联系。
接下来,在同情心的驱使下,你可能会掏钱给这个老人,这固然是一个有同情心的表现,但其实并不像别人所吹嘘的那么高尚。实际上,掏钱的行为只是用来消除自己的痛苦,以便把由老人的痛苦所引发的你的痛苦消除。如果你还有同情心,你就不得不这样做,否则你的“自我”便会来反对你,你会陷入主要以对“人”这一存在属性的认同为主的“自我认同”的焦虑,承受道德上的压力。这样,你的心理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情绪的传染也无法离开人的认同焦虑,并且上升到以威胁到人的心理生存的道德压力。
前面已经论述,个体进入群体后,必须认同于群体的属性和目标,并且以这一目标作为道德准则来检验自己的行动。他必须通过语言、姿势和动作表现出与这一目标方向一致的情感与信念来,以便通过这一道德准则的检验。
显而易见,在群体中,当某个人表现出了某种与群体目标方向一致的情绪,他便给群体中的个体造成了一种认同焦虑,使这个人承受着因他的情绪所带来的潜意识层面的某种压力,比如道德压力。群体中,当一个人的情绪表现出来,即等于给他人发出了一个信号,告诉他人你的存在更符合群体的道德准则,从而更具道德优势。而道德优势对应于心理优势,使他人相形之下处于心理劣势,威胁了他人心理上的生存。因此,基于心理竞争,他人也必须表现出这样的情绪。这样,情绪就得以“传染”。
有个网名叫“指环王”的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
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但有件事让我觉得非常困扰,在和陌生人打交道时,我总是不能快速地融入。首先,我没有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我总是很压抑、难受,对方也同样表现得很漠然,对我的话题和我这个人提不起兴趣。还有一次我竟然莫名其妙地激怒了一位女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完这篇博文,引起了我的共鸣。几年前,我和他有着相同的经历,刚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在与陌生同事的交往中,我常常也将一些不良情绪带给陌生同事,使他们在私底下议论我这个人是不是不合群,直到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我与他们认识了之后,这种不良情绪才得以消除。
很多人和博主有着相同的经历,尽管知道一些交际的心理知识和一些交际技巧,但当他们付诸实践,自信地和人打交道时,结果却因为自己不能保持良好的情绪,让沟通的结果大打折扣。原因很简单,他们注意到了很多技巧性的东西,却忽略了自己的情绪,这些或紧张或烦躁,或失落的情绪直接反映到一些细节上,例如,双眼暗淡无神,肢体动作不协调,不时地看手表,表情僵硬等。这些小细节都会给对方无聊、紧张、冷漠的心理暗示,在这种暗示的影响下,他们原本的情绪就会不自觉地被牵引,变得十分糟糕,进而对沟通产生障碍。
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糟糕的情绪表现会破坏你和陌生人的交往,乐观积极的情绪又会感染给对方。正确利用情绪效应,让它为你所用,就能帮你给别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事情的两面性在于内心的情绪,心理强大的人则能够很好地把握,沉着应对,在沟通过程中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避免糟糕的情绪传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大你的内心。
内心强大的敌人是“假自我”
首先,以人的初始状态婴儿与母亲的关系为例进行论证。以婴儿与母亲的关系为例,是因为婴儿处于意识形成的阶段,从一个人意识形成的阶段论述,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
根据剑桥大学生物学博士莎科的客体关系理论,一般而言,婴儿在三四个月的时候,开始具有初步的意识,这叫全能控制感,认为母亲和世界与自己浑然一体。如果母亲足够细心,婴儿的全能控制感便得到满足,并通过母亲的及时反应而建立起基本的存在感。然而,如果母亲的照料常常不够及时,婴儿就会将“不及时来哺乳”的乳房视为坏的,并把自己内心的焦虑通过击打、哭喊、撕咬等具有攻击性的行为投射给“坏”乳房。这时候,一个足够细心、善良的母亲会用爱包容婴儿的焦虑,并将其化解,至少可以化解一部分。
相反,如果母亲没有采取包容的行为,甚至反而采取一些消极的行为对待婴儿,婴儿就会感觉自己好像被撕裂成碎片,存在感支离破碎,面临着更大的焦虑。为了应对这种痛苦,婴儿会形成“假自我”——所谓“假自我”,就是婴儿在应对妈妈投射过来的痛苦时形成的东西。本来,理想的情形是,婴儿有了一种感觉,得到了妈妈的包容之后,围绕着的感觉可以形成真自我。但在糟糕的情形下,婴儿的本有感觉要埋藏起来,还要花费巨大的努力去面对妈妈投射过来的痛苦,围绕着妈妈的感受建立起一个假自我。简而言之,真自我是以婴儿自己为中心的,而假自我是以妈妈为中心的。
根据莎科的客体关系理论,当一个人走上社会,相对于自我与社会的复杂关系而言,更多人将自我交给了社会,去适应社会,然后围绕着社会的感受建立起一个假自我。
西点军校特种部队有这样一项规定:
不允许特种兵在发生某一件事后立即申诉,必须忍受一夜,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立即申诉,他马上就会受到惩罚。
西点军校特种部队的这条规定的出发点,是让兵士在容忍中强大内心,找寻真实自我。
有这样一个故事:
老板给三个员工分别布置了同样的任务,“我的头有点疼,你给我找出至少三十种治疗头疼的药物资料,尽快拿到我的办公室来。”
这个任务布置下去之后,三个人立刻开始了工作。第一位在办公室里给所有的药店都打了电话,中午的时候告诉老板:治疗头疼的药,市场有五十多种。然后将这些药逐一汇报给老板。
第二位员工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市内的所有药店,临下班时气喘吁吁地出现在老板的办公室里,说:“我把市里的药店全问遍了,治疗头疼的药有三十一种。”然后逐一报出来。
第三位员工既没有上网也没有给药店打电话,只是简单地跑到附近的药店,给老板买了一盒头疼药。
这里,提醒一下,接到任务的时候,他问了一句:“你发烧吗?以前有过这种症状吗?”
老板摇摇头。
几天后,第三位员工得到升迁。
这位员工甚至没有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却把握住了升迁的机会,因为他把握住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很多时候,我们说战胜自我不是和自己作对,而是战胜“假自我”。
如果一个人的真自我不够强大,心理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因为外界凶险强大。因此,心理强大的训练,一是让你意识到真我,二是增强它的力量。
一、意识到真我。
心理强大的特征之一是理智与情感并存,心灵与头脑和谐,即自我没有陷入冲突。
54岁的卡罗尔曾经参加过英国独立电视台在澳大利亚丛林中举办的《我是名人,让我离开这》野外生存真人秀节目。这个节目在英国很受欢迎,每期会请来10位所谓的“名人”参加,大多是过气的肥皂剧明星或者流行歌手。
作为曾经的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女儿,她应邀参加。在刚开始的两天里,卡罗尔经过一天的生存挑战,累得要命,爬上营地中的吊床就呼呼大睡。然而午夜时分,卡罗尔显然感到了内急,她看看黑暗的四周,发现其他人都在沉睡,卡罗尔显然不想在黑暗中穿过丛林营地,到一个专门厕所中去解手,于是她跳下吊床,扯下裤子蹲了下来,在营地地面上随地方便了起来。
然而卡罗尔不知道的是,电视小组的红外线摄像机仍然在秘密地对所有参赛成员进行拍摄,卡罗尔随地解手的场景一清二楚地被现场直播,1000万观看该真人秀的电视观众看到卡罗尔在黑暗中当众解手的镜头时,全被惊得目瞪口呆。
直到卡罗尔在真人秀节目中出现,人们才意识到她是一个待人热情、令人温暖的人。但卡罗尔的朋友说,她本来就是这样,只不过她的母亲太强大了,人们才没有注意到她,当撒切尔夫人成为“铁娘子”时,卡罗尔就变成了一个“绵羊女儿”。
这期真人秀播出之后,卡罗尔一下子卸掉了所有的包袱,她说:“在她(撒切尔夫人)的教育下,我从未感觉到如此的轻松。但是,这次的糗事却让我获得前所未有的快乐。”
我们说一个人是“真我”,不是你所说的那些“本能”,有些东西是“超我”,不是“真我”,有些是性格,并不是“真我”,如懒惰,虽然来自本能,是绝不仅仅是一种生物本能,而是附上了社会价值的观念。
这种情况说明心理实际上是很弱的。你不敢面对未知的世界,这个世界一定要有得到证实的真实你才有安全感,你希望用假自我给自己增强一点确定性以便消除恐惧,但这是徒劳。
二、增强它的力量。
只有拥有力量的真我才能强大我们的内心,才能在强大的心理下,推动我们前进。就好比是一台机器,一定要有马达发动电力,才能转动。意识到真我,就要发挥真我的力量,力量来自于我们的心理意识,来自于我们的智慧、信仰、道德,如果没有力量,就什么事都办不成。
增强真我的力量,我给你以下几点建议:
用知识武装真我,学习知识的时候,必须有胜解力,有巧慧,不读死书,不死读书,要能融会贯通,而且活用所学的知识,这样求知才有意义,才能真正发挥自我的力量。
用信仰武装真我,人应该有一种信仰,信仰就是力量,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心,或是信仰不够坚固,轻易就被动摇,就表示这个人心理不够强大。
用沟通武装真我,人的社会性决定人应该与人沟通,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强大自我,不断壮大心理的力量。
要学会休息,生理需要适当的休息,心理同样需要休息。如果日夜不眠不休,没有适当的休息,就会疲倦,长此以往,内心强大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阻止他人的语言和行为进入你的内心
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强大,与情绪、情感息息相关。情绪、情感是外界刺激,特别是由于情绪的传染性,导致他人携带某种价值符号或者信息的语言及行为引起的。如果你非常容易被群体认同感所左右,他人的情绪就会与你的情绪、情感相对应,就像通了电一样,只要别人通电,你这里立刻就能接收到信号,当然,你的心理就像是电源接收器一样。
这样,你的言语行为都在别人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控制之下,别人的言语行为非常容易侵入你的思维之中,而你的思维却对别人的情感侵袭毫无免疫力。简单地说,你就是他人的一个中转站,负责传递消息、情感等,没有任何自己的主张,也缺少任何的防御能力,完全处于弱势。
为了在心理上变得强大,你需要打破这一点,不让他人的言语或者行为进入你的心理结构,简单来说,就是你打破这种固有的方式,阻击他人的语言和行为进入你的心理结构,保持内心世界的独立。只要你对他人的语言和行为不做价值判断,它就无法进入你的心理结构,而只停留在你的智力判断的层次里。这样你就不再是他人语言和情绪的中转站,而是能够通过吸纳对己有利的信息,解读他人的语言和行为的主体。同时,在这种主客体关系的转变中,你吸纳了新的知识,拥有了心理优势。
说一个已经说滥的故事。
父子俩赶着一头驴到集市上去卖。在去集市的路上,有人批评他们太傻,放着驴不骑,却赶着走。父亲觉得有理,就让儿子骑驴,自己步行。没走多远,有个年轻人批评那儿子不孝,说:“怎么自己骑驴,却让老父亲走路呢?”儿子听了,赶紧从驴背上下来,赶快让父亲骑上去,自己步行往前走。
刚走了一会,过路的一个老人批评说:“瞧这当父亲的,也不知心疼自己的儿子,只顾自己舒服。”驴背上的父亲一听,觉得说的也有道理,可是该怎么办呢?干脆,两个人都骑到了驴背上。刚走几步,几个赶牲口的人为驴打抱不平了:“天下还有这样狠心的人,看驴都快被压死了!”父子俩没有办法,索性把驴绑上,抬着驴走……
故事中父子俩的行为很可笑,但笑过后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也经常这样做:做事或处理问题没有自己的思想,或自己虽有考虑,但常屈从于他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想法,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一味讨好和迎合别人,而失去了自己的原则呢?
父子两人对他人的语言、行为不做判断,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失去了心理优势。
要防止他人的语言和行为进入你的心理结构,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克制自己的情绪。
一句不雅的话,人都有不如意,都有吃屎的时候,吃屎的时候千万别嚼,将不如意降低到最低。比如,当你无缘无故被上司责骂的时候,即便你是冤枉的,也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上司对下属不满、批评下属的时候,是希望下属能够接受他的批评,如果你没有克制自己的情绪,而是采取了一种反抗的话,就等于你不认可他的批评,等于他的批评是错误的。当一个人被别人指出错误的时候,心底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这个时候,遭殃的就是你。克制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愤怒和耻辱感,这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步。因为这是你避免沦为中转站,将上司对你的语言和行为转移出去的一个最好的时机。一旦你切断了这种语言、行为的传递途径,就等于你消除掉了上司的行为、语言所携带的价值信息。
2.冷静地观察。
当你打破这种固有方式,不让他人的言语或者行为进入你的心理结构时,你就已经保持了内心世界的独立。同时你对他人的语言和行为不做价值判断,让它们停留在你的智力判断的层次里。你冷静地听着他责骂你这件事情的整个原因,以及他想期待的结果。同时盯住他因为责骂你而呈现出某种表情的脸,告诫自己,一定不要怕,他只是一个愤怒的人而已,愤怒是无能的表现。他需要对你进行警告,就像一条乱叫的狗一样,一点都不危险,真正危险的是那种不叫的狗。只要你的眼睛没有多大的挑衅性质,一般不会有多大的问题。他责骂你只是一种发泄,发泄完了就风平浪静了。真正想对你采取实质性的举动,比如开除,就不会对你说那么多了。
3.不要关注责骂的后果。
在受到上司责骂的时候,不要去考虑他的语言和行为对你产生的后果是什么,这些反应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但却会影响你的价值判断。
人的心理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在接受外来的信号时,如果做价值判断,很容易影响到智力的发挥。比如,收到积极的信号则会给你一种积极的影响,如果是消极的信号,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但不管是何种信号,都会分散你对价值判断的关注。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大脑里由于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篮球手投球之前,一再告诫自己“不要投到篮筐上面”时,他的思维接收到外来传递的信号,大脑里就会出现“球投到篮筐上面”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会投到篮筐上面。不要去感觉上司,而要思考他的表情,思考他的话。比如,他说这些话,只是一种宣泄,在证明自己的权威。价值判断和思考是不能并存的,当你在思考时,你的价值判断就不复存在。这个时候,你的思考把你变成了一个主体,你的那个被他的语言和行为作用的“我”已经不见了,而恰恰是你在把上司当成一个课题进行分析、解剖。
人的内心是否足够强大,关键在于这一现实是作用于你的智力结构还是心理结构。
前面已经论述过,要阻止他人的语言和行为进入你的心理结构,让他人的语言和行为停留在你的智力层面。这样,即使你面对一个在地位、能力方面比你占有绝对优势的对手,你也能从容面对,在心理上保持优势。
这一切是因为,对方的地位比你高、能力比你强这些社会价值排序的旧有观念没有进入你的心理结构,根本无法对你构成威胁。再次,在智力结构上你不会受到影响,能够正确地判断,你具有认知的优势,你所要做的只是权衡而最大化地为自己争取利益而已。
在现实中,别人难免会评头品足。其中有善意的批评、指导,也有恶意的嘲讽、诽谤。对于别人的议论,一要看自己的路如何,二要看别人议论的实质,要将二者参照比较一番,才可以决定自己的取舍。
人生的道路都是坎坷不平的,因此我们必须有勇气,有信心,脚踏实地地走向光辉前程。
了解自我才能正确地估量
有一次我出去旅游,是中午十二点半的航班,这个时候是很多人午休的时间。百无聊赖,我拿出一本杂志消遣,看到杂志上有一句话:在公共汽车上,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哈欠。
恰在此时,我不自觉地打了一个哈欠,让我意外的是,身边的妻子和右边的一位男士,也相继打起了哈欠。
偶然之间的收获:打哈欠是会传染的。
打哈欠的行为,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在这个过程中,人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简单来说,医生站在病人的床前,会给人一种压迫感;考试的时候,老师站在你的身边,会让你觉得被人监视;工作的时候,老板站在你的身边,会让你浑身不自在。
这就是内心不够强大的直观表现。
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给不同血型的人做完多项人格调查表后,拿出两份结果让不同血型的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更贴近自己的性格特征。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对自己的测试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这是一种对自己不正确的认知。
更多的人内心更愿意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概念。即使这种描述都是笼统、概括的语言,他仍然坚持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这些笼统、概括的语言,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只是,由于你的内心不够强大,在你看来,这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是最适合你的帽子。
生活中,很多人爱好星座、血型、属相的命运及性格特点,很多人对照自己的血型、星座、属相,参照这些介绍后,都认为说得“很准”。其实,这是因为这些人内心不够坚定,容易受暗示。比如,看到一把椅子后,不会想到自己的屁股是否适合这个椅子的尺寸大小,而是以椅子的大小尺寸来衡量自己的屁股。即便是身体很胖,也会在潜意识里将自己的屁股缩小尺寸,满足这把椅子。看到关于血型、属相、星座的介绍后,你会将这些介绍融入到自己的性格中,即便一大段无关痛痒的话有一句切中你想表达的话,你都会觉得说得“很准”。
这种“参照帽子去想象脑袋的尺寸”的心理,让许多可以成为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容易被你视而不见。
最简单的事例,看到一个女士穿着一件非常性感、漂亮的裙子,从你的面前走过。你会认真地记下这个裙子的颜色及样式,同时心中会考量这种裙子穿在你的身上,会一样的漂亮,甚至更漂亮。事实上,性感、漂亮的裙子,并非适合每一个爱美的女士。
事实情况是: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这一切都源于内心不够强大,克服这些,需要你具备一颗强大的内心,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面对自己。
认识自己,不是了解自己的姓名、身高,而是深层次的真实的自己。不要很有胆量地拍拍胸脯,说:“我非常了解自己。”
如果这样的话,进行一个小小的测试:
闭上眼睛,回答“你的食指和无名指哪个长?”
一个简单的生理结构的问题,居然有高达九成的人的回答是错误的。
你无法准确地说出你的无名指与食指哪个更长一些。
再进行一个情商的测试题目:
当一个落水昏迷的女人被救起后,她醒来发现自己一丝不挂时,第一个反应会是捂住什么?答案是尖叫一声,然后用双手捂着自己的眼睛。
认识自己、面对自己。从人心的角度上来说,不能认识自己,不敢面对自己,是将自己掩盖的心理。这种掩盖更多的是出于心理“缺陷”。就好比食指和无名指哪个长,落水女人捂住眼睛,这两种结果实际上都是一种心理上的“掩盖”。因此,要认识自己,首先需要正确地面对自己。
认识自己、面对自己,就要具备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可喜的是,人天生就具有明智和审慎的判断力。判断力是需要在足够的信息基础上进行决策的能力,信息对于判断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视,没有一定程度的信息收集,很难做出明智的决断。
有一句话说,“谎言说了三遍,就会变成真理”,只要你做到了足够程度的信息收集,就能够揭穿谎言的真面目。比如,我们听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话,初听到这句话时,会替诸葛亮惋惜,同时会感叹人多力量大,但只要你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你会知道:臭皮匠与诸葛亮之间不是简单的加法关系,臭皮匠永远都是臭皮匠,即便一千个臭皮匠,也无法赛过一个诸葛亮。
古语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这里,比较的对象至关重要。在比较的时候,你不能拿自己的优点去比较别人的缺点,也不能拿自己的缺点去比较别人的优点,如,你不能和光头比较谁的头发多,不能和美国总统比说普通话。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条件相当的人作比较,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合适位置,这样认识自己,才比较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