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国学之常识精选与趣典
- 经典国学必读书系(套装共21册)
- 王克忠 刘强 商鞅 榖梁俶 魏徵
- 29889字
- 2019-10-30 20:06:24
国学常识精选
前言
温家宝总理谈到传统文化时曾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博大精深,从未间断。”习近平副主席也曾谈到:“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可见,阅读传统文化书籍是多么重要。
实际上,早在19世纪20年代,大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就已经出版,“国学”热潮在那时开始逐渐兴起。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明白,作为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础。而“国学”正承续着中华文化的火种,使中华光民族灿烂的文化传统跨越时空、世代相承。
本书精心挑选了经、史、子、集、蒙等国学精典里的诸多名言警句,同时选编了部分国学常识及国学趣典,将趣味性、知识性熔为一炉,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古代经典作品,传承古人的智慧精粹。
语言学
《尔雅》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的词典,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尔”同“迩”,近的意思;“雅”即“雅言”,是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其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相传为周公所作,再由孔子增益而成,也有认为是秦汉时人作,经过代代相传成为《尔雅》。现存《尔雅》19篇,分别为释诂篇、释言篇、释训篇、释亲篇、释宫篇、释器篇、释乐篇、释天篇、释地篇、释丘篇、释山篇、释水篇、释草篇、释木篇、释虫篇、释鱼篇、释鸟篇、释兽篇及释畜篇,内容丰富,与今人分类编排的百科词典颇为类似。《尔雅》的释义非常简单,如介绍第一人称“我”,它写道:“卯、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由于注义往往太过简单,它所涉及的许多语言知识很不容易理解,因此后世又出现了许多注释、考证它的著作,如晋朝郭璞的《尔雅注》、清朝邵晋涵的《尔雅正义》马国翰的《尔雅古注》以及郝懿行的《尔雅义疏》等。尽管如此,但由于《尔雅》是最早的训诂书,保留了许多古注、古义,是阅读古代经典的重要参考,因此很被学界看重。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证字源的字书,作者为东汉时期的许慎。《说文》原书有十四篇,叙目一篇。正文以小篆为主,收入9353字,还有古文、籀文(古代的一种字体,即大篆)等异体字1163字,解说133441字。但是,它在流传中被改动较多。现在的版本由宋朝徐铉校定,和原书相比,徐氏版本的篇目很多,每篇又分为上下卷,共三十卷,收入9431字,异体字1279字,解说122699字。《说文解字》改变了秦汉以来的字书编纂方法,将收入的字编成四言、七言韵语的形式,部首编排法首次问世。许慎总结了前人的“六书”理论,创造了系统解释文字之法,即先解释字义,再分析字形构造,最后注明读音。由于《说文》对古文字、古文献的研究很有价值,因此对其考据的文人学者颇多,以清代为例,仅为《说文》作注的就有几十家,其中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王筠的《说文句读》和《说文释例》、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以及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最受推崇。
训诂学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属于中国传统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了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研究训诂学对于人们阅读古代文献很有帮助。“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训”指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诂”指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春秋时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诗故训传》,“故”、“训”、“传”皆为注解古文的方法。训诂学一般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训诂学包括音韵学、文字学,狭义的训诂学只是小学中与音韵、文字相对的学科。训诂学早在先秦时就已经开始了,到汉代基本形成。宋代时,训诂学得到一定革新。元朝时,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衰退。到了清代,训诂学迎来了发展的辉煌时期。到了现代,人们则以现代语言学的方法来发展训诂学。
语言一直都在不断的变化中,相对于今人,古书中的许多词义、语法都在变化,历史语言学家考证古书中词的当代意义,编著出注疏书籍,即训诂学。训诂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汉魏以前古书中的文字。注疏书籍分两种:一种专为注疏某一本重要的书,逐字解释全书的意义,如《论语注疏》、《韩非子集解》、《毛诗注疏》等;另一种是单纯解释、搜集古代的词汇,分类注释,如《尔雅》、《方言》、《说文解字》等。此外,还有对训诂学的书籍进行补充、阐释的书籍,如《方言疏证》。具体来说,训诂学的研究方法有六种,分别是:互训法,以同义词互相解释,如“老,考也”;“考,老也”。声训法,以声音相似意义相同的字解释,如“衣,依也”。形训法,以字形说明字的来源、意义,如“小土为尘”,说明“尘”的意思为“小土”,其简体字即由此而来。义训法,以当代的词义解释古词的意义,如“明明、斤斤,察也”,说明“明明”、“斤斤”都是“察”的意思。递训法,指用几个词连续解释,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说明“庸”字用声训是从“用”字来的,但意思是指“得”。反训法,指用意义相反的词注释,如“乱而敬,乱,治也”,此处的“乱”是“治”的意思,与现代意思相反。
《方言》
《方言》是西汉学者扬雄的语言学代表作。模仿《尔雅》写成,是中国第一部方言词典。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全名为《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輶轩”指古代使臣所乘坐的轻便的车子,汉末应劭曾说:“周秦常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采异代方言。”大意是说,周秦时代,每年到八月五谷入仓之时,就会派遣乘轻车的使者到各地采集方言,以考查风俗民情,供统治者参考。到了西汉时,扬雄把这些采集来的材料加以分类编纂,即《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后因书名烦琐,被简称为《方言》。
《方言》所记载的语言所属区域极为广阔:北起燕赵(今辽宁、河北一带),南至沅湘九嶷(今湖南一带),西起秦陇凉州(今陕西、甘肃一带),东至东齐海岱(今山东、河北一带)。对于朝鲜北部的方言也有所搜集。由于整理工作艰辛,《方言》至脱稿时已用去了27年的时间。我们今日见到的《方言》是晋代郭璞的注本,其内容比原本有所增加(原本9000字,今本近12000字),大概是郭氏以前的学者进行了增补。作为一部工具书,《方言》的问世对后人研读古代史籍很有意义,对研究汉代社会文化也是难得的宝贵资料。
《释名》
《释名》作者刘熙,字成国,汉朝人(可能在桓帝、灵帝时),曾师从著名经学家郑玄,汉献帝建安年间曾避乱至交州,史书中少有记载,事迹不详。
《释名》共八卷,二十七篇,释名共计1502条。卷首有作者自序:自古以来,器物事类“名号雅俗,各方名殊……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下及民庶应用之器,论叙指归,谓之《释名》,凡二十七篇”。阐释其撰书的目的是让百姓知晓日常事物得名的原由或含义。其27篇分别为: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丘、释道、释州国、释形体、释姿容、释长幼、释亲属、释言语、释饮食、释采帛、释首饰、释衣服、释宫室、释床帐、释书契、释典艺、释用器、释乐器、释兵、释车、释船、释疾病、释丧制。虽不够完备,但已是相当丰富。对于后世研究训诂、语言及社会学来说,有着重要的价值。《释名》解释名源,用的是声训的方式,就是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比如“贪,探也,探取入他分也。”“勇,踊也,遇敌踊跃欲击之也。”以音义结合的方式说明名称的来由。《释名》也有其不足,比如“斧,甫也。甫,始也。凡将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雹,跑也,其所中物皆摧折,如人所就跑也。”这分别是《释用器》、《释天》中的阐释,明显有穿凿杜撰之嫌。不过,在近两千多年以前,能写出这样一部具有语源学性质的书,已经十分可贵了。清朝人毕沅曾评说:“其书参校方俗,考合古今,晰名物之殊,辨典礼之异,洵为《尔雅》、《说文》以后不可少之书。”这是很中肯的评价。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时,郎奎金将《释名》与《尔雅》、《小尔雅》、《广雅》、《埤雅》合刻,称《五雅全书》。由于其他书都有“雅”名,为求统一,遂改《释名》为《逸雅》,因此《释名》又别称《逸雅》。《释名》的明刻本缺误较多,清人对其进行了补证疏解,其中毕沅的《释名疏证》、王先谦的《释名疏证补》最为重要,后者被誉为研究整理《释名》的集大成之作。
《切韵》
《切韵》是代表中古汉语语音的一部韵书,是汉语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切韵》的编写工作始于隋文帝开皇初年,当时,陆法言的父亲陆爽在朝廷做官,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这八位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聚会时讨论了编订新韵书的纲领性意见,陆法言执笔把大家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即《切韵》的雏形,该书直至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才编写完成。该书韵目的特点是按平、上、去、入四声分卷。由于平声字很多,合在一卷篇幅太大,跟其他各卷不平衡,所以分成上平声和下平声两卷。五卷总共206韵,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韵相同而声调不同的三个韵组成一个“韵部”;收塞音韵尾的入声韵配合收相同部位鼻音的阳声韵部组成一个“韵系”。没有入声韵相配的一个阴声韵部也叫一个韵系。这种分组,叫做“四声相承”。由于有些韵系不是在每个声调都有字,所以“四声相承”中有空缺,不是很整齐。《切韵》音系的性质是一个综合性质的语音系统,综合了南北许多方言的特点,还吸收了古音的特点。
在汉语音韵学中,《切韵》音系是最受重视的一个音系,被看作是整个语音史的中枢,是研究历代音系的重要参照系统。《切韵》是历史上影响深远的韵书,它成于隋朝,到初唐时仍被朝廷规定为标准韵书,即官韵。宋朝时,对其加以扩充成了《广韵》,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到了元明清三朝,虽然不再以《切韵》或《广韵》为官韵,取之以“平水韵”,但平水韵也是在《广韵》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从公元7世纪到19世纪末,《切韵》音系一直占据着音韵学的主导。
《广韵》
我国现存的重要韵书,也是我国第一部官修韵书,全名《大宋重修广韵》。是陈彭年、丘雍等奉诏修订《切韵》、《唐韵》等韵书而成。成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广韵》为增广《切韵》而作,除增字加注外,部目也略有增订。全书分五卷,收录26194字,注文191692字,分206韵,较《切韵》增多13韵,字数比《切韵》增加了一倍以上。206韵中,平声57韵(上平28韵,下平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
在《广韵》中,读音相同的字列为小韵,每一小韵的第一字下,均先释字义,然后注音,标明同音字的数目。余下各字,分别释义,不再注音。《广韵》是《切韵》最重要的增订本,它使已经亡佚的《切韵》的古音得以完整地流传了下来,成为研究中古汉语语音的重要资料。现存的《广韵》版本很多。较受肯定的是清代黎庶昌《古逸丛书》覆宋刊本。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帝圣旨编撰的一部汉字辞书。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历时六年。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为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共排列214个部首,载47035个字目。书中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康熙字典》依据明代《字汇》、《正字通》两书加以增订,两书错误之处,《康熙字典》还做过一番“辨疑订讹”的功夫。《康熙字典》有这样三个优点:首先,收字相当丰富,共有47035字,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我国收字最多的一部工具书(直至1915年《中华大字典》出版,收录了48000余字);其次,它有两百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几乎把每个字的不同音切和意义都做了列举,供使用者查阅;三是除了僻字僻义以外,又几乎在每字每义下,都举了例子并且注明了历代用法以佐证其变迁。
《康熙字典》的版本很多,有康熙内府刻本(即武英殿版本),该本有两种纸本:开化纸和太史连纸两种。康熙内府刻本十分豪华,多是内廷赏赐用的,在民间不常见。此外还有道光七年的内府重刊本、其他木刻本以及清末的铅印本、石印本、影印本。而最流行、发行量最大的版本是清末上海同文书局的增篆石印本。《康熙字典》的社会影响巨大,其文字、音义、书证被广泛引用,其编排体例也成了后世出版字书的蓝本。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康熙字典》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伦理学
仁
传统社会的价值范畴,“五常”之一。这一概念在春秋时即已出现,但最早却可以追溯至商周时代。《尚书•商书》中说:“民罔常怀,怀于有仁。”认为百姓归心仁者。《尚书•金滕》中说:“予仁若考。”意谓我仁爱且敬顺祖考。强调的都是仁之美德。到了春秋时,孔子以这个被普遍认同的范畴来表达自己的一种人生境界。关于仁的内涵,孔子认为有两层:一是克己复礼;二是仁者爱人。《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也曾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又曾对子贡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中可见看出,究竟何者为“仁”,一直也是孔门师徒反复探讨的命题,没有精确的定义。在孔子看来,“仁者爱人”也好,“克己复礼”也罢,甚至恭、宽、信、敏、惠、智、勇、忠、孝、悌等传统美德,都包含在这一字之中。这样一来,“仁”成了一种道德的极致,成“仁”、成“圣”成为孔门的终极关怀。孔子论仁,在孔子之后,孟子在仁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仁政说,强调以仁政统一天下,进而治理天下。孟子曾对梁惠王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指称王。孟子力倡当政者施仁政,实行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与法家的“霸政”相对。将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义
传统社会的价值范畴,“五常”之一。“义”并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甚至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究竟什么是“义”,人们心中自有公认的尺度。孔子将“义”作为个人去就取舍的标准,提倡“见得思义”,“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一观念深为后世儒家赞赏,继而被发扬光大,成为伦理“五常”之一。此后,“忠孝”、“仁义”、“侠义”等随之派生而出。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就是“义”之典型,他对刘备忠心不二,擒获曹操后能念及旧恩网开一面;再比如,诸葛亮在刘备逝后,尽心辅佐幼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水浒传》中,梁山群雄,侠义之士比比皆是,不分帝王子孙还是富豪将吏,他们所具备的除暴安良、扶弱济贫、仗义疏财等义举,在国人看来就是对“义”的最好诠释。“义”诞生于封建王朝,但它的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了时代的局限。
礼
传统社会的价值范畴,“五常”之一。其最初是祭神的仪式,后来内涵扩展,指等级社会中体现尊卑贵贱的行为规范和仪式制度等。“礼”的范围甚广,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举凡祭神、宫寝、服饰、车马、仪仗及婚丧嫁娶,乃至举手投足间,都有具体的规定,以体现贵贱有别、尊卑有序。根据传统的说法,周公制礼乐,奠定了以礼为治的教化传统,而孔子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除了倡导以礼治国,更加注重修身。“不学礼,无以立”,“克己复礼为仁”都是孔子的名言,有其特定的道德内涵。作为封建“五常”之一,“礼”对人的视听言动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颇受今人诟病,觉得是对人性的扼杀、摧残,而“吃人的礼教”也因而成了著名的文学比喻,在近代作品中比比皆是。“五常”之礼,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然而事实上,人在社会中,必定不能事事我行我素。随着时代的发展,“礼”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比如人们开始讲究接人待物的礼节,上下级之间的礼节及社交场合的礼仪等,少却曾经的枷锁,多的是文明的气息。
智
传统社会的价值范畴,“五常”之一。这里的“智”,不是佛家之顿悟,也不是科学智慧,而是道德智慧,即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儒家学者认为,具备了这种道德智慧,才能成为君子。如孟子认为,“智”为“是非之心”,人只要尽心,进一步充实自己的道德智慧,就能知性,知天,继而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孔子则将智、仁、勇三者并提:“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将其视作君子的美德。《礼记•中庸》对孔子的概括,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天下之达德”。
信
传统社会的价值范畴,“五常”之一。“信”,即诚实、不欺。被儒家视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起码准则。孔子教授弟子,“忠信”并提,他说:如果人没有“信”,就如同马车没有车轮,不能远行。曾子每日三省其身,其一就是“与朋友交往时守信与否”,意思是,你和朋友交往守信了吗?“信”还被孔子推及到治理国家的层面上,他认为,在“足食”、“足兵”与“取信于民”三者间,首先要“取信于民”。他说:“没有粮食,不过死亡,但人生自古准都免不了一死;而国家一旦不能取得国民的信任,就无法立足。”这种以诚信立国的观念,除了儒家,法家等门派也有主张。如著名的商鞅变法,其树立的就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威信。当然,相对于法家“南面立木,下设黄金”,儒家的“信”更侧重于君子品德的修为。到了汉朝,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信”被列入“五常”。“诚实”、“不欺”作为一种社会公德,从此便被普遍认同了。
孝
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扶养、顺从、送终、守灵等。中国人重孝道,将其视为一种传统美德。孝的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商周时期(其时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了“孝”字)。到了西周,随着宗法制度建立,孝的观念被不断加强。实际上,国人奉行孝道,还有更深刻的人性根源,那就是宗教。古人信奉“灵魂”,认为先祖的在天之灵能保佑或降祸于子孙,所以孔子曾这样解释“孝”的具体内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亦始终将“孝”作为其人生哲学的基点,其门下也以“孝”为仁之本。到了汉朝,统治者也力倡孝道,主张“以孝治天下”,连官员的选拔也要“孝”字当头。像我们熟知的“孝廉”就是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此后历朝历代都制定各种制度,来保证这一道德规范的实行。例如,至亲亡故,要奔丧、守丧;如果不孝,重者会被定罪,给以极严厉的处罚。古代流传下的关于孝行的文本像《孝经》、正史中的《孝义传》及《二十四孝》等,记载的都是如何实行孝道,在今天看来,有些内容不仅迂腐,而且不近人情,像“卖身葬父”、“卧冰求鱼”乃至寻死等,这些在古代青史留名的事,在今天看来并不足取。尽管如此,“孝”作为华夏民族的传统道德,已深入人心,虽然到了现代,有所淡化,但像祭祖、奔丧、守灵、戴孝及对团圆的讲求等,仍是不可动摇的。
忠
传统社会的道德标准。在先秦时期,“忠”泛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如孔门弟子曾参每日三省其身,“第一省”即“为人谋而不忠乎?”意思是,为人做事,尽心尽力了吗?“忠”,就是“尽己之心”。到了汉朝以后,逐渐演变为臣民对君王的绝对关系。最早把“忠”解释为对君主绝对服从的是法家人物韩非子,他说:“人臣不要称赞尧舜禅让的贤德,不要赞誉汤武弑君的功绩,尽力守法,专心事主,这才是忠臣。”天下一统之后,“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出现了“君为臣纲”,王权的至高无上,君主的受命于天开始深植人心,下对上的绝对关系逐步确立。具体来说,就是臣民要对君王尊敬、崇拜、服从、献身、忠贞不二,等等。随着时代的变化,“忠”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展,对君王诚惶诚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五伦
又称“人伦”,是人与人之间基本的道德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即所谓“五伦”,在儒家看来,人类社会就是一张覆盖的网,由这五种关系编织而成,人就置于网下,应按部就班地生活,出了这五种关系就是大逆不道,与禽兽无异。孟子这样解释“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礼记•礼运》中则有“十义”的说法,“父慈、子孝、兄良、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是对孟子五伦说的进一步细化。“五伦”是儒家提倡的基本行为准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礼义廉耻
传统社会的道德标准。是治国的四大纲纪,又称“四维”,语出《管子•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即“礼义廉耻”。又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危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欧阳修曾对管子的“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之语倍加赞赏,还在《新五代史》中阐释说:“礼义是治人的大法,廉耻是立人的大节。不廉就会无所不取,无耻就会无所不为。人若寡廉丧耻,贪得无厌,灾祸就会接踵而来;若国家大臣寡廉丧耻,恣意妄为,那么国家必定会灭亡。”可以说,管子对“礼义廉耻”的认识不输以德治著称的儒家,与孔孟之道并没有本质差别。
三纲五常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名教(儒家思想的组成部分。该词出现是于魏晋时期,是以孔子的“正名”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名,指名份;教,指教化)即通过上述名分来教化天下,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
“三纲”、“五常”二词最初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但是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它始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先是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及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继而孟子又提出了“五伦”规范,“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董仲舒按照他的“贵阳而贱阴”的理论,在孟子观念基础上,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这位大儒认为,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最为重要,它们的主从关系永恒不变: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概括来说,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按照阴阳之道,君、父、夫为“阳”,臣、子、妻为“阴”。“阳”为主宰,地位尊贵,“阴”意味着服从,地位卑贱。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除此之外,董仲舒还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统治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物种,即在于人类拥有作为道德规范的五常之道。坚守五常之道,就会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从宋代朱熹始,三纲五常联用。从上述可知,三纲五常的观念,源自先秦,经孟子发展,成为五伦;到了汉代,孟子的五伦思想转型成为三纲五常,成了汉朝礼教文明的纲纪准则,这一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与政教制度。
孔门三戒
出自《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是孔子倡导的人生修养要诀:少年戒色,壮年戒斗,老年戒贪。意思是,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血气也在不断变化,年少心性未定,血气方刚;到了一定年龄,养其志气,已不为血气所动。道德也随之越发完美。
三从四德
“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由儒家礼教对妇女提出的规范要求。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周代父权制婚姻家庭建立、男女尊卑界限明确之后,于是有了要求妇女“从父”、“从夫”、“从子”,服从男性的“三从”道德规范。而“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是女性实践“三从”时需要具备的礼仪、修养和操作技术。总而言之,“三从四德”要求妇女既要贤淑顺从又要高尚能干。
“三从”一词最早见于儒家经典《仪礼》,在讨论妇女为夫、为父服丧年限(为夫三年,为父一年)时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易》则有妇女要顺从专一、恒久事夫的卦辞,并有夫死妇女要殉夫以及限制改嫁等要求。“四德”最早见于《周礼》,“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最初是对为了宫廷妇女进行教导,与“三从”连称后,即成了标准“三从四德”。具体来说,三从,“未嫁从父”要求没有出嫁的女子听从父亲的话,不违父命,还要在父亲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既嫁从夫”要求为人妻的妇女要跟随、服从丈夫,视丈夫为“天”,凡事都要敬重;夫死从子,夫死后,“从子”就是“从夫”的延伸,她不但要守节不嫁,还要抚养儿子成人,对成为一家之长的儿子遵从,大事由儿子做主。四德,“妇德”的核心是“贞顺”,即坚守节操,对丈夫忠诚,对所有族人要谦恭有礼;“妇言”是对妇女在言辞方面的规定,要求善于应对,说话得体,有一定的智慧和修养;“妇容”要求妇女质朴端庄,按时沐浴,服饰整洁。遇乱要从容镇定,居丧要悲哀有节等。概括来说,“三从”的教戒劝誉、“四德”的提倡培训和“七出”条规的威吓惩罚交互作用,逐渐规训出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传统妇女之“美德”。随着时代变迁,父权对妇女的控制逐渐让位于夫权,夫家的利益更加重要,对妇女的种种规范愈加繁琐详细。
国学人物
孔子
孔子(约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祖辈为宋国贵族,在孔子前几世时没落。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是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及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亡故,母亲颜征在携其移居曲阜阙里。孔子15岁时立志做学问。再年长一些时,做过管理仓库和牛羊的工作。他虚心好学,有过无数位老师,相传他曾向老子问礼,向苌弘学乐,向师襄学弹琴。由于勤奋好学,孔子30多岁的时候,已经博学多才,成为有名的学者,开始在阙里收徒授业,开私人办学的先河。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除了“仁”和“礼”,孔子还注重“学”与“思”的结合,讲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孔子35岁时,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也来到了齐国。在齐国,他做了贵族高昭子的家臣。到齐国的第二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的主张,得到了齐景公的赞赏,他准备重用孔子,结果因齐相晏婴阻挠,最终作罢。孔子随后回到鲁国,继续授徒讲学。51岁时,被任命为中都宰,由于为政有方,被提为司空、大司寇,辅佐国事。为了提高国君的威望,孔子力主削弱三桓(鲁桓公的三个孙子),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矛盾激化。不久,齐国送来名马美女,鲁国君臣欣然接受,终日沉迷不已。孔子失望之余,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生涯。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遍游诸国,只为了寻找施展才能的机会,然而终无所遇。其间,他曾被卫国国君质疑;遭遇过贵族叛乱;出陈国时被楚人围困,绝粮七日。在游历十余年后,鲁国季康子听从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把孔子从卫国接了回来。孔子回到鲁国后,被尊为“国老”,然而在政治上仍不被重用。孔子不再求仕,潜心整理古籍文献,培养弟子。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尤其喜《易》,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孔子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这一年,鲁国郊区出现麒麟,结果被村人打死,孔子认为是不祥之兆,停止了对《春秋》的修撰,悲痛不已。72岁时,门生仲由在卫国死难,孔子悲伤难抑。翌年,寝疾七日,不愈而卒。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子车、子居。战国时期邹国人。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师承子思(孔子之孙。另一说是师从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影响深远,有“亚圣”之称。
孟子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其远祖为鲁国贵族,后来家道中落,从鲁国迁居到邹国。3岁丧父,母亲将其抚养成人。孟母的管教十分严格,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已成为千古美谈。孟子师从孔门,十分推崇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他和孔子一样,也有周游列国的经历,在齐、晋、宋、薛、鲁、滕、梁等国宣扬“仁政”和“王道”的思想。当时,各诸侯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力图以战争实现统一。孟子的学说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被采纳。在六十多岁的时候,孟子退居讲学,与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7篇(另有观点认为,《孟子》的编定者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尤其在秦时,因焚书坑儒,其门徒殆尽,几乎一蹶不振。到西汉时,扬雄首先肯定了孟子对儒学的贡献。东汉时,赵岐对其很是推崇。唐玄宗时,曾封“孔门十哲”之一的颜渊为“亚圣”,并没有封孟子。中唐时,韩愈首倡儒教“道统”之说,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的人物开始,孟子的地位开始升迁。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刻石十一经,增入《孟子》,自此《孟子》被列入经书。北宋神宗时,《孟子》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升格为儒家经典。到了南宋时,理学家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孟子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元仁宗时,封孟子父亲为“邾国公”,母亲为“邾国宣献夫人”。元明宗至顺元年,加赠孟子为“邹国亚圣公”。至此,“亚圣”之称流传下来,封建统治者对孟子的封赐亦达到了极致。
老子
关于老子(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年)其人,历来有多种说法。《辞海》云:“相传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一说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另一说认为老子是魏国将军李宗的父亲李耳。史书上关于老子的记载很有限,司马迁在《史记》中为老子立传,也只有四百余字。虽然说法众多,但通常认为老子即老聃。根据《史记》及一些现代学者的考证,老子生活在周的时间较久,大约五十多岁的时候,由于周日渐衰微,便出走赴秦隐居。西行途中,在经过函谷关(一说为大散关)时,关令尹喜强求其著书。老子于是写下讲述道德的五千言,取名为《道德经》。老子写成出关后,西去入秦境,从此隐居,不为世人所知。传说他的寿命很长。司马迁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老子是公认的道家学说创始人(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核心思想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源,是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的思想蕴藏着大量朴素的辩证法观点,如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对立的两面,纷纭万物均为“有”与“无”的统一等。可以说,老子的学说、老子创立的道家学派对我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老子之后,庄周、列御寇、惠施等承袭了老子的思想,成为道家的代表人物。黄帝与老子被后世并尊称为“黄老”。
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蒙(今属河南)人。与魏惠王、齐宣王同时。做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后南游各国,探访古风。其时,七雄争霸天下,争战此起彼伏,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困苦。庄子痛恨非正义的战争,同情陷入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因此不愿与统治者为伍。楚王曾以厚礼聘他为相,被他拒绝。庄子后来归隐,以编草鞋为生,过着清贫的生活。
庄子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作为老子的后学,他“学无不所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其不仅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学说,而且成了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其作品现存《庄子》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为庄子所作,其他篇章可能参杂了庄子门人和后学者的作品。在庄子的哲学中,“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政治上,庄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赞同“法治”。他抨击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认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向往自然,崇尚“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庄子认为,人生的至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精神的自由。庄子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在魏晋时期,《庄子》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三玄”;唐玄宗天宝元年,庄子被封为“南华真人”,《庄子》被尊为《南华真经》,正式成为道家经典之一。宋徽宗时,庄子被封为“微妙元通真君”。随着老庄学说成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庄子日益被神化。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除了独特的哲学思想外,更多表现在文学上。他的主张、思想不是晦涩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幽默、形象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诗情画意的语言文字,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鲁迅曾评庄子散文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则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荀子
荀子(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按照《史记•荀卿列传》记载,荀子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到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与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交流和讨论。由于学问渊博,其地位一度十分尊贵,三次官至祭酒。后因有人进谗言,荀子离齐到了楚国,被春申君任为兰陵令。时隔不久,又有人认为荀子会给楚国带来危险,荀子只好再次离开转而奔赴赵国。在赵国,荀子被拜为上卿。后来,春申君又派人接荀子回楚国。荀子回楚后,再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杀,荀子被罢官。住在兰陵期间,他曾先后去过秦国、赵国,最后终老于楚国。荀子一生博学深思,通过著书立说、传道授业传播自己的思想。其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强调人定胜天,“行贵于知”,由于提倡性恶论,常被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进行比较。荀子一直以孔子、仲弓的继承者自居,维护儒家传统,痛斥子夏氏、子游氏、子张氏为“贱儒”,对子思、孟子一派的批评尤甚。荀子有不少门生,其中著名的有韩非、李斯。二人后来都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因为弟子的学派,荀子在历史上一直很有争议,有学者不认同荀子为儒家学者,也有学者对其进行抨击。荀子留下的著作,在汉时有300篇,经刘向编订,定著32篇,其中《大略》以下6篇,被认为是后人托作。
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在今河南新郑)贵族。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散文家。相传其口吃,后世称他为韩非子。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喜刑名法术之学”,很有才能。当时,他所在的韩国非常弱,常受到邻国的欺凌。为了富国强兵,他多次向韩王上疏变法,但都未被采纳。之后,韩非写下《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仍然没能引起重视。这些极具价值的政治论文后来流传到了秦国,秦王看后十分欣赏。公元前234年,韩非出使秦国。在秦国,他上书秦王先伐赵而缓征韩。秦王留下韩非,准备重用。当时的秦相李斯是韩非的同学,他深知韩非的才能,于是与姚贾一道进谗言陷害韩非。秦王听信谗言,将韩非下狱,并将其毒杀。
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不善言辞却善著书,他的很多文章被收录进《韩非子》。该书现存五十五篇,有十余万字,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当时的思想界以儒、墨两家为代表,崇尚“法先王”和“复古”。对此,韩非坚决反对,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认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既不能倒退复古,也不应因循守旧,如果今时今日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而对于儒家倡导的“仁爱”说,韩非也发起抨击,他认为应实行“法治”,以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应对现实的状况。君权神授也是韩非力倡的观点。
在诸子百家当中,法家是对律法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力倡依法治国,有自己的完整理论和方法。法家对法律的起源、作用及社会经济、国家政权、伦理道德、自然环境等基本问题都有探讨,为法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法家的意义虽然重大,却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他们夸大法律的作用,以重典治理国家,以刑去刑,对小错亦实行重罚;比如认为人的本性在于逐利,因此以战功行赏,激励士兵作战,这虽有积极的一面,却往往忽略了道德的标准。但无论怎样,法家学说的创立为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个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国学趣典
所谓“国学趣典”是立足国学,收录的一些古代的历史典故,以及一些经典有趣的文学知识、百科常识等。该篇分为“经典传承”、“名人轶事”、“古源辨析”、“古典常识”、“史典集萃”五个部分。通过介绍典型的历史事件与文学掌故等,让读者知晓我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内容,品味国学的博大精深。
名人轶事
此部分摘录了中国古代一些极具代表性人物的简介和评价,让广大读者通过阅读人物的简历片段,知晓当时社会的概况。
老子封号
《老子》,又名《道德经》。作者是春秋时期的李耳,因为他表字聃,故人称老聃、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后世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间百姓都对老子极为尊崇,对老子进行了立庙或者加封等举动。
165年,东汉桓帝刘志建老子庙。620年,唐高祖李渊追认老子为祖,以老子庙为太庙,大兴土木,营建宫阙。666年,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公元684年,武则天追封老子之母为“先天太后”,建立了“凌霄宫”用来祭祀老子的母亲。公元725年,唐玄宗李隆基追封老子为“大圣祖高上金阙天皇大帝”,并改庙名为“太清宫”。1013年,宋真宗赵恒追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道教大兴后,教徒们尊老子为祖,奉为“太上老君。”
七十二贤人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出名的有七十二贤人,这七十二贤人皆有名考,依次为: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冉求、仲由、宰予、端木赐、言偃、卜商、颛孙师、曾参、澹台灭明、宓不秦、原宪、公冶长、南宫括、公皙哀、曾蒧、颜无繇、商瞿、高柴、漆雕开、公伯缭、司马耕、樊须、公西赤、巫马施、梁鳣、颜幸、冉孺、曹恤、伯虔、公孙龙、冉季、公祖句兹、秦祖、漆雕哆、漆雕徒父、壤驷赤、商泽、石作蜀、任不齐、公良孺、后处、秦冉、公夏首、奚容箴、公肩定、句井疆、鄡单、罕父黑、秦商、申党、颜之仆、荣旂、县成、燕伋、郑国、秦非、施之常、言哙、步叔乘、原亢籍、乐欬、廉絜、叔仲会、狄黑、邦巽、孔忠、公西舆如、公西箴。
战国四君子
春申君:原名黄歇,自小游学博闻,善于辩论。楚国考烈王元年,任命黄歇为相,晋封春申君。春申君为人明智忠信,宽厚待人,素来以礼贤下士、招致宾客、辅佐治国闻名于世。顷襄王时,秦昭王派大将白起带兵打败韩国和魏国后,联合韩、魏两国共同讨伐楚国,形势危急,顷襄王派能言善辩的春申君出使秦国,说服秦昭王退兵。顷襄王病重,春申君设计使留在秦国作为人质的楚太子完逃回楚国即位,即考烈王。考烈王任他为相。在秦军围攻邯郸时,春申君带兵救援。后又为楚北伐灭鲁。当时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以此为忧。后来,春申君娶赵人李园之之妹。李园妹有身孕后,献于考烈王,生子被立为太子(即楚幽王),而李园之妹被立为王后。李园因此逐渐掌握大权,蓄养死士,欲杀春申君。考烈王病死后,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
信陵君:本名魏无忌,战国时魏国贵族。魏安盝王之弟。因受封于信陵,故称信陵君。他礼贤下士,广纳门客,据说有食客3000人。公元前257年,秦围赵都邯郸,赵王求救于魏王。初,魏王派晋鄙往救。但魏王害怕秦国,又令禁止,故晋鄙率兵只到邺。信陵君窃虎符,杀晋鄙,率军救赵,打败了秦国。后留在赵国10年。公元前247年,秦国攻打魏国时,魏王被迫任他为上将军,他联合五国击退秦军进攻,破秦军于河外。秦收买人中伤他,魏王听信谗言,疏远了信陵君。他因此闭门托病,耽酒而亡。
平原君:他是赵国宗室大臣,名赵胜,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司马迁称之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他礼贤下士,门下宾客至数千人。平原君初为赵惠文王之相,赵惠文王死后,又为赵孝成王之相,被封于东武城。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秦军进围邯郸,赵国派平原君向魏告急并向楚国求援。门客毛遂自告奋勇,同平原君去楚国求援,终于说服楚王救赵。援军到来之前,邯郸城内兵困粮尽,百姓炊骨易子而食,形势十分危急。平原君尽散家财,发动士兵坚守城池三年,直到楚、魏援兵赶到,邯郸解围。平原君虽立下了守卫邯郸之功,却不向赵王请封。
孟尝君:齐国宗室大臣,名田文。田文的父亲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的少子、齐宣王的庶弟。孟尝君袭其父田婴的封爵,封于薛,称薛公,号孟尝君。孟尝君在薛时,广泛招纳宾客,达3000余人。秦昭王听说孟尝君的贤德,欲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入秦后,被任为相。后来秦昭王听信谗言,囚禁孟尝君并预谋杀害他。孟尝君在门客的协助下,逃回齐国。孟尝君回到齐国之后,任为齐相。他坚持主张联合韩魏牵制楚国,并发展合纵抗秦的势力,后来遭人诬告而为齐王所怀疑,谢病归老于薛。后因日益骄奢的齐王仍想除掉他,只得又逃到魏国,被魏昭王任命为魏相。他主张联合秦国、赵国与燕国,共同讨伐齐国,使战国形势为之一变。齐王死后,孟尝君返国,中立于各诸侯国之间。
四大美人
西施:春秋战国时期,吴越相争,吴国兵强马壮,很快打败越国,把越王勾践和宰相范蠡押作人质。越王为报灭国之仇,暂栖于吴王膝下,装得十分老实忠诚。一次吴王肚子疼,请来郎中也没有看出啥病。越王勾践得知后就当着吴王夫差的面,亲口尝了他的粪便,说:“大王没什么病,是着了凉喝点热酒暖暖就会好的。”吴王照勾践说的,喝了点热酒,果然好了。吴王看到勾践这样忠心,就将他放回越国。勾践回国后接受了范蠡献的复国三计:一是屯兵,加紧练武;二是屯田,发展农业;三是选美女送给吴王,作为内线。当时,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便有了“沉鱼”的美誉。
王昭君: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美誉。
貂蝉:她是三国时司徒王允的歌妓,能歌善舞,很受王允的宠爱。当时,董卓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大臣们敢怒而不敢言。王允每天闷闷不乐,茶不饮,饭不进。貂蝉很为主人优愁。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她在后花园烧香跪地,为主人祈祷:“月亮啊月亮,你虽清白如洗,可哪知我们老爷心中的烦恼。苍天啊苍天,你虽那样深邃,却难容我们老爷如火如焚的心情。我是老爷的婢女,愿为国为民,万死不辞。”赶巧,王允也来花园散心。顿时,他感情激动,赶忙走上前去将貂蝉扶起。王允说:“你能为我分忧,我忧在何处,你知道吗?”“知道,大人。”“那你能帮我讨国贼、杀董卓吗?”“只要大人信得过奴婢,奴婢愿意肝脑涂地。”王允听罢,两手一合,当即给貂婢一拜。从此便和貂蝉以父女相称。一年多以后,王允先将其女许给董卓,后又许给吕布。董、吕二人争风吃醋,发生火并,董卓被杀。这就是王允巧使连环计,一女二聘杀国贼。那么貂蝉怎么叫“闭月”呢?原来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杨贵妃: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骄奢淫逸,派出人马,四处搜寻美女。当时寿邸县的宏农杨元琰,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起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这件事传到唐玄宗耳朵里,便喜出望外,当即选杨玉环来见驾,杨玉环浓妆艳抹,梳洗打扮后进见,唐玄宗一见,果然美貌无比,便将杨玉环留在身旁侍候。由于杨善于献媚取宠,深得唐玄宗欢心,不久就升为贵妃。杨贵妃得势后,与其兄杨国忠串通一气,玩弄权术,陷害忠良。安史之乱发生以后,唐玄宗携着贵妃和文武大臣西逃,安禄山率兵追赶,不仅要唐朝的江山,还要美女杨贵妃。西逃路上,大臣们质问唐玄宗,国破家亡,社稷难存,你要江山还是要贵妃,贵妃不死,我们各奔西东。万般无奈,唐玄宗赐贵妃一死,自缢于梨园的梨花树下。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中国历史上的六大“杀神”
铁血屠夫白起:也叫公孙启。这是大家所广为熟知的一个人物,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大将。其打仗铁血无情,其他国的军队对其可谓是闻风丧胆。公元前294年,白起出兵攻打韩、魏两国,全歼韩魏的联军于伊阙一地,共斩获敌军二十四万;公元前278年,其带兵攻楚,放水淹掉了鄢城,军民死伤数十万,等等。更是在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国军队40万人,只留下了240个小兵会赵国去报信。据考证,战国期间共战死二百多万人,而白起就累计杀死了120多万,铁血屠夫实至名归。
辣手屠夫曹操:历史上的曹操不仅是个乱世枭雄,更是一个辣手屠夫。据史书记载,公元193年,其攻打陶谦后,亲手制造了徐州大屠杀,杀人数十万。另外曹操还破张邈,屠雍城;征吕布,屠彭城;攻袁尚,屠邺城;征乌丸,屠柳城。可谓是和小鬼子一样,每到一处就实行三光政策,狠辣至极。
疯狂屠夫黄巢:唐末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一生嗜杀成性。攻陷了广州后,杀人超过了20万。后来更是忍受不了长安城的居民的背叛,就下令屠城,赤地千里。当年他带兵攻打城池时,由于粮草补给不够,于是就下令士兵抓捕附近地方的妇女、儿童和老人,然后将他们在做成的石臼中磨成沫,供士兵吃食。几乎吃光了附近的所有人。
野蛮屠夫铁木真:铁木真所建立的蒙古王朝,完全是一个建立在森森铁骨上的强大帝国。公元1215年,铁木真攻陷了当时金国的都城——中都(就是现在的北京)。对城中的居民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大屠杀,超过100万的人惨死在了这场大屠杀当中。后西征时对撒马尔罕进行了一次疯狂的屠杀。当时的蒙古士兵大约5万人,一人平均杀了20多人,可谓惨绝人寰。
屠夫之最忽必烈:其是元朝的建立者,但是却实行了种族灭绝政策,大肆屠杀非其本族人达到了1800万。当年的四川在没有遭到屠杀之前,大约有1500-2000万的人口,遭到铁木真的屠杀后竟然只剩下了不到80万人,可谓是人间地狱,造成了一大片的无人区。
地狱屠夫多铎:其为清朝时期的豫亲王。1645年其带兵攻打扬州,当时的刺史史可法宁死不屈,死守扬州。后被其用红夷大炮轰开城门,杀入城去。多铎由于久攻不破,心生恼恨,于是便下令屠城。大屠杀持续了十天,屠杀了80多万人,连池塘里面的水都被染成了红色,史称“扬州十日”。
中国古代史学八大家
中国的史学家不胜枚举,但最负盛名的有如下八位。
左丘明:春秋鲁国人,著《左传》,编年体的创始者。
司马迁:西汉人,著《史记》,首创了正史纪传体。
班固:东汉人,著《汉书》,开创了断代史体例。
刘知几:唐朝人,著《史通》,是我国第一个史学批评家。
杜佑:唐朝人,著《通典》,是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
司马光:北宋人,所著《资治通鉴》是编年体第一巨著,万世流传。
袁枢:南宋人,著《通鉴记事本末》,创立了记事本末的体裁。
顾炎武:明清之际学者,著有《天地郡国利病书》等。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故可用“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概括。
古源辨析
此部分收集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总能接触到的一些词汇用语,以词语溯源的方式,加以辨析来历,介绍产生背景,让广大读者在只言片语中领略我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皇帝
秦王嬴政取得了六国兼并战的胜利,消灭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所以他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称号,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功绩,就决定采用“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是始皇帝。他还规定:子孙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秦二世皇帝,第三代叫秦三世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一直传到千世万世。
投笔从戎
“投笔从戎”一词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一个成语,它源于《后汉书•班超传》。
班超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的弟弟。公元62年,他由于家庭经济非常困难,只好帮助人们做些抄写工作,用来维持生计。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书,突然把笔向地上一投,长叹一口气说:“大丈夫即使没有伟大的志向,也应当向张骞和傅介子学习,为国家建立功业,怎么能像我这样耍笔杆子呢!”随后,他就从军去了。班超投军以后,跟随在大将军窦固的麾下,屡建奇功。他奉命出使西域,克服了种种艰难困苦,为汉朝和好了50多个国家,巩固了汉朝的政权,维护了边疆的安宁后被封为定远侯。后来,人们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用来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拾人牙慧
“拾人牙慧”一词讲的是晋朝时有一个叫殷浩的人,他爱好《老子》和《易经》,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殷浩有个外甥,叫韩康伯,他非常聪明伶俐,殷浩也很喜欢他。有一次,殷浩看见韩康伯和别人议论时,显出夸夸其谈、自鸣得意的样子。殷浩批评他说:“康伯未得我牙慧,就这样了不起了。”“拾人牙慧”也叫“拾人涕唾”,好比是捡了别人咀嚼后的残渣,当作珍宝,还要冒充是自己的,向别人显示。
千金
“千金”一词代指女孩子,可历史告诉我们这是错的。
古时的“金”指黄铜,当时黄铜很少,故千“金”难得。《南史•谢朏传》记载,谢朏幼时聪慧能赋诗,人称神童,其父谢庄爱之,当众抚其背道:“真吾家千金。”后来,“千金”的词意指向由起初的称呼男子,渐渐改成专称女孩了。历史学家考证,到了元朝“千金”就专指女孩了。
佳人
“佳人”一词在现在专指红粉佳人,魅力女郎,但在古代这个词是个中性的称谓。
《后汉书》载,东汉初年,有个名叫陆闳的人任朝廷的尚书令职,它不但品学兼优,而且相貌清秀。皇帝刘秀初次见到他时,竟然为其貌所惊愕,称其为“佳人”。
古时“佳人”的意思并不仅仅指貌美,对于那些才干出众的男子,包括武将在内,也曾一度以佳人相称。
笔耕
在形容一个作家的时候,总是用到“笔耕不辍”这个词,那“笔耕”的意思和来历是什么呢?原来,古代农夫以锄头耕种为生,牧民以养殖牛羊为生,读书人以用笔给人抄抄写写为生,叫“笔耕”,意思是抄写工作跟农夫种田一样的辛苦。
“笔耕”一词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是说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班超年轻时就有为国立功的抱负,因为没有机会,所以未能施展其才华。有一天他抄着抄着突然跃起,把笔摔到地上,大声疾呼:“大丈夫应当疆场为国立功,哪能志在笔耕呢!”于是投笔从戎,跟随大将窦固出征,大败匈奴,立下功劳。
“笔耕”原是班超的故事,而现在则把作家从事精神财富的创作称为“笔耕”。
书香
“书香门第”是个极好的形容词,门第很好理解,那“书香”是什么意思许多人恐怕就不太清楚了。
古代人们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一种芸香草,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
鸳鸯
鸳鸯一词在现代专指情侣或夫妻,但在我国古代,最早是把鸳鸯比做兄弟的。以鸳鸯比做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诗,诗中有“愿作鸳鸯不羡仙”一句,赞美了美好的爱情,使人感到新鲜。以后一些文人竟相仿效,于是鸳鸯就成了夫妻的代名词了。
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讲的是楚霸王项羽的故事。
秦末,天下大乱。在镇压农民起义中,秦将章邯打败项梁的军队后,以为楚地已不足忧虑,于是就渡河北上,攻击张耳、陈余等。当年秦国围困赵王歇、张耳于巨鹿的时候,赵王向楚怀王求援,起义军决定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北上救赵。宋义率大军至安阳畏缩不前,项羽便杀掉宋义,用斧子凿沉船只,以示没有退路,表示决战,军队士气大增,直驱巨鹿,九战九捷,大败秦军,击杀秦将苏角,俘获王离。这就是著名的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次大战,扭转了整个反秦战局,为取得反秦斗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破釜沉舟”的成语也由此而来。
新闻
古代,“新闻”一词是与“小报”紧密相关的。
在中国新闻史上,“新闻”一词最早源于北宋末年出现的小报。大约起始于汉朝的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它是官方报纸,类似于政治文件,今天的《参考消息》。
邸报的内容很有限,不能满足人们想要知道宫廷内幕消息和政治动态的需求。于是,小报便应运而生,新闻也随之产生。
当时人们私下把这种小报叫做“新闻”。从此,新闻这个名词就与报纸联系起来了。
润笔
古人说话都比较含蓄,文人替人写文章后不好意思直接要稿酬,就发明了“润笔”这个词来代替。在古代,“润笔”的意思就是稿酬。
“润笔”的典故起源于隋朝。有一次,隋文帝叫手下一个官员起草诏书,另一位官员从旁戏说:“笔干了。”一位叫郑译的官员乘机说道:“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从此,文人把为别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都叫做“润笔”。
万万岁
“万岁”是对皇帝的专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上听到“万万岁”字眼,那这个“万万岁”又是怎么回事呢?
“万万岁”的称呼首创于唐朝。武则天称帝后,特别喜欢臣下奉承她,借此以抬高自己“名不正”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众学士,出题答对,她脱口出了一道题:玉女河边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众学士搜肠刮肚,对答几十句,武后都不满意。一位惯于拍马屁的学士看出她的心思,忙吟道: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武后兴高采烈,推为杰作,从此“万万岁”一词就流传于朝野上下。
宰相
“宰”是主持的意思,“相”是辅助的意思。宰相的职责为辅佐皇帝,总揽政务,是封建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
宰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先后出现过丞相及相国、大司徒、中书令、尚书令、参政知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多达几十种官名。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称谓出现了,例如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秦国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任命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而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有必要组织一套官僚机构,并借助于宰辅大臣辅佐政务。“宰相”这一称呼就在这一历史条件下产生,并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宰相”这一称呼一直沿用了两千年。
先生
“先生”一词最早的含义是指父兄,但是不同时代“先生”的指代有所不同。经书中的先生大多指的是老师,后来人们把年长有德者也尊称为先生。正因为如此,孔子被后来封建各王朝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到了元代,把道士也称作先生。
如今,“先生”已成为社会场合通用的礼貌称谓,不仅男人可以称作“先生”。女人也可称作“先生”。有些女子也把自己的丈夫称为“先生”。在有些地方,称医生为“先生”。
诰命夫人
在古代,诰的意思等同于告。把自己的意思告诉给别人称作诰,汉武帝时,用诰来任命百官。
所谓诰命,就是皇帝赐爵或授官的诏令。明清时代,一品至五品的官员用皇帝的诰命授予,称为诰封。除官员本身,皇帝对官员的先代和妻室也给予荣典,受有封号的贵妇都称为诰命夫人,也称命夫人或直接称为诰命。
秘书
秘书是古代的官名,类似于现在的资料员。汉代以来有秘书监、秘书郎,三国魏有秘书令、秘书丞等。在秘书下缀上“令、监、丞、郎”等字样就是完整的官名。
六亲
中国的六亲之说,历来很多。
按《左传》说,六亲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
按《周易》说,六亲指父子、兄弟、夫妇。
按《汉书》说,六亲指父母、兄弟、妻子。
按贾谊《新书》说,六亲指父子、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
按《史记•管晏列传》说,六亲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父母之子女之子。
现代汉语中六亲也泛指亲属。
九族
我国古代的专制社会实行一人犯法株连九族的制度,所谓九族的说法历来不一。
一说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子、己、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姑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己之同族、母之父、母之母、从母子、岳父、岳母。
丈人
“丈人”现在是指“岳父”,但在古代的含义非常多,例如对老者和前辈的尊称;指家长或主人;女子对丈夫的称呼。
东床
“东床”指女婿,东床快婿一词是我们经常见到的词汇。“东床”一词的来历是:
东晋时,郗鉴让门人到王导家去物色女婿。门人回来说:“王家少年都不错,但听得消息时,一个个都装出庄重的样子,只有一个年轻人,袒腹东床,只顾吃东西,好像没听到我们说话一样。”郗鉴一听忙说:“这个人正是我要物色的好女婿。”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以后,人们就称女婿为“东床”。
省
“省”是地域行政单位,在古代是指宫禁之地。
“省”在魏晋时成为中央政府机关的名称,金代开始有了“行省”,它是中央尚书省的临时派出机关。元代省成为正式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12个大行政区,中央政府直辖的称中书省,又叫“腹里”,另外分设11个“行中书省”,也简称“行省”。明代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一般习惯上仍称“省”,而中央机关已不再用省的名称,于是“省”就专指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清沿袭明代制度,分全国为18省,“省”一直沿袭到现在,虽然省的数量增加,但它作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的性质没有改变。
门生
“门生”指的是学生。
春秋时,有“门生”的称呼。孔子聚徒讲学,对亲授业者或转相传授者都称“门生”。战国时,“门生”除了指受业弟子外,还指寄食于贵族门下的食客,这些食客都有一定的才能,属于“士”阶层。东汉“门生”是指弟子的弟子,即转相传授者,但一些不是以学问相师承的钻营投机者,也攀附权贵为“门生”,以作升官的阶梯。魏晋南北朝时此风愈炽,门生实际已变成豪族的扈从了。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科举的主考官称“座主”,及第者,就称为“座主”的“门生”。同时,在学问的师承关系上仍然沿用“门生”的称呼,直到近代“门生”的称呼才渐渐消失。
弹指
形容时光短暂时常用“弹指一挥间”这个比喻。这里的“指”就是手指,“弹指”就是捻弹手指作声的意思。佛家常用“弹指”来比喻时光的短暂。
“弹指”也是佛教中的一个时间量词,出自于印度的梵语。《僧祗律》上解释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另外,“弹指”,是捻弹手指作声的动作,它原本是印度的一种风俗,用以表示欢喜、赞叹、警告、许诺、觉悟、召唤、敬礼、咒语等。这个手势后来为中华文化所吸收。有些武侠小说里也有“弹指神功”的武林绝学,现在看来,这门功夫还颇有些禅意。
感冒
感冒也叫伤风,是现代人很熟悉的一种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感冒”这个现代流行词,最早出自官场。
宋代的最高学府是太学,隶属国子监,负责招收官民子弟学习经典。太学有严格的考核、升级等制度和管理规定,凡是太学生有特殊情况需要外宿的,都要在请假簿上登记。这个请假簿的封皮上,常按惯例写上“感风”二字,因此被称为感风簿。
感风一词与医学理论有关。宋代医理学家陈无择首先把引致百病的原因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大类。其中“外因”又分为“六淫”,“六淫”也称“六邪”,即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反常的气候变化对人的身体会产生不利影响。感风的意思就是感受到了风寒,意思是说受到了六淫之首的“风”的侵袭,身体不适,故需要外宿。
太学生在毕业后通常会成为学者或者官员,因此“感风”这个请假的理由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官场。例如,宋时馆阁有规定要求每天晚上安排一名官员值宿,也就是上夜班,这是个辛苦的差事,因此官员们常常以“肠肚不安”为借口逃避。经过“感风”的启发之后,不值宿的理由很快五花八门起来,其中尤以写“感风”“感冒”“伤风”的居多。到了清代,“感冒”成了官员们请假时最常用的托词。再后来,“感冒”被大众广泛认可,成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
吹牛
“吹牛”现在有夸口、说大话等意思,可它最早的意思,却与浮夸无关。
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在《史林杂识初编•吹牛、拍马》一文中作过考证:吹牛一词最早是西北方言,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西北河流湍急,难以行舟,本地人遂就地取材,用若干牛皮或羊皮袋吹成气囊,做成皮筏子,扎好口后连接成筏,作为渡河的工具。牛皮筏子相连,可以承载数千斤的重物过河。
关于吹牛,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认为它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有关。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最看重的财产就是牛马。因此,人们聚在一起时总喜欢谈论自己的牛马,其中就难免有夸大的成分。日久天长,“吹牛”之说流传开来,有了说大话的意思。
有意思的是,在某些地方方言中,“吹牛”还有其他的意思。如在云南方言里,“吹牛”是聊天、拉家常的意思,与说大话完全无关。
鼻祖
“鼻”的本字是“自”。在上古时代,“自”就是鼻子的意思。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自”的写法都很像人的鼻子的模样,那时候,“自”的读音和“鼻”的读音是一样的,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自,读若鼻。”
应该说,“自”的本义就是鼻子,人们在说到自己的时候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因此“自”又有了“自己”的意思,成了第一人称代词。“自”的这个意思后来被广泛运用,结果反而不方便指它的本义——鼻子了。因此人们另外造了一个形声字:在“自”之下加个声符“畀”,形成了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分工,各指各的意思。因为“自”的引申义有“从”的意思,再引申为“开始”的意思,所以“鼻”也继承了创始、开始的意思。《汉制考•说文》里有“今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意思是把第一个出生的儿子称为“鼻子”,用的就是“初始”的意思。因此,最早的祖先、创始人就被称为“鼻祖”。
史典集萃
此部分介绍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些经典事件和历史掌故,让广大读者得以一窥历史的精彩瞬间。
《二十四史》与《二十五史》
我国的史籍浩如烟海,其中最著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当首推《二十四史》。
可是,我们有时候说《二十四史》,有时候说《二十五史》,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无论是《二十四史》,还是《二十五史》,都是对官修的历代史书的总称。明朝时,人们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明史》行世,人们就把它与“二十一史”合称“二十二史”。此后,人们又把《旧唐书》并入其中,合称“二十三史”。
史书中有一个很有名也很有价值的《旧五代史》,已经散失了。在乾隆年间,学者们主要依据《永乐大典》,又把《旧五代史》辑录整理成书,经乾隆皇帝钦定,与“二十三史”合称“二十四史”,成为过去传统史学领域中的“正史”。这样,我们所熟悉的《二十四史》就正式形成了。
到了民国,人们又把《清史稿》容纳其中,于是,《二十四史》就又变成了《二十五史》。
烽火戏诸侯
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淫奢。当时有人进贡了一个美女褒姒。褒姒天生绝色,但唯一不令周幽王欢心的就是她自入宫以来从未笑过,为此幽王费尽心机。某天,他忽然想出一个特别的“招儿”,即派人点燃烽火台(点烽火是当时王室向诸侯国报警告急的方式,诸侯国看见从烽火台上冒起的狼烟,便会迅速派兵前往王都救援)。幽王与褒姒则在高楼上观望,当急行赶来的诸侯们忙得焦头烂额却被告知无事而表现出不可理解的表情时,台上的褒姒大笑不止,为此幽王非常高兴。然而时隔不久,西北的犬戎族真的来攻打国都,周幽王再燃烽烟之时,诸侯都不相信而未发兵援助。结果,都城被攻下,周幽王被杀死,褒姒也去向不明,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掘地见母
郑国在春秋初年是比较强大的,其最著名的国君便是郑庄公。郑庄公出生时他的母亲正在梦中,不觉中生下了他,因而取名寤生。后来出生的弟弟段长得非常可爱,庄公的母亲非常喜欢段,有意要让段做国君。但庄公是哥哥,理所当然应该由他做国君,于是郑母暗中帮助段篡夺其哥哥的君位。这件事被庄公所察觉,最后庄公将段打败,也将其母送入山洞之中,发誓不到黄泉(人死之后称为赴黄泉)决不相见。后来,在大臣们的劝说下,庄公感到很惭愧,于是想把母亲接回。但由于古人非常重视誓言,当初郑庄公曾发誓与母亲不到黄泉决不相见,所以庄公很为难。最后庄公找到一个办法,既然掘地见水即曰黄泉,于是庄公命人到关押他母亲的山洞前,开掘地表。待“泉水”涌出,庄公进洞接母,母子相见拥抱,痛哭流涕,庄公自责不孝,母亲自责当初不该,母子复聚。“郑庄公掘地见母”也由此而来。
赵氏孤儿
著名的“赵氏孤儿”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晋国。当时,上卿赵盾与大将军屠岸贾的矛盾异常激化,屠岸贾借口赵盾有谋害先君之嫌而借晋国公室之力将赵盾全家三百余口尽皆诛杀,只有一个婴儿因门客程婴以自己的儿子做替身而得以幸免。当时程婴与另一门客公孙杵臼商议,由于公孙杵臼是医生,故由他进宫将孤儿带出宫,然后再由程婴向屠岸贾“告密”,以程婴之子为替身换下“赵氏孤儿”。为防屠岸贾知情,程婴忍辱负重投于屠岸贾门下,让“自己的儿子”(即赵氏孤儿)认屠岸贾作义父。20年后,孤儿成人,了解了真相,向当时的国君晋悼公阐明事实,最终杀掉屠岸贾报了仇。
问鼎中原
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被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嬴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嬴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嬴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卧薪尝胆
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和屈辱。勾践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雪耻,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了吴国。
立子杀母
中国古代有的皇帝为了让儿子继承王位,要杀死自己的皇后或者爱妃,就是小皇帝的母亲,这种行为甚至成了古代帝王的一贯心理。
汉武帝在位期间,曾立有太子,后因太子有罪而废黜,其他的室子如燕王旦、广陵王胥等又品行不端,于是便想把王位传给幼子刘弗陵。刘弗陵的母亲赵氏,封为钩弋夫人,她年轻聪明,汉武帝不由想起了历史上的女后之祸,几十年前的吕后更是历历在目。刘邦死后,立刘盈为帝,因刘盈年幼,吕后代理朝政,刘盈死,立少帝,吕后杀死少帝,提拔吕氏家人,差一点把刘家天下变成吕家天下。这些引起了汉武帝的疑虑,担心弗陵“年稚”而“母少”,“女主专恣乱国家”,为防患于未然,便借故杀死了钩弋夫人。“立子杀母”的制度由此而生。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焚书”
秦孝公“焚书”。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据《韩非子•和氏》记载:“商君教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孝公行之。”秦始皇“焚书”。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除《秦纪》、医药、卜筮、种植之书外,其他如百家语、诗书等一律交官府烧毁,无数文化典籍化为灰烬。
梁元帝“焚书”。公元554年,西魏南下攻梁,梁军节节败退。梁元帝以为自己读万卷书,仍要亡国,读书还有何用?于是,他聚集14万册书一起烧掉。
乾隆帝“焚书”。乾隆帝即位后,组织了有名的文人学者编《四库全书》,编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他曾两次提出:对古籍该“毁弃”的应毁弃,该“删改”的应删改。据统计,乾隆共焚毁各种典籍达71万卷之多,是最大规模的一次焚书。
大义灭亲
春秋时,卫国石蜡之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共谋杀君篡位。石厚为了安定国内人心,去求计于自己的父亲。石蜡因之而设计,借陈桓公的帮助,乘他们到陈国之机,逮捕了州吁和石厚。卫国派人到濮杀死了州吁,石蜡派家臣到陈杀死了石厚。《左传》因此称赞道:“君子曰:石蜡,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大义灭亲”原指为君臣大义而灭父子私情,后用以泛指为维护正义而不徇私情。
东施效颦
出自《庄子•天运》:说越国有一个绝色美女名叫西施。她长得非常漂亮,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是美丽动人的。西施有个心口疼的毛病,犯病的时候,总是用手按着胸口,皱紧眉头。有一天,她在村中的道路上行走,突然,胸口疼痛起来,疼得紧皱眉头,便不知不觉地用手按着胸口处,咧着嘴似笑非笑的。正巧,迎面走来一位叫东施的丑姑娘。东施看见西施皱着眉头,用手按着胸口在笑,觉得样子十分好看。于是,就照样模仿起来。东施本来没有胸口疼的毛病,却也用手按住胸口咧嘴笑,把眉头也照样紧皱起来,自以为这样就美丽了。村民们看到她一反常态的样子,莫名其妙地多看了她两眼,丑姑娘东施却以为人家喜欢上她了,于是她更加紧皱眉头咧开大嘴强笑,这一下,把别人都给吓跑了。后以“东施效颦”来比喻“丑拙”盲目机械地效仿“美巧”,结果适得其反,闹出笑柄。
呆若木鸡
《庄子• 达生》: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子帮他训鸡。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渻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又过了几天,纪渻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功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渻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
茶墨之争
宋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苏东坡既爱好饮茶又擅长书法,一日司马光问他:“茶以白为贵,墨却以黑为贵;茶以身重为好,墨却以身轻为好;茶讲究在新,墨却讲究在陈。人们对茶与墨的追求正好相反,而您恰好喜好这两样东西,这是为何?”苏东坡巧妙答说:“上好之茶与妙品之墨都有陶然清香,这是它们共有的品德;茶与墨坚结实在,这是它们共有的节操。贤哲和君子都有共同的品德和节操,一个长得皮肤黝黑,一个却长得白皙,这其实是同一道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茶墨之争的故事。
纪晓岚对对联
清朝大学时纪晓岚一次奉旨巡查,乘船过一个河道。走到一处很窄的地方,正好与一大船相遇,互不相让。纪晓岚就呵斥对方让路。没想到对方是当朝的一员战功赫赫的老武将。
对方也不示弱,正在僵持着。那个老武将听说是纪晓岚大学士,就提出了对对联的要求。
武将出上联,纪晓岚对对联,如果对上了,老武将自己让路,对不上,纪晓岚让路。纪晓岚一听连说行,没问题。武将的上联是: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橹速,暗含三国的文臣鲁肃。帆快,暗指刘邦手下的武将樊哙。整句话是说:文臣不如武将。)纪晓岚也看出来了这副对联的巧妙,就是一时对不上,急得满头都是汗,只好认输,给武将让路。纪晓岚闷闷不乐乘船到达了目的地。刚一下船,欢迎他的场面特别热闹:有锣鼓,有唢呐;有吹笛的,有吹箫的。他突然来了灵感,想到了下联:八音齐鸣,笛清哪如箫和。(笛清,暗指西汉武将狄青。箫和,暗指刘邦手下的文官,有名的宰相萧何。整句话是说:武将不如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