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吃大艺:记忆中的老北京小吃
- 冯怀申
- 821字
- 2020-06-24 19:05:27
序二
冯怀申先生乃吾之金兰兄弟,老北京人,自幼酷爱烹饪,20世纪70年代末从农村插队回北京分配在“白魁老号”学徒,拜烧饼王为师学艺,每天要完成4袋面的定额,要出3000个烧饼。经年累月,练就一身打烧饼的好手艺。出师后在京城四大小吃店—隆福寺小吃店工作,后得清宫御厨崔宝龙真传,成为宫廷御膳第三代传人。冯先生从业四十有二载,悉得京味小吃蒸炸煮烙之作法,宫廷点心精巧细致之精。
冯先生学艺先知而后行,反复观察审示,继而实践去其不足,匡己悟道之谬,正炼合中榫吻之隙,最终学成大艺。奶酪覆碗而不流,为京城一绝,尽是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加拿大总理哈珀进京之首选吃食。芝麻烧饼虽平时生活中最常见之物,原材料简单,只水、面、盐、芝麻酱、花椒粉、小茴香,但在冯先生手下,确成为艺术之品,烙烧饼打点如中和韶乐,已成绝唱,芝麻烧饼,直径两寸一,掰开十八层,香味扑鼻,啥时都不走样,这就是匠人对艺术的规矩、坚守和讲究,是文化传承的精髓。
干工作要精益求精,不能怕麻烦,技术不容得投机取巧,做事如此,做人亦是如此。灶台就是冯先生的道场,几十年他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精神品质。之所以能成为匠人,需要时间考验,才能达到“匠人”的境界。要耐住寂寞、经住诱惑,不达目的、绝不放弃,水平不断上层次,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这一点冯先生达到了。
中国厨艺之所以经久不衰,且日琼臻精,皆因传承,欣闻冯先生携弟子将几尽失传的小吃集而成册,书名《小吃大艺》,填补了小吃专著不足之空白,书中收录糖泡、半焦果子、棋子饼、咸什饼诸类,近人不要说吃,怕听也没听过,此类吃食,如再不写出,恐怕也就快失传绝迹了。此书即可欣赏品味传统小吃之风彩,亦可作为专业培训教材,此乃烹饪界之一大幸事,使手艺真正传承下去。最后祝冯怀申《小吃大艺》大卖热卖。
白常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