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开展陆军作战仿真模型体系研究,其意义和目的在于:

一是为进行陆军部队作战仿真提供模型基础和依据。在新型陆军部队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检验陆军部队现有信息化装备的作战能力,验证是否达到预期的作战要求;另一方面,需要提出对未来陆军部队装备建设的新需求。构建新型陆军作战仿真模型体系,是运用作战仿真实验方法检验陆军部队作战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构建作战仿真模型,能够对陆军部队进行从局部到整体的渐进式实验,不断发现陆军部队在编制体制、作战运用模式及武器装备体系编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之及时调整、修改和完善,确保陆军部队建设的科学合理。

二是采取聚合与组合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陆军作战仿真模型体系,规范模型接口,以组件化的方式对战场空间实体进行抽象和分类,便于搭建一个灵活、可扩展的模型体系框架,实现模型重用与组合。能根据作战实验的实际需求,快速构建新的仿真模型,提高仿真模型资源的利用效率。在面向重用、组合的模型体系框架支撑下,节约模型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提升建模仿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三是提高仿真模型的规范性和可信性。按照组件化的设计思想,使军事现实空间与仿真空间之间保持良好的一致性,在模型描述、模型交互和模型应用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统一,使其成体系化、规范化,具有可集成、可互联、可扩展的特点,提高仿真结果的可信度。以陆军作战仿真模型为典型代表,为进一步探索涉及各军兵种、跨领域、跨部门的大型复杂仿真系统的模型开发提供方法指导和论证,最终形成具有横向联合各军兵种、纵向实现各作战层次的多粒度模型体系,为装备论证、作战概念创新、战法实验、作战仿真训练等提供模型支撑。