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篇

十几年才玩明白的一块老玉

2001年我到内蒙古博物馆出差,公干后乘车来到了包头,由包头的好朋友刘文奇、张京军两位老兄接待。转天我们一起逛包头的古玩城。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见到了直径约50厘米左右的一对西汉灰陶壶,上面带有完整的兽头铺首,壶的肩部好像带有一圈满工的装饰带,非常漂亮,当时这对灰陶壶的要价才2000块钱,只是我发愁没有办法安全地运回天津,始终犹豫不定。我连续两天站在壶的跟前反复考虑,最后终于放弃了。还是在这个店里,我有点失魂落魄地在柜台上下乱看,总想买点什么好像才能平衡。于是,我看见了一块儿没有雕工的条状白玉,我当时以为就是一块儿白玉手把件。这个把件一头厚、一头薄,好像是一个单面的楔子(图1),在斜面的末端还残留着一点儿饴糖色的玉皮(图2),我由此判断这是块儿子料;同时,这块儿玉的正、背面各有一片儿类似于干裂秋风的斜向劈茬儿,里面带有些许的沁色,这在古玉收藏中俗称“重(chóng)劈”(图3),这是漫长的掩埋过程对质地造成的伤害,即使在古玉中也属少见。这个白玉把件老相十足。我问老板价钱,老板说,如果买走那对灰陶壶,这块儿玉就可以送给我。我知道这是老板的生意口,大概也贵不到哪儿去,没有太多地讨价还价,最后150块钱成交。回宾馆给朋友显摆,他们都笑我不懂“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说:“买这块儿玉料坯子,再付十倍的工钱玉工也未必愿意动刀。雕出来的活还不知什么样!”说得我当时也有点后悔。

图1 白玉把件(正、背)

图2 皮色

图3 重劈(正、背)

可是回来后没有多久,我就真的喜欢这个把件了。这块儿玉除了玉皮和重劈这两个直观特点以外,如果上手仔细抚摸,就能够感觉出一种由内而外的强烈的油润感,以及皮肤在玉表面滑动所形成的一种腻腻的阻力,但绝不是浸油后的那种黏手,是摩挲高古玉老熟坑才有的那种特殊的触感,难以名状。我始终就把它当成是一块儿磨了皮的老子料把件,也设想过如果去苏州出差,花钱请玉工顺势巧雕成苏作薄意山水图案,就显得完整了。在手里摆弄的时间长了,后面的问题接踵而至,这是块儿什么料?既不像和田玉——和田玉没有里面的石花(图4);又不像岫岩玉——岫岩玉没有这种脂性和微通透的感觉;与青海玉、南阳玉的差别更加明显。这个问题一直挥之不去。

图4 石花

这个白玉把件我在手边把玩了十几年,虽说这十几年来一直看不明白,可是也看不腻,说明它本身还隐藏着我未知的信息。

直到这两年,我阅读了一本关于玉质材料学方面的著作,十几年的不清楚刹那间涣然而冰释、了然于心。看来,一本好书一定是给有疑问的人写的,读书并不是随便展卷就有益,还是要带着问题读。脑子里装的问题越多,展卷所得的收益也就越大;脑子里没有问题的储备,瞎读书就有点耽误工夫了,不会有收获。

紧接着,我对这件白玉把件做了全面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